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复习一.ppt_第1页
克己复礼复习一.ppt_第2页
克己复礼复习一.ppt_第3页
克己复礼复习一.ppt_第4页
克己复礼复习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己复礼是孔子的礼治思想。 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乐:与礼相配的音乐。 仁:爱人。内涵丰富。 (孝:仁之根本。) 从克己复礼中,我们窥见了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我们看到了一个满怀理想、执著追求却痛苦不堪的孔子,我们了解了儒家思想体系中礼、乐、仁这些词汇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我们开始认识到礼乐文化之于中国的重要意义。,一、礼并不是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的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仁。礼乐是形式,仁是内容。礼乐是仁德的外在表现,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最后两则) 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不但讲制度、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2.8章17.21章),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的等级制度为前提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二、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主要还是强调正名分,各守本分。“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孔子认为不能允许君不君臣不臣,他从维护周礼出发,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后世的”君叫臣死”,则把君臣关系片面化,把君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三、陈述句中的主谓倒装,主要是突出感情,强调谓语表达的内容。突出的是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这两个例句,表达出孔子对周礼理想境界,对西周政治的无限向往及自己为理想努力难以实现的感慨。 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四、 1.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仁者,只要他能正确地约束自己。 2.依礼而行就是仁。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3.有些认为礼只是形式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礼的内核应是“仁”。 4.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是不能够正确对待礼的。,孔子与宰我对“三年之丧”问题展开了争辩。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否赞成守丧三年的观点?为什么?并请你谈谈对宰我这个人的看法。,观点一:对“守丧三年”这一观点不赞成。因为真正的怀念应永载人的内心,有时候流于形式的东西常常表示人将要遗忘。再说,尽孝道更应该在人活着的时候,“守丧三年“只是做给世人看的。 观点二:赞成。父母抚养子女勤苦付出何止三年,从怀胎十月,到哺育周年,再到上学求知,父母的付出可谓多矣,虽然人死无魂,但是我们应该感恩。从知恩图报这点看,”守丧三年“是应该的。 宰我:从敢于对师长提出自己的建议、思维活跃、好学深思这点看,他是一个不注重表面形式、具有独特见解的人。,从(2.8)章来看,按孔子的意思,什么才是孝? 孔子认为孝是由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子女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尊敬的心情、愉悦的神色,乃至奉养的行动,必然是纯真无伪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孝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应尊敬、顺从父母,需由内而外地孝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3(1)有若认为实践“仁”的根本是什么?(1 分) (2)结合第二段文字,简要分析孔子对“孝”的主张。(2 分),23(4 分) (1)孝悌(1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