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干预与哺乳期高血压治疗策略.ppt_第1页
双心干预与哺乳期高血压治疗策略.ppt_第2页
双心干预与哺乳期高血压治疗策略.ppt_第3页
双心干预与哺乳期高血压治疗策略.ppt_第4页
双心干预与哺乳期高血压治疗策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心干预与哺乳期高血压治疗策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陈琦玲,病例简介,患者女性,26岁,首次妊娠,妊娠34周时出现头痛、眼花,无呕吐,无意识丧失,有高血压家族史。 查体 血压180/100 mmHg,心率80次/分,心脏各瓣膜听诊均未闻及病理性杂音,眼底动静脉比例为12,视网膜水肿,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尿蛋白(+),血肌酐80 mmol/L,白细胞 6.2109/L,血红蛋白 13.5 g/dl,血糖5.2 mmol/L,总胆固醇4.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 mmol/L , 血钾4.3 mmol/L,尿素氮(BUN)4.6 mmol/L。 诊治经过 予以拉贝洛尔100 mg,3次/天;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2次/天;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 产后停用药1周后,再次出现头晕,血压为160/104 mmHg,为什么血压又回升? 追问病史: 自觉被冷落 睡眠不好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下 继续药物治疗,拉贝洛尔100 mg,3次/天 血压控制在140/80 mmHg,心率70次/分,继续哺乳。,女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达3.3亿。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显示,全年因血压升高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达200万。 育龄女性确诊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1%,临界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43%,总患病率7.53%。育龄女性35岁后,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上升。 女性由于性激素的作用、肥胖影响、盐的敏感性差异和避孕药这四大因素,在不同时期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所不同。 哺乳期高血压合并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高血压的治疗及哺乳增加了治疗的难度。,2020年中国疾病总负担排行榜,(%) 第五位 第四位 第三位 第二位 第一位,精神障碍 /自杀,摘自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版全球疾病负担,双心医疗模式提出的背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高血压-医生治疗手段仅限于 生活方式的改变 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女性一生中内分泌的变化,心理障碍的危险期: 1 .青春期 2.孕产期 3.更年期,产褥期,一 哺乳期特点,1: 据统计,发生心理障碍妊娠期占17,产褥期可占38%. 2:产褥期在产后两周内是产妇的心理转换时期,特别敏感,易受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情绪不稳定,具有易受暗示和依赖性强等,尤其产后57天最为关键 产后1个月心理状态趋于稳定,但心理障碍发生率仍较高,仍需重视。,3:哺乳后期的心理问题 担心乳汁不足 担心乳汁营养不足 新生儿或婴儿疾病,母亲焦虑,加上孩子住院就医使母婴 分离,常是中止母乳喂养改人工喂养的原因。 上班后精神紧张,体力疲劳,使母亲失去继续母乳喂养的信心,二 产褥期心理障碍(抑郁症)机制:,1:由于胎盘排出后,胎盘类固醇如雌激素、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突然降低,可影响神经介质5-羟色胺的合成减少 2:同时 内啡肽、儿茶酚胺、多巴胺、产后垂体及甲状腺功能的改变 3:产褥期躯体疾病,如分娩及产后并发症、产科手术、麻醉、产褥感染等均与产褥期心理疾病。,抑郁症,很多生理功能通过神经递质调节 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传递下降 突触后膜发生适应性改变,精神药理学机理,由于缺乏NT,受体进行调整,心理因素引起EH 的发病机制,哺乳期女性高血压治疗,一:非药物治疗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限制食盐, 减少膳食脂肪, 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 注意补充钾和钙,多吃蔬菜和水果, 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 减轻体重,,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的治疗药物,注:妊娠期应用降压药物的安全级别A 对照研究显示没有风险:充分的临床试验证据显示对母儿无不良影响;B 无证据提示有风险:现有研究未发现该药对母儿有风险,但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论证;C 风险不能除外:缺乏人类研究,动物研究提示对胎儿有风险,或缺乏动物研究。其获益可能大于风险;D 研究证实有风险:现有证据显示此药对胎儿有风险,但其获益可能大于潜在风险;X 孕妇禁忌:人类或动物研究提示对胎儿有风险,其风险远远大于获益。,二:哺乳期药物治疗,一:期高血压女性若希望母乳喂养,可在密切关注血压情况下短期哺乳。对必须用药者, 1:考虑使用 钙拮抗剂CCB(例如硝苯地平) 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或美托洛尔缓释剂,不推荐 选用普萘洛尔或阿替洛尔)。 2:不提倡应用 甲基多巴-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 利尿剂-造成母乳分泌减少、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 应当注意,3:禁用药物 ACEI 和ARB 由于ACEI分子一般较小,故可能会转移到乳汁中。除卡托普利外,ACEI的活性代谢物均有较长的半衰期,但这些活性代谢产物口服很少被吸收。 目前尚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哺乳期使用的相关数据,此类药物分子较小,可转移到乳汁中。一些未公布的研究表明,在泌乳大鼠乳汁中可发现这些药物。大多数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母体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从而可限制药物进入乳汁中,但乳儿暴露于药物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尚未知晓。,哺乳期用药应注意:,用药应有充分指征,尽量选用进入乳汁少、对乳儿影响小、对乳母疗效高的药物 根据药物半衰期调整药物与哺乳的最佳间隔时间,一般用药时间选在刚哺乳结束时或距下次哺乳相隔4小时以上,避免在乳母血浆中药物浓度最高峰时哺乳 当乳母用药剂量较大或时间较长时,须定期检查乳儿血药浓度,超过乳儿耐受浓度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