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概要》PPT课件.ppt_第1页
《治法概要》PPT课件.ppt_第2页
《治法概要》PPT课件.ppt_第3页
《治法概要》PPT课件.ppt_第4页
《治法概要》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法概要,第一节 内治法,一、内分泌治疗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主要用于垂体兴奋试验、下丘脑性闭经与下丘脑性不孕等; GnRH-a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内治法,(二)促性腺激素(Gn) 有尿性腺激素(HMG)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尿促性素:从绝经期妇女尿中提取制成。国外制剂商品名为Pergonal,每支含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激素各75U,供肌内注射。国产HMG 。,内治法 绒促性素:从孕妇尿中提取制成。药理作用类似黄体生成激素。制剂为粉剂,每支含500U及1000U,供肌内注射。,内治法,(三)性激素类药物 1、雌激素类药物 临床常用于子宫发育不良、卵巢功能低下、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雌 激 素 类 药 物,促进生殖器的生长与发育,使子宫内膜增生和阴道上皮角化; 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提高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抗雄激素作用; 对下丘脑和腺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间接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卵巢功能低下; 闭经; 子宫发育不良 功能性月经失调; 原发性痛经;围绝经期综合征; 老年性阴道炎; 回乳; 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作用原理,应用范围,(1)天然雌激素:17雌二醇、戊酸雌二醇、妊马雌酮、苯甲酸雌二醇、环戊丙酸雌二醇、雌三醇 (2)半合成雌激素:炔雌醇、尼尔雌醇 (3)合成雌激素(非甾体雌激素):己烯雌酚,雌激素类药物的种类和制剂,内治法,2、孕激素类药物 临床可用于对闭经的诊断,治疗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等;,孕 激 素 类 药 物,(1)孕激素有抑制子宫收缩和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变为分泌期的作用。因此有安胎与调整月经的功能。 (2)长期使用孕激素可使内膜萎缩,特别是异位的子宫内膜。大剂量孕激素可使分化良好的子宫内膜癌细胞退变。,(3)孕激素通过抑制下丘脑GnRH的释放,使FSH及LH分泌受抑制,从而抑制排卵;孕激素使宫颈粘液减少、粘度增加和子宫内膜受药物影响,增生被抑制,腺体发育不良而不适于受精卵着床。,闭经; 功能性子宫出血; 保胎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内膜腺癌; 女性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作用原理,适用范围,孕激素类药物的种类和制剂 黄体酮: 或称孕酮,为天然孕激素。 孕酮衍生物: 孕酮的代谢物17a-羟基孕酮并无生物效应,但其17a位上的羟基酯化后,其孕激素作用不但恢复且有所加强。 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 睾酮在19位上去甲基后具有强孕激素作用。,3、雄激素类药物 药理作用 (1)雄激素 雄激素对男性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而对女性则具有拮抗雌激素、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及卵巢与垂体功能。雄激素还具有促进蛋白合成、加速组织修复、逆转分解代谢过程。应用不当有女性男性化、肝损害及浮肿等副反应。 (2)达那唑 进入体内后,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与释放,影响卵巢性激素的合成,造成体内低雌、孕激素环境,不利于异位内膜的生长。,适应证 雄激素主要适应证有: 功血止血; 更年期功血的月经调节; 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 达那唑的主要适应证:子宫内膜异位症。 蛋白同化激素:慢性消耗性疾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后体弱消瘦及晚期癌症等,种类和制剂 雄激素 (1)丙酸睾酮:为睾酮的丙酸酯,是目前最常用的雄激素制剂,为油剂,仅供肌内注射,吸收缓慢。 (2)苯乙酸睾丸素:作用维持较甲睾酮长,供肌内注射。 (3)十一酸睾酮:商品名为安雄,此药口服后经肠道吸收,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使其避开肝脏的分解作用,保证在口服后能保持其有效作用。 (4)甲睾酮:为睾酮C17的甲基衍生物。 (5)三合激素:针剂每支含丙酸睾酮25mg、苯甲酸雌二醇1.25mg及黄体酮12.5mg,供肌内注射。,蛋白同化激素 (1)苯丙酸诺龙:为一种低雄激素高蛋白合成作用的激素,其雄激素作用仅为丙酸睾酮的12,而蛋白合成作用为后者的12倍。 (2)癸酸南诺龙:作用同苯丙酸诺龙,肌内注射后作用可维持3周以上。 (3)去氢甲睾酮:为甲睾酮的去氢衍生物。其雄激素作用极小,仅为丙酸睾酮的1100,蛋白合成作用较强。 (4)达那唑:为17a乙炔睾酮衍生物。具有弱雄激素作用,兼有蛋白同化作用和抗孕激素作用,而无雄、孕激素活性。,(四) 氯 米 芬,也可能作用于卵巢,增加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和较弱的雌激素活性。,低剂量药物作用于下丘脑部位,与雌激素竞争受体,解除雌激素的反馈作用,刺激内源性GnRH释放,促进脑垂体分泌FSH及LH,诱发排卵。,功能性闭经;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多囊卵巢综合征; 黄体功能不全等所致的不孕症,(五)溴隐亭 药理作用 作用于下丘脑,增加催乳激素抑制因子分泌,抑制垂体催乳激素合成及释放; 或直接作用于腺垂体抑制催乳激素细胞活性,使血中催乳激素水平下降而达到中止溢乳; 溴隐亭还能解除催乳激素对促性腺激素分泌的抑制,恢复卵巢功能。 适应证 闭经溢乳综合征; 高催乳激素血症; 垂体微腺瘤; 产后退奶。,内治法,(九)抗孕激素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米非司酮和内美通(孕三烯酮)等。 前者主要用于药物流产,也可用于引产前的子宫颈软化,扩张子宫颈,还可用于拮抗黄体酮作用的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后者临床上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内治法,二、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 (一)作用机制 通过阻止细胞的核算生物合成;破坏已合成的DNA;阻止信使核糖核酸的合成;干扰纺锤体形成,阻止细胞分裂;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等方面而产生疗效。 (二)药物选择 根据不同恶性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药物治疗。 (三)用药原则: 联合化疗,合理用药。,内治法,(四)化疗的毒副反应 1、骨髓抑制 2、胃肠道反应 3、肝脏毒性 4、泌尿道毒性 5、肺毒性,内治法,6、心脏毒性 7、神经毒性 8、皮肤毒性 9、过敏性反应 10、其他毒性,三、中医常用的内治法,(一)补肾滋肾 肾阳虚衰 肾阴亏损,阴虚阳亢 阴阳两虚,,肾气虚惫精血耗损,天癸、冲、任失调,而发生经、带、胎、产诸疾 温肾及补益肾气,为妇科病常用的一种治法。,月经先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 肾气虚 冲任不固 崩漏 胎动不安 子宫脱垂 不孕 治疗宜平补肾气为主,代表方剂如大补元煎、固阴煎之类。,肾阴虚 冲任血少或热伏冲任 月经先期、崩漏、闭经、不孕 治法:滋肾益阴,填精益髓 常用的代表方剂:左归丸 六味地黄丸 补肾地黄丸之类,治法:温肾助阳,补益命火 常用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 右归丸之类,冲任失于温煦,命门火衰,肾阳虚,经带胎产杂,(二)疏肝养肝,肝脏的生理特点,肝脏的病理特点,1.疏肝行气之药多辛燥,用量不宜过重; 2.应适当配伍清润平肝之品,如芍药、玉竹之类; 3.育阴药容易滋腻,宜稍佐行气之药,如枳壳、砂仁等; 4.肝郁气盛者,容易肝气横逆犯胃,木盛则克土,故疏肝方中,宜佐以健脾之品,如逍遥散中配伍白术、茯苓,即是此意; 5.若肝气挟冲脉之气上逆者,则宜平肝降逆,引血下行,常用药物如芍药、代赭石等。,(三)健脾和胃,素体脾胃虚弱 饮食、劳倦所伤,脾胃虚弱 冲任不调,健脾补气,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人参、山药、茯苓等,胃失和降,胀满呕逆,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 陈皮、砂仁等,胃中积寒,受纳失权,温中和胃,理中汤、半夏茯苓汤 砂仁、白豆蔻、藿香、丁香、炮姜、吴茱萸,胃中郁热 邪热入里,妊娠呕吐 产后便秘 产后发热,清热和胃 泻热和胃,白虎汤、麻子仁丸之类 常用药物如竹茹、黄芩、黄连、大黄之类,妊娠恶阻,久吐损伤胃阴 或热邪损伤胃阴者,养阴和胃,常用药物如石斛、麦冬、天花粉、胡麻仁之类,不宜过用滋腻或攻伐,(四)补益气血,血虚,补血为主 佐以益气,四物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熟地黄、枸杞子、黄精,气虚 冲任不固,补气为主 佐以养血,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之类,(五)活血化瘀,寒凝 热结 气滞 气虚,血瘀,血证 痛证 癥瘕肿块 月经不调 闭经,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赤芍、丹参、红花、桃仁、牡丹皮、益母草、当归、川牛膝、泽兰、山楂、三棱、莪术、延胡索、水蛭、虻虫,(六)理气行滞,气机郁滞 气逆上壅 气结积聚,月经失调、痛经、癥瘕,解郁、行气、散结、降逆,乌药汤、金铃子散 香附、香棱丸、木香、乌药、枳壳、陈皮、砂仁、川楝子、橘核、荔枝核之类,(七)清热凉血,感受邪热 影响冲任 热邪入血 血内蕴热,热伤冲任 迫血妄行,月经过多 血崩 经行吐衄 胎漏 恶漏不绝 产后发热,苦寒清热 甘凉清热,常用药物有黄芩、黄连、银花、连翘、黄柏、鱼腥草等,清热凉血,芩连四物汤、清热固经汤 生地黄、牡丹皮、桅子、赤芍,(八)温经散寒,外寒 内寒 虚寒 实寒,冲任壅阻 血气运行不畅,痛经 闭经 不孕 带下 月经不调,金匮温经汤、良方温经汤、艾附暖宫丸、当归四逆汤 肉桂、附子、艾叶、吴茱萸、干姜,(九)利湿除痰,湿有寒湿和湿热之分。,水湿停滞不化 阻遏阳气,寒湿,经前泄泻 子肿,温化水湿,温经扶阳、燥湿利湿 健固汤、苓桂术甘汤、全生白术散,苍术、白术、茯苓、猪苓、草果、生姜皮,湿郁日久化热,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下注、损伤冲任,带下病 痛经 阴痒,清热利湿 常清气泄热与燥湿利湿药伍用,止带方 茵陈、败酱草、车前草等,苍附导痰丸、涤痰汤 常用药物如胆星、法夏、橘皮、白芥子等,脾气不运 聚液成痰,痰湿内留 下注胞宫,带下病 不孕症,燥湿化痰,(十)解毒杀虫,湿热蕴郁, 浸淫阴中,热淫于内, 与血相结,可以成毒,毒邪为害,崩中漏下 带下五色,解毒除湿,湿毒与热毒,伍用活血化瘀药,伍用清热解毒药,五味消毒饮,阴中生虫 清热解毒,去湿杀虫,外治法有外阴熏洗、阴道冲洗、阴道纳药、肛门导入、外敷、热熨、切开排脓、药物离子导入、针灸、推拿、割治、拔火罐等。,内治法 局部外疗 内外合治,解毒药物: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土茯苓等; 杀虫药物:蛇床子、百部、雄黄等。,(十一)中药周期疗法,中药周期疗法是用中药来调节月经周期的一种治法。 本治法是以“经水出诸肾”的理论为指导,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肾的阴阳变化规律,结合月经病的病理变化特点,进行分期用药的一种调经方法。常用于月经不调、崩漏、闭经、不孕症等的治疗。,理论: “经水出诸肾” 方法: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肾的阴阳变化规律,结合月经病的病理变化特点,进行分期用药的一种调经方法。,经后期,又称阴长期,经血排泄之后,血海空虚,正值蓄养阴精,滋肾阴养精血,经间期,阴阳转化,补肾阴 加入温肾助阳及活血之品 使阳施阴化出现氤氲之侯,经前期,又称阳长期,补肾为主,佐以滋水,行经期,未怀孕,血海由满而溢,重阳,因势利导以疏肝理气活血调经,周期疗法分期用药的原则,调周治疗是根据月经生理特点立法的,临证时还应按不同病种的不同病理变化灵活运用。 例如崩漏与闭经就有先后缓急之不同 前者在出血期以辨证止血治标,血止后辨证调周治本; 后者则辨证通经为先,再继以辨证调周治疗。,第二节 外治法,一、药物疗法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 妇科外治法最常用于前阴诸病,1、所有外用制剂必须按标准操作规程制备,消毒后使用,所有自煎外用药水,必须煮沸2030分钟以上备用。 2、治疗部位常规清洁或消毒。 3、月经期干净37天后才进行外治; 4、外治期间,禁房事和盆浴; 5、经期和产后禁止阴道冲洗和纳药; 6、妊娠期不宜用冷敷、热敷及导肠法; 7、患者自行操作治疗者必在医务人员正确指导下进行; 8、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局部外治与全身调治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辨证沦治。,二、物理疗法 1.电疗法 2.光线疗法 3.热疗法 4.冷疗法 5.冷冻疗法 6.激光疗法 三、针灸疗法,注意:妊娠期、产后、哺乳期中西药用药宜忌,(一)经期用药宜忌 1、“经前勿补,经后勿泻”:经行以通畅为顺。经后资经血之源。 2、经期: (1)忌用大苦、大寒、大热、过涩之品,以免戕伐脾胃,折伤肾气,或有留瘀之弊。 (2)月经过少、闭经者虚证为多,当遵循“欲以通之,必先充之”的原则补而通之。 (3)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者虚多、热多,常挟瘀滞,治宜: 补气使血有所统; 清热使热除血安; 化瘀使瘀去血归经。 (4)出血多时慎用或禁用当归、川芎等辛香动血走窜之品。,(二)妊娠用药禁忌西药 1、抗肿瘤药: 烷化剂或抗代谢药物均可致畸,孕期禁用。 2、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为弱致畸,孕妇禁用; 朴米酮与丙戊酸钠均应慎用。 3、解热镇痛药: 阿斯匹林大剂量致畸,慎用; 消炎痛可能造成胎儿动脉导管过早闭合,孕晚期避免使用。 4、降压、镇静药: 利血平般剂量可引起新生儿鼻塞,肌长力低。 硝普钠影响胎盘灌注量,危及胎儿,还可使胎儿颅压增高; 吗啡与哌替啶对胎儿呼吸产生抑制作用。 巴比妥类孕妇应用大量时,胎儿出现宫内生长迟缓,慎用。,5、维生素类: 孕妇摄入过量的维生素D,可致新生儿血钙过高、智力障碍、肾与肺小动脉狭窄和高血压。 6、抗生素: (1) 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可致先天性耳聋和前庭损伤,大剂量可致新生儿黄疸。 (2) 氯霉素应用过量可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速少症和灰色综合征 (3)孕早期应用灭滴灵,易造成胎儿先天性肿瘤,应慎用或禁用 (4)磺胺类: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症、核黄疸和变性血红蛋白血症,孕妇禁用。 (5)四环素族:四环素、上霉素、强力霉素均为典型致畸药,禁用。 (6)呋喃类:有肝毒性,副作用同磺胺类,孕妇禁用。,7、激素类: 雌激素可使女胎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或青春期发生阴道腺病或透明细胞癌,早孕期禁用; 人工合成孕激素均属弱致畸剂,早期最好不用; 雄激素使女胎男性化,禁用; 口服避孕药致畸,应终止妊娠。,中药 1、妊娠禁用药 此类药大多是猛烈的或毒性较强的药物。 (1) 烈性泻下类 (巴豆、芦荟、番泻叶);(2) 烈性逐水类 (甘遂、芫花、大戟、牵牛子、商陆);(3) 催吐类 (常山、藜芦) (4) 破血通经 (干漆、三棱、莪术、水蛭、虻虫、蛴螬、乳香、没药、槐角、益母草、土鳖虫、斑蝥、牛膝、苏木、刘寄奴、当归尾、生三七);(5) 通窍走窜类 (麝香、蟾酥、穿山甲、皂荚、王不留行); (6) 剧毒类 (水银、砒石、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蜈蚣、了哥王、两面针、雄黄、硫黄、硼砂)。,(三)妊娠慎用药 大多是烈性或有小毒,或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类药品。 (1) 泻下类(大黄、芒硝); (2) 活血化瘀类(桃仁、红药、当归、赤芍、丹参、丹皮、鸡血藤、枳实、枳壳、香附);辛热类 (附子、肉桂、干姜); (3) 通利类 (冬葵子、薏苡仁、白茅根)。 (4) 中成药:六神丸、十滴水、云南白药、含麝香中成药,孕妇禁用。 (5) 某些中草药如卷柏、代赭石、磁石等重坠或堕胎作用应慎用。,妊娠慎用药,总之,凡属禁用药一般都不能使用,属慎用药应根据孕妇病情,酌情使用,“衰其大半而止之”,无必要性,则应尽量避免。,(四)产后用药禁忌 产后根据亡血伤津,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选方用药必须注意: 开郁无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