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与茶的艺术性.ppt_第1页
咖啡与茶的艺术性.ppt_第2页
咖啡与茶的艺术性.ppt_第3页
咖啡与茶的艺术性.ppt_第4页
咖啡与茶的艺术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咖啡,奶茶与茶的艺术性,09环艺3班 金旭峰 俞佳伟,各国咖啡文化,意大利的咖啡文化 意大利观光要小心两件事: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咖啡。在意大利,咖啡和男人其实是异曲同工的两样东西,因此意大利有一句名言:男人要像好咖啡,既强劲又充满热情!英文名称为 Espresso的意大利咖啡,近年来在国内已经普遍为爱好咖啡的人所熟知,这种又浓又香,面上浮着一层金黄泡沫的纯黑咖啡,浓稠滚烫好似地狱逃上来的魔鬼,每每叫人一饮便陷入无可言喻的魅力中,难以忘怀。意大利咖啡的特色,表现在它的英文名字上,就是一个快字;作得快不超过十秒钟,喝得也快,因为只有两三口。一般意大利人起床第一件事马上煮一杯咖啡,不分男女几乎从早喝到晚,街上到处可见叫做BAR的咖啡小店,贩卖一杯四百里拉左右,约合台币十多元的咖啡,供人站着一饮而尽。 土耳其的咖啡文化 咖啡在中东古国,宛如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神话,是蒙了面纱的千面女郎,既可以帮助亲近神,又是冲洗忧伤的清泉。 要说咖啡,不能不提中东(土耳其)咖啡,是因为无论从回教或是基督教立场说咖啡起源,它的故乡都是在遥远神秘的中东山上。经过十三到十五世纪,长达三百年的回教宗教界禁止角色,咖啡在十六世纪正式传入土耳其,开始商业化,并且迅速传至欧洲大陆。这种盛行于希腊、东欧、中东、北非等地的咖啡饮用法,一般人惯称土耳其咖啡或阿拉伯咖啡,至今仍保持着早期宗教仪式话的神秘感。,各国咖啡文化,维也纳的咖啡文化 咖啡是维也纳人津津乐道、颇为自豪的一种东西。维也纳人甚至把它和音乐、华尔兹相提并论,称为“维也纳三宝”,可见维也纳人与咖啡的情缘。有人说,维也纳是“五步一咖啡”,这也许是诗人的夸大之辞,但维也纳咖啡馆数量不菲却是事实。从街角供人们站着喝的咖啡亭、大学附近学子聚集的咖啡店,到剧院旁、皇城边富丽豪华的咖啡厅,少说也有几十家,有的咖啡屋早晨6点半即开张,直到凌晨2点才打烊。因此,说“音乐之都”的空气里不仅流动着音乐的韵律,而且弥漫着咖啡的清香,一点也不为过。 中北欧的咖啡文化 不像意大利人那么热情如火,也不像法国人那么浪漫似水,中北欧一带的人喝咖啡,喝得理智又温和,正像他们一板一眼的民族性一样。欧洲人的生活与咖啡,几乎已经结成密不可分的环节,除了意大利和法国一带与众不同的咖啡喝法,从奥地利、瑞士、德国,以致于北欧几个国家,品尝咖啡的习惯与口味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他们深深了解中庸之道,完全属于中浓度口味。中、北欧人民在家煮咖啡,最常使用的大多式简便的手冲式滤纸咖啡壶,以及台湾常见的家庭用电热咖啡壶(Drip Coffee Maker)。其中,滤纸冲泡咖啡法(Paper Drip)就起源于中欧,是德国人MERITA夫人在本世纪初发明,并在欧陆各国广为流传。但是营业场所的咖啡,由于需要大量快速供应,还是 Espresso咖啡机的天下,只不过使用的咖啡豆口味不同。,各国咖啡文化,法国 曾听说法国一度由于咖啡缺货而少喝了咖啡,马上就见打盹的人多起来。说来好象夸张,但法国人嗜咖啡倒是千真万确。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法国也是参战国之一,国内部分老百姓担心战争影响日用品供应,纷纷跑到超级市场抢购。此事连电视台也惊动了,当镜头对着满抱“紧缺 物资”的顾客时,却发现他们拿得最多的竟是咖啡和糖。此事一度成为当时的大笑话。 英国的文艺咖啡馆 英国人嗜茶,这是举世皆知的。但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初,整个伦敦都泡在咖啡里而不是茶里。英国的男人由酗酒改成酗咖啡,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酒馆里喝醉了就跑去咖啡馆用咖啡因清醒一下,再跑去酒馆继续喝。,茶发乎于神农 传说在三皇五帝时代,神农(其所当的时间大约在伏羲与黄帝之间)上山采药,那天我们的医药祖先边采边尝,不知不觉中已尝了近72种中草药。草药中的毒性令他觉得口干舌燥,浑身非常的不舒服,于是便坐在树下休息,正在这时,几片树叶飘落在他面前,凭着往常的习惯,他又捡起树叶放入口中尝试,可是令他惊奇的是,过了一会儿神农开始觉得身体舒畅起来,口也不渴了,浑身好像一下子轻松了下来,而口中的树叶还留给他了一口的清香。(根据记载,茶叶在中国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的。在我国,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述了以上故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中国茶文化,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 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我国就有关于在西南地区发现野生大茶树的记载。 而公元200年在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还有“茶树王”的记载。1961年在云南省的大黑山密林中(海拔1500米)发现一棵高32.12米,树围2.9米的野生大茶树,这棵树单株存在,树龄约1700年。 起初人们将大的茶叶放在水中煮,茶汤用作药用,嫩叶则作为蔬菜食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慢慢得成为一种珍贵的食品,只为皇家御用。,唐朝是封建文化的顶峰,也是茶文化形成的主要时期。茶的引用从皇宫显贵,王公爵士直至僧侣道士,文人雅士,黎民百姓,全国上下几乎所有人都饮茶。 茶的饮用越来越普遍,文人雅士嗜茶众多,开始将茶与诗词歌赋结合起来。如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嗜茶,每天吃早茶(“起尝一瓯茗“ 官舍),午睡起一碗茶(“起来两瓯茗“食后),晚茶(“晚送一瓯茶”管闲事)。许多著名的诗词歌赋出现于那个时代。 世界著名的第一本完整的茶书茶经也出于这一时期。同时,烹茶的技术也随之而日益进步,人们饮茶的方式从原先的熬煮茶汤变成了只将沸水冲入干制的茶叶以得茶汤。 茶成为了人们间交流的纽带,友谊的桥梁。人们喜欢聚在一起,泡壶好茶,吟诗作乐,享受好时光。,茶文化的形成和兴盛,据称,在现存的史册中,能够查到的与茶有关的最早绘画,是唐朝的调琴啜茗图卷,阎立本 斗茶图卷,此外,据记载,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还曾画过一幅斗茶图卷。刘松年是南宋钱塘(今杭州)著名的杰出画家。淳熙年间学画于画院,绍熙时,任职画院待诏,他擅长山水兼工人物,施色妍丽,和李唐、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可惜的是这幅斗茶图卷,没有传存下来。 不过,刘松年的斗茶图卷虽然不见,但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所作的同名画斗茶图则流传了下来。赵孟?(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和水精宫道人。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入元官至翰林学士丞旨,封魏国公。其画一脱南宋“院体”。自成风格。对当时和后世的画风影响很大。斗茶图中共画四个人物,旁边放有几副盛放茶具的茶担,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一茶桶,袒胸露臂,显得满脸得意的样子。身后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壶,作将壶中茶水倾入杯中之态,另两人站一旁,又目注视前者。由衣着和形态来看,斗茶者似把自己研制茶叶,拿来评比,斗志激昂,姿态认真。斗茶始见于唐,盛行于宋,元朝贡茶虽然沿袭宋制进奉团茶、饼茶,但民间一般多改饮叶茶、末茶,所以赵孟?的斗茶图,也可以说是我国斗茶行将消失前的最后留画。,18世纪时,随饮茶在欧美的盛起,以茶为题材的画作,也陆续见之于西方各国。据美国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等介绍,1771年,爱尔兰画家N霍恩,就曾创作过一幅饮茶图,以其女儿的形象,画一身着艳服的少女,右手持一盛有茶杯的碟子,左手用银勺在调和杯中的茶汤。另如1792年,英格兰画家E爱德华兹,曾画过一幅牛津街潘芙安茶馆包厢中饮茶的场面。绘一贵夫人正从一男子手中接取一杯茶,前方桌上放有几件茶具,旁边绘一女子正同贵夫人耳谏。再如上一世纪苏格兰画家K威尔基,也创作了一幅名为茶桌的愉快的茶事画,画面绘二男二女围坐在一张摊有白布的圆桌上饮茶,壁中火通红,一只猫一动不动地蜷伏在炉前,绘出了19世纪初英国家庭饮茶时那种特有的安逸舒适的气氛。此外,如现在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博物院中的凯撒的一杯茶、派登的茶叶,收藏在比利时皇家博物院的春日、俄斯坦德之午后茶、人物与茶事,以及悬存在苏联列宁格勒美术院的茶室等等。也都是近二世纪来深受人们喜爱的茶事名画。,在我国各种史籍、典故和方志中,有关茶的故事、传说、名人轶闻趣事可谓举不胜举,美不胜收,是中国茶文化宝库重要组成部分,比如: 陆羽闭门写茶经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东岗子、桑苎翁,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他写茶经有一段为人知的故事。即唐天宝五年(746),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陆羽出众,聪明好学,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天宝十一年(752)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当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与崔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三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洲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品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乾元三年(760),陆羽从南京栖霞山麓来到浙江湖州苕溪,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其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藤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尽兴,大哭而归,当时不知其性格者误称他“楚狂接与”。陆羽在唐代宗时曾封为“太子文学”等多种官职,但均未到职。他一生鄙夷权践,酷爱自然,坚持正义,本书前面提到的六羡茶歌正体现他的个人品质。,中 国 茶 文 化,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饮茶始于中国 。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中 国 茶 文 化,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我国。 805年:唐代时,日本和尚最澄大师及806年空海大师,留学我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我国茶叶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传入日本。 1811年:荣西和尚留学回归日本,将锅炒茶制法传入日本。 1828至1833年:茶叶产制技术传入印尼。荷属东印度公司派茶师杰哥逊前后六次来我国学习研究,每次均带回茶种、制茶技术工人及器具。 1833年:沙俄来我国采购茶籽与茶苗,1848年开始采摘,依照制作方法开始生产。 1834年:印度成立植茶研究发展委员会,即派秘书哥登来我国学习茶叶产制技术。购买茶籽及茶苗,并寻找、招收四川省雅州及福建省武夷山等地茶师及工人,到大吉岭等地发展茶业。 1835年:宇治山本氏,传回我国覆盖茶园“玉露茶”的制法。 1836年:哥登氏带回我国茶工,在阿萨姆勃鲁茶厂中,按照我国红茶制法,试制成功,日后发展成今天的阿萨姆红茶。 1866年:斯里兰卡正式制茶始于特罗氏。学习我国武夷岩茶制法,试制成功1877至1887年:南非及东非洲茶叶的发展,已由我国输入茶叶生产技术。 1893年中国茶工、汉家刘氏茶坊29代传人,将我国的种茶技术传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1900年刘茶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1898年:日本开始仿制我国红茶、绿砖茶。 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茶业者等退出印度、锡兰的茶叶经营,将技术与资本等,转移投资于肯尼亚等新茶区的开阔,才大量生产红茶,中国茶叶的世界影 响,茶叶品种繁多,其中中国最多。目前茶叶分类尚未有统一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把初制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等六大茶类。这种方法已被业界广泛应用。此外,结合茶叶的商品形态可把茶叶分成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和速溶茶等七大茶类。 在国外,茶叶分类比较简单,欧洲把茶叶按商品特性分为红茶、乌龙茶、绿茶三大茶类。日本则按茶叶发酵程度不同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十 大 名 茶简介,1.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观采茶作歌。 2.洞庭碧螺春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相传,洞庭东山的碧螺春峰,石壁长出几株野茶。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茶季持筐采摘,以作自饮。有一年,茶树长得特别茂盛,人们争相采摘,竹筐装不下,只好放在怀中,茶受到怀中热气熏蒸,奇异香气忽发,采茶人惊呼:“吓煞人香”,此茶由此得名。有一次,清朝康熙皇帝游览太湖,巡抚宋公进“吓煞人香”茶,康熙品尝后觉香味俱佳,但觉名称不雅,遂题名“碧螺春”。,十 大 名 茶简介,3.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土特产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 4.君山银针 我国著名黄茶之一。君山茶,始干唐代,清代纳入贡茶。君山,为湖南岳阳县洞庭湖中岛屿。岛上土壤肥沃,多为砂质土壤,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降雨量为134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较大。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山地遍布茶园。 5.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黄山是我国景色奇绝的自然风景区。那里常年云雾弥漫,云多时能笼罩全山区,山峰露出云上,像是若干岛屿,故称云海。黄山的松或倒悬,或惬卧,树形奇特。黄山的岩峰都是由奇、险、深幽的山岩聚集而成。,十 大 名 茶简介,6.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 ,回味无究。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7.安溪铁观音 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干清雍正年问(1725一1735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十 大 名 茶简介,8.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属布衣族、苗族自治区。都匀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市区东南东山屹立,西面龙山对峙。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 9.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 ,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又以8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最佳。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 10.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 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能颐养天年的四大极品名茶,世界的四大名茶是: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又以8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最佳。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饮红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适。 阿萨姆红茶,产于印度东北阿萨姆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溪谷一带。当地日照强烈,需另种树为茶树适度遮蔽;由于雨量丰富,因此促进热带性的阿萨姆大叶种茶树蓬勃发育。以67月采摘的品质最优,但1011月产的秋茶较香。阿萨姆红茶,茶叶外形细扁,色呈深褐;汤色深红稍褐,带有淡淡的麦芽香、玫瑰香,滋味浓,属烈茶,是冬季饮茶的最佳选择。 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大吉岭红茶拥有高昂的身价。三、四月的一号茶多为青绿色,二号茶为金黄。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葡萄香,口感细致柔和。大吉岭红茶最适合清饮,但因为茶叶较大,需稍久焖(约5分钟)使茶叶尽舒,才能得其味。下午茶及进食口味生的盛餐后,最宜饮此茶。 锡兰高地红茶,以乌沃茶最著名,产于山岳地带的东侧,常年云雾弥漫,由于冬季吹送的东北季风带来雨量(11月次年2月),不利茶园生产,以79月所获的品质最优。产于山岳地带西机时的汀布拉茶和努沃勒埃利耶茶,则因为受到夏季(58月)西南季风送雨的影响,以13月收获的最佳。锡兰的高地茶通常制为碎形茶,呈赤褐色。其中的乌沃茶汤色橙红明亮,上品的汤面环有金黄色的光圈,犹如加冕一般;其风味具刺激性,透出如薄荷、铃兰的芳香,滋味醇厚,虽较苦涩,但回味甘甜。汀布拉茶的汤色鲜红,滋味爽口柔和,带花香,涩味较少。努沃勒埃利耶茶无论色、香、味都较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