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ppt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ppt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ppt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ppt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 古典社会学理论,古典时期的社会学家,法国:Auguste Comte, Alexis de Tocqueville, Emile Durkheim, 英国:Herbert Spencer, John Stuart Mill 德国:Karl Marx, Ferdinand Tnnies, Werner Sombart, Max Weber, Georg Simmel 美国:W.E.B. Du Bois, Thorstein Veblen, Charles Horton Cooley, George Herbert Mead, W.I. Thomas 意大利:Vilfredo Pareto,第3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二、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2、正统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 3、批判理论、冲突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立场:历史实在论、批判认识论辩证法、启蒙和解放行动取向,非正统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和葛兰西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姆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萨特、梅罗庞蒂 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德拉-沃尔佩和卢西奥科莱蒂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图塞 批判社会理论:法兰克福学派 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G.A.柯恩 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德里达和福科 文化马克思主义:雷蒙德威廉斯 社会运动的马克思主义:詹姆斯奥康纳 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克里斯蒂娜德尔菲 马克思主义解放神学:康纳怀斯特 乌托邦马克思主义:米歇尔阿尔伯特 市场马克思主义:大卫施威卡特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管理学派,或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米歇尔阿格里塔和大卫戈尔登,二、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一)生平与背景 (二)主要社会学思想 (三)争论与评价,(一)生平与背景,个人生平 著述 思想来源 研究旨趣 学术阶段,Marx, Karl(1815-1883 ),德国哲学家、社会科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1815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Trier),父亲是有名的律师、犹太人。 1835年进波恩大学主修法律,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攻读历史、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1841年4月,以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4249年:1842年4月马克思成为科伦的莱茵报)的撰稿人和主编;11月与恩格斯首次会见。1843年1月,莱茵报被当局封闭,结婚,移居巴黎。1844年与卢格合办德法年鉴杂志,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与恩格斯二次会见,合著神圣家族。1845年被逐出巴黎,旅居布鲁塞尔,出版哲学的贫困。1848年2月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被逐出布鲁塞尔。3月秘密返回科伦,任新莱茵报主编。1849年5月被逐出莱茵,流亡伦敦。 185063年,在伦敦以向纽约论坛报撰稿为生,三个儿子相继去世。著政治经济学批判、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864年参与筹建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次年出版工资、价格与剩余价值,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1883年3月14日逝世。 资本论第二卷(1885)、第三卷(1894)由恩格斯整理出版。,马克思的著作,最有影响的作品: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用德文写的约占60%,用英文写的约占30%,用法文写的约占5%,其余为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1920年出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此后其他单行本相继问世。 中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由中央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出版从1956年开始出版到1985年出齐50卷;(第二版从1995年起开始陆续出版,计划出版60多卷,总字数约在4000万字左右,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著作,第二部分为资本论和手稿,第三部分为书信,第四部分为笔记、摘录。 马克思、恩格斯最主要的社会学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资本论(18631865)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 。,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赫的唯物主义 英国的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法国的历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梯叶里、基佐、米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研究旨趣,批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动力。 创立可用以指导人类解放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和革命理论。,学术阶段,早期的马克思:青年黑格尔主义 成熟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二)主要社会学思想,1、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2、社会结构理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4、社会变迁理论 基本矛盾作为动力,历史变迁的物质基础,历史形态和未来方向 5、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劳动的异化 阶级,阶级关系、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异化(alienation),资本主义制度的异化状态,劳动领域的异化 6、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三)争论与评价,经济决定论 前后期马克思的思想关系 “五种社会形态”的普遍性 预测与检验,(三)争论与评价,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然后才是一个思想家和社会科学家。 一个社会学家:正如达尔文从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起源和演化,马克思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思想武器 。社会学的同路人和批判者。 跨学科、超国界的巨大影响:在古典社会学家中,马克思是唯一一个既对社会(科)学的学术实践、又对人类社会的命运产生持久而划时代影响的人。,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社会批判理论(critical social theory) 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 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由来和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孕育于1923年建立的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作为真正学派意义上的法兰克福学派却是在50年代以后才出现。50年代初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阿多尔诺、霍克海默等第一代理论家进行理论探索和社会批判,到70年代为止的这段期间是该派理论上的极盛、并走向广阔的国际舞台的时期,70年代以后,随着阿多尔诺、霍克海默等相继去世,原先意义上作为一个旗帜鲜明、思想立场一致、队伍庞大、组织机构严密的法兰克福学派已经开始解体。以施密特和哈贝马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理论家之间出现了严重分歧。尽管作为完整意义上的法兰克福学派已经成为历史,但作为这一学派之传统的批判精神,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却没有完全放弃。,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渊源和理论特征,1、法兰克福学派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理论活动的,它的理论构建首先同马克思的著作、主要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有密切联系。 2、该派与黑格尔哲学有密切联系。它继承了黑格尔关于真理的学说和辩证法理论,还吸取了黑格尔的理性原则,把理性当做哲学思维的基本范畴。 3、它虽然大体上继承了卢卡奇、柯尔施的观点,但它极端重视个体性。这种个体主义立场与康德哲学有一定联系,但更重要的是吸取了狄尔泰、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等现代西方哲学家的相关理论。该派成员反对个人生存的标准化,关注个人的命运和处境,追求个人达到自主性、自发性、创造性、自由和解放。在这方面,他们与存在主义最为接近。 4、它的社会批判理论深深地打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烙印。 5、该派作为一种哲学、社会学、美学思潮,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卢卡奇论”物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面对一个由他自己(作为一个阶级)“制造的”现实,这个现实显得像是外在于他本身的一种自然现象;他整个地置身于此现实的“规律”的怜悯之下;他的活动限于利用某些特定的规律以实现其自我的利益。但即便如此“行动”,他仍然只是事件的客体而非主体。,物化(reification)卢卡奇由马克思的商品概念入手,商品凝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它表现的却是物的属性,展开的是一种客体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在与自然的活动中生产了各种物品或商品。但人们常常看不到这样的事实,是他们制造了这些商品并赋予它们以价值。价值被认作是由独立于行动者的市场所创造的。商品与市场被资本主义社会的行动者赋予了独立客观的存在,这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过程。马克思的这一概念是卢卡奇物化概念的基础。但卢卡奇扩展了商品拜物教的释义,将它从原来限定的经济领域推广至全部社会领域:国家、法律和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倾向于相信,社会结构有其自身生命,因而它们拥有客观的属性。,葛兰西论”霸权”,“霸权”(hegemony),在葛兰西看来是一个历史哲学的概念,它被定义为由统治阶级行使的文化领导权。他拿霸权与强制相对比,强制是由合法权力行使的,或者说是借助警察权力的运作表现的。经济决定论的马克思主义者倾向于强调经济和国家统治的强制方面。反之,葛兰西强调“霸权和文化领导权”,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并非只是依靠其赤裸裸的强制性暴力,还依靠其文化上对社会的主导影响,令被统治者在观念上认同现存的秩序。葛兰西的研究试图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为资本利益服务的知识分子如何获得文化领导权和大众的认同的。霸权概念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支配,也使我们了解葛兰西对革命的观点。通过革命而掌握经济与国家机器是不够的,还必须获得对社会的文化领导权。正是在这里,葛兰西看到了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和共产党的关键作用。,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论启蒙,- 社会中的自由与启蒙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但启蒙思想的概念本身已经包含着今天随处可见的倒退的萌芽.如果启蒙没有对这一倒退的环节进行反思,它也就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了. - 启蒙对待万物,就像独裁者对待人.独裁者了解这些人,因此他才能操纵他们;而科学家熟悉万物,因此他才能制造万物.于是,万物便顺从科学家的意志.事物的本质万变不离其宗,即永远是统治的基础.,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论启蒙,今天,人性的堕落与社会的进步是联系在一起的。经济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为世界变得更加公正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让机器和掌握机器的社会集团对其他人群享有绝对的支配权。在经济权力部门面前,个人变得一钱不值,社会对自然的暴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方面,个体在他使用的机器面前消失不见了,另一方面,个体又从机器那里得到了莫大的好处。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大众变得更加易于支配和诱导。社会下层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时候,付出的代价是社会地位的下降,这一点明显表现为精神不断媚俗化.精神的真正功劳在于对物化的否定。一旦精神变成了文化财富,被用于消费,精神就必定会走向消亡。精神信息的泛滥,枯燥游戏的普及,在提高人的才智的同时,也使人变得更加愚蠢。,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霍克海默(MHorkheimer,1895-1971)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有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1937)、极权国家(1940,与人合著)、启蒙的辩证法(1947,与阿多诺合著)、理性之蚀(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等。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纲领 :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一文中第一次使用“批判理论”这一概念来表述自己的哲学世界观,为之制订了详尽的纲领。之所以称之为“批判理论”,首先他表明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性。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批判”。其次是为了表明他的理论体系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性,努力使其成为一个更加正义、人道的社会。霍克海默所说的“传统理论”指的主要是近代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中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那些哲学流派。该文被认为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宣言,它清楚、全面、系统地说明了什么是社会批判理论,确定了其对象、性质、特征、方法和批判主体,而这一切又是通过堪定“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界限来完成的。 实证主义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一直把实证主义作为哲学上的主要批判对象,而霍克海默是这一批判的理论先驱。他认为只有彻底否定以唯科学主义与肯定主义为核心的实证主义,才能建立以人本主义和否定主义为核心的批判的社会理论,颠覆传统理论的长期统治。归结起来,他主要批判了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倾向、现象主义倾向、科学主义倾向、肯定主义倾向和反人道主义倾向。这些批判归结到一点,就是批判其反人道主义。在他看来,给人以规范性指导的理论并不是基于人的经验事实,而是依赖于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充分信念,实证主义的要害就是忽视人的主体性。他反复强调,经验事实不是纯粹被给予的,他实际上与人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人的全部感性活动的产物。,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启蒙精神批判: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是法兰克福学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所表达的对人类文明史进行的辩证反思反映出“批判理论”的最高成就。整部著作是围绕着对启蒙精神的论述和批判展开的。 1、“启蒙精神”如何由于其自身的内在逻辑而走向了反面。这里的“启蒙精神”并非专指18世纪启蒙运动所推崇的那种精神,而是对浸透在人类文化中的根本精神的总称。启蒙的目标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其纲领是使世界摆脱魔力,祛除神话,用知识来替代幻想。但历史发展到今天,启蒙成了一种自我毁灭的启蒙,启蒙的胜利就是灾难性的胜利。由于启蒙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伴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计算理性的膨胀使文明越发展,野蛮的威胁也越大,这就是“启蒙的辩证法”。人类著作受着这一辩证法无情的制约。 2、对作为“启蒙精神”集中体现的“知识就是力量”命题的批判。 他们认为,作为“实验哲学之父”的培根是启蒙运动的先锋,他所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旨在追求一种能够使人支配和统治自然的知识形式。时至今日,这一命题的负面效应已远甚于其正面效应。全部关键在于培根把知识当做是人对自然权力的表现形式。知识的本质就是技术。知识并不满足于向人们展示真理,只有操作,去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才是它的真正目标。问题在于,技术的这种权力不仅仅表现为对自然的统治,更体现成对人的统治。他们的批判深刻地揭示了启蒙的辩证过程,披露了启蒙精神给当代工业社会所造成的双重后果。但这一批判包含着浓厚的浪漫主义幻想成分。,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大众文化批判:现代大众文化是一种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信息化、商业化、产业化的现代文化形态。其重要特征是商品化趋向、技术化趋向、标准化趋向和强迫化趋向。“文化工业”的产品不是艺术品;文化的技术化意味着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导致人的异化按照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文化使人也变成了同一模式的人,单调乏味的人倍感孤独和绝望;强迫性的文化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限制了人的思想和想象力。霍克海默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是对当代社会中文化价值危机的深刻反思。 工具理性的批判:霍克海默将理性区分为“客观理性”和“主观理性”。前者以人的解放和自由为最高目标,对现实采取一种批判的、超越的态度,是“批判理性”、“解放理性”。后者以程序化的方式来测量目的,目的对它来说仅仅具有主观上的意义,直接地服务于现存的秩序,它突出手段并强调手段与目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