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高效课堂培训材料_第1页
企业培训_高效课堂培训材料_第2页
企业培训_高效课堂培训材料_第3页
企业培训_高效课堂培训材料_第4页
企业培训_高效课堂培训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新宁县培英学校高效课堂培训配套教材(一)2014年3月一、关于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师生规范明细/1高效课堂普适性模式“五步三查”简介/6二、关于小组建设学习小组概述/9学习小组的创建/14学习小组的组员分工与分层培训/18小班额划分小组的方法以及建设/22大班额划分小组的方法/24学习小组评价/26高效课堂评价表格参照/28三、关于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制度/31努力了的才叫梦想,不努力的就是空想!如果你一直空想的话,无论看多少正能量语录,也赶不走满满的负能量!你还是原地踏步的你,一直在看别人进步。课堂教学模式师生规范明细第一步:独学。操作要领:学生根据导学案开展自学探究,重点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完成常规预习的一般性要求以及梳理预习时的发现和困惑;二是完成导学案的相关任务要求。一、学生规范:1.坐姿要直,头要正,切忌伏桌书写。2.翻动书本、学案要轻,凳子尽量不要响动。3.独学过程不要提问或交头接耳,独立完成。4.遇到与己无关情况不能分神,更不能抬头张望。5.独学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独立学习,全面完成习题,不能敷衍对待,更不能抄袭他人学案,记录下自己的观点或疑问。6.导学案的书写要字迹清晰、工整规范,行平列直,切忌潦草应付。二、教师规范:切忌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完成协约案上的所有问题,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可以了,在该环节还要做好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独立完成的情况。第二步:对学、群学。操作要领:教师围绕独学环节学生的发现和困惑组织开展对学、群学,交流释疑,并根据学情师生共同确定学习重难点。一、学生规范:1.对子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 2.小组研讨。把与自己结对子的同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3.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行动要迅速,便于交流活动。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4.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嘻戏、玩耍。5.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小组学习注意事项歌谣小组讨论声音小,开口之前要想好,别人发言认真听,意见不同我不吵;他人不会我帮忙,为组争光集体好,无论对错要谦虚,团结互助往前跑。二、教师规范:1.提出具体明确的互学要求。2.教师可以深入到某小组进行互学。也可以有目的的对各小组进行指导,也可以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或对各小组组长进行展示的培训,也可对课堂主持人进行指导。3.使用卡片对学生进行展示的指导,或研学中学习方法的指导,以便节约互学的时间,提高研学的效率。4.指导学生多分析、多研究,也就是在展示时上挂下联,对问题进行分析深挖掘并派生出新的知识增长点,从而丰富展示内容。5.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互学状态,发现不投入的学生及时提醒。6.学生互学结束后,对其进行评价,提出优点,指出不足,以利于进一步改进。第三步:展示提升。操作要领:围绕师生共同确定的学习重难点组织多元学习展示,教师适时引导,创境搭台,促进学生不断主动发展。一、学生规范:对展示者的要求:1展示者按要求做好准备,面向全体,在黑板上讲解时要用教棍,在投影展示时要用笔等必要辅助讲具,做好展示的导入,结语及组间过渡。2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对展示内容要熟知,鼓励拓展性展示,不做无效展示,要把展示内容组织成展讲语,展示时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切忌照念答案。3展示者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规范,切忌啰嗦,准确把握展讲时间,避免拖泥带水,浪费时间。4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科特点,说、学、演、唱,书写、描绘淋漓尽致,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感染人的效果。5展示者可以根据展示内容的需要提问同学。6板示者书写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对听展者的要求:1站位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2坐要端正,不能伏案托腮;站要直立,不能抱膀搭肩,不要拥挤。3盯住展示者和板面认真倾听,不许左顾右盼,不许低头,不许玩笔、尺等任何东西,更不许暗中做小动作。4听展时要闭口,切忌中间插嘴,私下议论,嘲讽取笑,若有疑问可先行记录。5在展示讲解后根据实情要主动质疑、补充、点评。做到有抢有让,彰显个性,语言规范简明扼要,不做重复补充、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6在补充评价时,要用第二人称,要目视被评价者,切忌将征询的目光投向老师。7在移动时,要迅速有序,动腿不动口。8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不放过每一个难点、疑点,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学案填补和修改(错处、重点、修改必须用红笔)。展示、质疑程序及用语:1.展示部分:我代表第小组给大家展示导学案上的第个问题,请同学们看到这里来或看到黑板上!(接下来展示内容)展示完毕,请大家质疑!2.质疑部分:我觉得你展示的题有问题或是错误的;我觉得你说法或表述错误或不准确、不严密、不简洁、不完整或没有讲清楚,我觉得还有更简单或另一种或更好的说法、解法,质疑完毕。3.释疑解答:你说的对或很对或很好,我同意你的说法或讲解;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或说法,我觉得你这种方法或答案;这个问题我解答不了,请我们小组哪位同学帮助解答;请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答或求助于老师大家还有没有质疑的?请老师点评,谢谢老师的点评!请下一组同学给大家展示!学生板书:本组所分配的一方黑板是反馈、拓展、交流、展示的平台,板面利用要自然,想写就写,尽情挥洒。板书时间为本节上课前的课间,以免影响课堂展示。1板书迅速、工整规范、简明、条理清楚,字迹清晰。2板面设计规范合理、清楚美观,作图科学、横平竖直、图文并茂、重点突出。3白粉笔为主。用好彩色粉笔,有助于强调重点,有时还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色粉笔的使用不要过多,否则不仅没有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还会给人眼花缭乱之感,影响板面整体效果。高效课堂展示歌(教室上墙)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精气神,有力量,发言展示我最棒;普通话,要用上,自然大方脱稿讲;嘴里说,心中想,思路清晰语流畅;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边板书,边口讲,图文并茂很漂亮;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面朝前,身侧旁,千万莫把黑板挡;展示完,忙退让,同学点评记心房;仔细听,认真想,博采众长细思量;我自信,我飞翔,合作探究本领强。二、教师规范:1.教师针对学生板书、展示、质疑、释疑的情况进行“精当”的点评,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要否定,点评不要局限于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学习方法、技巧也是点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可由学生点评并评分。2.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人生感悟,以及尚未成熟的思维能力,决定了他们对某些内容的理解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某些时候,教师以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而进行言简意赅的讲解,无疑会带给学生一种智力挑战,一场头脑风暴,一次心灵的冲撞。3.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教师的“讲”,做到“一讲”“三不讲”:讲了学生才能懂的,教师应精讲,一般不超过5句话;学生自学就会的不讲,自学不会通过小组对学或群学能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4.展示交流、质疑对抗、精讲点评各环节过渡应自然流畅,忌生硬呆板。第四步:梳理深化。操作要领:引导学生总结梳理反思,进一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明晰疑点,努力实现学者与教者、作者、编者之间的多元对话与体悟。一、学生规范:1组内要互帮互助,做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争取全面收获。2认真更改错题,填补遗漏知识点及新生知识点,全面完善学案。3在集中整理学案时要用红笔进行修正补充且不要乱涂乱画乱改,时刻要保持卷面干净。4把一些有价值以点带面的题目整理到集错本上。二、教师规范:1要走组巡查对不认真的同学要做扣分处理。2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学案完成整理情况,及时帮扶。3学案整理完后交上来,分出优良可三个档次进行加减分。第五步:达标评标。操作要领:以变式题、拓展题等小练习的形式,进行当堂测评,检查学生所学,评价奖励跟进,真正实现一课一得。一、学生规范:达标检测时要严肃认真,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独立完成检测题,真实反馈学情。二、学生规范:对检测题要亲批,满分的学生可适当给小组加分。“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简介“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杜郎口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一套具有普适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对高效课堂理念的最佳呈现。“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一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很好地解决新课程理念“顶天入地”的问题。 “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第一步:独学 “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导入。 (一)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 (二)新课导入:导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独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如此学生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1.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课堂纪律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 2.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适时点拨指导;独学环节完成时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 第二步:对学、群学 “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1. 对学生的要求:先对学,后群学,继而深入探究。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 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等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大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和内容的层次不同。 1. 对学生的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即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 学生展示行为中要聚焦问题,避免“平行站位”;展示学生要提前进入预定位置;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展示要声音洪亮,语言规范;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 听展者的站位要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坐要端正,站要直立,要做到拥而不挤;听展要认真、不插嘴、不私下议论;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导学案整理。 展示者展示完后,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一步质疑对抗;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听展者主动质疑、补充要做到有抢有让、语言规范、简明扼要;进行对抗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 听展者在补充评价时,要用第二人称,目视被评价者;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大胆鼓励个性化、创新性的观点表露,达到质疑对抗、文本批判、个性解读、创新生成的目的;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评价,及时改进。 2. 对教师的要求:组内小展示时,教师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适时引导点拨;及时评价各小组同学展示的情况;在备课中要针对有关问题做相关的预案准备,以便能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整理学案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 1. 对学生的要求: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结为对子的两名同学相互检查,狠抓重难点、疑点的落实;让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2. 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教师要进行学情调查,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做好记录。学习小组概述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如何让学生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策略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构建、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等策略的研究。可以说,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学习小组的概念及内涵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它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景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与学活动;三是一种同伴之间、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包含小组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是以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总成绩为评价的依据;五是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六是由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二、为什么要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一)学习小组建立的必要性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过去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学习是这一学习方式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它能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从高效课堂上来讲,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所以小组学习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1集体动力理论 (关键词:增值效应 互补 团结 依靠提供动力)集体动力即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能源”,集体内各成员的良好合作会给每个成员产生多方面的“增值效应”。首先,具有不同的智能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尊和自重的情感。从集体动力理论的角度看,当合作成员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2. 主体教育理论 (关键词:教学活动的社会性 在合作交往中得到发展)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间性主体与主体间相互交往的特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交往中人自身才能得到发展,人的主体性才能得以真正的展现。主体教育理论特别强调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学生正是通过合作学习,在相互合作与交往中得到发展。3. 合作学习理论的互动观(关键词:多方立体的互动观 发展的社会化 人力资源)合作学习将以往单一的互动观发展为多边立体的互动观。实验研究证明,在课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情感、态度等的强有力因素。生生之间的交互关系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是教学系统中尚待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键词:建构知识和经验 个体知识得到改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由外向内的递过程,而是积极地主动地建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的结果不是学生接受了知识,而是学生个体知识经验得到了改组。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教师和学生的观点、智慧都可以共享,由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合作学习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三)学习小组的优势1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从主体构成上讲,它不仅包含了师生互动,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生生互动的交流形式。这种互动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活动方式,而转为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布鲁纳认为,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内部动机。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分组方法,把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异质成员组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学习目标,并对每个小组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体评价,小组内的每名组员便自然形成了一种相互捆绑的“利益共同体”。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自然增强。3. 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传统教学中,学生是单纯的旁观者、消费者;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成员,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成员,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效果。为了能够教得清楚、透彻,作为讲授者的学生,就必须对所要解释的材料认真阅读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4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为此,有价值的学习被认为是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为基础,强调认知活动中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迁移,强调教学方式中的过程与体验,强调教学互动中主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高效课堂的小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建构的机会,通过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知识,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效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5有利于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环境“对话”,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民主平等的代名词,传统教学中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强制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充其量仅是一种单向性的“问答”,是教师站在绝对优势的先知先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学生的主动交往需要心理上的“安全”,需要适合的环境,在小组中学习,学生间是平等的,教师躬下身子的参与,在学生看来也是与他们平等的,在这样一种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才能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6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渠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7有利于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同时教师可能对某一专门知识不了解,须请教专家或可利用学生的专门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8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习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要做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成员之间互帮互学,合作互助,易于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9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因为只有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10有利于形成全面多元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主体的互动化。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不论是教师评价学生,还是学生评价学生,往往过多地侧重得出的结论,忽视思维的过程。在小组学习时,学生间的评价就不只在结论上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评价将随时随地的发生,更有利于形成全面多元的评价方式。三、小组学习建设的阶段性实施(一)第一阶段:此阶段的重点是师生观念的转型,而非技术方面。所以,建设学习小组是为下面的模式和技术阶段的开展打下基础。小组建设重点在于如何划分小组、选拔小组长,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初步培训,同时要创建起小组的外显和内隐文化,总之,是建立起学习小组,并能正常运行。关于小组如何评价和如何开展小组学习等细节就不过多涉及了。(二)二、三阶段:伴随着核心技术和“大课程”的培训(其中大课程中包含小组建设的培训),小组评价、小组综合培训、以及小组学习的开展成为此阶段的重点。同时,在专家培训后,我们可以重新调整小组的划分,强化第一阶段的既有成果。(三)四阶段:根据专家的诊断,对小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调整,使学习小组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创建 一、小组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组间同质”指不同的学习小组都是按照一样的划分依据,每组都包含着AA、BB、CC学生,这为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组内异质”指的是小组内学生有差异,这为分层教学、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二、小组划分依据既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按照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等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六至九个小组,一般小学、初中可按六个小组划分。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成了一个“小班”。“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学习、整体推进、同步提高的高效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组内学生合作交流及学习活动的组织安排。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层次不是给学生贴上优、良、中、差的“标签”,而是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三、学习小组分组办法小组划分参考案例:六步分组法。首先是“荐”。可以采取自荐或他荐的形式,推荐出学习组长候选人,候选人不少于小组数的二倍。第二步是“演”。候选人以“假如我是班干部、组长”作为主题,发表演讲。第三步是“定”。 确定的办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正副组长搭配式。根据学生的发言,班主任和班委会成员共议,最终确定出六位同学为正组长,六位同学为副组长,一共十二位同学。这十二名同学自由结合确定出六个学习小组的正副组长,注意性别搭配,全班共六个组。确定正组长的标准为学习必须在中游以上,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正组长的主要职责侧重于学习管理,副组长的职责主要侧重于行为、卫生、生活等常规管理,即正组长是学习组长,副组长是行政组长。二是正组长与学科组长搭配式。正组长总体负责,学科组长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学习。这种方式扩大了学生参与管理的面,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强化责任心大有裨益。第四步是“分”,召集十二名正副组长,对组员进行分配。根据划分的依据(参照学生成绩基础,并结合其他因素),将其余同学排序,按“S”型安排组员,然后均分到各个小组。这一点类似于学校里分平行班的做法。第五步是“调”,学生分配后往往要作适当微调。如男女生的比例,科目的平衡,学科的搭配,性格的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一段时间之后,老师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如组长是否与组员团结,组长的管理能力等,有时是组长与组长之间的互换。当然每次大型考试我们也会进行一下微调,根据成绩和个人的个性,并结合各个组长的能力。第六步是“排”。各小组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位,组内每个同学的具体位置由正副组长来决定。但常常是中间是弱势学生,左右两边是中等生和优等生。同等层次的学生对坐,这样便于学生之间的对学和结对帮扶。按照以上的分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可行分组方案,比如对大班额(60人以上)可以在小组数量上划分为九个小组;或者六个小组,组内再分两个亚组,并分别设组长。四、学习小组初步建设1.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那小组长该如何选拔呢?美国学者认为小组长应具备三种能力: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我们认为学习小组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成绩优秀;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起点。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学生。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每个小组还可以设立一个组长,六个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每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担任,这样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2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必定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看看学生给自己小组起的名称: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雄鹰,这是何等的信心,何等的意志,何等的气魂!3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例如可以将小组成员按成绩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每个同学的代码便是A1、A2、B1、B2、C1、C2。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五、小组文化建设1.由行政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酝酿制定有特色的组名和组训,并制成标志牌,激励小组的每一个成员,甚至可以有组歌。在制定组名时应围绕学校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雄鹰等等。2.由学科小组长根据班规制定组规,从自学、讨论、展示、作业的完成与收交、自主学习的纪律及学习的目标达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规范要求,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明确每个学习环节的具体做法。3.由行政小组长和学科小组长共同组织每周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4.班组课程的建设。目前有校本课程之说,尚无“班本课程”和“组本课程”的开发,同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样,随着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的建设,同样可以将班级文化特色和小组文化特色开发为课程,比如高效课堂下的班级管理、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研究性学习(课程)、社会实践等等,学校可以借助班组学习建设,在这方面做有益的尝试。这将成为学校高效课堂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习小组的组员分工与分层培训一、组员分工在小组分工的问题上,每个班级的具体的做法都不一样,但是其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小组分工是一个小组正常、有序进行的核心部分,只有认真分配好了组员的角色,才能起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原有效果。当然,这也是一个难点,如何进行小组分工才能保证组里的每个工作都有人做呢?最好的办法是小组设正、副组长统管组内的所有事务,小组成员各负责小组内的一项或多项事务。一般来讲组长主要负责对每个组员进行分工,不定期的召开组员会议,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安排好组内每个科目的帮扶对子(班主任与组长、组员一起商议组建而成,如与,与,与,和是帮扶对子,是组内的第一讨论小组,是第二讨论小组,与,与,与,与形成组内竞争伙伴。因为在每节课的学习流程中都涉及到小组讨论、对子帮扶和作业互批等合作学习的环节)和学习对子,对组员每节课每次的作业进行评价,对每次周考、月考进行分析,在每天的晨会、每周的班会课上对本组组员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状态进行总结,制定下周的学习计划与目标,填写好家校联系本并经常与组员的家长沟通汇报学习生活情况等工作。副组长主要是协助正组长完成各项工作,比如分管小组课外的日常事务,每个组员职责的落实情况(主要包括小组内黑板的及时擦洗、每小组责任区的卫生、课前准备、粉笔头的及时清理、白板笔的保管、课后清理、各学科的作业收发情况)。对于组员的分工,组长要根据组员的能力对本组所展示的内容进行具体分工,如:抄题、画图、双色笔的标记、总结归纳知识点、易错点、小窍门、一题多解、讲解、解题过程的书写、补充和拓展等。课内细化到对于不同课型做不同科目的分工,如英语的短剧表演:一般情况下要有几个人担任编剧、导演、道具、旁白等角色的分配;听写要有两至三人为合作记忆小组。组内的分工有些是固定的,但有些时候是由组长副组长随机安排的,具体细则如下:座号常规负责对子讨论小组学习分工展示分工1桌椅摆放:组长: 语文:抄题、双色笔:2课前准备:数学:画图:3擦黑板:英语:写过程:4保管粉笔:物理:挑错、指错:5卫生:副组长: 史地:易错点:6课内外纪律:政生:重点、疑点:7捡粉笔头:家校联系:亮点:8坐、站姿:作业收发:补充:二、组长培训1.明确小组长的责任和作用 (1)行政组长职责了解组内同学的思想动态,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打造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学习小团队。协同学习小组长控制好组内同学自主学习、分层讨论和高效展示的进程,做好组织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每一个学习段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控制组内同学的课堂学习秩序和自习、周末自主学习秩序。及时分配学习任务,督促组内的同学自主学习,按时高质量完成作业。协同学习小组长了解本组同学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搞好评价和总结,提醒、帮助待优生确保学习效果。经常反思小组管理中的问题,组织组内同学开展每周一次的小组活动,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2)学科组长职责及时地收齐作业,查好作业的质量,交给学科学习班长。协同行政小组长控制好组内同学自主学习、分层讨论和高效展示的进程,做好组织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每一个学习段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负责了解积累本小组内所有同学的学习状况,发现在自学、讨论、展示、检测及导学案和训练学案的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向老师反馈。在科研小组会上与老师共同研究改进课堂和学案的措施。协同行政小组长对本组同学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搞好评价和总结,提醒帮助待优生确保学习效果。协助行政小组长组织组内同学开展每周一次的小组活动。开好由学习班长组织的高效课堂研讨会,认真汇报组内的情况,积极思考讨论改进的措施,并把会议的精神传达给小组成员。2.培训小组长(1)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2)给组长加“自助餐”。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自助餐”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扩充学习,方法和规律的总结上,还体现在管理上的指导、思想上的引导等方面。同时,给他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3)帮助学习组长培养各学科组长,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这样既能给学习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4)适时的表扬或激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会向高层次需要努力。在当前学生绝大多数满足生存和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也就趋于其满足更高层次如归属、尊重、自我价值体现的需要,这也是激发他们为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动力。三、小组成员培训1.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帮助潜能生学习,让潜能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潜能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2.给潜能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地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这需要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时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3.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传统评价是评价学生个体,而这种评价是采取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当然不能忽略,可在组内评价。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可以在班内开展优秀组长的评选,以此激发优等生帮扶潜能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学习小组竞赛活动,营造小组间的竞争氛围。4.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可以扩展到全学校的范围,为班级工作创造更大的舆论空间。5.深入研究指导学生搞好分层讨论、分层达标。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先让同层次学生AA、 BB 、 CC 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对分层讨论中不会的问题和小组讨论不出来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要坚持“ A 教 B , B 教 C ,C 拓展”的分层次学习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小组划分案例之一小班额划分小组的方法以及建设下面是针对班额较小、人数在40人左右的班级,内容如何划分学习小组、选定小组长、调整小组以及进一步小组建设问题,几乎包含学习小组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方面。首先是“选”。每个同学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干部,让每位同学选出四位你认为很负责并且你很佩服的组长,老师把学生的投票数进行统计,可选出前十四名作为学习组长候选人,还可以结合学生自荐等形式。第二是“说”。把得票最多的同学作为组长候选人,让他们以“假如我是班干部、组长”作为演说的主题。第三是“定”。根据学生的发言,班主任和几位班委会成员进行商讨,最终确定出六位同学为正组长,六位同学为副组长,一共十二位同学。这十二名同学自由结合确定出六个学习小组的正副组长,每个小组由一个男生正(或副)组长和一个女生副(或正)组长组成,全班共六个组。确定正组长的标准为学习必须在中游以上,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这样在学习帮扶上才具有说服力。正组长的主要职责侧重于学习管理,副组长的职责主要侧重于行为、卫生、生活等常规管理。或者说正组长是学习组长,副组长是行政组长。第四步是“分”。召集十二名正副组长,对组员进行分配。根据划分的依据(参照学生成绩基础,并结合其他因素),将其余同学排序,按“”型安排组员,然后均分到各个小组。这一点类似于学校里分平行班的做法。第五步是“调”。学生分配下去后有的不一定恰当,老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调整,如男女生的比例,科目的平衡,学科的搭配,性格的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一段时间之后,老师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如组长是否与组员团结,组长的管理能力等。有时是组长与组长之间的互换。第六是“排”。各小组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位,组内每个同学的具体位置由正副组长来决定。但常常是中间是弱势学生,左右两边是中等生和优等生,同等层次的学生对坐,这样便于学生之间的对学和结对帮扶。第七是“议”。各组制定小组发展共同的愿景,并围绕愿景研究小组发展策略,制定小组公约,每个组员都可以发言,共同制定后每个组员都要签名。利用主题班会,各个组长发表就职演讲,主要从自己如何管理本小组和对本小组你认为有问题的个别同学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法。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开好成员的表态会,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第八是“带”。老师给组长提出要求,对组长进行培训,要求组长起好带头作用,管理好本小组。第九是“评”。学习一段时间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各组已经有了一些交流,形成了一定的关系,相互也有了一定了解。此时可以召开一些班会,如“夸夸我们的好组长”、“夸夸我们的好班长”等。也可以让班长评价组长,组长评班长,一天一评,一周一评,评价主要以团队评价为主,为了促进本组的进步,组长常常会主动找组员谈心做思想工作。第十是“实”。小组间的合作要求是务求实效。1.独立思考,思维参与。合作的目的是把小组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别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的成果,依群体智慧解决问题。没有独立思考,合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明确目标,规范程序。不是随便提出一个问题都要小组交流,否则小组交流成了形式。需要小组交流的有:意见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个人无法独立掌握的内容;开放性、探索性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3.树立信心,共同进步。多鼓励学困生积极动手,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安排学困生优先发言,使他们体会到快乐;认真听取他人的发言;老师重点指导学困生活动情况,了解他们的思维状况,对他们倾注更多关心和鼓励;4. 及时指导,积极调控。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包括观点的失误,方法的局限等及时进行指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启发,使他们树立信心继续探索;当学生取得进展时,给予肯定和激励,使他们产生喜悦,当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引导他们回顾与反思,当小组成员意见不统一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正确讨论,学会归纳总结。小组划分案例之二大班额划分小组的方法学习小组在整个的学习环节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正确、公正地划分好学习小组就特别重要。学生数量较多的班级在小组创建与建设上,与小班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方法,下面我们就人数在60人左右的班级进行说明:一、划分方法:分法一 按一次或几次考试成绩依次取名分到组,取名分到组,以此类推,目的是达到各组之间成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