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1页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2页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3页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4页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2008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历 史 20083本试卷共10页,32小题,满分1 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 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 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 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 的,答案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 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 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这首春望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农民起义,封建统治秩序动摇B安史之乱,人民流离失所C四川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D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破坏中原稳定3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政 C朋党之争 D农民起义4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 自由主义5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C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6拿破仑三世时,修建了枫丹白露博物馆中的中国馆其中收藏的文物大多是从中国掠夺的,与此相关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7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82007年6月,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深 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西方国家经济萧条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衰退A B C D92007年12月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特意去山东曲阜参观,并作了以下题词。这一题词的深刻寓意是:A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B日本人民特别崇拜中华文明C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然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D中日两国人民要继承友好交流传统,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10下列事件促进了新中国 “一五”计划建设的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中国共产党“八大”的召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A B C D11协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946年的政协会议,达成了国共两党联合执政的决议B建国初期,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C“文革”期间,政协工作陷于瘫痪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政协工作得到恢复和改进12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A B C D13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以上叙述A真实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D正确反映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14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A BC D15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C元老院 D民众法庭16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A权威 B理性 C法律 D宗教17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A教随国定 B信仰自由C反对宗教信仰 D因信称义18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19由“原则民主”向“程序民主”演进,是近代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为美国“原则民主”(指自由、平等原则)奠定思想基础的文件是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20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 21列宁在四月提纲中为当时俄国革命指明的新的方向是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发动武装起义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2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导致了社会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其中,从业人员比例不断下降的是A职业经理人员 B国家公职人员 C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D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3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苏联综合国力的增强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C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4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流派中,最能体现个性化特点的是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25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变化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 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A B C D二、必做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4分,第30题13分,共计66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1987年8月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的一艘古代沉船,被我国考古人员命名为“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厚的淤泥所覆盖,船头朝向西南240度,船体保存依旧完好,整艘沉船没有翻、侧,而是端坐海底,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据初步推算,“南海一号”是尖头船,长度为26米以上,宽度10余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按照这条船的载货量计算,文物总数将达到六万件到八万件。 目前,从“南海一号”打捞出水的文物,大多数是瓷器,有瓶、碗、盘、碟分别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品种超过30种。起获的文物还有:船上用麻石制的长方形条板的“锚;一些古船身上的碎木块,其材质大部分是马尾松木;一条近2米长的鎏金腰带;一只硕大的金戒指;一只鎏金龙纹手镯:两具眼镜蛇遗骨:在“南海I号“沉船点发现的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古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最近的是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宝;还发现了铜镜、朱砂、胭脂盒等。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南海一号”考古面临的个问题是“它是否是中国制造的船只”。在上述那些已出水文物中,可以直接用来考证这一问题的是什么? (2分)(2)假如“南海一号”是我国宋元时期的沉船。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一下,我们将会从它那现已密封的船舱中,找到哪些种类的瓷器? (2分)(3)假如“南海一号”是我国宋元时期的远洋货船。为了那一次远航,“南海一号”在沉没之前可能到过当时中国的哪几个港口?(2分)它又将驶向哪些地方?(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进行推测并说明理由。(4分)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 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材料二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材料三 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 “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务、递信凡九省,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 以上均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2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3分)在 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4分)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简明学制图 注: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贵胄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注: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属于社会基层的地方官学材料二 癸卯学制图(1904年颁) 材料三 壬子癸丑学制图(1912年-1913年颁)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学制的特点。(3分)(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癸卯学制具有什么突出的时代特点? (2分)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原因。(3分)(3)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壬子癸丑学制又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各有何进步作用? (6分)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1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钱乘旦: 工业革命中的贫穷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1900年=100)年代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工业生产指数43566794100工资增长指数64708190100 以上表格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制定(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哪些社会现象,(3分)并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3分)材料三 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小说西比尔对19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作了以下描述:“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 注: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1868年、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款等。 材料四 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为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2)依据上述四则材料,针对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分化的问题,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在认识上有何不同? (4分)他们两人之中谁的认识更符合英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为什么? (4分)30(13分)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回答下列问题:(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5分)(2)20世纪90年代推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5分)三、选做题。本大题有两小题,第31、32两题同样分值,均为9分。每位考生只能在两道试题中选定其中的一题做答,并将所选做试题的题号填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解析:08年高考的选修部分考核的难度一定会加大,提高难度的最好办法:就是采取综合及比较方式,将选修本的几个知识点有机机融合,二题均体现了这一理念。31(9分)能否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是近代各国兴衰成败的关键。结合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三国改革的背景看,阻碍这三个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内因主要是什么? (3分)(2)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中断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造成其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分别为两国的近代政治制度建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分)32(9分)伟大的政治家,往往以其超凡的人格魅力和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时代的前进。结合孙中山、甘地、凯末尔的政治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孙中山曾对蔡元培说:“我不善处成功,而善处失败;愈失败,我的精神愈焕发。”试举例说明孙中山的“不善处成功,而善处失败”。(4分)(2)孙中山和凯末尔都为各自国家的政治民主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两人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2分)(3)爱因斯坦在评价“圣雄”甘地时说过“后代的子孙将无法相信,世界上曾经活生生地出现过这样的人物”。甘地为印度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感人的品质? (3分)2008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答案1-5 C B A B D 6-10 B C B D A 11-15 A B C D A 16-20 C B B C B 21-25 A C A B C26.答案(12分)(1)用麻石制造的船“锚”, 制造船身的马尾松木。(2分)(2)青瓷,白瓷,青花瓷,釉里红(答对任何一种给1分,此问得分共计2分)(3)到过的港口:宁波(明州)、杭州、泉州、广州。(答对任何两个均可得分,共2分)。理由:它大量装载有产自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地的瓷器;还有铜镜、朱砂、胭脂盒、金腰带、金戒指、金手镯等等。(2分)驶向的地方:南洋(东南亚)、印度(南亚)、阿拉伯(西亚)(答对任何两个均可得分,共2分)。理由:沉没时船头朝向西南240度;船上有鎏金腰带、金戒指、金手镯;有两具眼镜蛇遗骨。(答对任何两个均可得分,共2分)27.答案(13分)(1)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2分)(2)宣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分)(3)过程:从议会制度,到宪法思想,再到责任内阁制。(分)探索:清末预备立宪和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临时约法的颁布。(4分) 28.答案(14分)(1)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有从中央官学到地方官学的学校体系;封建政府对学校教育控制严格);学校教育重视以儒家伦理道德约束学生(以儒学教育为核心);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封建官僚(如答官僚贵族子弟享有教育特权、学校教育重文轻理、忽视科技教育等也可给分。)(3分)(2)时代特点:建立近代学制;引进西学(注重实业教育)。(2分)社会原因:西学的传播;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3)学年大大缩短。有利于青年一代尽快成才。重视师范教育。为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取消儒家经学课(加强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训练)。有利于打破儒家思想的束缚(培养民主平等观念,培养科学知识与技能)。女子教育纳入学制。有利于提高妇女地位(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实现男女平等)。(答对一个变化(1分)与作用(1分)各得2分,该问得分不超过6分。)29.答案(14分)(1)19世纪上半期,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1分)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或工业资产阶级)财富迅速增长,而劳动者(或工人阶级)相对贫困。(1分)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1分)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1分)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增长幅度较大(或经济待遇有较大改善)。(1分)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殖民掠夺给英国带来财富的迅速增长;工人为争取经济权利不断进行斗争(答对任何一点都可得分,该问得分不超过1分)。(2)迪斯雷利:从改良主义思想出发,主张通过政府改革,提高“穷人”阶级(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缓和社会矛盾。(2分)恩格斯:从阶级斗争的思想出发,强调工人阶级应该以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方式反对资产阶级统治,求得自身解放;(2分)迪斯雷利。(1分)英国资本主义制度适应当时英国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发展)需要;英国并不具备工人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条件;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发展。(3分)(说明:本问题涉及按生产力发展标准还是按阶级斗争标准衡量社会进步的史学理论问题。)30.答案(13分)(1)二战后,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分),稳定了世界金融(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1分)。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订,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建立(1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