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半月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半月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半月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半月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半月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半月考试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范围:古代史一、单选题(1*48=48)1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2“明初,东有马市,西有茶市,皆以驭边省戍守费。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据此推断明朝设立市舶司的目的是A增加政府的外贸收入 B打击边疆走私活动C有效贯彻海禁政策 D实行对外开放政策3西周时期,分封的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在某些方面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这表明西周分封制A有助于王室对地方管理 B推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C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D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4宗法制造成西周“家天下”的局面和魏晋时代“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至明清之际,它为徽商提供血缘网络、商帮、会馆、人力、财力,是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宗法制A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B具备丰富的社会功能C其血缘关系逐渐被取代 D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古代走不出由盛到衰的周期律,原因在于经济管理的循环,“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公共财政的崩溃,直接导致帝国的灭亡。由此可知A制度性约束使平均地权成为王朝的长期愿景B强调既得利益阶层给国家税收带来巨额损失C王朝后期皇权衰弱难以主动实施改革和调整D土地买卖不受限制使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6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7郭沫若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被初税亩完全代替8对于玄武门之变,史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双方各自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简况如下表。据此判断,玄武门之变导致了所代表和依靠的社会集团李建成和李元吉关陇军事集团,主体是北魏以来的军事贵族李世民山东豪杰集团,主要是北魏下层士兵的后裔,隋末农民战争中崛起的各民族的武装农民等A 世家大族势力受到削弱 B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丧失C.下层民众控制初唐政权 D皇权的加强和相权的削弱9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十分发达,唐朝时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唐朝只特许广州一口统一经营对外贸易D唐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全球化意义10“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下列说法,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优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的最为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维护农耕文明的必然选择11钱穆先生指出,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因而“其官仍以尚书(正一品)为重”,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这是因为A朝野普遍认为阁臣头衔无足轻重B六部尚书掌握朝廷的最高决策权C明内阁不是法定的权力中枢机构D明朝政治腐败官僚体系混乱不堪12“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州一而蜀次之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唐朝重农抑商的政策加强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C盐铁经营促进了扬州城市发展D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扬州经济的繁荣13元朝“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借鉴了历史上地方行政划界的划分方法B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物质基础C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南向控制”的治国理念D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14明实录记载:明成祖即位时即发布诏令,“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永乐二年(1404年)又“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这两处记载可以证明A海禁政策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松懈B当时沿海对外贸易由此获得发展C政府开始允许民间对外贸易D明成祖延续了明初的海禁政策15唐朝时的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纳四方多士,况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外。每科场文人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表明当时A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积极性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开始形成官商勾结的风气 D政府对商人压制和歧视16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入官的资格。唐朝时规定:“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称呼。这反映出唐代A纺织技术取得显著进步B只重衣冠不重人才的官场陋习依旧C士子仕前景更为黯淡D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17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母刘氏在人泽坡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后怀有身孕,生刘邦: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这表明统治者的意图是A掩饰自己出身低微以取得上层支持B宣扬迷信思想强化伦理纲常C利用天人感应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D干预史家对历史的客观记录18元史地理志一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边疆地区设置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这主要表明元朝( )A推行了民族融合政策B边疆经济超越了内地C进行了政治制度创新D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19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A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B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C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D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20“大同薛氏三兄弟,乔家大院的主人由商而官展玉泉盐商祭酒杨继美,崇尚仁德李明性票号始祖雷履泰金融大亨贾继英,豪门国戚孔祥熙”该歌谣反映了A晋商经营具有典型的家族性特征B晋商经营多元化且官商勾结C晋商分布广泛,经营遍及中外D晋商恪守职业道德,长盛不衰21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中华民族的“安土重迁”思想根源是中国古代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巩固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的影响 D农耕经济的发展22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23先秦时期,吴国的国君本是周武王的先人古公的长子,到了江南后“文身断发”,服从了当地荆蛮的习俗。燕国的始祖召公与周同属姬姓,但燕国四周是戎狄的天下,其臣民中也有不少戎狄成分。因此,在春秋时,吴国和燕国都被排除在“中国”之外。材料旨在说明当时A“中国”的范围不断扩大 B华夏族被周边民族同化C“中国”已形成明确定义 D民族交融进程不断加速24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A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B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5先秦时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主张“恩惠于民”,其共同点是A主张恢复远古禅让传统 B极力维护小农经济C具有朴素民本主义色彩 D根本否定法治观念26中国古代刑罚中以肉刑最为残忍。至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废除肉刑。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B封建愚昧思想的革除C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 D社会治安的好转27顾炎武既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又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乾隆、嘉庆学者推崇其考据学之建树,而道光、咸丰学者则重视其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A学者重视近代科学技术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28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言论是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B“兼相爱,交相利。”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9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中的正统地位开始确立,但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中废为中大夫”,后又因推算阴阳灾变,“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最后“去位归居以修学著书为事”。他的命运说明在汉武帝时期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十分突出 B皇权与儒学之间存在隔阂C儒学的地位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崇高 D君主专制集权统治空前加强30黄宗羲认为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告诫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上述思想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31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C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D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32隋文帝强调“儒学之道”为治国根本的同时,也认为:“佛法玄妙,道教虚融,成降大慈,济度群品”“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深浅,殊途共致。”这些主张(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导致佛道在隋朝取得统治地位C体现出儒佛道三教的趋同 D体现了三教调和之风33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这番话旨在强调A对外开放是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B新中国外交推动了经济发展C工业革命使中国经济发展迟缓 D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社会发展341938年8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简称“西北工合”)在宝鸡成立,致力于“安辑流亡,收容技术工人”,“发展工业,供应军需民用”。此后几年,西北区在生产合作社数量、社员人数、资金产值等方面均领先全国其他6个地区。据此可知,西北工合A使西北成为近代工业中心 B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C使民族工业布局趋于均衡 D为长期抗战提供物质支持35江南机器制造局成立后,曾长期面临经费困难。1905年,将其中机器制造局和江南船坞分为两个企业,后者实行商务化经营,自负盈亏,结果营业额、盈余大幅增长。这反映出A洋务企业缺乏竞争实力 B洋务运动收效甚微C经营体制影响企业发展 D民族工业走出困境36推动下表所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A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B政体改革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C技术革命与生产关系变革程度不同 D国家干预与福利制度保障政策不同37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对此话理解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中国的三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B中国的三大发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扩张C中国的三大发明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D中国的三大发明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骑士阶级提供了有利条件38数据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数量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数据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发展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发展 D中国已经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39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人或云共和政体不适支那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这表明孙中山认为( )A共和思想是孔子大同思想的继承发展B孔子为倡导共和的导师C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共和思想,实行共和符合世界潮流D共和是彻底否定封建传统道德文化40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他们“再进一步”的举动是A实业救国,创办民族工业 B向西方学习,采用机器生产C寓强于富,创办民用工业 D主张兴民权,倡导君主立宪411949年,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公私比例,国营占43.8%,私营占56.2%;1952年9月,国营上升到67.3%,私营下降到32.7%。数据的变化表明A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 B工商业的改造取得成果C私有企业缺乏竞争活力 D所有制的变革初具基础42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其中导致1844年进口猛增的原因是A鸦片输入的减少B自然经济的解体C列强夺取了政治经济特权D5%的低关税率4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普鲁士王国的政治优势 B促进德意志帝国的统一C保留和坚持君主专制政体 D减少德意志各邦国之间的矛盾44列宁曾经指出,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用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被压迫阶级如果不努力学会掌握武器,获得武器,那它只配被人当做奴隶使唤。”列宁意在说明A阶级斗争中暴力革命的必要性 B十月革命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C俄国革命没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D无产阶级必然会战胜资产阶级年代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生产总值年增长率(%)1.92.53.66.83.42.83.445下表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以下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 反映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B反映出“自由放任”政策适应了新发展C反映出“混合经济”带来了新效应 D反映了“新经济”模式推动持续增长46“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先前主宰者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A促进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B确立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D蒸汽动力取代自然力量47(题文)1958年1月,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州举行的农业工作会议上表示:“在莫斯科州,玉米的收成往往很低,而有时在报告材料上却能对付过去。莫斯科州人搞这一套是很有一手的。有时收成不怎么好,他们就找一些丰产田,根据丰产田求出平均数字”。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苏联农业领域出现浮夸风现象 B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没有成效C赫鲁晓夫已认识到改革的根本症结 D农业集体化仍具有顽强生命力48有学者认为,1919年英、美、法控制着整个世界;而100年之后,任何政治集团将不仅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而是由世界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领导人所组成。这一观点成立的主要依据是A殖民体系瓦解,新兴力量崛起 B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抗C国家实力消长,力量对比变化 D区域集团发展,局部冲突加剧二、材料分析题(25+12+15=52分)49.(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日本、朝鲜来华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宋朝的泉州商人李充,就曾“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唐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到了宋代,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20%,“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成为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基本国策。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材料三 相对于我国古代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而言,海外贸易的发展是十分有限和迟缓,经济文化总体发展水平与海外贸易发展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海外贸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明清与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1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材料中的历史现象的原因。(6分)50(12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上表能够反映古代中国大城市变化的多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51(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隋代民间私铸之风仍然很盛,隋文帝虽屡次严加打击,终未能完全禁止。到隋炀帝继位后,朝政紊乱,“天下盗起,私铸钱行”隋朝在紊乱的通货中归于灭亡。唐武德四年(621年),在唐朝初步稳定国内局势后,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的铸行,使五铢钱退出了货币流通的领域。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其次,秦汉以来的衡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