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学习型小组.doc_第1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学习型小组.doc_第2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学习型小组.doc_第3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学习型小组.doc_第4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学习型小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学习型小组 一、对提出学习型小组的思考 1、学习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是一切文明进步的源泉。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充分显示出学习的发展和改革趋势。 2、新课标理念的核心:“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校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场所之一,营造学习型的教育环境,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重在班级,而小组是班级的构成部分,一个学习小组的形成,不但可以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乐于合作创新的精神。 3、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去进行的。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多问几个“为什么”,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直以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生机,教师没有激情,整个课堂沉闷、压抑。学生为何听不进老师的话呢?是因为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把学生当作被动的被灌输、被训练的对象,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听,没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随着人口发展的趋势,现在的家庭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也有精力去疼爱孩子,怕孩子受委屈,结果对孩子百依百顺,时间一久,孩子就变得娇气、任性、依赖性强,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不懂得如何跟别人交流、互助、合作。 可见这些孩子无论在学习或生活中都缺乏一个年龄相仿的交流、互助、促进的对象。如果有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让学生可以在这个小集体中不断地学习他人优点,在别人的带动下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欠缺的部分,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如何创建学习型小组 “学习型小组”与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些区别:传统的学习小组一般是在老师的安排下由前后桌的几位同学组成,讨论的问题基本是老师提出的。说白了其实是教师外加于学生身上的学习任务,而这些外加的学习任务有时很难让学生有充分的兴趣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因此成了学生充分学习、交流、研究的障碍。每个人在学习和研究上有很大的潜力,其潜力可能在许多方面,只有比较自由的活动方式才能使之发挥出来,仅仅靠课堂上教师安排的小组合作活动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学习型小组”是在自愿组合、自愿选择讨论主题,甚至可以跨组、跨班、跨年级地去交流解决问题的一种内化学习的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无穷无尽的潜能,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的学习形式。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习型小组”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自己组织学习。 1、提供互动式的学习平台。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根据教师的要求,或者课前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提出的学习愿景,围绕学习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环节,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可以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随机进行点拨指导。这个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从课内和课外去进行。 (1)课内。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正的学习环境中产生真正的学习,并学有效果。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个内容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新课开始,先让学生复习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为本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创设了质疑的源头。 让学生任意报几个数,老师迅速说出能否被3整除,并通过计算验证。当学生说出的数都被老师正确地判断时,学生感到了惊奇,个个跃跃欲试。到此,本课的学习目标就定位在:1、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2、用数字验证特征;3、能被3整除的数与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有什么区别? 从第一个学习目标开始,我先问学生“33、69、36”这三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迅速说出能被3整除,但当问到为什么时,学生回答说:“因为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对于这样的回答我没有马上作出判断,因为学生的回答在我的预料之中,受到了根据个位数来判断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我就是抓住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与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不同这一点,巧妙地把学生带进了“为什么要学”的环境。我接着问:“13、16、19这三个数的个位是3、6、9,它们能被3整除吗?”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疑从中生,不知道究竟应该根据一个数的什么特征来判断它能否被3整除,却发现用旧方法(看个位上的数)不行了,因而产生了探求新方法的强烈欲望,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于是我先采取传统的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试着自行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经过讨论总结出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至此,学生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目标。 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接下来的第二、三个学习目标就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主题自行组织进行学习。当中我选了探讨第二个学习目标的小组进行观察,他们能从最简单的一位数开始验证,接着是两位数、三位数列举了很多例子都证明了特征的可行性。之后把他们的验证跟选同一主题的小组进行了交流,也跟选择第三个学习目标的小组一起分享,形成了一个纵、横向的合作交流,使知识系统化。最后大家还玩起了游戏:一个同学说数字,另一些同学马上说出这个数是能被2或5或3整除的游戏。 当学生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个同学说出了一个数字“30”,有的同学马上说能被2整除,有的说能被3整除,还有的说能被5整除,有的说能同时被2、5整除,有的说能同时被2、3整除,有的说能同时被2、3、5整除。这时有同学提出了更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我们学过的自然数中,能同时被2、5、3这几个数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这些数能同时被2、5、3整除外,还能同时被哪些数整除吗?”学生们很自然地又进入了下一轮的研究探索中了,为本课的学习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学问答用”这样一个循环学习过程。 (2)课外。学习型小组应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衔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例如:在口算训练里,我出了“130+480”一题后,很多学生很快说出了答案,并说出了他们的计算方法。有的说“130+400=530,530+80=610”,有的说:“100+400=500,30+80=110,110+500=610”,方法多样,课堂活跃。学生们“蠢蠢欲动”,都想发言,还有学生问我:“究竟有多少种算法?”于是,我鼓励学生课后大胆地去跟本班同学讨论,跟同级别班同学讨论,跟其他年级的同学讨论。通过不断变动的小组角色,使学生获得了与不同思维的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以获取更多的新信息,体验“成功源自于合作”。最后学生总结了十余种算法,个个都向我报喜来了。我又激励学生说:“你们想不想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如果有兴趣,放学后就可以到集贸市场去练习”这样,学生探究的欲望才能不断生成,思维才能不断地发展,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了用他人的眼光看问题、向他人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平时我会在班级里成立一些“小区”,以便学生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学习,如小组学习区、互动角落区、观摩展示区、书香区等,不管在哪碰到疑难问题,都可以拿到小组里合作解决,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学习型小组的不断提升。要把学习型小组创建到一个最高境界,那就是让学生学会进行合适的评价。评价在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型小组的评价以能发挥各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为标准,很简单,重在看进步。第一名只有一个人能做到,进步人人都能做到,特别是对后进生来说,要求在自己的基础上进步。 其中评价包括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师生互评等。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自评、互评,再发展到组与组的互评,之后老师作总结性的评价。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提高评价的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回答一些关键问题时,老师要善于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把操作过程与思维过程结合在一起。比如可以问一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想呢?”这样,才能让听者充分了解讲述者的思想脉络,从而去学习、借鉴、评价,并及时发现、纠正、排除活动中的一些不良问题,将知识变成能力,内化到自己身上。我们要相信,没有不成功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评价。 3、教师角色的反思。在学习型小组中,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协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正确、深刻的把握,促进每位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再是过去的命令者、讲授者的角色,而应该是一个跟学生处于平等关系的设计者的角色。教师的设计工作是对每一个学习小组进行整合的过程,他不只是设计小组结构和愿景,更重要的是设计小组的互动平台,把学生的学习带进从“知道了”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