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家长会发言稿1.doc_第1页
大班家长会发言稿1.doc_第2页
大班家长会发言稿1.doc_第3页
大班家长会发言稿1.doc_第4页
大班家长会发言稿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各位家长朋友:新年好! 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家长会年年开,但是这次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还有几个月孩子们就要上小学了,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的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有些专家常常把孩子离开幼儿园升入小学称为孩子的“第二断奶期”。因此,我们今天家长会的主要内容就是谈谈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一、班级情况介绍在讨论“幼小衔接”问题之前,我先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本班的基本情况:1、师资配备2、本班孩子的情况:我们班的孩子聪明活泼语言能力非常好;自理能力强;二、幼儿园和小学存在的差异(一)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之处1、生活上的不一样幼儿园动静相宜,有学习有游戏;小学生活是定性安排,只有学习。2、生理上的不一样幼儿园上课时间短,休息和游戏时间长;小学上课时间长,休息时间短,孩子一时难以适应长时间的约束。3、心理上的不一样幼儿园有两师一保(两位老师一位保育员)全天候在孩子身边,为孩子解决困难;小学每个班级只有一个班主任,很多时间孩子遇到困难需要自身解决。4、生活的重心不同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以学习为主。(二)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上的不同1、教学形式不同幼儿园以游戏形式教学;小学以互动授课形式教学。2、教学载体不同幼儿园以玩具为主要教学载体;小学以课本为主要的教学载体。3、学习方法不同幼儿园以玩中学的方法学习;小学以学中悟的方法学习。4、检测方法不同幼儿园没有强制性的检测;小学以统一考试作为检测的标准。5、学习环境不同幼儿园是在宽松的环境下学习;小学需要分科学习,有作业,还受到各种因素限制,比如学习大纲,教学教材等。(三)家长和孩子期望(关注点)不一样1、家长孩子在幼儿园时,家长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注重孩子的生活能力,为孩子的自理能力进步而感到欣慰。升小学后,家长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为孩子取得好成绩而骄傲。2、孩子幼儿园的孩子会在小朋友之间比谁的玩具多,谁的本领大,谁的朋友多;上小学后,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在其他人心中的威信,影响孩子的交友范围。三、孩子升入小学后大致会出现以下不适应症状1、上课开小差上小学后,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足,生物钟没有调整过来,对学校生活不适应精神状态不佳。2、不想去上学孩子入学后上课时间长,有功课压力,与幼儿园凭兴趣选择喜欢的课程完全不同,有的孩子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差一些,就会觉得课程困难,无法接受,从而产生畏难厌学的心理。3、烦躁与暴力遇到问题后,家长没有及时与孩子沟通,孩子烦躁不安,借暴力发泄。4、孩子坐不住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与学校是截然不同。小学一般班里学生人数多,课节时间长,要求坐端认真听讲,而对幼儿园“自由”惯了的孩子来说,是坐不住的,这是一多半孩子上小学的共同特征。5、自理能力差不会整理文具、削铅笔、忘记带书本、作业、不会做清洁,下课忘了上厕所尿湿裤子,不敢独自上学、回家等。四、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为了让孩子们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本学期,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1、让孩子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地适应这个转折,很大程度取决于孩子的入学准备,尤其是心理准备。为了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和兴趣,本学期,我们还会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还会带幼儿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小学的早操,以及小学生上课,增进孩子们对小学的了解,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作为家长,你们也要让孩子在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例如早晨你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你不妨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也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的”。“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还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熟悉的老师“你太不听话了,上小学就让杨老师教你了,她可厉害了啊!”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小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2、时间上靠拢,环境造氛围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教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本学期我们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做了适当延长,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四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并且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实验的后期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隔式的区域型环境,根据教学活动需要,有时又按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家长在作息时间应配合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为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帮助孩子按时间表的规定玩耍、休息,让孩子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2)不要迁就和溺爱孩子。孩子做事磨蹭拖拉、不珍惜时间,往往与家长对他们的迁就和溺爱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父母不忍心打断孩子睡眠,就容易导致其赖床的习惯。对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家长不妨采取“后果自负”的方法进行教育。如放任孩子不按时起床而上幼儿园迟到被老师批评。孩子尝到耽误时间的苦果,下次自然会从中吸取教训,这样比单纯的家长说教效果要好许多。3、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的互相衔接。 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掌握正确的座姿、写姿、握笔姿势,本学期,我们会在这些方面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还会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等比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本学期还会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厕所。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中,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尽量与我们保持一致。并要重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倾听习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采用游戏形式比较好。如在桌子上放4-5样玩具,让孩子看1-2分钟,然后请孩子把头转过去,你拿掉其中一个玩具,再让孩子转过头来,要求他说出桌子上的变化。游戏可以增加难度,如玩具的数量多一点,拿掉玩具后再把留下来的玩具位置调换一下;观察的时间可以逐步缩短。做游戏时,如果你和孩子轮流出题目,家长还可以故意出错,让孩子发现并给你纠正,这样,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你可以从听故事开始,一般孩子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你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听录音故事来发展他的有意注意。在听故事前先提出几个问题,让他带着问题听,听完后回答你的问题。还可以要求他边听边记住故事的内容,然后把故事复述给你听。只要你能根据孩子的情况经常和他一起做有利于注意力发展的游戏,相信孩子的注意力会很快提高。4、生活能力上的培养。 本学期,我们会加强生活能力上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上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孩子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落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5、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1)独立解决问题本学期开始,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意识。让孩子自己安排是自己的时间,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务,自己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在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遇到问题和困难要想办法自己解决。(2)独立作业本学期我们还要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当然不是说,我们完全放手不管还是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同时要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些孩子做作业时拖拖拉拉,我们就可以这样训练孩子,让她在十分钟内完成一项力所能及的作业,到时间你就要去检查,看他做事是否专注、有效,如果学生不能如期完成,你就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务必让他达到你的要求为止。在这一点上我们千万不能放松要求,否则,孩子一旦养成作业拖拉、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坏习惯,就会严重影响到他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后患无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家长应做到: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冲突,让他自己去解决。总之一句话:能让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我们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6、适当向大班孩子进行拼音教学及书写练习。 根据国家制定的幼儿园教育大纲的要求,幼儿园阶段是不允许教孩子学拼音写汉字的。但是,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里,在第一个月就基本学完全部拼音教学,一学期要求认识400个汉字,会写100个字,任务非常的重。而我们的孩子大都没有读幼小衔接班就直接进入了小学,考虑到这些实际问题,本学期,我们在学习内容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每周安排两节拼音,一节汉字课,以减轻孩子的压力,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家长在家中,辅导孩子拼读、书写时,一定要有耐心,并且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书写笔顺 等问题。切忌不要随意加大孩子的作业量,以免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关于幼小衔接,我今天就讲到这里,有什么疑问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以下:(家长交流)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