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医学》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诊断学医学》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诊断学医学》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诊断学医学》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诊断学医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诊断学 之切诊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ulse taking and palpation 张诗军,2,3,目的要求: 1、重点掌握脉诊的内容 2、了解按诊的一般方法和内容,4,切诊-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获得病情资料的 一种诊察方法。 切诊又分为: 脉诊 按诊,5,一 脉 诊,概念: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其不同 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2、 掌握常见病脉的脉象与临床意义; 3、 熟悉脉诊的原理,脉象的生理变异; 4、 熟悉相兼脉概念与主病规律; 5、 了解遍诊法、三部诊法概念、方法。,切 诊,6,脉诊简史,1、扁鹊:已将脉诊用于临床实践。 2、内经:“三部九候论”、“独取寸口”。 3、张仲景:“平脉辨证。” 4、王叔和:著脉经,记载24种脉象。 5、李时珍:著濒湖脉学,记载27种脉象。,切 诊,7,(一) 脉象形成的原理,1、心脏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主血,其充在脉” 、“心藏脉、脉舍神。”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 “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 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脉以胃气为本。”,切 诊,8,(二) 脉诊的部位,一 、脉诊的部位 1、遍诊法(三部九候): 上部、中部、下部 2、仲景三部诊法: 寸口、趺阳、太蹊,切 诊,9,3、寸口诊法: 寸口脉象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切 诊,10,寸关尺的定位,1、先定关:以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 2、再定寸、尺: 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切 诊,11,二、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平息和体位 平息:“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 定息,脉五动 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体位:坐位、卧位与心脏等高。 诊脉时间:平旦为佳,安静。,切 诊,12,1. 诊脉的部位及方法: 部位:切病人桡A 的腕后部分 寸口诊法 方法: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 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平 放,以使血流通畅。,13,2. 寸口脉分部及对应脏腑: 寸 关 尺 左手: 心(小肠) 肝(胆) 肾(膀胱) 右手: 肺(大肠) 脾(胃) 肾、命门(膀胱) 成人:三指定位 小儿:一指定关法(幼儿望指纹),14,诊脉力度:举 触按皮肤即得为浮取。 寻 用中等力度,触按至肌肉为中取。 按 用重度力触按至筋骨为沉取。 皮下 筋骨 轻按 中按 重按,15,注意点: 1. 切脉时环境要安静,剧烈活动后 稍息片刻再诊脉。 2. 切脉者须呼吸均匀,态度认真, 细心分辨指下,时间不 1分钟。,16,三、脉诊的指法,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倾斜,指腹对脉脊。高大者 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儿用拇指定关法。 1、举:轻取 2、按:重取 3、寻:中取 循法、推法、总按、单按。,切 诊,17,总 按,切 诊,18,单 按,切 诊,19,错误的诊脉手法,切 诊,20,脉象的要素,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 脉位: 脉管的浅深 至数: 脉搏的频率 脉长: 脉动的范围长短 脉力: 脉搏的强弱 脉宽: 脉管的粗细 流利度:脉来的通畅程度 紧张度:脉管的弛缓程度 均匀度:脉动的节律,切 诊,21,3. 正常脉象(平脉、缓脉) 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 成人一息四至,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斜飞脉:脉象从尺部斜向手背 反关脉:脉象显现于手背,桡A脉位置异常,22,脉象的生理变异,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 瘦人脉浮,肥人脉沉。 2、与精神情志有关: 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切 诊,23,课堂小结:,1、部位:寸、关、尺 2、指力:举、按、寻 3、平脉:胃、神、根,切 诊,24,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1、浮脉、沉脉 2、迟脉、数脉 3、洪脉、细脉 4、长脉、短脉 5、虚脉、实脉 6、滑脉、涩脉 7、弦脉、紧脉 8、结脉、代脉、促脉 部位、速度、强度、节律、形态。,切 诊,25,(1) 浮脉,1、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崔氏脉诀:“ 浮脉法天,轻手可得, 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诊宗三昧:“ 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 按之稍减而不空。”,切 诊,26,部位异常:反映了机体阳气趋向的表现。 浮脉:轻取即得,按之稍减不空。 特点:脉搏显现部位浅 ( 向外、表 ),27,脉位分类 浮脉,2、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 外越)。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 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 虚阳外越。,28,(2) 沉脉,1、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濒湖脉学“ 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 有深深下沉之势。” 脉诀刊误“ 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 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 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切 诊,29,沉脉:重按始得。 特点:脉象显现部位深 ( 向内、里),30,脉位分类 沉脉,2、临床意义:主里证。 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 积滞所致。 沉而无力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31,浮脉与沉脉对比图: 脉象搏动在上部 (浮) 脉象搏动在下部 (沉),32,(3) 迟脉,1、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脉动34 至(一分钟不满60次)。 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 诊家枢要:“迟,不及也,呼吸之间,脉 仅三至。”,切 诊,33,速度异常:阴阳偏胜,反映了疾病的属性。 迟脉:脉来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 60次。 特点:阴气偏盛,阳气不足。,34,脉率分类 迟脉,2、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 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 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 多见于里热实证(阳明腑实证、肠伤寒、脑膜炎)。,35,(4) 数脉,1、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濒湖脉学:“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脉诀启悟:“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 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切 诊,36,数脉:脉来一息五至以上,每分钟 90次以上。 特点:阳气偏盛,阴津不足。,37,脉率分类 数脉,2、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1)主热证因热迫血妄行,故脉数。 2)主虚证精血耗损,元气亏虚,脉来虚 数。多见于虚劳日久之人。 张景岳曰:“愈虚则脉愈数。”,38,缓脉:脉来一息四至。 主证:1. 正常脉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