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院急诊科的基本标准_第1页
山东省医院急诊科的基本标准_第2页
山东省医院急诊科的基本标准_第3页
山东省医院急诊科的基本标准_第4页
山东省医院急诊科的基本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医院急诊科(室)基本标准(试 行)一、基本设置急诊科(室)设置应与各医院功能要求相一致。一级医院可设置急诊室,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急诊科。急诊科(室)床位(包括观察床、抢救床、急诊病房床、急诊ICU床位)一般按全院总床位的5%10%设置。急诊科的基本要求1.急诊科隶属于医院或医院分管理院长职能部门管理;2.急诊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由具有较高急诊医学业务能力和一定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担任;3.医院要创造条件实现急诊医师全部固定制。规模较大的急诊科应根据专业设若干急诊医疗组长,具体负责相应专业的急诊抢救工作;4.医护人员配备要求。护士:观察床位不少于1:2,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护士:床位不少于2.5-3:1。急诊科医护人员需经急诊专业培训,至少配备一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师负责业务技术把关,固定急诊科医师比例不小于70%,其余可由各个专业轮转,但应相对固定半年以上。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比例不小于50%。急诊科编制医师任住院医师满2年、轮转医师任住院医师满3年方可在急诊科独立值班;5.有专职的急诊科护士长。急诊室的基本要求1.急诊室一般隶属门诊部管理,由一名门诊部主任或副主任主管急诊工作;2.急诊室医师人员数额确定,由各科派出,每次轮转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派出人员受门诊部和所在临床科室的双重领导。专业设置及工作要求1.内、外、儿科等基本专业设置齐全,其中内科专业主要包括普通内科、神经内科及心血管内科等,外科专业主要包括创伤外科及普通外科等。儿科应为独立的儿科急诊,不属于急诊科;2.急诊科常年24小时应诊,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流程及技术操作规程;3.医院须做好急诊科门诊和其他专业病房之间的协调,有条件的单位可留有机动人员,以便相互支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二级以下医院(不包括二级医院)急诊室及对急诊数量不多但又不可缺少的专科(如五官科等),可由病房值班医师兼管急诊工作。基本建制二级及以上医院急诊科系医院二级临床科室。急诊门诊区应设立分诊区、急诊内科诊室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应分急诊内科、急诊心内科、急诊神经内科等)、急诊外科诊室、急诊抢救室、急诊处置室、洗胃室、留观室,急救中心(站)设立院前急救相关设置等。急诊病房区应设立急诊内科病房、急诊外科病房、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有条件的应设实验室和病历资料室等。在急诊门诊单元区域应设有挂号室、收款室、住院处、药房、检验、B超室、放射(包括CT)、警卫室等。相应科室应服从急诊需要,有条件时急诊科内配备相应检查仪器设备。急诊科人员固定,形成独立的急诊医学专业。1.分诊区分诊护士24小时坚守岗位,热情接待来诊病员,根据病情评估系统判断病人病情并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症状、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工作单位等。值班医师接到通知后及时接诊病人,危重病人应立即处理,病人多时应先救命后治病,据病情缓急轻重先救治危、急、重病人,必要时叫二线听班。2.留观室床位数设置要求:省部属三级医院4060张,地市三级医院2030张,二级医院1020张。3.抢救室床位数:省部属三级医院510张,地市三级医院35张,二级医院13张。4.急诊病房分别设立急诊内科(有条件者应设立三级学科病房)和急诊外科病房,总床位一般占全院床位总数的5%左右。5.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床位数:省部属三级医院1020张,地市三级医院812张,二级医院35张。6.急诊手术室床位数:省部属三级医院35台,地市三级医院13台,二级医院可缺如。7.教学要求省部属三级医院须有专门的急诊医学教研室、学生示教室和值班室等。基本仪器设备1.“五机八包”五机: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仪、洗胃机、吸痰器。八包: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缝合包、开胸包、胸穿包、腰穿包、导尿包、接生包。2.抢救室设备要求每床至少配备心电监护仪及呼吸机各1台;配备心肺复苏抢救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心电图机、除颤器及简易呼吸器。3.EICU设备要求每床至少配置1台监护仪;三级医院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医院可根据实际需求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其他设备:心电图机、临时心脏起搏仪、血气分析仪、除颤器、血液净化仪、心肺复苏抢救车及降温设备等。基本规章制度1.急诊科管理制度;2.急诊首诊负责制;3.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4.急诊会诊制度;5.急诊抢救制度;6.急诊危重病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7.急诊交接班制度;8.急诊死亡报告制度;9.急诊绿色通道制度;10.急诊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1.急诊收住院制度;12.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等;1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14.医患沟通制度;15.法定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的群发症状的疫情上报制度。二、医师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急诊专业知识1.基本理论知识急诊科医师应熟悉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急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等基本理论;熟悉各种急危重症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本理论及治疗原则;掌握常见急症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急诊处理的基本知识;创伤早期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理知识。2.相关理论知识急诊科医师应熟悉包括内科、外科及相关学科常见急症的诊治原则;了解常用临床生化检查、影像学、超声诊断学、CT及MRI等相关知识和诊断知识;经常阅读专业期刊,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现状和进展以及应用临床的情况;掌握专业外语和具有阅读外文期刊的能力。急救技术和技能急诊科医生应掌握的急救技术和技能包括1.独立处理各种急症(如高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急腹症、上消化道出血、黄疸、血尿、抽搐、眩晕、头痛等);.掌握通过心电图判断室颤、宽QRS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动过缓;3.掌握心肺脑复苏术、昏迷、各种休克的抢救治疗;4.掌握创伤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原则;5.掌握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初步诊断和处理;6.对暂时未明确诊断的急危重症给予适当的抢救治疗; 7.能开展气道开放技术、电除颤、急诊起搏、溶栓术、深静脉置管、动脉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穿刺、腰椎穿刺、胸腔闭式引流、导尿、洗胃和放置食道三腔管等;8.熟练使用输液泵、呼吸器、多种生理监护仪、血糖仪及分析血气报告等。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二级以下(含二级)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到省级以上医院急诊科进修培训一年,省级医院有责任和义务培训下级医院的急诊医务人员。急诊科医务人员须定期参加省急诊医学质控中心的短期培训或专题学习班。三、院前急救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急诊科应达到以下要求:院前急救组织管理制度1.严格值班制度,做到受理呼救电话后立即出车;2.随车记录制度,准确及时记录伤病人病情和院前急救情况及其疗效;3.车辆维修、保养制度,始终保持车辆的完好状态;4.通讯器材维修、保养制度,始终保持急救通讯指挥系统的灵敏有效;5.医疗应急预案制度,以达到能针对不同的应急救援需求,启动不同的救援程序,保证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三环节在执行应急任务时协调一致。院前急救网络实行区域急救的原则,保证伤病人能就近获得迅速有效的救治,避免长途运送而耽误抢救时机,也避免急诊病人过分集中在少数医院而造成该院急诊病人多而耽误抢救时机。转运系统转运原则是“救命第一”,按病情采取“直接转送、先救后送、边救边送、边送边联络”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转运途中患者的死亡率,进一步为实施院内救治争取时机。救护设备及人员要求急救车内保证急救药品完好齐全,设备至少包括心电图机、气管插管及简易呼吸器、氧气瓶和除颤仪等,有条件的可配备呼吸机及心电监护仪等。实行医师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随车医师须掌握心肺脑复苏术及创伤的初步处理原则等急救技术、知识。院前急救医疗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急救中心(站)基本标准,明确院前急救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基本人员配置标准和服务标准。建立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明确院前急救质量监督控制标准,对院前急救质量实施监控。四、质量要求1.院前急救通讯通畅,急救车出车及时,装备完善。2.急诊抢救病人到院后应立即开始处置。3.院内急会诊10分钟内到位。4.三级医院急危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