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质量检测(四)心连广宇苏教版必修5.docx_第1页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质量检测(四)心连广宇苏教版必修5.docx_第2页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质量检测(四)心连广宇苏教版必修5.docx_第3页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质量检测(四)心连广宇苏教版必修5.docx_第4页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质量检测(四)心连广宇苏教版必修5.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连广宇一、基础知识训练(21分)1选出对下面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3分)()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控蛮荆而引瓯越(引导)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不能喻之于怀(比喻)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是所望于群公(希望,指望)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俨骖于上路(整治)解析:选CA项,引,连接,接引。B项,喻,明白,理解。D项,致,情致。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游于江潭不凝滞于物B而母立于兹 莞尔而笑C其正色邪 当其欣于所遇D风之积也不厚 夫人之相与解析:选DA项,介词,在/介词,表被动;B项,通“尔”,你的/连词,表修饰关系;C项,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抑,抑或/代词,他们;D项,均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3分)()A此小大之辩也B而后乃今培风C虽趣舍万殊 D小知不及大知解析:选BA项,“辩”同“辨”。C项,“趣”同“取”。D项,“知”同“智”。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B宾主尽东南之美C齐谐者,志怪者也D少长咸集解析:选A“响”,动词用作名词,“响声”。其他三项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解释为“美好的人才,才俊”“怪异之事”“年轻的人和年长的人”。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3分)()A蟪蛄不知春秋B引以为流觞曲水C亦足以畅叙幽情D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解析:选C“幽情”古今义均为深远或高雅的情思。A项,春秋:古义,一年;今义,春天和秋天。B项,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D项,学士: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学位的一种。6名句默写。(6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进行批评的两个句子是“,”。(3)滕王阁序中用“,”两句写出了秋天九月的山水美景。参考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二、阅读能力训练(4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3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长咸集咸:全,都B是日也,天朗气清 是:代词,这C向之所欣 向:面向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陈:陈旧解析:选C“向”意为“过去”。8下列各句中的“之”字与例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及其所之既倦A不知老之将至B吾欲之南海,何如C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D放浪形骸之外解析:选BB项与例句中的“之”均为“往”的意思。A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D两项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9下列对原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开头就呈现出一种阔大的境界,作者的情绪由平静转向激荡。B第三段中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生到死,由盛而衰,都是必然。C“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交代成书经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交代写本书的意义。D引用庄子齐物论中的“一死生”“齐彭殇”的典故,从正面证明了作者的生死观。解析:选D“从正面证明了作者的生死观”错,应为“从反面证明了作者的生死观”。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分)译文: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分)译文: 参考答案:(1)这样借以放开眼界、开阔胸怀,尽情地享受观赏和耳听的乐趣,实在是高兴啊!(2)这才知道,那种把死和生看作一样的说法是虚妄和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没有区别的说法完全是妄造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石鼎联句诗序韩愈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轩辕弥明自衡下来,旧与刘师服进士衡湘中相识,将过太白,知师服在京,夜抵其居宿。有校书郎侯喜,新有能诗声,夜与刘说诗。弥明在其侧,貌极丑,白须黑面,长颈而高结喉,中又作楚语,喜视之若无人。弥明忽轩衣张眉,指炉中石鼎,谓喜曰:“子云能诗,能与我赋此乎?”刘见其老,颇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闻此说大喜,即援笔题其首两句,次传于喜。喜踊跃,即缀其下云云。道士哑然笑曰:“子诗如是而已乎!”即袖手竦肩,倚北墙坐,谓刘曰:“吾不解世俗书,子为我书。”因高吟曰:“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初不似经意,诗旨有似讥喜。二子相顾惭骇,欲以多穷之,即又为而传之喜,喜思益苦,务欲压道士,每营度欲出口吻,声鸣益悲,操笔欲书,将下复止,竟亦不能奇也。毕,即传道士,道士高踞大唱曰:“刘把笔,吾诗云云。”刘与侯皆已赋十余韵,弥明应之如响,皆颖脱含讥讽。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道士谓刘曰:“把笔来,吾与汝就之。”即又唱出四十字,为八句。谓二子曰:“章不已就乎?”二子齐应曰:“就矣。”道士曰子皆不足与语此宁为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独文乎哉!二子大惧,皆起,立床下,拜曰:“先生称吾不解世俗书,敢问解何书?请闻此而已。”道士寂然若无闻也,累问不应。二子不自得,即退就座。道士倚墙睡,鼻息如雷鸣。二子怛然失色,不敢喘。斯须,曙鼓动冬冬,二子亦困,遂坐睡。及觉,日已上,惊顾觅道士,不见。 (有删减)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士曰/子皆不足与语/此宁为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独文乎哉B道士曰/子皆不足与语/此宁为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独文乎哉C道士曰/子皆不足/与语此宁为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独文乎哉D道士曰/子皆不足/与语此宁为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独文乎哉解析:选A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联句”是由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联结成篇。旧传最早的联句为汉武帝时的柏梁台诗,红楼梦第七十二回林黛玉与史湘云在凹晶馆写诗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B“诗序”相当于诗歌的前言,往往交代这首诗写作的缘起、经过、目的等,也有作者借题发挥表达某种情感或阐发某种见解的,兰亭集序就有诗序的性质。C“床”在古代有多种含义,有坐卧的器具、安放器物的座架、井上的围栏等多项意思,本文指的是卧具,用途和今天的床相同。D“拜”是古代的一种礼节,与古代起居方式有关,宋代以前的古人多正坐,行拜礼必正坐。因行礼姿势不同或行礼次数差异,拜礼有不同的名称。解析:选CC项,“床”这里是指坐具,与今天睡的床不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虽为诗序,但人物刻画形象生动,多处用对比抑扬的手法,情节起伏,轩辕弥明相貌奇古而又满腹才华、行止无踪的形象又给文章增添了传奇色彩。B轩辕弥明写诗刻画石鼎像龙头一样短小臃肿,像猪一样大腹便便,有意无意间讽刺了某些腹内空虚却炫耀才能的人。C联诗过程中,侯喜与刘师服感觉受到讽刺,想写出更多诗句来压倒轩辕弥明,但二人搜肠刮肚却最终写不下去了,窘态百出,轩辕弥明替二人把诗作完。D轩辕弥明相貌丑陋,但神态豪迈,侯喜对他不屑一顾,刘师服也只是因为他年老而表面上尊敬他,听到轩辕弥明指鼎作诗的建议,高兴地接受了,想趁机奚落一下他。解析:选DD项,“想趁机奚落”没有依据。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闻此说大喜,即援笔题其首两句,次传于喜。喜踊跃,即缀其下云云。(5分)译文: (2)每营度欲出口吻,声鸣益悲,操笔欲书,将下复止,竟亦不能奇也。(5分)译文: 参考答案:(1)听到这个建议很高兴,立即取笔写下开头两句,接着传给侯喜。侯喜欢欣积极,立即联接上下面的句子。(2)每次酝酿琢磨将要念出口时,声调更加凄苦,拿起笔想写,打算下笔又停止了,最终也不能写下新奇的诗句。参考译文: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轩辕弥明从衡山上下来,他以前与进士刘师服在衡山湘水一带相识,现在打算探访太白山,知道刘师服在京城,夜晚到达刘师服的居所住宿。有位校书郎侯喜,新近有能写诗的名声,夜间与刘师服谈论诗歌。轩辕弥明在他们旁边,相貌极为丑陋,长着白胡子,脸色很黑,脖子很长,喉结高突,喉咙中又发出楚地的口音,侯喜看着他,好像没有这个人似的。轩辕弥明忽然提起衣服舒展眉毛(神态豪迈),指着炉中石鼎,对侯喜说:“你说你能写诗,能与我以这个石鼎为题材写诗吗?”刘师服看到他年纪大了,表面上很恭敬他,却不知道他还有文采。听到这个建议很高兴,立即取笔写下开头两句,接着传给侯喜。侯喜欢欣积极,立即联接上下面的句子。道士哑然失笑,说道:“你写的诗不过如此罢了!”于是就把手放在袖子里,耸着肩,靠北墙坐下,对刘师服说:“我不懂世俗字,你替我写。”于是大声吟咏道:“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开始不像是刻意所作,诗意好像在讥讽侯喜。刘、侯二人相互看着,有些惭愧惊恐,想要以诗句量多来困住轩辕弥明,就又联句,传给侯喜,侯喜思索更苦,定想压倒道士,每次酝酿琢磨将要念出口时,声调更加凄苦,拿起笔想写,打算下笔又停止了,最终也不能写下新奇的诗句。联句完毕,就传给道士,道士伸开腿坐着大喊:“刘进士执笔,我赋诗。”刘师服与侯喜都已联了十多句,轩辕弥明像回声一样地联接上了,都锋芒毕露,意含讥讽。晚上三更,刘、侯二人文思枯竭不能继续联下去了,于是起来道歉说:“尊师不是世间人,我们都服了,希望成为您的弟子,不敢再谈诗了。”道士对刘师服说:“拿笔来,我替你们写完。”就又写出八句四十字,对刘、侯二人说:“这首诗不是写完整了吗?”二人齐声回答:“完整了。”道士说:“你们都不配与我交谈,这难道仅仅是作诗吗?我是将就你们所能做的而做罢了,不是我从老师那里学来而能做的。我所能做的,你们都不配听到,难道仅仅是作诗吗?”二人大为惊恐,都起来站在坐床下,下拜说:“先生您说我不懂得世俗字,冒昧问一下您懂得什么字?就想听听这个罢了。”道士默然,好像没听到,屡次询问都不回答。二人没办法,就退回坐下了。道士靠在墙上睡着了,鼾声如雷。二人大惊失色,不敢喘气。一会儿,晨鼓冬冬响起,二人也困了,就坐着睡着了。等到睡醒,太阳已经升起,慌忙寻找道士,没找着。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9分)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着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至庄子所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一种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然而这里或许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宋荣朝菌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注“小大虽殊,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可见落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其实,逍遥若是一种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有否为物所累而已。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实于此。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绋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桎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真正的无待,真正的逍遥。(有删改)15下列关于“逍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逍遥”,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只有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才能逍遥。B“逍遥”不是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一种艺术境界。C“逍遥”不属于道德境界,所以从逍遥境界来看,宇宙万物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D“逍遥”即对己、功、名的去除,达到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境界。解析:选CC项,强加因果。由原文“放在境界上讲,而非道德修养境界”可知,选项所述内容之间并无因果关系。1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庄子在齐物论篇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似乎反对“逍遥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的猜想。B客观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要破除依待,理解逍遥,郭象认为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来说。C我们只要囿于成心的知见,落入了大小、长短、夭寿、高下等对待关系之中,就永远无法达至逍遥。D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是因为尧身在庙堂之上而心系俗情世界,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解析:选DD项,“尧身在庙堂之上而心系俗情世界”错,原文说“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郭象认为,大鹏小鸟都是自由的,而大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得小鸟羡慕。B既然庄子还说过“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那么对他在逍遥游中“小年不及大年”的这一讲法就不可执实。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透露的是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不应认为这是主张有大小对待和是非分别。D真正的圣人,既“入世”又“出世”,其心不为物所累,所以,即使整天忙碌于世俗事务,也能神气无变,淡然自若。解析:选AA项,“而大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得小鸟羡慕”无中生有,原文只表示“大鹏不会认为自己比小鸟更高贵,小鸟也不会羡慕天池”。三、表达能力训练(8分)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启用,引发了新一轮“文白”之争。有人认为,现代人使用的是白话文,没有必要再学习文言文了;而另一方则认为,应大大提高在教材中的比例。但是,这种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完全对立起来的思路是否有必要?实际上,。它们使用着同样的文字,表达着同一个民族的所思所想。解析:做这类题目要联系上下文。处,根据前文“有人认为,现代人使用的是白话文,没有必要再学习文言文了;而另一方则认为”和下文“应大大提高在教材中的比例”可以知道,此处要填入的是与前面的观点相反的观点,即文言文的优点或者使用文言文的好处,可以填入“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之类。处,根据前文“这种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完全对立起来的思路是否有必要?实际上”,可以知道这里要填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联系,可以填入“文言文与白话文有着紧密的联系”之类。处,根据上文“它们使用着同样的文字”以及下文“表达着同一个民族的所思所想”可以知道,此处应填入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共同点,可以填入“传承着同一种文化”之类。参考答案: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文言文与白话文有着紧密的联系传承着同一种文化19中秋节快到了,又恰逢陈鹏奶奶100岁大寿,家在外地的陈鹏想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因此要请假三天。下面是陈鹏写给班主任王老师的请假条,请指出其中不恰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3分)请假条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举家团圆的节日,又恰逢奶奶100岁大寿,令尊决定带家人回陕西乡下探望老人,给奶奶过寿。特向您请假,恳请老师批准。请假人:陈鹏2017年9月26日(1)错处:;改正:。(2)错处:;改正:。(3)错处:;改正:。解析:首先要明确,“不恰当”的地方应该包括语言表达上的不得体和形式上的应用文写作的格式问题等。本质上本题属于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得体、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综合性考查。(1)本文稿是请假条,请假条要有请假对象,所以要加上称谓“尊敬的王老师”;(2)“令尊”是指对方的父亲,用于此处不妥当,应该改为“家父”;(3)请假要有明确的天数,应在“特向您请假”后面加上“三天”。参考答案:(1)缺乏请假对象加上称谓“尊敬的王老师”(2)“令尊”用错改为“家父”(3)没有说明请假天数在“特向您请假”后面加上“三天”四、写作能力训练(5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董卿在朗读者里提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请以“我看选择”或“我的选择”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理解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副标题”式的作文类型。与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相似。材料分三个层次:第一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是说选择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关乎“我们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二层“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是举例说“选择无处不在,每种选择都会让我们成为某一种人”;第三层“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是说选择对于成长的意义。只有综合理解这三个层次,才能准确地立意。考生可以选择写议论文或者记叙文、散文,但不能忽略副标题的关键字“我”。文章所写角度,应该符合考生的身份,从“我”的角度谈对于“选择”的理解和认识,要能体现“我”的思考。小的方面,可以写对人生、生命的思考;大的方面,可以写对家国的情怀,明确选择对于家国的重要意义。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立意:选择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选择对于自我成长的重要意义;选择往往比能力更重要;选择对于个人、对于家国的重要意义;在选择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成长;等等。参考例文好险,差点被自己打败!我的选择那一次,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战役。好险,我差点被自己打败!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小餐馆,价廉物美,经济实惠。我打算去品尝一下。三鲜腊肉面,20元,又是20元,20元的价格让我想起那张假币来。真倒霉,为了贪小便宜,在路边的书摊上买了一本书,摊主竟趁着黑灯瞎火找我一张20元的假币。这次我打算要“奢侈”一回。面端上来了,我轻轻地拨动筷子,心不在焉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