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研究ppt课件_第1页
北京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研究ppt课件_第2页
北京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研究ppt课件_第3页
北京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研究ppt课件_第4页
北京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研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研究,武阳丰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美国心脏协会第五次预防会议推荐对45岁以上无症状个体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2003年欧洲高血压协会欧洲心脏病学协会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9mm作为心血管病靶器官损害的征象之一列入高血压治疗指南 在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中,颈动脉超声检查安全无创、重复性好而且费用相对低廉,研究背景,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划分为3个层面,前瞻性研究,Relation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asymptomatic subjects.,几项国外研究结果,本研究的两个部分,横断面调查 前瞻性研究,了解颈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现况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 评价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其变化情况对9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研究目的, 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仪器: ACUSON-ASPEN 全数字电脑多功能超 声诊断仪,线阵式探头,探头频率7.5 10.0MHz。 方法: IMT、斑块、狭窄,图1 颈总动脉内径及IMT,图2 颈总动脉斑块, 颈动脉超声检查质量控制措施: 培训超声医师; 严格遵照工作手册; 一台超声诊断仪 ; 质控试验 20例研究对象 医师之间重复性 医师自身变异性 ,颈动脉超声检查受检者与未受检者基线特征的比较,研究人群基本特征,横断面研究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分布特征,各年龄组人群颈动脉IMT均值,*,*,IMT: 分布范围 0.481.23mm, 均值 0.710.10mm。,年龄,颈动脉近端、远端和窦部IMT均值的比较,男性,女性,*,*,*,*,斑块检出率: 36.9%(444/1202) 男 47.2% 女 31.3%,年龄,IMT,斑块数目:014块 斑块面积:02.040cm2,年龄,0,2,4,6,8,10,12,43-44.9,45-49.9,50-54.9,55-59.9,60-64.9,65-69.9,70-73,男,女,年龄,斑块检出部位的构成,男性,女性,75%,11%,14%,13%,13%,74%,年龄与狭窄,*,*,血管狭窄率: 2.0%(24/1202) 男 3.3% 女 1.3%,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与心血管病,不同人群年龄调整IMT均值,不同人群斑块检出率,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关系,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与IMT的相关分析,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与IMT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较,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与斑块检出的危险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与斑块数目的多元回归分析,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与斑块面积的多元回归分析,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聚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注: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吸烟。,小结,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状况较为严重。 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尤其是年龄和血压。,前瞻性研究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分布特征,研究人群基线特征及9年间的变化情况,各种心血管病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矩阵,基线危险因素及其变化与IMT的回归分析,基线危险因素及其变化与IMT的多元回归分析,基线危险因素及其变化与斑块检出的危险,基线危险因素及其变化与斑块数目的多元回归分析,基线危险因素及其变化与斑块面积的多元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状况的变化与IMT,*,*,*,*,注:调整年龄和性别。,危险因素状况的变化与斑块,*,*,*,注:调整年龄和性别。,危险因素数目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注:调整年龄和基线危险因素数目;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吸烟。,基线危险因素评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0.649,0.699,0.719,0.753,0.756,0.58,0.60,0.62,0.64,0.66,0.68,0.70,0.72,0.74,0.76,0.78,1,2,3,4,5,分组,IMT(mm),15.1,31.7,41.9,52.0,60.6,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2,3,4,5,分组,注:采用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对基线危险因素进行评分 。,斑块(),小结,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级预防的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