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冲刺试卷(计算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9年中考物理冲刺试卷(计算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9年中考物理冲刺试卷(计算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9年中考物理冲刺试卷(计算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题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某燃气灶将2kg,25的冷水烧开求:(1)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如果该燃气灶的效率为25%,加热这些水至少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燃气?(3)燃气灶的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燃气热值约4.5107J/kg C水=4.2103J/(kg)【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2kg(10025)=6.3105J;(2)由=可得,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Q放=2.52106J;由Q放=mq可得,需要完全燃烧的燃气质量:m燃气=0.056kg;(3)用燃气灶加热时,热量散失严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全部被水吸收答:(1)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6.3105J;(2)至少需要完全燃烧0.056kg的燃气;(3)燃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全部被水吸收2某家庭用的燃气热水器,将20kg的水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试求:(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多少?【解答】解:(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Vq=0.21m34107J/m3=8.4106J;(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20kg(6010)=4.2106J;(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100%=100%=50%答:(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8.4106J;(2)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6J;(3)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50%3如右图(a)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某处时,电路中电流表A、A1的指针偏转一样,如图(b)所示则:(1)通过R1的电流是多少?(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解答】解:据图可知,两个电阻是并联的关系,其中A1测量的是R1的电流,A测量是总电流,由于电流表A、A1的指针偏转一样,所以电流表A选择的量程是03A;电流表A1选择的量程是00.6A故从图中可知:电流表A1的分度值是0.02A,所以A1的示数是0.4A;电流表A的分度值是0.1A,所以其示数为2A,即总电流是2A,R1的电流是0.4A,所以根据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通过R2的电流是I2=II1=2A0.4A=1.6A答:(1)通过R1的电流是0.4A;(2)通过R2的电流是1.6A4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9V,V1表示数为6V,L2电流为2.5A,则(1)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2)L1的电流是多少?电流表示数为多少?【解答】解:(1)由电路可知,两灯串联,V1测量L1的电压,故L1两端的电压为6V;V2测量L2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得L2两端的电压:U2=UU1=9V6V=3V;(2)因两灯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故两灯的电流一样大,都等于L2中的电流2.5A答:(1)L1两端的电压为6V,L2两端的电压为3V,(2)L1的电流是2.5A;电流表示数为2.5A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30,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是0.3A当闭合S、S1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求:(1)电源电压;(2)R2的阻值是多少?(3)当闭合S、S1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解答】解:(1)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0.3A30=9V;(2)当闭合S、S1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即为通过R2的电流,则I2=0.2A,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R2的阻值:R2=45;(3)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当闭合S、S1时,干路电流:I=I1+I2=0.3A+0.2A=0.5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UI=9V0.5A=4.5W答:(1)电源电压为9V;(2)R2的阻值是45;(3)当闭合S、S1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4.5W6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0.2kg的水,水的深度为10cm求:(1)容器中水的重力;(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g取10N/kg)【解答】解:(1)容器中水的重力:G=mg=0.2kg10N/kg=2N;(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gh=1103kg/m310N/kg0.1m=1103Pa答:(1)容器中水的重力2N;(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1103Pa72016年里约奥运会,质量为56kg的中国举重名将龙清泉以抓举137kg,挺举170kg和总成绩307kg的好成绩夺得冠军(g取10N/kg)(1)抓举前龙清泉在手上涂镁粉,目的是增大摩擦(2)若龙清泉在训练中将50kg杠铃缓缓举高0.5m,则他对杠铃做功是多少?(3)比赛中龙清泉挺举170kg的杠铃静止站立,如图所示若他双脚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500cm2,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解答】解:(1)抓举前龙清泉在手上涂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2)挺举过程中对杠铃所做的功:W=G杠h=m杠gh=50kg10N/kg0.5m=250J;(3)龙清泉的重力:G1=m1g=56kg10N/kg=560N;170kg的杠铃的重力:G2=m2g=170kg10N/kg=1700N;挺举时把杠铃举在头上静止时,龙清泉对地面的压力:F=G总=G1+G2=560N+1700N=2260N,受力面积S=500cm2=0.05m2,此时龙清泉对地面的压强:p=45200Pa;故答案为:(1)增大摩擦;(2)他对杠铃做功是250J;(3)他对地面的压强是45200Pa8有一重为1.5N,底面积为20cm2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内盛有重2.5N的水,水面恰好到达溢水口,将一物块轻轻放入杯内,静止时如图所示,溢出40cm3的水,当用一细铁丝将物块完全压入水中时,又排出10cm3的水求:(1)物块未放入之前杯对桌面的压强;(2)物块的重力;(3)物块的密度【解答】解:(1)物块未放入之前杯对桌面的压力:F=G总=G水+G杯=2.5N+1.5N=4N,则物块未放入之前杯对桌面的压强:p=2000Pa;(2)物块漂浮时,则由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块的重力:G物=F浮=G排=水gV排=1.0103kg/m310N/kg40106m3=0.4N;(3)物块浸没在水中,则物块的体积:V=V溢=40cm3+10cm3=50cm3=5105m3,物块的质量:m=0.04kg;物块的密度:=0.8103kg/m3答:(1)物块未放入之前杯对桌面的压强为2000Pa;(2)物块的重力为0.4N;(3)物块的密度0.8103kg/m39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2)物块的质量;(3)如图乙所示,用力F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多少?【解答】解:(1)已知V排=4.0105m3,则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4105m3=0.4N(2)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的重力G=F浮=0.4N,则质量m=0.04kg;(3)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化:V=V物V排=5105m34105m3=1105m3,则水的深度变化为:h=0.002m,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gh=1.0103kg/m310N/kg0.002m=20Pa答:(1)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4N;(2)物块的质量为0.04kg;(3)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物块被下压前增加了20pa10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5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试问:(1)5s内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多少?(2)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解答】解:(1)如图所示,有三股绳子作用在动滑轮上,即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