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52例手术治疗体会.doc_第1页
肝包虫病52例手术治疗体会.doc_第2页
肝包虫病52例手术治疗体会.doc_第3页
肝包虫病52例手术治疗体会.doc_第4页
肝包虫病52例手术治疗体会.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包虫病52例手术治疗体会【摘要】 目的 研究肝包虫病手术中囊腔处理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术中行内囊摘除后缝闭外囊内腔或内腔放置引流管或用大网膜填塞外囊内腔。结果 52例囊腔缝闭,随访43例,平均住院10.4天,CT和超声示残腔闭合时间平均为15.78天。结论 肝包虫病术中缝闭残腔可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肝包虫病 手术囊腔缝闭 肝包虫病是犬绦虫的囊状幼虫寄生在肝脏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1,2,是畜牧场区常见寄生虫病。临床分为两类型:单房包虫病(包虫囊肿或囊性包虫病),疱性包虫病(在肝内形成灰白色质硬的小囊疱)。目前两种类型病变均以手术治疗为主1,3。前者一般采用内囊摘除术,后者常采用局部肝切除术。术后两种手术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感染、胆漏等1。我院外科1998年5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肝包虫病52例,均为单房性包虫病,根据具体病变采用不同的术式,现就本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供临床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1278岁,平均(27.563.2)岁。多因右上腹部饱胀不适、上腹部出现包块,皮肤瘙痒,超声检查确诊肝包虫病入院。发病时间127个月。超声和CT检查示单房性病变52例。囊肿主要位于肝右叶40例,肝左叶11例,位于肝尾状叶部1例,囊肿体积5 cm3 cm4 cm36 cm24 cm26 cm。 1.2 手术方法 手术切口位置和长度,主要根据囊肿的大小和部位决定,多采用右上腹直肌直切口或右肋缘下斜切口,切口长约1016 cm,进腹后用等渗盐水纱布垫隔离病灶和周围健康组织器官。于囊肿顶部刺入穿刺针,抽吸囊内液50200 ml,观察无胆漏情况下,注入10%甲醛溶液5 min后吸出,并反复23次后,将囊内液体尽量吸出,切开外囊壁210 cm,常规摘除内囊后,再用10%甲醛溶液纱布涂擦外囊内壁,并用盐水冲洗残腔。本组病例,其中24例因囊肿较小,且位置表浅,经以上处理后,完全缝合外囊内壁,使内壁贴靠,并将切口处游离囊壁内翻缝合入囊腔内,使残腔塌陷消失,腔内不予以放置引流管;41例因囊腔大,外表囊壁游离部分少,未予以修剪游离外囊壁,于囊腔内缝合外囊内壁,缩小囊内残腔后,于残腔内放置引流管或双腔引流管,囊壁切口处予以内翻缝合,引流管经腹壁引出。8例囊腔大,外囊壁游离部分多,无胆漏,予以修剪游离外囊壁,缝合囊腔内壁,并于腔内填入大网膜,切口边缘予以内翻缝合,闭合囊腔,腔内不放引流;2例伴有少量的胆漏,予以囊腔内放置引流管,并彻底缝闭囊壁切口;2例伴胆漏,且量较大者,尽量闭合残腔后,行残腔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2,3。 2 结果 2.1 术中所见 52例肝包虫病中,均为单房性,其中囊肿较小者(5 cm3 cm4 cm10 cm11 cm9.5 cm)18例,囊肿较大者(10 cm10 cm9.5 cm36 cm24 cm26 cm)34例,胆漏4例,出现黄疸3例。 2.2 术后疗效分析 内囊摘除术+缝闭残腔,术后无发热,使用抗生素天数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内囊摘除+残腔内放置引流管组;经观察闭合后残腔小的治疗天数、使用抗生素和住院天数均明显减少;术后遗留残腔较大的渗出液多,引流时间、治疗天数和使用抗生素天数明显增多。 2.3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43例,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最短8个月,最长4年,2例复发,随访率89.5%,超声或CT随访示残腔逐渐萎缩、塌陷、粘连闭合,平均残腔闭合时间为15.78天,但残腔粘连闭合时间和术中所残留腔的大小呈正相关的关系。 3 讨论 肝包虫病手术以内囊摘除为原则。但在处理残腔上尚无统一规范的术式。既往文献记载:(1)囊腔较小的多主张单纯内囊摘除术就可1;但囊腔闭合时间和治疗时间较长且局部形成腹腔内粘连梗阻的可能性加大,我院采用内囊摘除+缝闭残腔后,超声检查残腔多在25天内粘连闭合完全,术后渗出液较少,病人无发热、黄疸等症状。(2)囊腔较大者,多主张在残腔内放置引流管,未予以缝闭残腔内壁,术后残腔较大,渗出液多,引流时间长,感染机会增多,治疗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增多。我院采用在摘除内囊+缝闭缩小残腔+引流后,残腔闭合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操作注意事项:(1)术中加强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防止头节、子囊在腹腔内种植,避免复发。(2)术中用小针细线缝合外囊内壁,缩小残腔,囊腔较大者更重要。但在缝合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穿透外囊壁,以免刺穿肝内血管和肝内胆管。(3)对有胆漏者,囊腔闭合严密,拔管时间在14天以上,或根据胆汁漏出量决定,如囊腔闭合不严密,或拔管过早,均可能出现胆汁漏入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参考文献】 1 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手术全集.普通外科,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