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对策措施.doc_第1页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doc_第2页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doc_第3页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doc_第4页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1 项目选址对策措施12 厂区平面布置对策措施13 防火防爆对策措施14 电气安全对策措施55 机械伤害对策措施66 起重伤害安全对策措施67灼烫伤害安全对策措施78 防毒对策措施79 职业卫生对策措施710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710.1 加强安全组织制度管理710.2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810.3 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810.4 安全培训与考核810.5 设备检查和维修811 应急救援对策措施81 项目选址对策措施 选址时应重点考虑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和企业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影响。1、化工企业厂址选择应充分考虑地震、软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质因素以及飓风、雷暴、沙暴等气象危害,采取可靠技术方案,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地下溶洞等比较发育的地区;2、厂址应不受洪水、潮水和内涝的威胁;3、化工企业之间、化工企业与其它工矿企业等之间的距离符合安全卫生、防火规定。4、化工企业的厂址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按工厂生产类型及安全卫生要求与城镇、村庄和工厂居住区保持足够的间距。5、工厂的居住区、水源地等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设施与各种有害或危险场所应按有关标准规范设置防护距离,并应位于附近不洁水体、废渣堆场的上风、上游位置。6、化工企业厂址必须考虑当地风向因素,一般应位于城镇,工厂居住区全年最小方向频率的上风方向。2 厂区平面布置对策措施1、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应根据厂内各生产系统及安全、卫生要求进行功能明确合理分区的布置,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间距。2、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的要求合理布置,力求顺通。危险场所周围的道路应为环行,路面宽度按交通密度及安全因素确定,保证消防、急救车辆畅行无阻。3、工厂主要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位于不同方位。4、污水处理场、大型物料堆场、仓库区应分别集中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堆场、仓库储存量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规定。5、厂区内火灾危险较高,散发烟尘、水雾和噪音的生产部分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率的上风方位,厂前、机、电、仪表和总变配电等部分应位于全年最小风频率的下风方位。6、化工生产装置内的设备、管道、建(构)筑物之间防火距离应符合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995)中的规定。7、噪声源应远离厂内要求安静的区域,宜相对集中、地位布置。8、强振动源应与管理、生活区和对其敏感的作业区之间,按功能需要和精密仪器、设备的允许振动要求保持防振距离。9、对于建筑物采光、通风、日晒等情况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并结合各装置的特点,综合考虑,合理安排。3 防火防爆对策措施3.1防火防爆对策措施的原则1、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为防止可燃物与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作用形成危险状态,在生产过程中,首先应加强对可燃物的管理和控制,利用不燃或难燃物料取代可燃物料,不使可燃物料泄漏和聚集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次是防止空气和其他氧化性物质进入设备内,或防止泄漏的可燃物料与空气混合。1)取代和控制用量2) 加强密闭严格控制设备及其安装质量,定期检验、检测、试压、检修,保证完好状态。3)通风排气4)惰性化2、消除控制点火源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化学反应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1)明火和高温表面的控制(1)厂房内的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安全规定,特别是积存可燃气体的管沟、深坑、下水道内及其附近区域,在未消除火险之前,决不允许有任何明火作业。(2)严禁火种入厂。加强门岗的防火安全管理,杜绝一切外来火种;进入厂区、储罐区的机动车辆应装设排气管火星熄灭装置。(3)周围居民点在一定范围内不能燃放烟花爆竹。(4)对于易燃液体的加热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加热一般采用过热水或蒸汽。(5)易燃易爆物挥发、散落场所的高温部件须隔热、密闭措施。2)摩擦与撞击火花的控制(1)机械的转动部位要及时清除附着的可燃污垢,添加润滑油,保持润滑良好。(2)凡是撞击或摩擦的部分都应采用不同的金属(铜与钢、铝与钢等)制作。敲打工具应用铜制、青铜或木制等材料制作。(3)应防止金属零件落入机器、设备发生撞击火花。(4)为防止铁制容器和铁盖之间摩擦,或是倾倒可燃液体或在抽取可燃液体时,设备与金属容器壁相碰撞而发生火花,应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将设备可能撞击的部位覆盖起来或加箍胶圈保护。搬运盛装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金属容器,必须严禁抛掷、拖拉、震动和互相撞击。(5)严禁穿带钉子鞋进入厂房生产区内。3)静电火花的控制1、凡用来加工、储存、运输各种易燃液体设备都必须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0。2、厂内的能产生静电的管道和设备,必须予以整体连接接地,管线法兰连接接触电阻均应不大于10。3、操作人员必须穿着防静电服和导电性工作鞋。4)电气火花的控制(1)易燃易爆场所一律使用防爆性电气设备;(2)按标准装置避雷设施,并定期检查。3有效控制,及时处理(1)区内根据170号公约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张贴作业场所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2) 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纪),严守工艺规定,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化;(3) 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液位报警器、呼吸阀、压力表、氮封、安全阀、防护墙、管线防冻、防腐、联锁仪表、消防及救护设施是否完好?液位报警器是否正常?3.2 工艺防火防爆对策措施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工艺过程,应尽可能选择物质危险性较小、工艺过程较缓和成熟的工艺线路;生产装置、设备应具有承受超压性能和完善的生产工艺控制手段,设置可靠的温度、压力、流量、液面等工艺参数的控制仪表和控制系统,对工艺参数控制要求严格的工艺应设置双系列控制仪表和控制系统;现代化工生产系统在方案设计中普遍采用DCS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又称为综合集散控制系统,进行模拟与监控。还应设置必要的超温、超压的报警、监视、泄压、抑制爆炸装置和防止高低压串气(液)、紧急安全排放装置,信号源接入DCS系统进行控制。3.2.1 工艺设备防火防爆对策措施化工工艺设备、机器种类繁多,该装置的主要化工设备就可分为塔槽类、换热设备、罐、分离器、加热炉等设备;工艺设备中防火防爆重点是压力容器。按工作压力不同,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4个等级;化工机器(包括气体压缩机、风机、泵等)是防火防爆管理的主要内容。化工设备、机器,生产过程中接触的物料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特点,且生产工艺复杂,操作条件苛刻,设备与机器的质量、材料等要求高。设计选型和材料的正确选择是机器与靜设备(压力容器)和动设备(机泵)优化设计的关键,也是确保装置安全运行、防止火灾爆炸的重要手段。选择材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必须全面考虑设备与机器的使用场合、结构型式、介质性质、工作特点、材料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合理性。2. 材料选用应符合各种相应标准、法规和技术文件的要求。3. 选用材料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机械性能、物理性能、热处理焊接方法应符合有关的材料标准,与之相应的材料试验和鉴定应由用户和制造厂商定。4. 由制造厂提供的其他材料,经试验、技术鉴定后,确定保证设计要求的材料,用户方可使用。5. 处理、输送和分离易燃、易爆、有毒和强化学腐蚀性介质时,材料的选用尤其慎重,应遵循有关材料标准。6. 与设备所用材料相匹配的焊接材料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7. 进行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使用代材时,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8. 严格执行进厂设备、备件、材料的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防止不合格设备、备件、材料进入生产装置投入生产,消除设备本身的不安全因素。9. 设备的强度设计直接涉及其安全可靠性,因此在设计中,一定要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在设备与机器的火灾爆炸事故中,有的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因此在结构安全设计上要符合要求,便于制造、便于无损检测,并考虑尽量降低局部附加应力和应力集中。总之,设备与机器在设计时必须安全可靠,其选型、结构、技术参数等方面必须准确无误,并符合设计标准的要求。工艺提出的专业设计条件应正确无误(包括型式、结构、材料、压力、温度、介质、腐蚀性、安全附件、抗震、防静电、泄压、密封、接管、支座、保温、保冷、喷淋等设计参数),对于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储运机械装备,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标准要求。3.2.2 工艺管线防火防爆对策措施1. 工艺管线必须安全可靠,且便于操作。设计中所选用的管线、管件及阀门的材料,应保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及使用期限。管线的设计、制造、安装及试压等技术条件应符合国家现行压力管道标准和规范。2. 工艺管线的设计应考虑抗震和管线震动、脆性破裂、温度应力、失稳、高温蠕变、腐蚀破裂及密封泄漏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加以控制。3. 工艺管线上安装的安全阀、防爆膜、泄压设施、自动控制监测仪表、报警系统、安全连锁装置及可燃、有毒气体检测装备,应设计合理且安全可靠。4. 工艺管线的防雷电、暴雨、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以及防静电等安全措施,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5. 工艺管线的工艺取样、废液排放、废气排放等设计,必须安全可靠,且应设置有效的安全设施。6. 工艺管线的绝热保温、保冷设计和安装,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规范的要求。3.2.3 仪表及自控防火防爆对策措施尽可能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如DCS技术、遥控技术,自动(或遥控)控制工艺操作程序和工艺过程的物料配比、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在设备发生故障失控、人员误操作形成危险状态时,通过自动报警、自动切换备用装备、启动连锁保护装置和安全装置,实现事故性安全排放直至安全顺序停机等一系列的自动操作,保证系统的安全。针对引发事故的原因和紧急情况下的需要,应设置故障的安全控制系统(FSC)、特殊的连锁保护、安全装置和就地操作应急控制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安全的可靠性。具体要求为:1. 采用本质安全型电动仪表,这种仪表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后,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火花、电弧或过热也不会构成点火源而引起燃烧或爆炸,因此原则上可以适用于最高级别的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但在安装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有关技术的规定,如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不能相混;构成本质安全电路必须运用安全栅;本质安全系统的接地问题必须符合有关防火、防爆规定的要求。2. 生产装置的监测、控制仪表除按工艺生产控制要求选型外,还应根据仪表安装场所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选型。3. 设计所选用的控制仪表及控制回路必须可靠,不得因设计重复控制系统而选用不能保证控制质量的控制仪表。4. 当仪表的供电、供气中断时,调节阀的状态应能保证不导致事故或扩大事故。5. 仪表的供电应有事故应急电源(UPS),供气应有贮气罐,容量应能保证停电、停气后维持30min的用量。6. 在考虑信号报警器及安全连锁防爆设计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系统的构成可以选用有触点的继电器,也可以选用无触点的回路,但必须保证动作可靠;(2)信号报警接点可利用仪表的内藏接点,也可单独设置报警单元。自动保护(连锁)用接点,重要场合宜与信号接点分开,单独放置故障检出;(3)连锁系统动作后应有征兆报警设施。重要场合,连锁故障检查器可设2个或2个以上,以确保可靠性。7. 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的报警系统应设在生产装置的控制室内,设计时必须考虑一下几点:(1)可燃气体或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报警仪的质量、防爆性能必须达到国家标准;(2)必须正确确定监测报警仪的监测点;(3)检测器和报警器等的选用和安装必须符合有关规定。8. 引进技术所选用监测控制仪表不应低于我国现行标准的要求。9. 生产装置的控制室不得兼值班室工人休息室。10.在容易泄漏油气和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地点,如成品油精制区附近,集中布置的甲类设备和泵附近,加热炉的防火墙外侧及其仪表送配电室,变电所附近的门外等处,在条件可能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系统。4 电气安全对策措施4.1电气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4.1.1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1、室外配电站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满足建筑物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2、配电室与建筑物相毗连室,其隔墙应是非燃烧材料。毗连的变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通向无火灾危险场所方向。3、在爆炸危险环境,应根据安装地点的危险等级、危险物质的组别和级别、电气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条件合理选用防爆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的要求。4、保持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安全运行,安全运行包括电流、电压、温升和温度不超过允许范围,还包括绝缘良好、电气连接部位接触良好、清洁、标志清晰等。5、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应尽量少用采用手携式电气设备,尽量少装插销座和局部照明灯,更换灯泡应停电操作。6、定期或经常性地清扫电气设备,保持设备清洁。设备脏污或灰尘堆积既降低设备的绝缘又妨碍通风和冷却,严重时会引起火灾。7、落实防雷电、防静电的防护措施,消除雷电电弧和静电火花可能带来的危险。8、安装过载、短路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器。4.2电气设备通风1、通风装置必须采用非燃烧性材料制作,结构坚固,连接紧密。2、通风系统内不应有阻碍气流的死角。3、吸入的空气不应有爆炸性气体或其它有害物质。4、通风过程排出的废气,不应排入爆炸危险区域。4.3雷电危害的对策措施1、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生产装置、露天设备、储罐、电气设施和(建)构筑物应设计防直击雷装置,厂区内的塔、容器、较高建构筑物等应设避雷装置。2、平行布置的间距小于100mm的金属管道或交叉距离小于100mm的金属管道,应设计防雷电感应装置。3、为了保持防雷装置有良好的保护性能,应对其进行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试验。4、对防雷接地装置和其他接地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测定其接地电阻。5、严禁在装有避雷针、避雷线的构筑物上架设通讯线、广播线或低压线。4.4防静电危害1、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内生产装置应采取静电接地。其接地当与防雷、电气保护接地系统可以共用时,不再采用单独静电接地措施。2、重点防火、防爆作业区的入口、应设计人体导除静电装置。3、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人员穿着符合安全规定的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工作鞋,严禁穿脱化纤服装。4、工作人员不宜坐人造革之类的高电阻材料制造的座椅。4.5防触电危害1、在建设项目中,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电网优先采用TN-S,TN-C-S保护系统。低压配电系统若采用的是TN-C系统,则在此系统中,凡因漏电等而可能呈现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除特殊有规定者外均应实施保护接零。2、移动式电气设备如电焊机均应具有保护接零措施。保护接零线应有足够的导电截面,线上不得设置熔断器或开关,中间不得有接头。3、根据原劳动部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和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1992)的要求,类移动式电气设备及建筑施工场所、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高温、潮湿、强腐蚀、金属占有系数大的场所、辅助场所(如浴室等),所有插座回路和新制造的低压配电、开关、动力框(箱)、机电设备的动力配电箱等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4、为了提高TN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等电位联结措施。例如,在低压总配电盘处实施总等电位联结,对于危险性大的配电箱(柜)或用电设备应实施辅助等电位联结。5、采取屏护措施,防止人体有意、无意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金属屏护要接地或接零,屏护的高度、最小安全距离、网眼直径和栅栏间距应满足防护屏安全要求(GB8197-1987)的规定。当安全距离无法达到规定时,应采取其他安全措施。6、变配电室应设置联锁保护(包括带负荷拉合闸、带地线合闸、带电挂地线、误拉合开关、误入带电间隔的连锁装置),以及防止人体直接接触或接近带电体的连锁装置(如通往禁区的门和窗当打开时立即断电)。7、在遮拦、栅栏等屏护装置上悬挂警示标志(“止步,高压危险”、“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等)。8、选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设备和导线;采用绝缘防护用品。9、采用安全电压。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24V安全电压时,必须采用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防护措施。5 机械伤害对策措施1、可动零部件的防护以操作者的操作(包括正常作业、巡检、维护检修)位置(不仅仅指地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以下的可动零部件应有可靠的防护,防护装置应牢固、可靠、不易拆除。2、动力装置的可动零部件尽可能采用固定式防护装置,固定式防护装置的开口尺寸应符合有关安全距离标准的规定,使操作者身体任何部位触及不到运转中的零部件。3、封闭式防护罩的检修开口门和可启闭式的防护罩应有联锁装置,保证在未关闭防护罩时,不能启动机器,以保护维修和作业人员的安全。6 起重伤害安全对策措施(1)起重设备应受当地主管部门的监督,并经当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持证运行。(2)操作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3)起重作业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4)各种吊装作业前,应预先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5)吊装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安全帽(GB2811-1989)的规定。高处作业时应遵守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6)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揽风绳、链条、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7)禁止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做吊装锚点。未经相关部门审查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8)悬吊重物下方严禁人员站立、通行和工作。7灼烫伤害安全对策措施 (1)具有化学灼伤危害物质的生产(储存)过程,应合理选择流程、设备管道结构及材料和包装物,防止物料外泄或喷溅。 (2)作业人员应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品。8 防毒对策措施(1)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2)对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应加强通排风,并采取回收利用、净化处理等措施。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3)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对各种防尘、防毒设施,未经主管部门同意或报请厂长(总工程师)批准,不得停用、挪用或拆除。(4)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泄漏扩散。(5)定期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现场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情况。(6)配备有毒气体便携式监测仪,并定期对监测仪进行校验,保证监测仪的正常使用。(7)根据现场所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等。(8)定期检查设备,防止设备跑、冒、滴、漏。(9)加强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9 职业卫生对策措施1、定期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现场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情况。2、配备有毒气体便携式监测仪,并定期对监测仪进行校验,保证监测仪的正常使用。3、根据现场所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等。4、定期检查设备,防止设备跑、冒、滴、漏。5、加强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10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由于该公司生产原料及产品大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性,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针对本次安全评价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安全管理对策和措施建议。10.1 加强安全组织制度管理1)进一步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组织1、成立由厂区负责人领导,由有关职能部门和技术人员参加的防火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厂内的防火安全工作,并由防火安全的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2、根据本公司的规模和消防设施的状况,建立专职义务消防队,同时应与毗邻单位结成联防;与公安消防队密切配合,共同制订出灭火作战计划,进行消防技术训练和灭火演习。3、实行分级分区管理。厂内的各级管理组织,都要确定一名领导人为防火负责人;各工作场所的负责人和具体作业岗位人员,为各该场所、岗位的防火负责人。厂内消防、警卫、安全员划分警戒、巡视区域,监督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