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的新视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ppt_第1页
师德建设的新视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ppt_第2页
师德建设的新视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ppt_第3页
师德建设的新视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ppt_第4页
师德建设的新视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德建设的新视野: 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徐红英 龙川县佗城小学,提 纲,一:新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职业 道德? 二: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职业道德 三: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道德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重构与建设,一、新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职业道德?,“强国先强教”已成共识 教育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这个发展快慢的短板,教师的工作不再简单, 师生关系不再单纯, 师道尊严正在萎缩, 中国的师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 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社会都很看重教师人格。,师德问题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宗教学等。 从伦理学角度看,师德是道德商数问题; 从心理学讲,道德又与认知相关; 从教育学角度看,师德涉及教师的人格问题; 从宗教学或哲学角度看,师德问题还涉及人性的认识。,教师身上道德商数高低、人格伟大与否、交往频度的疏密、社会资本的多寡, 都可以成为评判教师师德状况的指标与尺度。,1、中小学教师师德存在的现状,知行脱节; 言行不一; 知情分离; 双重人格; 双面人生,教师职业道德的结构性确失 职业信念动摇,缺乏责任感 职业观念传统 职业行为失范,违反教育法律法规 教书与育人相分离,2. 从传统教师隐喻看理想 教师形象的缺失,隐喻一:春蚕、蜡烛、春泥“悲壮牺牲者”的教师形象 隐喻二:一桶水“知识灌输者”的教师形象 隐喻三:园丁“技术熟练者”的教师形象 隐喻四:工程师 “落寞的孤独者”的教师形象,3、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师德 师能 专业化发展,师德内涵的理解仍停留在: “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求知创新、育人为本、以身立教”等较为空泛浅易的理解上。 关于师德的内涵表述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教师职业理想 教师职业责任 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良心 教师职业作风 教师职业荣誉,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具有敬业精神是人的一种美德,体现着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敬业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把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产生敬业的心态; 第二层次:把职业当成事业,为事业心甘情愿地奉献、牺牲,这是超越功利层次的敬业精神。 后一种敬业包含对职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光荣感和自豪感, 我们所倡导的正是这种敬业精神。,什么原因? 使得师德规范在老师们眼里仅仅是外在行为的束缚而不是源于内心的追求?,师德教育内容 过度理想化,把一部分教师能够达到的道德理想等同于所有教师都必须达到的道德规则; 过分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相对落后,无法体现新时代教育人际关系的所有特征; 泛适应性,不能很好地反映教师的“专业道德”。,师德精神的内涵 不能为广大教师完全认同。 红烛,它曾被认为教师道德的最高体现。 据调查,相当数量的年轻教师并不接受这一说法。 师德教育形式,外在的强迫和灌输。,4、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是“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 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观。 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国内学者研究名师的基本特征发现: 发自于内心深处对教育的无比热爱; 对教育事业有着执著坚定的献身精神。,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获取成就的动机与欲望; 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名师的基本特征给我们的启发: 敬业精神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和进行教育创造的动力之源。,教师应该追求三个境界,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指教师要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 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 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 这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以自身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境界。,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对教育失误的反思。区别优秀还是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是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最关键因素之一。 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是今天师德的新内涵。,教师专业道德 从世界上先进国家研究成果看 基本内涵与过去的一般性师德要求相比较,最主要的特点是: 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伦理规范的建立,而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与应用。,中小学教师: 谁偷走了你的激情?,二、职业倦怠与师德,(一)职业承诺 是对职业的认同感和情感依赖程度。 1、情感承诺:对自己职业喜欢的程度。 2、规范承诺:对职业要求(规范)的认同程度。 3、继续承诺:留在这个职业的意向。,(二) 职业倦怠,是对所从事的职业感到倦怠,筋疲力尽,无助、焦虑,抑郁。有三个因子: 一是情绪耗竭:感到疲劳精力耗费太多; 二是低成就感:“重复昨天的故事” 三是去个性化:对工作对象以冷漠方式、不耐烦、冷淡。,对中学教师的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问题现状的调查,中学教师存在着职业承诺低,职业倦怠指数高的现象。 中学教师职业承诺低的表现: 对目前的工作环境不满意, 成就感不强, 对职业的忠诚度不高。,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在工作中经常有挫折感 人际关系不融洽 刻意回避社交活动 周期性的激动、焦虑、沮丧 对工作无热情 身体小毛病不断 感到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十分无聊 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得过且过,2011年对我县一千多名教师的调查,结果如下: 倦怠比例 经常性(高度)倦怠的占22.6, 中度倦怠的占60以上 确定苦恼感(低度)占27.4,从职业倦怠的研究得出,工作时间的增长是产生职业倦怠的条件之一。 根据教龄来考察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状况。,2011年某市教育局教研室对全市二十个学校,二千五百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整体上不严重。 教龄6-10年是教师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的610年成就感一直呈下降趋势,而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却呈上升趋势。 工作的610年是倦怠表现最严重的阶段。令人满意的工作成绩是建立在过渡支出基础上的。 如果在这种状态下继续工作,不进行必要的调节,倦态就会因此而进一步加剧,教师的职称与教学成就是相关的,随着职称的提高,教师的成就感也在增加。 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程度最高的是一级教师。 一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半数以上(53%),年龄主要在3040之间,是中学教师的骨干力量。 他们所承受的来自教学的、学生管理的任务,来自于同事之间的竞争以及家庭的压力显然要高于更年轻的教师或更年长的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的情感衰竭程度显著高于中学二级教师 去个性化程度最高的也是一级教师,最低的是高级教师; 成就感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升高,高级教师的成就感最高,二级教师的成就感最低。,重点中学的生源好于一般学校,教学和管理中所遇到的学生问题都较一般中学少,教师所感受到的来自学生的压力较小; 一般中学的教师感受到的生存压力很大; 普通学校的教师职业倦怠呈现出相对“一低两高”的状态。,班主任老师的情感衰竭程度比一般任课教师严重,去个性化现象也较一般教师严重,成就感比一般教师高。 国外有研究表明,学生的行为问题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研究也发现学生的问题行为是造成教师压力的首要因素。 处理学生问题需要较多的情感支出,因而班主任容易倾向于去个性化。,女教师的情感衰竭状况和去个性化状况都比男教师要轻,成就感比男教师高; 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的教师在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一般学校的教师情感枯竭以及去个性化程度都比重点学校的教师严重,成就感也较重点学校的教师低;,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反过来就会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恶化,职业倦怠进一步增强,继而影响到下一次的工作状态,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对工作有极强的破坏力。 教师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通过对大量体罚事件的剖析所示: 近年来,校园里偶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 个别老师因为学生的一点过失,罚学生吃苍蝇,强迫学生互相打耳光,有的甚至往学生脸上刺字,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体罚并不是由于教师的师德差而造成的,很多都是教师情绪压力问题造成的焦虑过度,致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容易小题大做,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而造成的。 教师的一时冲动,甚至危及学生一生。,这些极端现象的发生,不能不引起人关注。 如果单纯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不能完全奏效的。 这些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有直接关系。,教师幸福指数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最大的、急于解决的问题是提升老师的幸福指数和热情度数。 不要令老师冷漠的面对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少的动力必然地导致越来越少的成绩。,职业倦怠的原因,1、赞誉与现实的背离 教师是一种专业、一种职业,不能把它神圣化,去物质化。教师地位不高,社会对教师期望很高,责任过大,给教师带来过重压力。 2、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 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与社会地位与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不对称。,3、从知识的权威到知识的组织者教师权威地位的解构 教师在知识问题上的权威不断下降: 古代教师靠自己的研究获得权威,是一种学者个人的权威;近代的教师则是靠严格的教学制度获得权威,是一种职业的威信。 现当代社会教师的角色威信是依靠其科学的知识组织,即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各种知识组织起来促进发展学生的能力。,职业倦怠的成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传统的“师德尊严”不断受到挑战、不断后退、逐渐被淡化。,师生关系的变异: 不再是相互尊重的关系 买卖关系?(部分教师认为) 教师是知识的卖主,学生是知识的买主? 重塑师生关系 中学教师职业心理的优势感日降,职业倦怠日增。,3、教师角色定位与冲突 教师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需要遵循不同的社会规范。 学生面前是师长,教师面前是同事或下属。 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的境况并不完全取决于其与学生群体相处的境况。,一个教师可能很受学生群体的爱戴和尊敬,在学生面前是成功的教师。 但不一定能保证这位教师在教师群体中也能得到本人期望得到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出现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很受学生欢迎之时也得不到校方和教师群体的认可的现象。 教师因而感到自己的辛勤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感到委屈、不平、气愤、懊恼,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4、新形势下教师职业走势造成的职业优越感的消失,工作的危机感。铁饭碗随时有被打破的可能。 “教育即服务”的观念。 教育日益成为一种服务行业,而服务行业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教师与家长、学生的关系的改变,使教师处于服务者的地位,与有些老师的传统观念相冲突,消极的行为与心理便加重了。,5、角色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矛盾,教师角色的价值观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作为个体,教师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职业角色价值观与教师个人价值观冲突严重 长期的心口不一、口是心非易导致教师的人格分裂。,6、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矛盾,强烈的迷失感 反馈不足 完美主义 回报不足,7、教师职业特性的自我矛盾,成效内隐 投入失效 极值饱和 工龄反差 绩效滞后,克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行动。,体育锻炼 为自己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确定合理的专业期望 投身教育变革实践 明确角色责任 提高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另寻工作,三、心理素质与师德,从心理的角度看,敬业是人健康的心理特征。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应具有爱和工作的能力,精神健康的人对工作的关注和投入应该超过对自身的关注和投入。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敬业是衡量人健康程度的一项指标,心理健康的人认同自己的工作职业。,一个教师的师德与其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解决师德问题,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素质问题。 老师的心理素质决定了其在工作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与保障。 心理素质不健全的教师,更容易产生师德问题,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差异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1、从相关研究看教师的心理健康,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所城乡中小学的名教师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约有五成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也比较高.,杭州市教科所对市区30所学校的近2000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 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压力大于非毕业班教师. 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更显示: 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生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地存在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教师心理存在障碍的原因 : 近五成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工作太累”,其中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小时。 待遇偏低、工作繁重、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等。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压力.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和教师实际生存状况的反差是教师心理压力增大。 校长们则反映上级的检查太多太滥.,2、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方法,认知调节:淡薄名利 行为调节: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 情绪调节:从工作中寻找乐趣 人际关系调节:重视家庭生活 人际关系调节:工作小环境的建设 生活节奏调节:注重休闲娱乐,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提出保持心理平衡了十条建议,可以借鉴: 不要斤斤计较;适当让步; 对自己不要太苛求;知足常乐; 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 暂离困境;对人友好; 找人倾诉烦恼;积极娱乐;帮助别人做事。,教师以积极心态来对待工作,把敬业看作为一种习惯。 人需要通过工作来寻找自己的归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工作会让人感觉到的是一种快乐。 敬业是一种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