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交通运输管理及确保管理知识分析弹力_第1页
汽车安全交通运输管理及确保管理知识分析弹力_第2页
汽车安全交通运输管理及确保管理知识分析弹力_第3页
汽车安全交通运输管理及确保管理知识分析弹力_第4页
汽车安全交通运输管理及确保管理知识分析弹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气囊一直是各品牌车型在销售时的主要卖点,在C-NCAP的碰撞测试中,车辆是否配备气囊以及气囊是否正确爆出也是测试项目中的主要加分点。近日,我们的消费者投诉论坛接到了多名网友反映车辆碰撞后气囊未能及时弹开的问题。其中一名事主周先生甚至因气囊质量问题,于不久前将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告上法庭。记者通过对大量事故车主的走访调查以及对相关技术专家的采访过程中发现:安全气囊未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弹出,存在一定规律和特点。然而,消费者在用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误区,以为气囊的个数越多越安全;以为车辆发生碰撞后,车损严重,气囊就应该爆开;甚至大部分的消费者过分信赖安全气囊在车辆碰撞事故中所起到的作用。(周先生的车发生事故时的情景)案情回放:发生事故:撞上高速路护栏,车主周先生全身多处骨折2007年3月,来自山西的周先生花了15万元在北京亦庄某品牌4S店买下了一辆1.8L排量轿车,该车配备了双气囊。今年2月17日,周先生以110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因躲避一辆大车造成车辆失控,车头左前角撞向了路中间的隔离带。车辆发生旋转后横向停在了路中,车身侧面随即又被后方驶来的大货车撞上。因为这次事故,周先生6根肋骨骨折,颈骨、背部也有多处伤势,但事故过程中,车辆的两个气囊却一个也没有弹出。他认为,车辆发生碰撞时时速大于110km/h,发动机脱落,车辆几乎报废,而且撞击角度基本在正面45度以内,这种情况下气囊仍未弹出就是质量问题。今年6月,周先生将经销商和车辆生产厂家一并告上法庭,要求厂家在赔偿损失之外,向他道歉并召回同型号车辆。艰难维权:厂家称正面撞击刚性物体才能让气囊爆出其实,周先生在诉诸法律之前,曾与厂家和经销商之间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维权过程,但厂家的工程师对车辆进行检验后却表示:气囊未爆开的原因是撞击力度不够、撞击角度不正,而并非质量问题。在与厂家进行交涉的过程中,厂家的相关技师曾对周先生说,所谓发生碰撞,指得是车辆要与固定的刚性物体发生碰撞才会引爆气囊,在C-NCAP的碰撞测试中,车辆都是按这样的条件进行测试的。而周先生的车辆撞得是高速路中间的金属隔离带,属于可变物体,而且撞击角度也不垂直,因此,安全气囊无法打开。诉诸法律:因判据模糊、无国家标准,无奈以和解告终此案于今年10月25日、11月15日两次开庭,期间受到很多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截止发稿前,记者却了解到,这起案件最终以法院调解下的庭外和解而告终。据了解,我国尚未出台关于安全气囊的相关技术标准,即没有规定气囊在什么角度和力度下必须爆开,因此,周先生本案的判据仅能参照车辆使用说明书上的文字表述。其原文是“气囊将在车辆发生正面、强烈撞击时爆出,车身侧、后面发生碰撞、轻微碰撞、或车辆发生翻滚时,气囊不能爆出。”两个关键词在于“正面”和“强烈撞击”上。周先生认为这起事故属于“正面且强烈的撞击”,但什么角度算正面?多大的撞击力算强烈?如此抠字眼般的审判过程,让原本简单的一起小案件陷入了僵局。周先生说,他已经没有体力和精力再这样无休止的一趟趟往北京跑了,最终只好接受法官的调解,息事宁人。其实,早在今年7月底,周先生就在本站“消费者投诉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气囊在事故中未启动 厂家理由不服人的贴子。此后,又有多名网友反映了相同的问题,称自己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严重碰撞但气囊仍未弹出,这其中,除了像周先生那样的普通家轿之外,也不乏配置了多个气囊、售价在数十万元的进口车辆。其中,云南车主代先生花40多万元购买的进口SUV车型,装配6安全气囊。但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后,气囊一个也没有弹出。北京车主李先生,驾驶自己花30多万元购买的一款B级车,装配6安全气囊,在行驶到110国道河北段时,因躺避大车撞上隔离护栏,车头几乎报废,李先生全身多处骨折,但气囊一个都未爆出。事后,厂家将气囊模块拿走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李先生的车辆碰撞角度不对,气囊不爆不属于质量问题。湖南车主张先生,驾驶一辆德系品牌家轿带父母游玩归来,当车行驶至杭瑞高速公路常吉路段时,因车主驾驶时伸手关空调,致使车辆失控与道路右侧的波形护栏相撞,之后又与中央护栏发生碰撞,造成其父母一死一重伤,但气囊无一爆开。厂商回复称:车身正面仅受到轻微撞击,气囊未打开是正常情况。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安全气囊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汽车发生碰撞后,乘员与车内发生碰撞前,迅速地在二者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囊,使乘员“扑”在气囊上,以缓和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从而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程度的目的。其工程原理为: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并将其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并处理传感器的信号,当控制器判断有必要打开气囊时,立即发出点火信号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点火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在驾驶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展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囊,使得驾驶员的身体不与坚硬的汽车结构猛烈碰撞,从而减少伤害。(安全气囊系统组成示意图)气囊的相关标准:在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气体发生器和气囊都已标准化,可根据不同的车型进行选购。而作为气囊系统核心部件的控制系统,其控制机理却是各生产厂家严格保密的核心技术,它决定着气囊何时开始准确无误地点爆。也就是说,气囊控制系统要能准确判断出正撞、偏撞、斜撞和撞树等各种复杂情况的碰撞强度,并准时点爆气囊。目前以国外的资料中可以得知,对使用安全带的控制系统来说,一般情况下规定:20km/h以下下面撞墙时,气囊不点爆;30km/h以上正面撞墙时,气囊一定点爆;20-30km/h之间为点火的模糊区,气囊可点爆也可不点爆。对于我国来说,截止到2008年,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中有关汽车安全方面的标准共有78项,其中主动安全29项,被动安全23项,一般安全26项。在这些强制性标准当中,没有关于安全气囊的相关标准。(安全气囊系统结构及传感方式布置示意图)结论:安全气囊何时应该点爆是各汽车厂家的保密技术,目前我国尚未有强制性标准。对于车主们认为的气囊质量问题,厂家将气囊检测后却往往给出“并非质量问题,是没有达到气囊起爆条件”的说法。这是因为,厂家普遍认为:如果传感器没有将接收到的信号传给控制器,或者控制器发出点燃气囊的指令而气囊没有爆开这才有问题;如果控制器没有发出点燃气囊的指令,不论车辆撞成什么情况,都不应该是质量问题。记者调查二:什么情况下的碰撞气囊不容易弹出来?通过对数十位车主和专家的走访调查,记者发现有如下几种情况的磁撞不易使气囊弹出:1. 车辆与高速公路的护拦发生碰撞。这种情况下,即使车速比较快,碰撞较为严重,但由于护栏不是刚性物体,车头与护栏撞击的角度较小,很多情况下气囊无法爆出。2. 车辆钻入前方大车车身下部。由于气囊的传感器一般安装在车辆前部或中部位置较低的地方,因此,一旦发生碰撞的部位在车辆的中上部,传感器可能无法感应真正的撞击力度,并无法向控制品传递正确的信号。3. 车辆发生翻滚时。4. 驾驶员未系安全带时。专家说法:气囊的起爆条件只有主机厂自己清楚北京安诚保险公估有限公司车险部经理郝立强告诉记者,以他们多年从事事故车辆定损的经验来看,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与护栏发生碰撞时,即使车损较为严重,气囊大多却无法弹出。“金属的带状或片状护栏本身就有一定的缓冲和吸能作用,再加上车辆与其发生碰撞时大多是侧面剐蹭而非正面撞击,所以大部分情况下,高速路上撞护栏气囊都不爆。”郝经理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汽车碰撞试验室主任张金换女士表示,气囊起爆的核心技术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撞击角度要在左右各30度范围内、并到达一定撞击力度时才会起爆,而具体的起爆条件只有主机厂自己知道。此外,一旦事故发生后想要对气囊模块进行检测,如果厂家不提供诊断仪器并支持对故障编码进行下载的话,真正的检测其实很难进行。安全传感器会防止气囊系统的误动作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汽车技术专家表示,汽车在碰撞之后气囊是否打开不能以车辆损坏程度来判断,因为气囊为电脑控制系统,它的打开条件在电脑中已经固定。通常气囊爆开条件比较苛刻,与碰撞减速度、角度、碰撞物形状和刚度等多种因素有关。汽车安全气囊的传感器按其功能来分,有碰撞传感器和安全传感器两大类。碰撞传感器是安全气囊中用来检测碰撞强度的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汽车前方左右两侧,以分别检测前方左右两侧纵向30度范围内的撞击。安全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用来防止气囊系统在非碰撞状况下引起气囊的误动作。气囊系统通常装设这两个安全传感器,在感应撞击力量的同时,也用来防止系统在非碰撞状况引起气囊的误动作。当发生碰撞时,足够大的减速度力使安全传感器两触头(触点)闭合,将电雷管电路接通。它只有在车辆前方发生冲撞时才对减速度作出响应。否则,即当冲撞以外的其它原因,即便碰撞传感器有信号输出,如果安全传感器无输出,则判定车辆无冲撞,气囊也不会展开。结论:1.安全气囊正面碰撞刚性物体且达到一定撞击力时才会爆出。2.正面碰撞指撞击角度在左右各30度范围内,但目前各厂家没有统一标准。3.刚性物体一般指墙壁、电线杆、树干等表面积较大、坚固不易变形的物体。4.目前各厂家对所谓的“撞击力”均没有明确解释。可以说,撞击力与车辆行驶的速度有一定关系,与撞击的角度和发生碰撞的物体也有一定关系。记者调查三:气囊有危险,弹出需谨慎安全气囊的负面作用: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要达到乘员保护的最优化,需要根据每辆车的不同,对乘员保护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参数匹配。不合理的匹配,不仅达不到保护乘员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乘员较大的伤害。比如,气囊点爆时间过晚、气体流速过快、气囊展开方式不合理等,都会导致乘员的伤害指标上升,增加头部、颈部或胸部的伤害。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字,1986年至1997年2月15日,安全气囊共挽救了1828人的生命(其中有1639名司机,189名乘员)。但在上述时间段内,气囊造成38名儿童、21名司机、2名乘员死亡。造成死亡的原因有如下几种:儿童及儿童座椅靠近气囊;碰撞前使得儿童更加靠近气囊。气囊主要造成头和颈部伤害。另外,矮个子司机受到的伤害也是类似原因。(副驾驶位置的安全气囊关闭按钮)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目前我国尚未有第三方权威机构能够接受个人委托,对安全气囊做出检测。据了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试验研究所实车碰撞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碰撞试验室均能对气囊问题进行检测,但目前只能接受法院的委托。“车主觉得汽车厂家的检测结果不能服人,同样的,如果我们接受车主委托进行检测,在没有厂家在场的情况下,对方也不会承认检测结果的权威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向记者表示,在汽车消费的问题上,消费者确实处于弱势地位,与其追究“发生事故时气囊为何没有弹开”,不如在驾驶时多多小心,不要过分依赖安全气囊的作用。此外,也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尽早出台有关安全气囊的强制性标准,别再让消费者经历惨痛事故后却无法可依。结论:1.安全气囊一定要配合安全带一起使用。如果驾驶过程中不系安全带,气囊弹出时会对乘员造成很大的伤害。2.注意车辆中的安全气囊开关。有些车辆的副驾驶安全气囊有手动开关,如果不慎将其至于“关闭”状态,则安全气囊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也不会弹开。3.尽量不要将儿童置于副驾驶座位上。安全气囊起爆时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儿童的身材矮小、肢体柔弱,容易受到意想不到人伤害。4.驾车时尽量不戴框架眼镜。如果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配戴眼镜,一但气囊弹出,破碎的镜片材质或将在眼睛造成严重伤害。分析了这么多案例,也请了这么多专家。但最终还是不能解释“气囊究竟怎么装,才能肯定弹出”,因为像碰撞试验那样能确保气囊百分之百的试验,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完全相同。除非,您是踩着油门对着墙撞,或者“瞄准了”对着前车屁股猛撞 撞车是一瞬间的,是不受您控制的,接下来只能听天由命了。气囊只是多了一层保障,但绝不是多了一份保险。弹出有条件,切不可完全寄托气囊作用全文总结:1. 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