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doc_第1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doc_第2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doc_第3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doc_第4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污名化与贴标签: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一污名化与标签理论:综合的理论视角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NorbertElias)在研究胡格诺教徒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污名化(stigmatization)过程,即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1。污名化反映了两个社会群体之间一种单向命名的权力关系,它体现为群体特性与另一群体加诸于该群体之上的刻板印象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即具污名的一方(身负污名的属性)和不具污名的一方(对具污名一方有着刻板印象)之间的互动,而污名化就是这一互动关系不断发展以致最后成为凝固现实的过程。污名化呈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成为在本质意义上与群体特征的对应的指称物,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强势且不具污名的一方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即贴标签。标签理论(labellingtheory)是一种视角(perspective),它不把异端行为看作特定社会行为的某种固有性质,而是将它视为社会解释的结果,通过这种解释那些行为才被贴上异端的标签。这种理论取向尤与Becker的论述(1963)相关。他认为,各种社会与社会群体都确立一些凡是违反它们就构成异端行为的规则,然后将它们加诸特殊的人群,给他们贴上外人的标签,由此制造异端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被视为异端的行为之所以错误,就因为其他人群是这样解释的,特别是社会中那些拥有权力以确保其解释或标签具有最大威力与法力的群体2。污名化过程,当然还包含了贴标签之外的策略,但从贴标签这一种操作中,我们当可窥见污名化的实践过程。一个标签,最初可能只与某群体中的个体相连,随后,这一标签可能被更多人接受用来指称某一特殊的群体,标签的指称物件泛化,标签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凝固僵化,标签反映的特质,成为该群体的固有本性,到此,污名化的过程就完成了。从过程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污名化与标签理论结合为综合的理论视角,用以考察城市社会中的各种话语建构特别是大众传媒的话语生产主要借助贴标签这种策略对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进行的污名化实践。社会学家孙立平指出,在我国城市中,对农民工的污名化过程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骯脏、随地吐痰、偷盗、不礼貌、不文明等,似乎天然正当地加在农民工的身上。一旦在一个地方发生了刑事犯罪,人们也总是首先将怀疑的物件指向进入城市的农村人3。下面的这段文字,取自一份由地方政府部门创作的出于关爱和教育目的向农民工教唱以提高其素质的歌谣:小农意识要去掉,说话粗鲁让人受不了;装修进了房主家,手脚不净就要犯事了不许随地大小便,刮胡子剃头天天要洗脚;不看黄盘和小报,学习文化素质要提高民工兄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4小农意识、说话粗鲁、手脚不净、随地大小便、看黄盘和小报,文中的这些标签几乎与孙立平列举的骯脏、随地吐痰、偷盗、不礼貌、不文明这些污名一一对应。这些标签出现在一份由地方政府部门创作的歌谣里,显示出更深一层的反讽与黑色幽默的意味。在这个轻松的歌谣里,我们看到了整个城市社会对农民工根深蒂固的歧视与偏见,与此相对,歌曲标题中将农民工称呼为民工兄弟的相当友好的态度,却显得那样虚伪与刺眼。如果将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污名化放入历史的脉络中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一条从盲流到农民工的污名化轨迹。盲流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的政策法规之中。1953年国家政务院发出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1959年,中央发出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的紧急通知。最初,盲流是作为动词的盲目外流的名词化缩略,指称那些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村人。而随着社会变迁,这一指称特定群体的词语被添加了大量具有道德评价色彩的内涵,一个有着共同的流入城市行为的松散的群体,被想象性地建构为行为、人品与道德方面都呈高度负面的同质性群体,这种建构甚至在某些城市管理体制的针对盲流的执法实践中趋于僵化。正如盛洪指出的,(盲流一词)从发音上,倒过来就是流氓,使人联想起人格低下,道德败坏的一群。这个词包含了一些城里人不那么健康的心理,仿佛从这个词中他们能够发现自己可怜的优越感5。从盲流到农民工,对这些词语所指称的社会群体的污名化,发生在城市市民和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两个社会群体之间,建基于我们(自己人、熟人)和他们(外人、陌生人)这一本原性的区分,更建基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不同的社会身份,它形象地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即作为外来人、作为农民的农民工,不应该来到城市,更不应该拥有城市居民的权利与待遇。综而言之,对农民工的污名化,源于城市人对流动而无根的陌生人的恐惧,这是自我对他者的恐惧6,这种原初的恐惧,被城市农村村、市民乡下人等显示着群体之间高下优劣的二元概念的落差进一步放大,并借助城市社会中的各种话语建构过程通过贴标签等等策略得以表现,进而形成根深蒂固的歧视与偏见,这些观念与制度化的歧视性政策相互扭结,锻造出几近凝固与僵化的污名化现实。二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形象城市社会中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污名化现实,在社会各个层次的话语建构中都有共鸣和呼应的表现,这一现实也流向了大众媒体,并在媒体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再现中表现出来。对于传媒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一些研究从刻板印象等角度提供了资料。曹越等对扬子晚报的研究发现,2001年该报中城市农民工的形象比较差,正面角色只占10%,而负面角色占66.7%。2003年下半年该报农民工的形象仍然比较差,尽管负面角色下降至45.5%7。陶建杰考察了2002年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和文汇报的情况,发现涉及民工的报导中,负面内容的比例分别为24%、29%和33%8。这两项研究都证实了农民工的媒介形象中,负面形象占有相当的比重,特别是前者,资料结论是负面形象的比重远远高于正面形象的比重,但两项研究所得结果的差距也比较大。本研究通过对工人日报、北京晚报、成都商报三份报纸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一年间的112则报导样本的内容分析,结合以农民工为主角的个体事件报导中的事件类型,考察了农民工在事件中的形象定位。对事件类型的研究发现(见表1),就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遭遇占有最大比重,为57.9%,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农民工被塑造为一个弱势群体。趋向积极的形象建构的事件类型个人奋斗与创业,占有18.4%的比重,不过,偏向消极甚至负面的冲突事件(农民工可能是冲突当事人,也可能是受害者)、荒唐事或不理性行为和违法犯罪三种事件类型累加,也占据了约21.1%的比重。表1:以农民工为主角的个体事件报导中的事件类型FrequencyPercentValidPercentCumulativePercentValid个人奋斗与创业76.318.418.4就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