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职教育研究.doc_第1页
重庆高职教育研究.doc_第2页
重庆高职教育研究.doc_第3页
重庆高职教育研究.doc_第4页
重庆高职教育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高职教育研究2004年2月,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强调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能动脑,又要能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是要以制造业为重点加速培养高技能型紧缺人才,要积极推进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在政策措施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能否形成的关键。本研究课题在调查重庆地区高职教育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地区高职教育基本情况、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改革现状以及主要存在问题,探讨和研究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和特征,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观点和举措。一、重庆地区高职教育概况(一)重庆地区高职教育基本情况 80年代初期,跟随全国职业大学的兴办,以及重庆作为首批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需要,重庆市政府通过四川省政府批准在少数大型企业中举办职工大学(职业大学),这应该是重庆早期的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措施,为提高国有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国企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由于原国家教委在全国国家级重点中专校举办五年制高职班试点,重庆一所学校都没有进入,所以重庆市政府、市教委和市计委审时度势,以地方学历的方式,批准国家级重点中专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和重庆药剂学校试办五年制高职班,首次招收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学生150人。以后逐年扩大试办范围,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 1999年重庆市教育工作会议后,在重庆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实施科教兴渝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计划地将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及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调整或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创造条件,打通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等教育的衔接渠道。”2000年重庆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后重庆市政府颁发了关于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重庆市职业教育“十五”规划,决定中指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十五期间,全市独立设置10-12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的这两次会议,为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确定了政策依据,并有了初步发展规划。重庆市政府乘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东风,在99年批准成立了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批准成立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批准成立了8所高职学院,招生计划逐年扩大,开创性的使重庆高职教育得到迅速发展。2001年,重庆市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事业发展重点专题规划和通知(渝府发(2001)84号)中指出:“大力实施科技兴渝、育人兴市战略,积极发展从业人员的继续培训和高等职业培训,促进多功能社会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兴办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全市新批准设置1215所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重庆市教委召开了第二次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部署全市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包括组织专家组对全市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组织申报与评审市级和国家教改试点专业等;制定并出台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重庆市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施细则、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意见、重庆市试办中高职相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重庆市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通知、关于开展首次高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等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文件,从统筹协调高职专业设置和招生工作、高职教材编写与使用、组织高职基础课统考等方面加强了宏观管理。组建了高职教育咨询专家组、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材编写委员会等各种专家咨询机构,建立了重庆市高职教育研究会等,从而规范了我市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行为,加强了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我市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与质量的提高,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2003年,我们对重庆地区各类高等教育结构及相互关系,高职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表1-1 重庆地区各类高职教育现状 年限项目19992000200120022003招生学校情况统计各类高职院校总计15263535(其中2所国家示范高职学院)38二级高职学院1117181817(含两所军校)高专33333独立高职院121010(其中4所民办)15(民办5所)独立成人高校04443招生专业情况专业数4074171210其中2个国家精品专业、14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35个市级教改试点专业255专业布点数64165230290370师资队伍情况专职总数 3594 4398 高工 848 184(占4.2) 副教授 1263(占28.7) 工程师 2000 讲师 1695 兼职总数 483 1910 高工 261 197(占10.3) 副教授 505(占26.4) 工程师 187 讲师 717 招生情况高中后二三年制27806700140001628625659初中后五年制02360155220002000在校学生情况高中后二三年制27809400223803800043000初中后五年制02360391259127912目前,重庆举办高职教育的院校有38所,其中本科院校18所(含军事院校2所),高等专科学校1所,独立设置高职学院17所(含社会力量举办5所),成人高校2所。同时,参加“3+2”(五年制高职)试点的中职学校20所;已设置的高职专科专业255余个,应用技术本科专业21个,全市高职在校生4万余人。(二)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教学改革现状1、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市高职教育已有相当规模,在重庆高等教育中占有较大比重,在高职人才培养方面,政府重视,院校积极,主要表现在:举办高职院校数量迅速增加,高职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职人才培养等文件相续出台,培养对象由初中后五年一贯制,扩展为中职与高职“3+2”培养模式,高中后和中职后23年制高职专科,以及高职专科毕业生升入应用技术本科和普通本科等,初步构建了高职教育下接中职教育、上联本科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带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在与行业企业联系方面高职院校积极性很高,也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在教育教学方面,已有初步的教改方案,启动了高职教材的编写,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召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研讨会,并加强对举办高职院校的条件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2、专业建设初建成效重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数控技术”、西南农业大学高职院的“养殖技术”和“农业综合技术”、四川美术学院的“动画设计”、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设计”和“汽车技术”等一批国家级、市级教改试点专业已逐渐办出特色。全市有49个专业被列为市级(35个)和国家级(14个)教改专业进行立项建设,255个专业已覆盖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3、产学结合正在成为高职教育办学方向部分高职院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取得联系,想尽一切办法寻求得到行业企业的支持,有的院校已初步建立了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专业的开发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以及给予教学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工作。在引进社会资金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开办专业,主动为企业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4、积极推行大学生双证制重庆市教委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启动了我市大学生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作,针对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立了重庆市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瞄准市场需求,提升职业能力,转换择业观念,加强就业服务”的要求,集中职业技能优质资源,强化职业资格培训,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高职业技能素质,实现自主就业创造条件,并逐步实施高职学生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二高职教育主要存在问题 高职教育已有良好的开端,发展前景良好。但高职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来自于体制和机制,有些来自于认识和观念,有的是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外部环境的制约,也有许多是我们高职教育内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的定位已明确,但在实施中,突出应用性的教学模式没有很好的落实,“学科型”的教学模式依然在各个高职院校不同程度的存在,职教特色不够突出。人才培养模式还不成体系,关键环节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校企合作步履维艰.高职院校积极性高,企业反映冷淡,表现出一头热一头冷,这主要是政策引导不够,同时,企业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职工素质对产业升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作用,视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消费,而不是投资,所以校企联系、联合办学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3、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性,办学成本相对较高,由于高职教育还在起步阶段,因此还不能高收费,政府办学经费投入不足,正在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对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政府财政投入一般只占基本办学经费的30%左右,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寥寥无几,几乎为零。本科院校的高职生收费多一点,但仍然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4、专业设置在突出应用性方面有成效,但仍然未脱离学科型的模式。教学计划中理论课部分,没有严格按照专业“必须、够用”为度来编写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单一,理论课仍然强调自身的体系,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统一,课程模式单一,不适应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占一定比重,但内容单调且偏少,所用的设备陈旧,工艺传统,理论和实践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智能结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等诸方面尚欠缺,教育观念陈旧,缺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策略和学习策略,缺乏特色鲜明的优秀双师素质教师。当前高职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二是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三是知识更新不够;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职称评定政策不配套;五是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规范。 6、部分高职院校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在没有师资补充和经费投入的情况下,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视基础设施和实训设备建设,教学和教育工作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7、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偏重理论教学监控和评价,忽视实践教学;注重教师教学水平监控和评价,忽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监控和评价,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素质;重视教学秩序的监控,忽视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监控和评价主体一般是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者,忽视吸引行业与社会的参与;监控和评价手段已不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应通过国内国际认证手段推动质量的提高。 8、重庆技术工人市场冷淡,技工薪酬低。国内大部分城市高级技术工人即“银领”供不应求,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对高级技术工人大规模“抢才”的攻势。业内“让高级技工工资比博士工资更高”的呼声渐涨。2002年深圳向社会公布的“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中:“高级钳工月薪6600元”,首次超过了硕士研究生5900元的月薪水平。2002年从上海劳动力市场也传来消息: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技工工资不断上涨,其中,高级模具工、炼油工的年薪可达7万元至9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50%;铣工、锻工、钻工的工资增幅在40%以上。2002年8月,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2002年该市劳动力市场174个工种的工资指导价,其中汽车修理工的年薪为4.68万元,居然超过了博士4.56万元的年薪。与外地十分火爆的需求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市技术工人市场冷清,技工月收入依然是:普工500元左右,高级技工1200元左右的水平,而且,我市的技术工人群在年龄和技术上还出现了明显的断档。 9、市场调查和行业岗位分析,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重庆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新鲜血液正在逐渐流向沿海。目前,重庆至少有九成企业的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高级技工的缺口不仅集中在机械、建筑、印刷等传统行业,也体现在电子信息、环保工程、工艺美术、超市等新兴产业中,特别是直辖后重庆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熟练技术工人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尽管如此,我市至少有数千技术“银领”被挖到东南沿海企业,据统计,重庆目前企业从业人员294万人,技术工人约30万人,其中技术“银领”约占10%,即3万人左右,他们基本上都愿意到沿海打工,其高收入是主要原因。重庆技术“银领”在沿海企业普遍受到欢迎,是因为他们不仅技术过硬,而且还具备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技术工人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在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市目前技术工人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不高,并且大量流失,因此结构失调,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大,很难想象,缺乏技术工人的老工业城市,将依靠谁来托起它的经济主脉?“重庆制造”由谁来造? 10、高等职业学院毕业生与企业供需双方错位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定位应该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用于现场的实际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智能化技术和工艺。而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高职毕业生却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认为有了文凭就有了一切,求职时挑三拣四,对企业提供的待遇和薪酬也斤斤计较,据统计75.6%的高职毕业生因对用人单位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定位不满而频繁跳槽,甚至造成失业。 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人才高消费观念,一些招聘介绍中,“35岁以下,男性,硕士毕业”似乎成了单位招聘的统一口径,拔高用人标准,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在很多企业内由于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形成了“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的不良局面。一些用人单位轻视高等职业教育,明明企业迫切需要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却标明要“本科以上”,正是这种用人机制,助长了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水平、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蔓延,导致了目前重庆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技术人才严重断档,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奇缺。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应坚决贯彻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宗旨,在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社会上职业的内容日新月异,而人才的流动也日益频繁,传统的职业教育已不能满足人的一生需要。一个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应该是学历与非学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等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它的培训对象将不受性别、年龄、学历的限制,使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体教育,成为人生旅途的一个驿站,完成各种职业的旅程,因此,高职教育应以终身教育理念建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一)、高职教育的定位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教育应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为地方现代化建设服务。高职教育是根据经济建设对劳动力的要求,对劳动力进行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训,将科学技术这一知识形态和生产力物化在受教育者身上,使其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劳动者的就业。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的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或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或服务,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所以高职教育必须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就业教育,并逐步走向就业与创业教育,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中求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以“能力本位”作为办学宗旨,加强基础、强化技能、突出应用、紧贴行业;高职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岗位的针对性,知识的应用性,应用的复合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高职教育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一是高新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群,培养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在高新技术向结构产业辐射、渗透过程中的工艺实施人才;在引进、消化、吸收外国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过程中的技术转换人才。二是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第三产业职业岗位群,在其更新改造过程中,不仅要涌现许多新兴岗位,而且这些岗位对知识、技术含量等方面要求的高移化,这方面人才的大多数需要高职教育来培养和提供。三是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智能化职业岗位群,培养承担那些较为复杂、较为负责的技术性工作,将设计、规划、决策转化为产品、工艺或对社会产业直接作用的现代化新型气压技术 人员和管理人员。 为了完成职前培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仍然是以高、初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为主,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研究的是如何使他们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使他们走好职业旅程的第一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的生产工艺逐步被高新科技所替代。企业内,科技人员是人才,管理和技术人员也是人才。在企业人才队伍中,第一线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这些第一线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现代专业技术,不能熟悉和掌握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的具体操作,无论企业设备再先进,工艺流程和产品设计再新潮,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对这些第一线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能力培训刻不容缓,他们理应成为高职院校的培训对象,使其知识和能力与科技发展同步。 转岗、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是为了重新就业上岗,高职教育本身具有浓厚的就业培训,因此转岗、下岗和失业人员应是高职院校的培训对象,使他们 能在人身的旅途上再起步。 职业生涯的所有人员都离不开第一步、同步和再起步,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为职前和职后人员。(二)、高职教育应政府主导、行业先行 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要求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由政府统筹,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因为高职教育的发展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制定政策,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引导人们转变对高职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我们认为,政府应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应按照一线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与科技人员的数量比,宏观调控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规模成相应比例。现在高职院校数量已不少,但各校规模太小,因此高职在校生数量与本科在校生数(含研究生和博士生)之比不相适应,长此以往,第一线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将小于科技人员,这样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利。二是本科院校应培养科技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浪费资源,又难以实现培养目标。三是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由于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性、先进性,超前性,办学成本高。而高职院校多为成人高校和中专校改制而成,这些院校历史欠账多,营养先天不足,导致高职院校设施设备成旧,技术落后,这也是高职院校目前不能完全承担对培训对象完成培训任务的根本原因。就目前重庆来说,10所国有高职院校的财政总投入还不如一所本科院校的财政投入,因此加大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实际上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四是制定劳动准入政策,使各行各业的各个岗位用人,必须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同必须持有驾驶证才能驾驶车辆上路一样,对未经培训用人上岗的企业给予必要的处罚。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如减税等)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再培训和提高,调动企业领导对员工培训的积极性,促进校企联合、产学结合,使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各有收获,全方位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六是建设一批示范高职院校、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使其在高职教育中起到示范、骨干、带头和辐射作用。高职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否适岗对路,应由行业用人单位说了算,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坚持行业先行,各行各业制订各个岗位的能力标准,这个能力标准也不能一成不变,而要随着岗位的变化,技术的进步而调整,企业高级管理技术人员应参与到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一方面,学校应主动与行业企业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是要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实现校企双赢。(三)、高职教育应宽进严出、纵横贯通 由于高职教育在理论知识方面以“必须、够用”为度,强调实践性,所以与通常笔试入学考试不相适应,并且也限制了在职人员转岗、下岗、失业人员接受高职教育的再培训,因此,取得了某一行业(岗位)的证书后,可直接进入高一级证书的培训和同级证书的学历文凭学习,对进入高一级学历文凭学习,其入学考试应针对应用性的特点出题。同时采取各学校和企业推荐,培训者自愿报名,招生高职院校审核录取的办法来招收新生。在培训过程中,除高职院校内部的教学督察机制外,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达到合格要求方可毕业获证。 全日制的学习形式在较长一段时间仍然是主要学习形式。就全日制而言,我们不应僵化的规定学习多少年,而应以获得文凭和证书必须获得相应学分,必须达到相应能力标准为合格标准。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到学校完成学业。继续学习也不一定是回到原来的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转入另一学校学习,另一学校应承认其已完成的学分。基于这种学习方式,应有可操作的转学途径和在一个区间内完成学业的学制,如这个区间为高职专科6年内,应用技术本科8年内。目前,高职教育的学制主要是三年制,随着科技进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随之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职人才培养缩短周期,突出技能培养,满足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中的紧缺人才,更是要采取特殊的政策,有效的措施,加快紧缺人才培养速度,由此高职教育的学制应过渡到以两年制为主。两年制高职缩短了时间,在教学中应做到减时不减能力标准,专业和实践课时不能减少,而是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 见缝插针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不完全是业余和半脱产的方式。由于各企业生产是忙闲不均,因此忙的时候可以不学习,闲的时候可以业余、半脱产,甚至是全脱产学习。这种灵活的方式会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但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而且能够主动去适应这种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必须坚持文凭和证书相结合,必须坚持获得相应学分,必须坚持达到相应能力标准,同时也必须在一个区间内完成学业。 高职教育纵横贯通应建立起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五级证书)并重的教育培训制度,学历文凭与职业能力并重的用人制度,实现从学习到就业的过渡,畅通从就业到培训的途径。 高职教育的学历教育已有专科层次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文凭,这可继续作为一种学历文凭形式,这种形式主要针对高、初中和中职毕业生。然而针对在职和再就业人员的培训,则应以五级证书形式出现,即初级证书、中级证书、高级证书、技术师证书、高级技术师证书,这种证书应与学历证书相对应,即初级证书中职、中级证书高职专科、高级证书应用技术本科、技术师证书研究生、高级技术师证书博士,根据这样一种对应制定五级证书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标准,获此证书者对应享受现行学历的相应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实现真正意义的终身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的横向是指培训对象在获得某一级行业(岗位)证书的同时和以后,可获得另一行业(岗位)的证书;以及在获得某一行业(岗位)证书的同时和以后,可获得学历教育的对应文凭。即取得现行学历教育的“双文凭”。这样有利于受培训者的转岗和从事“白领”或“银领”工作。 高职教育的纵向是指培训对象在获得某一行业(岗位)证书后,在整个职业生涯可继续获得同行业(岗位)高一级证书。同时经过考试也可获得本科院校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文凭。如获得高级证书后,本科院校可允许其本考研,使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可转岗为科技人才。高职教育的纵横贯通,是发挥人的最大潜能的有效途径,实现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四)、高职教育应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和道路 高职教育产学结合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因此,我们要主动转变观念,积极探索进行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调动企业、行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学校企业互动双赢的产学结合新机制,建立由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的专业教学改革顾问委员会,跟踪科技发展和企业进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研”,应突出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应用,以及生产和教学紧密结合上来,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技术开发、服务和应用工作,在实践中思考和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能为学生接触社会和企业,了解国情,参加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能够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在工作适应能力、实干精神、动手能力,与人合作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产学研结合中,通过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可集成各方优势推动教学基本建设,推进“双证书”制度,在校企双方相互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可探索和实践订单式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这种订单式教育和培训,可实行几天在企业边工作边培训和几天在学校学习交替进行,在企业的几天由企业负责培训,在学校的几天由学校安排学生学习,使得高职教育更有岗位的针对性,创新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将产学研结合的思想落到实处。 1、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 第一,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按照经济建设第一线的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培养人才,必须有用人单位(企业)参与教育全过程。高职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及职业岗位内涵及外延的不断变化,就必须转变观念,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模式。 第二,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实现实践环节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提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应不低于40%,目的是推进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学科教育模式,尽快向以重视能力培养为主的培养模式转化。实践证明,要实现高职实践环节的培养目标,必须要有企业的参与,只有在学校的模拟实践环境和企业的真实实践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真正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第三,校企合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职结合之路,必须走双师素质教师之路,充实师资队伍应从生产一线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引进,让生产一线的专家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管理理念、企业的文化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使学生了解行业的新技术与发展,感受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文化,从中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道德素质教育。 2、校企合作模式与内容 校企合作可以采用多种模式,如松散型、协约型和实体型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条件进行不同的选择。在内容上可以有合作培养人才,合作科研技术开发,甚至是合作研发和生产产品。从发展的趋势看,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最为适宜,校企双方围绕共同目标,将各自的部分力量集中起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发展生产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合作,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3、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校企合作的主体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其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往往取决于校长、厂长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甚至取决于双方个人关系的深浅程度。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大多处于较低层次较低水平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对学校而言,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教学成果、科研水平、硬件设施、发表论文数量等,而校企合作方面的评价难以定量且重视不够,致使不少高职院校缺乏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对企业而言,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领导往往盯住眼前的经济效益,无暇顾及人才培养的长期效用,缺乏校企合作的热情和动力。加之政府缺乏对校企合作教育相关的政策支持,致使校企双方尤其是企业对合作缺乏应有的积极性。要保证校企合作健康的发展,应从更新高职人才培养观念,加强政府领导和宏观调控,以及建立校企互动双赢的新机制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教育部2000年2号文件中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以及示范专业建设的有关要求,我们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的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经验,提出以下教学改革思路。高职教育的培训内容应坚持“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为能力基础”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突出关键能力的培养,把关键能力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相应的行业能力标准和掌握必须的基本知识,并获得相应文凭和证书。 1围绕一个主线:即以能力标准为教育和培训的主线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关键点在于学生要学会“做事”,因此学习者应该做什么事,怎样做事,做事的好坏标准是什么,就是能力标准所确定的内容。能力标准是描述成功完成某一职业工作任务的量度,它包含对行业或职业内的知识、技能、态度的规定。学习知识是为了让学习者知道什么,而掌握技能是为了让学习者明白怎么做,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为了让学习者更好地适应企业的激烈竟争。因此专业课程体系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材料制作、学习结果的鉴定与教学质量的评估无一不是建立在能力标准的基础之上。 2建立二个机制:即产学研结合机制、弹性学习机制。高职教育的产学研结合,它是一种“合作教育”教育模式,是指学校、企业、社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或活动,主要目标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技术的运用。它的基本原则是双向参与、互惠双赢。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技术开发及服务等。弹性学习机制是通过学分制来实现的,学分制的建立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观、市场人力资源需求及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教学过程的沟通、协调是通过自由选课(科)与培养目标匹配、师生间相互作用的导师制、校际之间学分互认制来实现的;学分制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聘任机制、对学生成绩(学分)的评价体系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的因素。 3搭建三个平台:即专业基础平台、职业技能平台、素质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是学习者学习专业技能的必须,它服务于专业学习并有很强的针对性。职业技能平台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教会学生怎样“做事”,获取一技之长的重要途径。它是某一专业领域向纵伸发展的需要。使学习者从知识、技能的角度更专门化,并拥有一技之长。素质教育平台是让学习者今后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在职业道德、科技知识、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等方面提供更广阔学习空间。它也是学习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前提。 4提供四个保障:即双师素质教师保障、现代教学管理体系的保障、最优化的课程体系保障、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的保障。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根据高职教育发展对高职教师提出的双师素质要求,我们可以概述为:高职教师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精湛的教学技艺及良好的人文修养。既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又具有工程人员的实践能力。双师素质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体系,落实教学环节,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现代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更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并借鉴现代教育理念是建立教学管理体系的关键,比如根据学习者特点而设计的学分制,就是充分体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的一种管理制度。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强调过程的标准化、评估的制度化、制度的创新性,使制度的制定、实施、评估、修改、再实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以保证教学改革顺利推进。最优化的课程体系是指课程体系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需求,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需求特点以及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因素,并根据能力标准设计课程框架、课程大纲、教学进程以及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现代教学法及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分析,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欲望及需求,根据成人学习原理,分析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通过设计教学材料,设计多种教学活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手段的配置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集声、像、影视、网络技术于一体,让学习者在有结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对行业内的职业岗位群、工种的分析,建立能力标准,,设置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在能力标准的建立过程中,根据能力标准难易程度划分不同的能力结构单元,通过对学习结果的鉴定,颁发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学习者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基础、背景、动机、环境),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获取相应的等级证书。这种分层次的能力标准与证书体系的结合满足了多目标教学的要求。随着人们对终生教育思想的认识及理解的加深,人们已不再把获取一份工作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更多的人希望通过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够很好的把握自我发展的机遇。我们把向社会提供开放性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另一突破口,让社会上任何一个自愿接受职业培训和希望通过资格认证的人,都可以从开放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鉴定与评估体系中寻找到他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满足各种层次的需求。实现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的结合从课程设置入手,通过教学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空间的改变,淡化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的界线。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能力标准都采取讲授、活动、鉴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让学习者实现“动中学”。职业技能培训与素质教育结合表现在专门化(一技之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人们的需求层次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学历层次,为了职业发展,为了获取就业机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等都会成为人们再学习的动因。因此,限的时间、空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5实现五个结合:课程开发与行业、企业需求结合、能力标准与证书体系相结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对行业内的职业岗位群、工种的分析,建立能力标准,,设置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在能力标准的建立过程中,根据能力标准难易程度划分不同的能力结构单元,通过对学习结果的鉴定,颁发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学习者可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基础、背景、动机、环境),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获取相应的等级证书。这种分层次的能力标准与证书体系的结合满足了多目标教学的要求。随着人们对终生教育思想的认识及理解的加深,人们已不再把获取一份工作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更多的人希望通过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够很好的把握自我发展的机遇。我们把向社会提供开放性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另一突破口,让社会上任何一个自愿接受职业培训和希望通过资格认证的人,都可以从开放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鉴定与评估体系中寻找到他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满足各种层次的需求。实现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的结合从课程设置入手,通过教学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空间的改变,淡化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的界线。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能力标准都采取讲授、活动、鉴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让学习者实现“动中学”。职业技能培训与素质教育结合表现在专门化(一技之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人们的需求层次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学历层次,为了职业发展,为了获取就业机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等都会成为人们再学习的动因。因此,为社会提供一种学习的环境是高职教育的责任。(六)全面实施课程体系的改革 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其中课程开发是关键,它包含了课程观、课程设计与开发、教材开发、教学法、鉴定与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教育者建立新型的课程观是课程开发的基础。 1、建立新型课程观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性质、目的、要素、功能、规律、原理和法则等问题所持的基本看法。目前我国教育领域认同并接受的课程观有四大类:学科中心、问题中心、能力中心、活动中心。下面是四种教育课程模式的比较分析表3-1 四种教育课程模式比较分析模式特性优势局限适用范围学科中心1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2重视知识传授和记忆。1有助于打好理论基础2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3课程易于编制1容易使理论脱离实际2学科之间缺乏联系3增加了知识的冗余度1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2理论较强的专业课问题中心1知识、技能有针对性2课程结构简洁、紧凑1有助于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2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1知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2课程编制比较困难1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2检测、维修、个案、分析类课程3专题研修类课程能力中心1重视职业岗位及工作分析过程2强调知识、技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3课程模块化、个性化1满足行业、企业的规范化要求2有明确的能力标准3有助于职业能力的全面训练4使技术达到专精、熟练1不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2不利于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1职业资格考核培训课程2工作学习交替课程3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活动中心1个体体验性2知识、技能、态度的整合性和协调性1巩固所学 2灵活运用所学 3增长临场经验1课程结构比较松散2学习效率不高3不易考核和评定1综合实验课2生产实习课3项目设计课4社会调研课四种课程模式各有其优势及适用性,作为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是“多元整合”新课程体系,能力标准应是新课程观的核心,它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结合体,是受培训者能完成一系列具体工作的表现形式,主要适用于高职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以问题、活动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人文素质类课程可以适当借鉴。多元整合课程观既能克服传统职教课程单一模式(以单科分段为主)又能避免完全以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的课程模式,使培养对象既有熟练的、专精的操作技能,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这符合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课程设计与开发思路 课程设计与开发工作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的核心。我们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以能力培训作为出发点,这里所谈的能力是按照一定的行为标准,在某一行业或企业内知识、技能、态度的具体运用。 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开发,首先体现在技能是获得行业认可的,而学生完成的课程是社会认可的,学校实施培训课程只是为毕业生获取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提供保障措施。以能力标准的学习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能做什么,强调结果、成就和知识的应用以及技能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并为此提供学习和鉴定的灵活方法。 图3-1 课 程 开 发 流 程 图3-2 能 力 标 准 开 发 过 程课程开发的实质是制作一个教学计划,这个计划是我们如何为学生提供必须的学习和鉴定的经验,以达到完成某一项工作的能力要求所作的准备。它包括课程的目的、预期的学习结果、能力标准、能力单元的内容、讲授课程的策略、学习的资源、鉴定的标准及方法等。在设计课程的目的时要清楚地确认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我们希望学生获得哪些学习成果,而学习成果就是学生能够展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些成果描述必须是可以看见的变化,可以衡量的,并且可用行动的动词描述的业绩。 能力标准是描述一种职业中需要按照一定行业标准进行的活动,即工作取得成功的具体要求,它包括能力要素、实作的指标、能力标准适用范围、信息文献资料、职场安全要求、所需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特殊要求、可变因鉴定证据指南、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关键能力确认等。对能力标准描述常常使用与成果相关的术语和动词(比如;操作电脑获得数据、打印数据、关闭文件、关机等) 学习成果的确认依靠鉴定标准的建立,鉴定标准是一种决定学习者是否具有必要的能力按要求完成工作的指标。一方面它要明确鉴定的领域(范围),确定鉴定的步骤及环节,明确学生应当做些什么来表明他们获得了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教师鉴定时应确定采用什么标准作为参照,选择什么鉴定方法,这些都影响着鉴定结果的有效性。鉴定者可以通过设计鉴定计划、收集证据、将证据按能力鉴定单元分类并写鉴定报告,实施有效的鉴定。图3-3 教 学 设 计 的 循 环 图3、开发新型的教学材料 教学材料是落实课程设计内容,顺利实施课程的保障。教学材料应分为学生用书(学习材料)及教师用书(教师指南)两种类型,两类教材各有其侧重点及独特的形式。教材设计与开发在考虑规范性的同时,应重视个性化的设计,使教材对学习者更有吸引力。 制作教材时还应该关注信息的来源、如何解决问题,用视觉、听觉、图像提供信息、设计实践练习活动,充分考虑教材逻辑排序、鼓励学习者思考,提出课外活动的建议(任务)等。在教材编写时从技术的角度应注意以下问题:教学材料的前沿性;教学材料的通俗性、可阅读性;教学材料的逻辑性;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材料版面设计的创新性;教学材料的可评估性。 4、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涵包括:教师选择既满足学习者需求,又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方法,并突出团队合作精神的应用性,重视学习的目标及结果;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鉴定评估;设计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采取以学习者自我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