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企业研究论文改善企业债权治理功效探讨摘要首先对公司的债权治理功效做了理论解释;由于国内学者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作实证分析得出债权治理的无效性,因此探讨如何提升公司的债权治理功效是有必要的;然后,主要从增强主债权人的治理功效、合理利用债券融资1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杜莹、刘立国(2002)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O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债权的治理效应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说明债权在公司治理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即债权治理表现出无效性。广东商学院的兰艳泽教授(2006)归纳出了公司债权治理的三大功效负债抑制非效率投资;债权人直接介入公司治理;破产威胁功效。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结论是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负债对非效率投资无显著治理功效;我国债权人直接介入债务公司治理的功效没有发挥作用;负债的破产威胁功效的发挥不具稳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要更好地发挥债权治理机制的作用,从而降低债权治理221增进我国企业债权治理效率的重点在于突出强调大债权人的治理功能,充分发挥其监督优势。目前,我国银行体系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和银行所具有的融资和监督权力都决定了银行作为企业的大债权人,在企业治理中可以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资本市场不发达及具有流动性的资产交易市场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银行机构成为企业的主要外部监控者并实施有效的相机治理,可以抗衡企业内部人员、经营者和控股公司的权力滥用,实践债权的治理功能。加强银行对企业的有效监督需要着重考虑以下(1)强调银行的监控者地位及其作用需要赋予其股权治理和债权治理的双重权利,要保证银行监控企业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同时减少银行的监控成本,可以允许银行持有企业适当比例的股权或准股权,使银行能从债权人和股东双方利益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干预性治理。而这一相机治理机制的有效运作决定于银行在呆账处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银行吸收呆账的方式、对银行持股的规定、银行与控股公司的政治力量对比等等。作为具有股权治理和债权治理双重功能的监控者,银行应在企业出现偿债危机时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通过进行债务重组、折价或以多种形式偿还债务、对部分债务延期处理或干脆豁免部分债务等完成自发性和解与清算以免除冗长的法律程序并节约法律费用、维持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在企业的纯粹行政性破产行为转变为市场驱动的过程中,通过提供证券咨询和托管服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