三峡大学土建学院2013年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学术型)培养方案(终稿版).doc_第1页
三峡大学土建学院2013年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学术型)培养方案(终稿版).doc_第2页
三峡大学土建学院2013年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学术型)培养方案(终稿版).doc_第3页
三峡大学土建学院2013年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学术型)培养方案(终稿版).doc_第4页
三峡大学土建学院2013年地质工程二级学科(学术型)培养方案(终稿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版)一、培养目标1、较好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章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服务。2、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3、了解地质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的现代化技术方法和手段。4、具有独立负责工程项目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地质工程领域相关的专业文献,撰写相关的外文摘要。6、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地质工程领域的技和管理问题。二、研究方向1、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本研究方向以库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降雨及水库蓄水诱发的地质灾害为研究重点,以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及其数学物理模拟方法、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等4个方面为研究内容,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及其数学物理模拟方法,包括水对岩土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降雨及库水升降所引起的滑坡内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地质灾害现象的物理模拟、地质灾害现象的数理模型及其数值求解技术等内容。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监测新仪器、监测新技术、特别是光纤传感监测仪器及技术的开发应用;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试验研制与产品的开发;地质模型、监测模型的研究等。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建立地质灾害监测及试验数据库与信息服务工作平台,地质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及预报体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优化与动态监测预警模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判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安全监测及监测预报与变形活动规律研究等。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基于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根据其作用机理和效果研究相应的防治技术,包括削坡减灾、排水、抗滑桩支挡、抗滑挡土墙、格构锚杆、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土钉及其在克岸滑坡加固中的应用技术、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技术、其它新型滑坡加固技术等;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等规程、规范;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及施工管理软件等。2、水电枢纽高边坡及坝基稳定与加固水电枢纽高陡边坡及坝基稳定与加固作为地质工程学科的传统研究方向,近几年在理论、手段和方法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伴随地质学、岩土力学理论的发展,以构造控制论、岩体控制论为基础的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得到了进步,主要体现在实验技术和手段的进步提升了理论的应用价值,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地质体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的定量化,三维极限平衡方法已经得到具体应用。目前主要研究水电工程及其它土木工程建设中常常遇到船闸边坡、坝肩边坡、渠道边坡、厂房边坡、道路边坡、地下洞室等大量的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方法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基本年限为3年。优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硕士生的课程分学位课、选修课、补修课三部分,除课程学习外还安排有教学实践、学术活动等非课程学习部分。硕士研究生应按照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应修课程总学分:32,其中学位课29学分;选修课3个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至少1学分,导师特色培养课程共计2学分。非课程学分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训练1学分)。研究生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及格;学位课程平均成绩必须达到75分以上,符合考核条件的成绩方计入学分。跨学科(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的硕士研究生,须在入学时由导师根据专业及研究方向制订补修计划,指定补修本专业本科生的2门主干课程,并将补修计划列入培养计划之内。可采用自学方式学习,但必须参加课程考核,成绩记载为合格或不合格,补修课程不记学分。不完成补修计划者,不得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五、中期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最迟在第四学期内完成。六、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包括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论文评阅和答辩程序等环节。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由学院负责实施。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立论依据,课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或成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生本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查阅及工作基础。2、论文要求。论文选题应在学术上或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的有关事项和格式要求。论文应概念清晰,论据可靠,分析严谨,数据真实,文字通畅。中、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并附参考文献及书目。3、第一外国语是英语的研究生,英语必须达到学校的要求方可毕业。4、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要求以三峡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公开刊物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者其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七、其它学习项目安排文献阅读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撰写综述报告应不少于篇。综述报告应包含不少于30篇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60%),其篇幅不少于3000字。综述报告需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研讨。导师要对综述报告进行评阅,并将阅读成绩报送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备案。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应包含教学实践、科研实践两部分,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实践活动总结由导师评定成绩,报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如专业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学生实习、实验,以及指导或协助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内容必须由导师与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共同研究统一安排实施。科研实践可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工程、生产单位需要进行的科研工作进行。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专家学术讲座,以及以学院或学科为单位组织的研究生学术研讨活动等。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累计不得少于20次,其中每学年不得少于6次,在校期间本人作学术报告不得少于1次;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至少参加6次。八、培养方式培养硕士研究生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要发挥学科(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作用。具体培养方法如下:1、硕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填写三峡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2、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结合的方式,两者均不得少于一年。学生除了选修本专业课程中的任选课程外,还可根据导师的要求或个人意愿,选修我校其它院(系)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研究生因跨学科、专业或是同等学力者,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但不计学分。3、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实验设计能力。4、研究生的学习应强调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导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的判断,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突出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创业精神的培养,增强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课程类型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备注学位课公共学位课Y1105001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1考试必修(7学分)综合英语3621考试英语写作1811考试英语听说1811考试Y1105002A自然辩证法概论1811考试基础学位课Y0708002B矩阵论4831考试至少选修6学分Y0708001B数值分析4831考试Y0708003B数理统计4831考试Y0711001B工程地质学原理4832考试必修(8学分)Y0711030C构造地质学4832考试Y0701003A专业外语3222考试专业学位课Y0701036B有限单元法分析及程序设计4832考试至少选修 8学分Y0711029B第四纪地质与地貌4833考试Y0701029C高等岩石力学3223考试Y0701001C高等土力学4832考试Y0711012C地质灾害机理与加固设计理论3222考试Y0711031C岩土工程勘察3222考试Y0711032C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及预报3222考试Y0711034C3S信息技术及应用3223考试Y0711036C工程物探3223考试选修课公共选修课Y1108002E数学建模4832考试至少1个学分Y1105001E历史与人生1612考试Y1107002E演讲与口才1612考试Y1107001E实用文体写作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