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五个注意点.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五个注意点.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五个注意点.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五个注意点.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五个注意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五个注意点摘要:义务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有五个注意点:1.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2.学习语文也是学习文化;3.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4.语言的积累有助于语感的培养;5.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言语的实践。关键词: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注意点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注意点,指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称之为第一、二、三、四学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与重视的几个方面:语文与生活、语文与文化、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语感、语言与实践。这五个方面在新课程实施前的语文教学中或多或少都有所涉及。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使这五个方面在继承我国语文教育传统、吸收国外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都有所创新与发展,有了新的内涵,且为语文教育与研究者注意。这使笔者有了论述的必要。一、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语言文字的源泉,语言文字记述了人物的生活事件,反映了生活中人们的情感波澜。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上个世纪末一度被一份语文杂志引为封面题词,因为它一语中的。自古以来的语文学习内容从“三百千千”到最近媒体报道的清代道光年间的李家私塾课本,从民国初期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小学语文课本一、二两册,较多地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及其经验积累,亦即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所谓也。我们在学习这些课文(即言语材料)时,往往基于个人对当时社会背景与生活现实的了解与认识来想象作者描述的生活场景、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国外的语文学习也关注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例如,课文生活化,是英美小学和初中的教科书特色。他们以现实生活为主题组织教学单元,把学习母语与认识现实生活结合起来。1(610)可以这样说,我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并认识过去与现在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生活又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尤其是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体察揣摩的情景场。例如,江苏的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一课时,直接将口语交际的能力训练生活化。她先是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景中面向全班、面向小组介绍自己,再是制作名片,分发全班介绍自己。学生在生活化的交际情景中,口语交际以及与人共处的态度、能力得到了有效的练习。再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唐代诗人韩愈早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时,担心学生不好理解,于是就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的情景。学生分别谈了几件事:一是远远望去,集市上人山人海,没有一点儿空隙;可是走近时,人与人之间的空隙还有很多。二是插秧后发现田里的秧苗稀疏、零星,远离秧田回头看时,秧田里一片绿色,等等。教师的引导成功,显然是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及其感受,并使之迁移到新学而难懂的诗句中,于是对句中描写的意境就有了具体、真切的感受。可见,及时指点学生创设并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或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往往能帮助他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获得感同身受的语文学习效果。此外,自古以来,文人学子都关注社会生活、人生百态这本大“书”,古训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到了现代,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又影响着教师们引领学生走近社会、走进生活学习与运用语文。例如,北京市曾组织小学生查找大街上的不规范用字。又如,重庆市一位老师组织学生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漫游语文世界时,发动学生上街劝改厂家、商铺的错别字,指导他们记录广播、电视中汉语、汉字使用方面的错音别形字,布置他们寻找日常生活、校园网站、报纸杂志中不规范的遣词造句现象。国外的语文学习也注意到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母语,使学习母语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说,类似这些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责任心,形成维护祖国语言文字规范运用的使命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用语文的敏度与美感。眼下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又在不时地提醒我们:语文学习植根现实、面向生活就有广阔的天地。诚然,要引领学生进入这一广阔的天地,教师首先要做个有心人,要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而有机地联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及时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及其生活体验,使之成为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后使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进而“习惯成自然”;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才会无意识地自动化地联系现实世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感受语文,理解语文,提高语文的素养与实践能力。久而久之,他们才能逐渐认识学习语文与联系生活的必要与重要,逐渐体会联系生活来学习语文时的自如与惬意。至此,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会一如既往主动而自然地联系生活,关注社会,体验情感,品味人生,这对语文的学习与运用帮助很大。二、学习语文也是学习文化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1947年在其论文集中国人与中国文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2可见,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关系非同寻常,故申小龙先生称之“互为观照”。语言文字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我们正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来学习文化、传承文明的。从这个角度说,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民族先进文化与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例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中识字(一)“口耳目”的编排就充分体现了汉字中象形字的特点;识字(二)“日月明”的编排体现了汉字中会意字的特点;而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的“我的发现”中又让学生去自主发现形声字的特点。这无形之中使学生在了解神奇的汉字的同时,激起喜欢汉字的情感,进而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再如,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一边识字组词,一边对对子,感受汉字汉语的巧妙与灵动,又加深了学生对汉字汉语的喜欢与热爱之情。等到学会一定数量的汉字后,学习语文就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言语材料了。而这些言语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又如,怀素写字(人教版语文教材)和灿烂的星空(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一类的课文,其意在于将学生引领到勤奋学习、想象探究的精神世界。可见,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在教材、在课程中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而这一切,是用不着教师去特别提醒、刻意灌输的。这些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本身就寄寓在一则则语言文字材料之中;这每一则语言文字材料都连着东方道德和中华文化的根,每一则都充盈着人类先进文化和优秀品质的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则则语言文字材料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与民族精神的感染。这种熏陶是耳濡目染的,这种感染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学习一则则言语材料的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打上了一层浅浅的,却是难以磨灭的“底色”。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有篇词串识字的课文,内容为:沙滩贝壳脚丫海风海鸥浪花珍珠海带鱼虾港湾渔船晚霞这种表述形式是对我国古代诗词曲中几个相关名词并列意象组合的语言现象的继承与创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诵读词串,一边想象画面,默默记下这一个一个的词串。然而当他们有一天吟诵到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类诗词曲时,其思绪也许会在刹那间链接时空,想到以前的语文教师已经给他们打下语言、阅读和文学欣赏的“底色”了。更浓重的“底色”是一边吟诵这些如诗句那么美妙的词串,一边想象并感受家乡港湾的美丽的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