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学科教育论文关于大学计算机语言教学方法的探讨摘要计算机语言教学一直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如何迅速提高计算机语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本文密切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列举了本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此共鸣。关键词计算机思维集体备课启发式教学计算机语言发展速度非常快,种类繁多,并且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而课堂教学却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内容也远远滞后于快速的计算机发展速度,只能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引入到计算机教学课堂了。实际中的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又存在三大棘手问题第一、众多的语言规则让初学者望而生畏;第二,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又令人捉摸不透;第三,课堂讲授时间非常短暂。那么,怎样上好这门课程,使大家在短暂的一个学期内学好掌握好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人结合多年计算机语言教学和辅导经验,感受颇深,总结以下几点1、关键是注重计算机思维培养在讲课中,应集中精力对章节的知识结构进行详细阐述、对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不应花太多的时间放在对语句语法的过多讲解。当遇到实际编程时,需积极引导学生把“要想干什么”的问题,直接转化为“要解决什么”的问题。当问题确定以后,必须选择正确的算法。当然,计算机编程中的算法和数学中的算法存在很大区别,需要教师对学生们的计算机思维进行长期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2、重点是通过实例介绍语法规则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通过完整的程序实例来介绍重点语句的使用规则,无论大小,只要学生能亲眼所见,心中就有“底”,就不会产生畏惧。比如,教材中的一道典型例题输入一行字符,分别统计空格、大小字母和数字的个数。教师首先带领大家分析题意,引导大家积极去思考,这时部分同学已经知道将要使用循环结构、条件判断和输入输出语句,却不清楚如何使用,老师应趁热打铁重点介绍语句的使用规则,再总结归纳一下,整个知识点也就清晰明了了。3、一题多解(分组讨论)刺激学习积极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编程的积极性,我们经常采取分组比较方式,培养他们良性竞争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求“水仙花”数这个例子,先介绍一种常见算法,其他方法把全班同学分组自主去解决,最后比较哪组使用方法最多,方法最巧,同时把这些好方法介绍给大家,鼓励大家去发现新思路、新方法,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这种分组讨论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语句的使用方法,还能培养他们多种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