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的思考.docx_第1页
黑龙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的思考.docx_第2页
黑龙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的思考.docx_第3页
黑龙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的思考.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的思考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国家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黑龙江是农业大省,资源富集、土地广袤,城镇化建设的潜力和空间巨大,积极推进黑龙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是深远的。文章探索适合黑龙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径,为有效地推进黑龙江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服务,从而拉动黑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下载 关键词:黑龙江 新型城镇化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2-208-02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然而长期以来,黑龙江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一直受制于城乡二元化的体制,资源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状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缺乏相应的承载、变革和适应能力,潜伏着一些问题和危机。黑龙江必须抓住机遇、找准问题、精心规划、重点突破,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的同时,努力让龙江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事关全局,必须正视问题、统筹兼顾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黑龙江城镇化率达到了56.9%。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如进城务工农民仍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不能完全享受市民待遇;城乡二元结构尚未解决,又产生了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小城镇发展缺乏活力,后劲不足;耕地保护与城市用地扩张的矛盾日趋尖锐等。诸多体制弊端和不利因素要求黑龙江要立足本省特点,宏观规划,协调推进城镇化建设。 1.紧扣城市定位,强化城乡规划调控,为有序城镇化铺设轨道。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黑龙江省城镇化“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用规划引领各市县走多样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同时,紧密结合城镇资源承载能力、人口系数、产业支撑、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未来发展趋势等各种因素,按照地上、地下、空中“三维一体”同步规划的要求,对现有规划进行修编,做到规划科学、定位准确、特色突出。与此同时,要强化城市规划的刚性约束,加大规划管理机构执法力度,加强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管,避免规划随意变更,保持规划的连续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黑龙江“各具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公共服务完善、城乡互促互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能够顺利实现。 2.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聚集发展,构筑健康城镇化新动力。黑龙江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人均GDP收入不仅和内地沿海省市的收入差距没有缩小,反而还在不断扩大,关键在于非农产业收入占的比重偏小,第二、第三产业明显滞后。因此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显得尤为重要。黑龙江必须坚持走“产业兴省”之路不动摇,必须把做大“经济蛋糕”与区域发展、城乡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与城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在继续巩固绿色食品、煤化石化、矿产经济和林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培育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装备、新型农机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步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在此基础上,要结合黑龙江产业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融资租赁、文化旅游、研发设计、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服务领域,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农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同时积极发展商贸、餐饮、住宿、家政、养老、维修等生活型服务业,优化网点布局,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3.突出生态文明,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黑龙江要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集约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棚户区、城中村、工业区搬迁改造为重点,扎实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植入绿色、智能等时代元素,提振城市活力;要坚持保护环境优先,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源、煤炭、石油等资源;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能、太阳能、地热能、光能、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改变现有的资源高投入、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模式;深入推进各领域各行业节能减排,确保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保护天然水系与城镇周边地区的植被,加大社区公园、街头公园、绿廊和环城镇绿化带规划建设,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生态景观。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事关民生,必须城乡协调、注重实效 新型城镇化是城市和乡村之间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过程,其首要表现和核心的内容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聚集。如果按照城镇化速度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计算,至2020年,黑龙江城镇化率将达到64%左右,届时仍就有近35%的人口在农村,“三农”问题的压力依然很大。 1.加快建立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体系,提高进城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黑龙江必须尽快扭转城镇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加快制定完善城乡平等的就业创业制度,尽快破除制约城乡统筹就业的体制障碍,出台适合转移进城农民的就业配套政策,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在职业选择、技能培训、劳动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整合市县两级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妥善解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大力开展简便、管用的各类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 2.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好进城农民户籍、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难题。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2014年11月,黑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将在全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为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破除了障碍。要加快制定落实政策的具体措施,方便大批进城务工农民转岗、转型;同时,要尽快改革出台依附于户籍存在的教育和卫生医疗体制,充分利用城市的资金、人才优势,探索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教育和卫生医疗体系;增大对教育和卫生医疗事业投资,投资重点包括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支持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探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规范民营医院发展,不断提高新农合、新农保建设力度,免除农民的就医后顾之忧。 3.加快建立完善民营企业保障政策,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大企业专业分工,形成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紧密配套的优势产业集群;采取“非禁即入”原则,逐步取消对民营经济的行业限制和投资规模要求,支持民企进入更多领域;适当降低新办企业在注册资本、资质审批等方面准入限制,鼓励“白手起家”。对初创的民营企业,应在审批、用地、招工、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必要时应该设立创业基金,为创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的贷款利差,研究制定对农村农产品加工工业支持的减免税政策措施,控制污染企业的规模和布局,减少废物排放;积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向农村流动,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事关稳定,必须完善机制、促进和谐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的行政手段,还需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整合多方力量协同推进,不断破解资金、土地、生态等要素制约和难题,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效保障。 1.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城镇化建设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创新,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抓住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多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落实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市县(区)政府加大对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要加快金融与投融资改革创新,依托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在支持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综合化和创新性的金融服务。另外,政府部门要更加简政放权,逐步放开民间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的权限,允许民间资本以更大规模、更快速度进入公路建设、公共交通、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诸多领域,进一步探索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推进城市大发展。 2.创新土地保障机制,合理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按照集约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强化对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控制,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和集约率。建立健全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激励机制,统筹增量和存量,科学制订和实施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大力推进棚户区、煤矿沉陷区、旧城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整合利用,实现城镇建设用地由增量开发为主向存量调整利用为主转变;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建立健全集体土地流转机制,制定土地利用与流转的长远规划,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鼓励农民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土地利用新路子。 3.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为重点,协调处理好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以促进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为目标,抓好森林、湿地、江河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公益林、农村非经济林生态、水源地生态环境补偿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探索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要有效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必须充分调动一切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要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切实维护公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本文系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黑龙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WZ2014_004) 参考文献: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426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Z.国办函2010120号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城镇化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黑龙江省城镇化“十二五”规划张占斌,张孝德,樊继达.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申振东,周其华.城镇化透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叶连松,鲁泽.中国特色城镇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倪维秋,俞滨洋.黑龙江城乡统筹发展策略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2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