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生物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效演练创新预测预测点1.反射和反射弧1.互联网云脑的云神经反射弧已经广泛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例如汽车传感器发现有盗贼,发短信给车主,车主赶到将盗贼抓住等。云神经反射弧借鉴了人体的神经反射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云神经反射弧是互联网系统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B.云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由联网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组成C.人体的神经反射弧的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D.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因此没有神经中枢【解析】选D。人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D错误。2.如图是人体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e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缩手反射中,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处,痛觉中枢位于处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由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的兴奋【解析】选B。根据c处突触的形状可判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abcde,所以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A错误;受到刺激发生的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痛觉产生于大脑皮层中(),B正确;受到刺激前,膜外电位为正电位,刺激后变为负电位,C错误;神经递质可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预测点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3.如图为膝跳反射的效应器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a为神经元的轴突,b为突触后膜B.图甲中神经递质受体受损可导致电信号向化学信号转换过程受阻C.图乙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持续刺激b膜D.图乙中显示相关神经递质可能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解析】选A。突触小体应为“轴突”末端膨大形成,图为神经肌肉接头,b为肌细胞膜,即突触后膜,故A正确;若神经递质受体受损,将导致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阻碍突触后膜上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化,B不正确;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迅速分解,C不正确;图乙显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推测该类神经递质一定为兴奋性神经递质,D错误。预测点3.膜电位的测量4.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能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也可能会引起后一个神经元抑制。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种神经元后,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电表和离体神经做了如下实验:(1)将电表接于B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转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突触后膜处于_(填“静息”或“兴奋”)状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向左偏转。(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神经元,原因是_。(3)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试说明可能的结果及结论。【解析】(1)一般情况下默认电表指针方向为电流方向,由正极指向负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静息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2)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3)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若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形成动作电位,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说明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答案:(1)静息外正内负(2)刺激A神经元会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3)若电表指针向右偏转,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若电表指针向左偏转且幅度更大,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抑制。【加固训练】1.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相应反射弧如图1所示。图2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据图判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b是传入神经,d是传出神经B.图2中e处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C.图3中物质f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f与g的结合可能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变成内正外负【解析】选B。图1中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物质f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f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因此f与g的结合可能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变成内正外负。2.如图为人体屈臂反射过程中,兴奋传导和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若刺激神经元甲,则在神经元丙上可检测到动作电位。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电流表会发生偏转,神经元甲会发生电位变化B.给予b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C.刺激c处,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D.兴奋由d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解析】选C。神经元甲与神经元乙形成了突触,递质只能由神经元甲释放,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由甲传递给乙,A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