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附64例报告.doc_第1页
α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附64例报告.doc_第2页
α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附64例报告.doc_第3页
α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附64例报告.doc_第4页
α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附64例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附64例报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virus)感染引起的以高热、咽峡炎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因病情复杂,易被误诊误治,导致病情加重,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而危及生命,本文就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中的有关问题并结合64例重症患儿的诊疗体会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发热,多为高热,咽峡炎、淋巴结尤其颈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2)异常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0%以上;(3)血清嗜异凝集反应阳性或特异性血清IgM抗体阳性,另外至少伴有两个系统受累者为重症。 1.2一般资料1997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儿科共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17例,其中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重症患儿64例,男35例,女29例;年龄112岁;13岁10例,7岁26例,12岁28例。 1.3临床症状及并发症除具有一般临床症状、体征外,还伴有骨髓增生异常(包括全血减少,尤其血小板减少并发出血或增生异常)者35例(54.7%);心肌损害(表现为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心肌酶谱增高)37例(57.8%);肺脏受累者25例(39.1%)可出现呼吸道症状,X线检查发现肺纹理增强、粗乱、大片状阴影或胸膜炎;肝功能异常43例(67.2%),除具有一般消化道症状外,可伴有肝脏肿大及肝区疼痛,7例伴胰淀粉酶升高,2例出现明显黄疸;肾脏损害较少见,仅11例(17.2%),可出现镜下血尿或蛋白尿,但无明显水肿和高血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17例(26.6%)中,主要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脑脊髓膜炎或多发性神经根炎,另有6例(9.4%)患儿出现胸腔、腹腔、心包积液以及纵隔阴影变宽等症状及体征,发生3个系统以上受累者29例,其中4个、5个系统受累者各7例,6个系统受累者为5例。入院时病程728天,其中,7天6例,14天34例,21天17例,28天7例,曾被误诊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7例,败血症9例,结核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例,淋巴瘤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各1例。 2治疗与结果 2.1一般治疗主要包括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抗病毒治疗选用-干扰素,肌肉注射,每日1次,2岁以内5070万u,大于2岁者100万u,疗程714天。 2.2疗效判断(1)显效:7天内温度下降,全身症状、体征逐渐消失,2周内受损各系统功能全部恢复。(2)好转:2周内温度下降,全身症状、体征逐渐消失,受损各系统功能部分恢复,4周内完全恢复正常。(3)无效:2周内温度无下降,全身症状、体征未消失,受损各系统功能未恢复。 2.3结果多数患儿35天开始退热,受损各系统功能开始恢复,其中显效者39例,有效25例,无一例患儿无效,有效率100%。全部患儿住院24周痊愈出院,但后有5例复发,其中1例1年内复发3次,均经干扰素治疗而治愈。 3讨论 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以高热、咽峡炎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本病常为自限性,若无并发症,则大多预后良好,病程约12周,但也可反复,少数重症IM由于并发症多恢复缓慢,可达数月之久,宿主的免疫功能不全时,病程迁延甚至死亡1目前本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 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熟悉本病有关知识和临床症状是诊断该病的基础,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仔细查体是关键,该病起病急,常以高热、咽疼、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本组患儿在病初1周内作出诊断者较少(5/64),多误诊为普通上感、败血症以及支原体感染等。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而病情加重,出现各系统并发症转为重症病例。若在该期认真分析病情,了解热型,仔细查体,及时检查血象,作出诊断不太困难,分析本组病例,因过多应用退热剂,导致热型紊乱,病情被掩盖是早期误诊的主要原因,当病程超过12周,出现各系统并发症时,因多脏器功能损伤,而病情变的较为复杂更易被误诊为血液病、恶性肿瘤、结核或结缔组织病。本组5例患儿因为外周血液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曾被疑诊为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进行骨髓穿刺,给患儿造成不应有的创伤,当合并有心、肝、肾损害时易误诊为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本组病例6例出现胸腔积液、腹水和心包积液,应与淋巴瘤、结核相鉴别。该病在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脑炎、脑膜炎、多发性脑脊髓膜炎或神经根炎。 对该病的治疗:既往尚无特异性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也可中医中药治疗,但疗效不理想。本组患儿应用干扰素治疗获得满意效果,与国内其他报道结论相同2。干扰素(IFN)有-IFN、-IFN和-IFN3种,分别由人体白细胞、纤维母细胞及致敏淋巴细胞所产生,以-干扰素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在于:(1)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与细胞膜接触并在细胞内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即抗病毒蛋白(AVP),后者可抑制病毒mRNA信息的传递,从而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2)调节机体的免疫监视、防御和稳定功能,使杀伤(NK)细胞、Tc细胞的细胞毒杀伤作用增强,(3)使吞噬细胞的活力增强3。 根据本组治疗经验,虽然经过35天治疗开始显效,但不应过早停药,剂量要够,疗程要足。例如本组有6例患儿,第1次应用干扰素后3天有效,5天停药,第7天后体温复又升高,重复应用干扰素,3天后体温下降,淋巴结缩小,10天后停药,3天后体温再次升高,再次重复应用干扰素,仍然有效,延长用药疗程,持续应用2周后停药,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合上述实例,干扰素疗程不应短于2周。部分患儿(约25%)应用干扰素后出现体温一过性升高,大约在用后23h发生,温度上升约0.52,持续23h,这种副作用仅发生于最初应用的12天,继续用药后消失,无需停药,另外有关干扰素引起血象下降的副作用本组病例尚未观察到。 【参考文献】 1吴炎兴,罗春华,鲁正荣,等.人血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