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pt_第1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pt_第2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pt_第3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pt_第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执教 王炳清,文学常识,辛弃疾字 ,号 ,山东济南人, 时期爱国词人,其词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与 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幼安,稼轩,南宋,苏轼,辛弃疾出生于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21岁参加抗金义军曾经是踌躇满志的意气风发少年,不久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文武双全辛弃疾,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1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抗金。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写作背景,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解读上片。 思考: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长天,秋水,楚天之下,辽阔无边山水间,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浩浩荡荡的长江滚滚流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 。,哪些意象?有哪些特点?,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远山,此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 忧愁和愤恨。,此三句写什么?诗人的情感如何?为何如此呢?,举目远眺,层层叠叠的远山,有的像立起的玉簪,有的像螺旋形的发髻,景色虽然壮观,但只能引起忧愁和愤恨。,诗人见如此壮美的远山,又是秋高气爽之时,为何诗人说远山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借言远山之献供,抒发内心之忧愤。,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深意? 这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夕阳西下,孤雁声声哀鸣,更加引起了身处江南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落日”,“断鸿”,2.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杆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上片:,景色: 江天、山景、落日、 断鸿、游子,动作:看、拍、会、登,主要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比喻,上片小结,描绘一幅高远清爽的秋天画面,抒发了报国无路, 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研读下阕,典故是怎么回事?辛弃疾使用典故表达什么意思?,典故: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的味美的鲈鱼,于是弃官回乡。 晋书张翰传,“登临意”之一:借 “张翰思归 ”一典,写明不愿忘怀时事、弃官归隐,表白抗金的决心。,(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翰(字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事告诉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三国志陈登传,(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登临意”之二: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典故: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几围粗,便感慨地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说树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登临意”之三:词人借此典故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在充满忧愁的风雨年代,人也像树木一样渐渐衰老。,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张翰 念鱼归隐(否定) 许汜 谋取私利(否定)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时光流逝,否定自私自利,向往英雄豪杰,哀叹年华虚度,思考,鄙夷胸无大志,“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思考,谁能唤来衣着鲜丽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辛词擅长用典的特色。,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