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自论语探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doc_第1页
小学品德论文:自论语探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doc_第2页
小学品德论文:自论语探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doc_第3页
小学品德论文:自论语探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doc_第4页
小学品德论文:自论语探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礼”,尚“德” 自论语探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 宋晨姣【内容摘要】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项传统美德,本文欲从论语中挖掘有关礼仪学习的思想,对现代小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做一研究。希望能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上,让孩子言行举止有“礼”,举手投足尚“德”,形成一个真正文明的校园生活氛围。也让孩子在未来人生的成长道路上兼有“君子之本”。【关键词】 论语;教育思想;文明礼仪引言: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孩子们,每天早上、傍晚进出校门时书包都不在自己的肩膀上,而在爸爸妈妈身上,甚至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背上。也不难发现早晨将孩子送到校门口千叮咛万嘱咐的爸妈,只换来孩子头也不回的背影。在课间休息、活动时,时常传来孩子们来找老师告状的声音,究其原因,也不过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教室里、走廊上,不小心碰到了同学一下,换来的是一句态度狠狠的“干嘛啊!”更甚者是脏话粗语。放学了,也时常看到爷爷奶奶在帮孩子整理书包课桌,甚至搞卫生,孩子却拿着刚要到手的零花钱走出校门口这种种的情景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是一个警钟啊!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礼仪、孝道已逐渐远离我们的下一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起这些“为仁之本”啊!而作为儒家经典教本论语更多了诠释了“仁”、“德”、“礼仪”,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古为今用”,希望能借此研究以唤起孩子们较强的自我独立意识,修正自我品格。一、生活中学生品德行为现状分析校园生活中我们愈来愈多地看到学生与父母、与爷爷奶奶、与同学老师之间相处,已然缺失了我们中华美德的传统风范,孩子们变得自私、不愿忍让。开始斤斤计较,对于“孝”、“礼”的意识更是越来越模糊。(一)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本次调查以中段三年级学生为代表,随机选取两个班中的36名学生。调查问卷(见附表)。对具体调查情况做一简要统计(如下表):调查项目跟家长顶嘴让家长整理衣物用品和同学吵架甚至打架讲脏话不遵守公共秩序不主动和人打招呼人数111219192310比例30.6%33.3%52.8%52.8%63.9%27.8%调查结果显而易见,“和同学吵架甚至打架”、“讲脏话”、“不遵守公共秩序”都占到了半数以上,其余几项也都在30%左右。可以发现,孩子们的自我意识非常的强,特别是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尤其是同学,显得特别的不愿意忍让,吃不得半点的“亏”,而这样的自我意识背后孩子们却从未多想过恰当与否。调查中孩子们不仅存在上述现象,并且对于美德、文明礼仪的概念也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见师长要问好,见同学要礼貌,却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做,只知道是老师要求这样做的,可以说是在完成任务。可想而知,真正能落实到此的孩子也必然是少之又少的了。(二)学生现状存在原因分析有果必有因,学生存在这样的现象必有其存在的环境条件因素。调查中发现,各年段的思想品德课,并不为教师们所重视,或是将文中内容一概而过,或是讲讲故事赞美名人事迹的优秀品质,而不挖掘到学生本身的个体因素,个体现象中。更有甚者连品德课也直接抹去了,变成了他们认为更重要的其他的课。在随机询问各年段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这样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形式收获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好。这一现象低段比中高段的情况要较为好一些,低段孩子们还时常能听着名人故事,学习一些传统美德,也时常受到老师的监督和教育。中高段的孩子往往被老师把重心都压到语、数、英的学科知识的学习上去,对于言行举止、文明习惯多数已然是一种形式,品德课的学习是一回事,实际却是另一回事了。往往都是这样,在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出口成章地说出一番番的大道理,该如何如何地做,然而下课铃声一响,刚才的大道理俨然都是浮云远去不再了,这样的现象屡屡可见,却一直难以下手找到良策去解决。 因此,品德教育的教学形式应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块领域。不要忽略了它的存在,更应把它放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三)家庭因素调查分析南怀瑾先生认为,孝是以慈父慈母为先,然相得益彰。所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百年在于此,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孩子的“孝悌之道”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也需要父母的身体力行啊!调查中,孩子的言行举止规范很大程度受到父母家长的影响。在几次家访调查的对比中,明显感受得到,孩子在校的表现完全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展现。孩子在家被父母包办的一切,包括个人卫生、学习用品整理等等,到了学校也就无法自理了。孩子在家像个公主、皇帝一般,对人、对事都指挥发号施令,到了学校就更难与同学和谐友好地相处,也便日益产生了诸多的矛盾了。在家访中,比较印象深刻的是隔代的教育方式,现代社会里,孩子多数跟着爷爷奶奶的时间长,影响也最大,而爷爷奶奶往往宠爱过渡,舍不得自己的宝贝伤了半根毫发。下面试一次家访时的片段记录:某生奶奶:“老师,我跟你说,坐在我们XX前面的那个男孩子总是要欺负我们小孩的。这么凶的小孩子你们要骂骂他的啊!”老师:“学生之间打闹是难免的事,让学生及时和我们老师说,我们会了解情况后教育学生的。但是你们作为家长出手打孩子就不太适合了。”某生奶奶:“那个小孩子欺负我们孩子呀!我们孩子太老实了,不会还手呀!我在家说过多少次了,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赔钱爷爷奶奶会赔的,你不能吃亏呀!我们孩子太老实了,我都气死了。”这样的情况最让教育者们头疼,我们能理解他们隔代的疼爱之心,却不知该如何有效彻底地去挽救这样的教育下的孩子们,是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也值得这个社会深思啊!二、论语中中华美德学习所感论语事我国儒家经典之作,历代文人学者,无不把之中的“仁”、“礼”奉作毕生品格修养的标准,孔子的言行扬起了中华不朽的美德风范。(一)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尧曰篇第二十)论语M台北:文致出版社,1980年版季氏里说得好,“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之道。那么什么是“礼”呢?我认为当然就是指礼仪,是人自身品格、修养表现在身上的行为规范。在论语中,孔夫子说“礼后乎”,也就是“礼”后面的那个“敬意”才是真正的“礼”,这对人的内在品格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是简单一句却让我感触颇深,知识可以一天一天学,慢慢累积,而品德修养却必须自小修养起容易忽视却意义深远,是将来立足于社会的一个根本啊!如若人人都能够重视起“礼”的学习和修养,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乃至这个社会都将是意义无穷的。而孔子的“礼后乎”一言,更让我有所思,礼不止在于一个形式,能够在形式之外展现一个“礼”,那才是真的“学礼以立”。更深层次一思量,现在的学生多被家长和老师“灌知识”、“灌技能”,有多少孩子是怀着对文化知识的崇敬之心去学习的呢?可见,孩子内在的修养远比外在的知识要重要得多啊!(二) “里仁为美” (论语里仁篇第四)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仁德的人处在一起,自己必然也会得到仁德的熏陶,我认为:礼,德之所显。德,礼之所依。一个讲究美德,行为举止得体的人,能成就长远的功名,能得贵人相助,也能得到知己。这是我们的下一代们继承接班人所必须有的品德修为。“里仁”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处世,处人,尤其是自处,都要有“自处之道”。南怀瑾论语别裁(里仁第四)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什么叫“里仁”呢?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孔子还讲到“吾道一以贯之”论语M台北:文致出版社,1980年版。所以说仁只是行为,不讲内心修养并持之以恒,那就错了。这是一个貌似简单但是实效起来却很难的教学点,学生能言能做,却很难在校外、在与伙伴独处时、与父母长辈独处时时刻将自己放身到这样一个境界里。为此,本人还设计了一堂特殊的教学来展示对于“美德”的学习诚信。下面是一个教学片断(授课班级:301班,学生36名,授课教师:本人。):课堂导入:小品诚信(小品大致讲述了一个卖油条的年轻小伙子进城卖油条,一位大爷买油条,期间因为两杆称的真假而引发的一个故事,反应了人性本善,诚信为人的面貌。)师:“看了这则小品,你们有什么感触吗?”生:“他们都很善良。”生:“他们都是好人,没有想要去害别人。”生:“买根油条其实才几角钱的事,可是故事中的大爷、大婶和那个小伙子,却很认真地对待,我要向他们学习。”师:“是啊!才几角钱的小事,也许我们都不会放在眼里,然而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可敬可爱之处。故事中还有那些看不见的小贩,也都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呢!你愿意和谁交朋友呀?”生齐答:“大爷!”“大婶!”“小伙子!”师:“是呀!善良美好的人,能赢得更多人的喜爱,能有更多的朋友,在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我们的生活中其实 也有很多这样被我们忽略的小事,却也能看到我们的内心呢!你能当一回啄木鸟,给自己找找虫子吗?”生:“我会因为一点小事对自己的同学发脾气,我应该做个善良的人,和他交好朋友。”生:“我很浪费水、粮食还有几角钱,这些都是爸爸妈妈辛苦赚来的。”教学的成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孩子们其实也有着一颗非常清醒的头脑,只是,他们缺乏我们大人的提醒和鼓励而已。我顺水推舟让孩子们想一想,在生活中,除了语言上“谢谢、对不起、请”等以外,我们还能做到哪些小事来展现一个人的品德。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思考,有所行动,我想也是一种修养的过程吧!(三) “百善孝为先”(出自围炉夜话清王永彬)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篇第一)是在说,孝顺父母,与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的友爱是为人之根本。自古男子八德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女子八德是:孝、顺、和、睦、慈、良、贞、静。都以孝为先,孔子认为孝悌不是一种教条,而是在培养人性之爱。在我们这个大语文的课堂上,让孩子对“孝”、“悌”有所感,有所悟,也是对孩子“学礼而立”一个很好的启蒙培养吧!在了解中,几乎的孩子都知道孝顺自己的父母、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然而真的这样去做的却寥寥无几,若我们的孩子们也能小事自己做,家事帮着做,万事尊敬父母的意见,与同学、朋友相处能够懂得“礼、义、廉、耻”,那我们的校园将是一片多么和谐的气氛啊!“君子务本”。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的,学问之道在自己作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所以“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孝悌”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一种人文的素养精神。换句话说,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至情”的这一面,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他说这个是“人”的本。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而第一)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而我认为,“孝”字也非单纯对待自己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这是对长辈们的一种态度,当然也包括对老师的“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第一)这里的弟子在古时就是指学生,中国文化里的“老师”地位很高,早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古时考取状元的学生回到乡里看见没有任何功名的老师依然下马跪拜,便也就是南怀瑾先生很重视的“师道精神”。而在当下实难找出些来。国民道德的修养要从小学做起呀!让孝道进入每一个孩子的身心里,让尊师重道的精神重返我们的校园。三、给学生插上论语的翅膀(一)扬起礼仪之风所谓“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礼仪作为规矩的一个载体,必当让学生接受和实行,如同法律的强制性。学生必须在家里做到孝敬父母,尊敬爷爷奶奶,自己只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完成,爸妈长辈力所能及的事也要帮着做,不和长辈发脾气、顶撞。出门和回家都要和家长打招呼,有事要和家长商量,体谅父母的意见。在校要敬师长,见老师有礼貌,与同学要友好相处。这些条规必须切实落实到位。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孝悌之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让每个孩子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了。学生需要一对勇敢飞行的翅膀,老师、家长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一个飞翔的天空,也要适当地予以监督,学生之所以还是学生便是要不断地学习并磨练克制自己的能力。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本善”,不过是克制力的差异,监督与鼓励也是他们成长与磨砺的必经课程。(二)经典诵读晓礼仪学校的规矩、规范日日都在提醒学生,却仍无本质效应。我认为应当多多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提倡经典文本的诵读,“古为今用”用最本色的中华美德著作来熏陶孩子们的心灵。我们可以把论语中经典,又贴切于学生实际的句子拿作每日一句的形式,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体会。延伸开去,也可以让学生由此句展开的课外故事或者古诗,或者名句的读一读、记一记。比如三字经、礼记等。我用了一个多学期的时间,让孩子们诵读论语中的相关的经典名句,把它拿到语文课堂上、班会课堂上、品德课堂上来贯入,一节课只围绕一句或者两句来学习。渐渐让孩子们学会行礼仪之风,以德衡量、标准自己的言行。如上学期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便介绍了我门中民族的传统文化,第一课就让学生认识了大思想家孔子,课后也摘录了孔子的四句名言。我便在园地五的教学课上围绕其中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展开了教学,下面是部分教学片断(授课班级:301班,学生36名,授课教师:本人。):板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同学们,请自己大声诵读黑板上这个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吧!”(三分钟后)生:“三个人一起走,必定有一个是我的老师。”师:“理解得非常到位,我们已经诵读过很多孔夫子的名言了,每次都能够学到一些,那今天你从这句话里学到了什么呢?”生:“要虚心向身边的人学习。”生:“身边的同学也可能是我们的老师。”生:“身边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师:“是的,像孔子那样的伟人都这样虚心呢?你能不能也像他那样找一找你身边的小老师呢?”生:“每次做作业总是很认真、很仔细,我要像他那样!”生:“在家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我也要像他那样做!”(学生们各抒己见,老师最后作总结。) 经典诵读也许并不能够让所有的孩子都一下子晓其义,遵其行。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们要的就是孩子这样一个的内在变化,儒家经典就是从这样潜移默化中去陶冶孩子们的真性情,能够礼从中来。(三)比赛激励学生比赛的形式学生最乐意接受,并且也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孩子们最愿意自己的行为受到师长和其他同学的赞许,让孩子必须去做到的事,也应该让孩子乐于去做,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啊! 比赛可以是多种方面、多种形式的。在研究过程中,本人尝试了以下一系列的的措施:1经典诵读诗句的比赛。在学过的古诗词句中,或者自己喜欢的、平时摘录的诗句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诵读比赛,当然需要经过老师的指导。孩子们都看过电视剧里古人朗诵诗的样子,都会照样子模仿,稍加指点,竟然也有模有样的。为了增加孩子们的兴趣,在选择论语里经典的句子诵读时,我采用了课本剧形式,模仿孔子师徒的情景,孩子们学得快乐,也学有所得。而在我们的校园里也涌起了朗朗读书之声,泛起了学习之风。2谈谈身边的美德事迹,争做文明礼仪生。要孩子们学会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让他们也到生活中去找一找身边的美德事迹,在品德课、午休或者班队课上一起来说一说、夸一夸。也能够鼓励孩子们都去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争当文明礼仪的好少年。自己做到好固然可嘉,难能可贵是首肯他人的优点,这也是现今孩子们的一大弱点,善于大胆、真诚地夸一夸身边的同学,并虚心地向他学习,也是一大美德呀!3结合我们学校刚实行的“七彩银杏卡的心灵卡”同步进行奖励措施。孩子毕竟是孩子,再美好的事物也总喜欢被鼓励着、表扬着,以勉励他们继续努力。自2010年以来,我校实施了“七彩银杏卡制度”,效应非常好,孩子们为自己争取的每一点进步而换回的奖励卡非常欣喜,其中有一项是“心灵卡”,认为正好与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