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其实并不枯燥.ppt_第1页
德育其实并不枯燥.ppt_第2页
德育其实并不枯燥.ppt_第3页
德育其实并不枯燥.ppt_第4页
德育其实并不枯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育其实并不枯燥,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考 陈伟杰 2010年8月,一、网游玩家对“网瘾”的看法,一位资深的网游玩家王子干,他是一名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也是魔兽世界的资深玩家。 他认为网瘾并非因为“自控能力差”、“家庭问题”、“受到暴力、黄色信息的引诱”?而是网络游戏比学习更有意思而已。,一、网游玩家对“网瘾”的看法,王子干指出:所谓网瘾问题,实际上是教育与网络对青少年的时间和精力的一场争夺战,竞争的双方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网络游戏不仅仅是一款游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款教育系统。,一、网游玩家对“网瘾”的看法,网络游戏的“教育”标准是一切以培养兴趣为目标。 网络游戏的“教育”模式,致力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信心的树立、耐心的形成,无论是否有教师引导,“学生”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极大兴趣。 结论:“网瘾”的出现,正是应试教育形式输给网游“教育”形式的具体表现,但这输的仅仅是形式。,我们的思考:,分析原因:对学生对手机、网络的依赖,从我们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位的思考。 寻求对策:如何赢得“争夺战”?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 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快乐、在快乐中发展 (快乐体验引领德育实践),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提出的“四大教育支柱”,1. 学会求知 学会掌握认知的工具 学会掌握应用知识有意义的实践手段 “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学会求知的方法,远胜于求得知识本身。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提出的“四大教育支柱”,2. 学会做事 培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风险精神、交流能力。 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 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革新能力、创新的能力。,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提出的“四大教育支柱”,3. 学会共处: 了解自己,发现他人,尊重他人 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学会平等对话、学会互相交流 学会用和平的、对话的、协商的、非暴力的方法处理矛盾 学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提出的“四大教育支柱”,4. 学会做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从外部的“教”转向内在的“学”。 从注重“共性”转向关注“个性”的发展。,三、朱小蔓的德育新理念,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 学习道德是快乐的,做道德的人是幸福的。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它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关键是采用什么样的内容、方法和机制来实现道德教育本身的目标。,三、朱小蔓的德育新理念,注重榜样的作用 学校德育不仅要靠老师去“教”,更要吸引学生去“学”。学生们的德育观念,有许多是在生活当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教师的说教。 青少年儿童自己的生活中就有许多榜样,甚至每个人的生活故事中都有能引起道德效仿和感动的材料。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善于欣赏别人、乐于分享精神收获的习惯和意识。,三、朱小蔓的德育新理念,道德学习是人的潜能 学习道德并不只是说学习有关道德的知识,关键是促进人的道德习惯和意识形成,从而做出道德的行为,进而又不断地得到强化,以致内化为较为稳定的品格。 研究者发现,孩子长大后做出不道德行为,主要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所以,道德教育,关键要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适宜于道德学习的环境。,四、卢志文论德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由低到高可以分成四层: 德知 德识 德行 德性,四、卢志文论德育,1. “德知”,是“认知”层面的德育,传播和接受的是“关于道德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考试中运用这些知识回答各种道德问题,获得高分,但他们未必对这些“道德知识”产生内在认同,更不意味着他们会按照“道德知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四、卢志文论德育,2.“德识”,是“认识”层面的德育, “道德知识”必须经过人的“内化”和“认同”,特别是“情感性认同”,才有意义,才可能会产生合乎这种知识的道德行为。“德知”到“德识”,需要人的情感的参与,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四、卢志文论德育,3. “德行”,是“自觉再实践”层面的德育,“道德知识”经过个体的“内化”和“认同”后,形成“道德行为”。这种行为既可能是一种“内源性的”、“自觉的”行为,也可能是“外源性的”、“强迫的”行为。做出这个行为,可能有个体自身的“内在强迫性”,让自己的“德识”指导自己的“德行”,也可能有来自组织、社会的“外在强迫性”,但这个过程一定是个体的自主行为。,四、卢志文论德育,4. “德性”,是“第二本能”层面的德育,既没有“外在强迫性”,也没有“内在强迫性”,一切皆“发乎心”“形乎外”,这是最高层面的“素质”,和生命融为一体,不会因为时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四、卢志文论德育,把德育仅仅定位在教育的“动力系统”、“保障系统”层面,是错误的。德育,就是教育本身。“正心,壮志,强能”,是人生进步的三部曲。“正心”“壮志”都是德育范畴,“强能”中也包含了很多德育的成分,可见德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如今,学校教育的“重智轻德”,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了。,四、卢志文论德育,正心: 首先是去掉“妄心”。“妄心”就是“不劳而获”“投机取巧”之心,让学生知道,“一切乐境都要靠劳动去创造,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去解。”“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小事业,奋斗以成”。 其次,要去掉“燥心”。去掉“燥心”才能“静心”“潜心”,就不会心浮气燥,浅尝辄止,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才能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治学精神。 第三,要培养“责任心”。责任心的缺失,是孩子道德缺失的起点。,四、卢志文论德育,壮志:就是要激发孩子的自信,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志向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水平:“志当存高远”,“志不强者智不达”,“当一个人有高飞的冲动时,就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无事生非”“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无限沉溺”都是从“胸无大志”派生出来的。,四、卢志文论德育,强能:“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正心”是“强能”的前提,“壮志”是“强能”的基础。 我们要培养“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的、和谐的、大写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能幸福地度过自己一生的“人”,而不是考试的“机器”。,四、卢志文论德育,让我们牢记这样的话: “一切成功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失败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失败。”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活动,“人才”是以“人”为基础的“才”,教育不能目中无“人”。,四、卢志文论德育,学校德育误区:以传授知识的方式去从事德育,以锻炼肌肉的方式培养心灵,以对待静止的物的方式教育活生生的人,是学校德育最大的误区。,四、卢志文论德育,“德知”是可教的,“德识”、“德行”、“德性”都不是教出来的,需要体验,需要领悟,需要反思,需要自主构建。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欠缺”的个体存在,把他们作为一个被加工和塑造的对象,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总是预设一个德育目标,然后再围绕这个目标去选定我们以为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就以为学生一定会朝着我们既定方向发展,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存在多样性、内在自主性和发展多元性。,五、关于“学校德育”应该形成的共识,首先,德育必须师生共同参与。 德育是对话式的和交往式的,不是灌输式的和传授式的。学生不是“参加”德育,而是“参与”活动,不是“接受”德育,而是“养成”德性。教师不是“道德权威”和“道德审判者”而是“引导权威”和“活动的策划组织者”。,五、关于“学校德育”应该形成的共识,其次,德育必须通过活动展开。德育不是一本“教材”、一门“学科”、一场“报告”、一篇“讲话”,德育是“活动”。前者最多只能解决“德知”问题,后者才能上升为“德识”、“德行”和“德性”。 受教育者不能没有“德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德知”只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德识”才有意义。“德知”是客观性的,“德识”才是个人化的,“德知”是行为的参照,“德识”才是行为的依据。 “德知” 是可教的,而“德识”的形成则依赖于受教育者的内化和体验,体验是亲历的,不可以替代的。只有通过体验,个人才能建立起与世界的意义,才能正确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才能产生“德行”,最终养成“德性”。,五、关于“学校德育”应该形成的共识,“德行”意味着做有道德的事,不意味着说有道德的话。道德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道德就是行为,行为就是生活。德育是“正在进行时”,不是上场前的“准备活动”。道德也不是储存在那里等着将来使用的东西。培养有“德性”的人,就是让他去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准备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是进行社会生活。“德行”是“德识”的外化形式,“德性”是“德行”的积累。,五、关于“学校德育”应该形成的共识,第三,德育也有“最近发展区”。德育以受教育者的“现实发展”作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的“既快又好的发展”为目标,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行塑造”,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复杂性、发展的阶段性和多元可能性,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孩子们“跳一跳,够得着”。,五、关于“学校德育”应该形成的共识,德育工作的基本特点 整体性:整体思考,整体规划,整体实施,发挥整体功能。 构建:一体化德育管理,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评价的德育模式。 开放性:视野的开放,时空的开放,内容的开放,途径的开放。 回归生活:源于生活学习生活发展生活。 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参与社会促进社会。 奠基性:为高素质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抓实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五、关于“学校德育”应该形成的共识,德育工作内容上坚持“三个字”:小、近、实。 小:主题集中、内容单一。 近:接近生活,容易接受。 实:实实在在,能见,能做。 环节上重视:激情明理参与。 遵循的规律: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分层要求 分层教育 遵循学生的道德养成规律 做到知、情、意、行的辨证统一 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六、学期德育工作要点,学期德育工作(学生德育实践)的主题: 关爱自己,让生命精彩 引导学生从关爱自己开始,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1. 加强班主任培训。 2.加强副班主任常规管理。 3. 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本学期研讨专题包括“学生的手机问题”、“分段任务:初一起始年级的纪律问题、初二年级的分化问题、初三年级的学习心理问题”以及“德困生的转化问题”。,(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彰显德育特色,1、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设置多种岗位,如 “值日班长”、 “值周班长”、 “电教员”、“图书管理员”等班级管理岗位,创设机会尽量使多数学生以各种角色活跃于班集体管理的位置上,并定期竞选轮岗。 进一步规范班干部培训制度、班干部会议制度,注重班干部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的发挥,继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彰显德育特色,2、实施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评估制度。 从习惯抓起,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 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 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讲普通话、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并形成习惯; 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规范,实施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评估制度。由学生自己制定班规班约,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使制度更加人性化,可实行性,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彰显德育特色,3、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设优良的班风,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从而丰富班级精神文化。,(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彰显德育特色,4. 教室环境文化建设 保持教室卫生、创新墙饰、创编班报、创设图书角。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开垦”了教室四周的墙壁,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使班级环境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彰显德育特色,5、注重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确定每次班会的主题,尽可能的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上受到教育,行为上得到改进。,(三)加强活动文化建设,“留心处处皆教育”,构建相应的活动体系,利用一切有效的德育活动载体。精心设计每一次主题活动,克服只讲活动数量不求活动质量、只讲活动形式忽视活动内涵的倾向,使德育活动真正成为“快乐德育”。 面向全体学生继续实施校级、年级、班级三级活动工程。进一步构建“常规性活动、联科式活动、传统类活动、主题式活动”四大板块的活动结构体系。,(四)充分整合社会德育资源,营造高品位的家庭文化。,加强家长学校建设,重视家庭与学校的联动。设立德育网站,开展网络博客,召开家长会,为家校携手共育下一代搭建有效平台。 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今年特别解决的是“学生的手机问题”。,(五)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以班级为阵地,把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有机结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加强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在班级学生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心理状况了解的及时性与解决的时效性。,(六)关注后进生转化,推行人文关怀工程,秉承“爱心满天下”理念,开展教师与后进生“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使后进生端正态度,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对后进生实行单列管理,逐一跟踪,逐一转化,将后进生转化成果作为德育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建立并开展学生个案的建档工作,构建学生的动态管理机制。,(七)切实抓好安全工作,开展“青春自护行动”。,(八)进一步创新评价反馈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研究评估制度,进一步探索学校、年级段、班级三个层面的分级评估制度,研究改进德育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努力增强德育工作主动性。进一步规范班级日常行为规范评估机制,创新德育评估模式,使评估真正起到激励作用。,(九)加强课题研究,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和方法,借助数字化校园建设,使学校德育同步进入网络,建立好学校德育网络平台。从学生道德需求出发,主动地去思考存在的问题,积极地研究探索应对的方法,从容地接受挑战,构建好德育目标体系,形成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序列化。,七、开学第一天德育工作要点,1.班主任提早到校。与学生个别交流,了解暑期生活。 2.核实学生报到情况,了解缺席学生原因,及时上报教务处。 3.收交暑假作业、学生素质报告单。分发书簿。,七、开学第一天德育工作要点,4.学校情况介绍,教师情况介绍。 5.确定乘车学生与住宿生名单,并当天上交政教处。 6.向学生讲清收费事宜。 7.始业教育。 “新学期、新起点、新面貌、新目标、新奋斗”,鼓励学生争创新成绩。 提出班级奋斗目标。 贯彻常规(自行车停放常规、课间常规、卫生常规、用膳常规)。,七、开学第一天德育工作要点,8.确定临时班干部。(特别是初三) 9.班内学生仪容仪表检查(包括头发、指甲、服饰)(政教处第二星期组织检查),初二初三班内检查校牌、团徽等标志。 今年特别关注学生书包,不允许背单挎包,带特别长的那种。,七、开学第一天德育工作要点,10.重申几条禁令:严禁带早点进校门;严禁校内路上吃零食;严禁校门口乘坐三轮车;严禁校门口无证摊贩处买零食。严禁校内骑自行车。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包括MP3、MP4、MP5等),七、开学第一天德育工作要点,11.学校组织的活动 开学式(广播讲话)(8:309:00) 观看CCTV-1开学第一课 (9:0010:40),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