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ppt_第1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ppt_第2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ppt_第3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ppt_第4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主讲人,赵春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 ,7. 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7. 1.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7. 1. 1.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或经济制度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让渡自己的部分经济或政治主权,建立起超国家的管理机构,以集团的力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对外构筑种种显性或隐性的贸易壁垒的一种追求地区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思潮和行为。,7112 区域经济集团的特征 成员资格的区域性 内部的开放性 对外的排斥性 利益的放大性,7.1.2 区域经济集团的兴起和发展历程,7.1. 2. 1 1944年至1979年的第一次 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 1.发达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成立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比荷卢关税同盟”(Benelux Uion) “经济互助委员会”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2.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地区主义浪潮 拉丁美洲: 中美洲共同市场(CACM) 拉美自由贸易协会(LAFTA) 安第斯条约集团(Andean Pact) 加勒比共同市场 (CARICOM) 非洲: 中非关税同盟(UDEAC) 东非经济共同体”(EAEC) 东非关税同盟 西非国家关税同盟” 西非经济共同体”(CEAO) 马洛河同盟”(MaRo River Union) 东南亚:东盟(ASEAN),7. 1. 2. 2 1980年以来的第二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1、 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欧元的正式启动。 2、从北美洲自由贸易区到美洲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合组织开创了“开放式地区主义”先河。 4、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集团再度复兴。 5、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的地区主义浪潮开始涌动。,7.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本质,7.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1. 优先贸易安排 优先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是指在成员国之间通过签署优先贸易协定或其他安排形式,对其全部贸易品或部分贸易品互相提供特别的关税优惠,对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则设置较高的贸易壁垒一种区域经济安排。,2. 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地区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对非成员方仍保留独立的贸易保护措施而形成的一种经济一体化组织。 自由贸易区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特征: 一体化组织内部的自由贸易。 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3. 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方通过签署协议,彼此之间减免关税,并对非成员方实行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4. 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方之间,不仅完全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实现了自由贸易;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5. 经济同盟 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是指在成员方之间不但废除了贸易壁垒,建立了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进口关税制度,实现了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方还制定和执行了许多共同的经济政策,并采取某些统一的社会政策和政治纲领,从而将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6.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Perfectly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成员方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形成统一的经济体的一体化组织形式。 特征: 形成一个类似于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7. 2.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向未来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必经阶段 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次优选择 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矛盾体,7.3 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比较成熟和稳定的一种形式,它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化,对外筑起统一的贸易壁垒,充分显示出贸易集团的内外有别的性质。 关税同盟理论是以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来说明贸易集团的主要经济影响的。 其理论渊源可上溯到19世纪德国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因为关税同盟实质上是集体保护贸易。,系统提出关税同盟理论的主要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范纳(JaCob Viner)和李普西(K.G.LipSey)。 范纳: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在于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和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关税同盟理论应主要研究关税同盟形成后,关税体制的变更即对内取消关税,对外设置共同关税的问题及国际贸易的静态和动态效果。 范纳的关税同盟理论使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三个条件: 1.完全取消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 2.对来自成员国以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 3.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7.3.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static effects of customs unions)主要是指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ng effect)、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ting effect)及其所带来的福利效应(welfare effect)。 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on Effect)是指缔结关税同盟后,因成员国之间相互减免关税而带来的同盟内部的贸易规模扩大与生产要素重新优化配置所形成的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的效果。,效果: (1)由于取消关税,每一成员国由原来生产并消费本国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其他成员国的低成本、低价格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每一成员国看,扩大的贸易取代了本国的低效率生产;从同盟整体看,生产从高成本的地方转向低成本的地方,同盟内部的资源得以重新优化配置,提高了要素的利用效率。 (3)进出口双方国家都可以重新优化配置资源,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而且进口国家的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同时降价还可以扩大消费量。,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及其福利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原有的关税水平越高,关税同盟使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幅度就越快,从而它扩大贸易量的作用便越大; 2.该国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同等量的削减关税对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影响就越大,即它对扩大贸易量的作用便越大; 3.其他成员方的生产效率越高,即它的生产成本与该进口国的成本差距越大,取消关税对扩大贸易量作用便越大。 4.一国在参加贸易集团之前贸易自由化的程度越低,它参加关税同盟后贸易量的增加幅度就会越大; 5.成员方的经济结构越相似,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就越大。, 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ision Effect)是指缔结关税同盟后,由于对内减免贸易壁垒,对外实行保护贸易而导致某成员国从世界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转向同盟内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所造成的整个社会财富浪费和经济福利水平下降的效果。,效果是: (1)由于关税同盟,阻止从外部低成本进口,而以高成本的供给来源代替低成本的供给来源,使消费者由原来购买外部的较低价格商品转向购买成员国的较高价价商品,导致增加了开支,造成福利损失; (2)从全世界的角度看,这种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提高。,贸易转移效应及其所造成的福利损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原有关税水平越低,关税同盟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歧视程度越低,由此而产生的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 (2)成员国在关税同盟建立之前的贸易往来越密切,贸易转移的余地便越小。 (3)关税同盟的成员国越多,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 (4)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成本差异越大,贸易转移所可能带来的福利损失便越大。, 福利效应,影响因素: (1)进口国供需弹性的大小。 (2)进口国原有的关税水平的高低。 (3)高、低成本出口国出口价格的差别。,7.3.2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增加出口效应 加入关税同盟对那些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如A国)来说,可以利用区域内市场扩大出口,增加出口收入,达到带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加入关税同盟,对这些小国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对抗大国增强影响力的好的选择。, 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益的好处: 1.在扩大了的区域市场内增强对非成员方企业的竞争实力,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 2.可以利用市场扩大的优势来刺激投资和应付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促进竞争效应 如果关税较低,大公司为了抢占有利的竞争地位,不得不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促进技术进步。小企业也会因此进行联合和合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刺激投资效应 原因: 1.商品自由流通的范围得以扩大。 2.同行业竞争的加剧,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厂商投资增加。 资源配置效应 关税同盟成立后,市场趋于统一,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成员国自由流动,提高了要素的流动性。,7.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其他理论,7.4.1 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规模经济和激化竞争 1、打破分割,扩大市场范围,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2、激发竞争,促使经营观念与制度环境发生转变,获得规模经济。, 对大市场理论的评价,存在如下质疑: l、规模经济效益的获得是否只能通过建立大市场一条路来实现? 2、竞争的负面效应是否被考虑进去? 3、该理论能否指导本身国内市场庞大且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进行一体化的活动?,7. 4. 2 工业偏好理论,7. 4. 2 .1 工业偏好理论内容简介 库珀(CACooper)、马赛尔(BFMassell)和约翰森(HGJohnson)等学者在修正维纳的关税同盟理论过程中,提出了“偏好工业生产”的假设,并由此形成了工业偏好理论。 该理论遵循的是传统的比较利益的思路,从工业生产和工业品贸易(即资本品贸易而非消费品)的角度来解释一体化。,其内容是: 1、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优先发展现代工业的偏好。 2、各国政府都有意识地加速工业化进程。 库珀等人认为,那些有强烈工业偏好的国家一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只有较弱的比较成本优势,但通过结盟取消相互间关税后,往往会认为本国的产品比盟国的产品更具有比较成本优势,从而偏好进入盟国市场以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因而,根据该理论,那些具有相似工业偏好、相似工业生产成本水平、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成本相对处于弱小优势的国家间往往倾向于形成经济一体化(如关税同盟)组织。,7. 4. 2 .1 工业偏好理论的评价,优点: 它不仅能很好地说明欧盟的形成,对广大的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缺点: 1、两个生产要素结构、工业生产水平相似的国家进行区域性的专业分工时,是以牺牲非成员国(通常在国际市场上最具比较成本优势的)利益来保护同盟利益的。 2、工业偏好理论无法解释一些最具比较成本优势的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经济一体化而言,工业偏好理论无法解释下述疑问:当前的世界科技和经济正在发生惊人变化, “第二级的经济一体化”能否再适用?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因工业偏好而形成的一体化进程中起什么作用,该理论是否在为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夕阳产业”而辩护?,7.4.3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7. 4. 3. 1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内容简介 1、在一体化内部仅仅依靠比较成本优势来形成国际分工,并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规模经济是有害无益的。 2、小岛清认为,必须引进共同市场的内部分工原理,并在其指导下通过两国间的协议来实现国际专业化分工。 3、协议性分工不能指望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地实现,而必须通过当事国的某种协议来加以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