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目录.docx_第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目录.docx_第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目录.docx_第3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目录.docx_第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目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目录现代汉语教学大纲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4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7古代汉语教学大纲10写作教学大纲13文学概论教学大纲16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20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29外国文学教学大纲32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39逻辑学教学大纲42美学教学大纲44神话研究教学大纲46郭沫若与日本文学教学大纲49现代汉语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现代汉语是高等教育文科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基础课。本大纲适用于中文专业的现代汉语课。本课程通过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作为汉字书写符号体系的文字等知识的系统教学,使学生了解语言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理解、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同时帮助学生为学好其他课程或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32学时,其中面授:33学时,自学:99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基本要求: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意稳定性,又要能反映新的科学研究成果。遇到尚无定论的问题,以通行的说法为依据,不必做专门性的讨论。语音、语汇、语法、文字等部分各有侧重点,但它们又属同一课程,有些内容同几个部分相关,所以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本课程讲授汉语的系统知识,要打好基础,应着重于对教材的理论分析,但知识与实践并非是等距离的。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具体的语言事实中概括出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练习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音、词汇、语法、文字部分可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训练学生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通过练习缩短理论与运用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规范化;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及特点。教学难点:现代汉语语法及语用。教学内容:第一讲 绪论 了解语言的性质,掌握现代汉语的特点。第二讲 语音 2.1 语音概说知道汉语语音的性质,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及汉语语音分类。2.2 声母掌握现代汉语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了解汉语声母的分类及与语言学语音分类的关系。2.3 韵母了解汉语韵母的分类及与语言学语音分类的关系。2.4 声调掌握汉语调类、调值及声调的性质和作用2.5 音节掌握普通话音节结构,能够分析具体音节。2.6 音变掌握普通话的几种常见的音变类型。2.7 语调和朗读了解语调的作用和朗读的基本要求。2.8 语音规范问题 了解语音规范的三个主要方面,学习普通话。第三讲 文字3.1 汉字的字体掌握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和规律;知道汉字的起源,了解汉语的作用。3.2 汉字的特点和结构掌握汉字的特点,了解汉字的结构。3.3 汉字的现状了解汉字的现状。3.4 汉字的整理、标准化和用字的规范化了解汉字整理的要求,掌握部分繁体字,掌握规范汉字。第四讲 词汇4.1 语素和汉字、词、词汇掌握词汇部分的基本概念。4.2 词的构造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构造。4.3 多义词和同音词了解多义词和同音词的概念及异同。4.4 同义词和反义词了解同义词和反义词的概念和作用。4.5 词汇的构成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4.6 词典和字典了解词典和字典的种类和释义方式。第五讲 语法5.1 语法和语法体系掌握语法的概念,了解各个语法体系。5.2 词的分类(上)掌握汉语实词的分类,了解其语法特征。5.3 词的分类(下)掌握汉语虚词的分类,了解虚词的语法作用。5.4 词组和句法分析掌握词组的各种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别。5.5 句子和句子分析(上)掌握句子、句类、句型的基本概念,了解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区别,了解主谓句的各种下位类型。5.6 句子和句子分析(下)了解各种复杂谓语的种类及特点,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功能和句法特征。5.7 句子的特殊成分掌握句子的特殊成分和作用5.8 句式的变换及其应用了解变式句的类型和语义关系。5.9 复句(上)掌握复句的类型并能加以区分。5.10 复句(下)掌握分析多重复句的方法,并能分析简单的多重复句。5.11 语气和口气掌握由不同语气形成的各种句式及作用。5.12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了解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第六讲 修辞6.1 修辞概说了解修辞的基本概念。6.2 词语的运用了解词语运用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辞格。6.3 词语的配合了解词语配合的要求和相关辞格。6.4 句子的锤炼了解句子锤炼的基本要求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6.5 句式的选择 了解不同句式的作用和相关辞格。6.6 语体和风格知道各种语体的特征并能在实践中运用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式学时分配1第一章绪论讲授52第二章语音讲授63第三章文字讲授54第四章词汇讲授65第五章语法讲授56第六章修辞讲授6六、教学参考书目1、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6,第六版2、简明现代汉语,张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3,第一版3、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第一版4、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目标是给高师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指出一条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途径,为他们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形成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念,获得分析教材、组织教学、研究教学的实际能力。具体目标为:1.掌握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是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总结概括出来,又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语文教育的规律和原理,是成功地开展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向高师中文专业学生系统传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是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一项重要任务。2.具备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能力中学语文教育能力包括:(1)听、说、读、写的能力;(2)分析驾驭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的能力;(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能力;(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不具备这些能力就无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通过科学的、系统的训练使高师院校中文专业学生具备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基本的实践能力是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具有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和其他学科配合,在语文教育学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兴趣和信念,树立当语文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决心和信心是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又一重要任务。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20学时, 其中面授:30学时,自学:90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一)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本单元主要论述语文教育的本质、特点、功能、教学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师生观等基本理论,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先进的语文教育观念。(二)语文教材 中学语文教材是进行教与学的凭借,是训练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的阶梯,是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依据。本单元包括语文教材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的要点和典型教材分析等教学内容。旨在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教材的训练,提高汉语言教育专业学生分析教材、驾驭教材的实际能力。(三)语文教法本单元包括读文教学法、作文教学法、听说教学法和各类文体教学比较研究等内容。旨在明确中学语文学科的各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具体要求、掌握教学特点、基本结构与教学方法,为培养从教能力打好基础。同时与学法单元的教学内容相辅相成,教学时要注意上下衔接、互相配合。(四)语文学法“学法”是指学习的方法、途径和原则。“学法”与“教法”,是一个教学整体的两个方面。“学法”单元主要研究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本单元教学旨在增强中文专业学生形成指导语文学法的能力,与“教法”单元前后呼应。(五)语文从教训练语文从教能力是本课程教学目的的最高层次,它是本课程课内外教学活动的总归宿。本单元以综合地培养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是语文教育学课程的终结。由于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构成从教能力的因素比较复杂。高尚的师德情操、宽厚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智力水平,尤其是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是构成语文从教能力的基础。本单元教学主要培养的是从事语文教学的专门能力。主要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和开展语文教学科研的能力。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纲要的制定是按照中文专业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由理论到实践,通过实践培养能力。由单项到综合,建立了教学能力训练的纵线,同时以理论知识教学为横线,同步进行,相辅相成,初步形成了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多层次、立体型的动态课程结构体系。这种动态的课程结构体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综合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方式上,要将校内的课堂教学与校外的中学教学观摩、调查、见习、专家报告、录像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将理论讲授与训练相结合,讲、看、评、练多种方法交叉综合运用。讲,立足深化理论,重视语文教育学的前沿动态研究,从根本上提高理论水平。要注意精选典型教例,增强理论的形象感、说服力。看,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学语文习题集和本课程的教科书等有关资料,让学生熟悉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与要求,体悟中学语文教学规律。评,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分析评课、彼此互评,开阔眼界,增长语文能力。练,通过编提纲、写教学计划、范读、小试讲、写教案、大试讲、写教学总结、论文等由单项到综合的层层深入的训练,形成学生的中学语文的从教能力。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教材语文教育学 朱绍禹 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教育学引论 阎立钦 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参考资料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国家教育部颁布初中语文教科书(1-6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1-6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1-6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初中语文习题集(1-12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掌握本大纲规定的文学史的基本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评论、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并具备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56学时,其中面授:39学时,自学:117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基本要求:以专题形式教授;教材内容80%讲授,20%自学;补充讲授教材以外的内容;作家与作品形成一定比例;概念准确、理论简要完整;联系社会、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教学重点:以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为纲,以具体的作家作品为基础,着重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重点作家作品,及诸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化、联系交融等情况。教学难点:用文学史统帅作品,又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学习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规律。教学内容:第一讲 先秦文学1.1 上古神话和诗经了解上古神话的概况;了解、掌握诗经的内容特点和艺术特色。1.2 左传和孟子、庄子了解、掌握左传的叙事特点;了解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3 屈原与楚辞了解屈原与楚辞的基本内容。第二讲 秦汉文学2.1 秦及西汉散文,西汉辞赋,史记了解秦及西汉散文、西汉辞赋;了解、掌握司马迁与史记。2.2 两汉乐府诗 了解两汉乐府诗并理解其内容特点。2.3 东汉辞赋,东汉散文,东汉文人诗了解东汉的辞赋、散文和文人诗。第三讲 魏晋南北朝文学3.1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陶渊明理解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的风格转变;了解两晋诗坛概况,掌握重点作家陶渊明。3.2 南北朝民歌;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了解南北朝民歌概况,理解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情况;了解永明体与齐梁诗坛。3.3 庾信与南北朝文风的北渐;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及小说理解庾信与南北朝文风的北渐情况;了解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及小说概况。 第四讲 隋唐五代文学4.1 南北朝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李白;杜甫了解南北朝文学合流的现象,了解初唐诗坛和盛唐的诗人群体;掌握重点作家李白、杜甫。4.2 大历诗风;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白居易与元白诗派了解大历诗风,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着重理解白居易作品风格与元白诗派。4.3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传奇与俗讲变文;晚唐诗歌;晚唐五代词了解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传奇与俗讲变文;晚唐五代词;把握李商隐诗歌的特点。第五讲 宋代文学5.1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苏轼;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了解宋初文学概况;把握柳永对词的发展的贡献;了解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着重把握重点作家苏轼及其作品;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5.2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中兴四大诗人;辛弃疾和辛派词人;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把握周邦彦、辛弃疾、姜夔等重点词人及其作品;了解北宋词坛概况和词风的演变;着重了解陆游的生平和作品。5.3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了解南宋的散文和骈文;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第六讲 元代文学6.1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和马致远了解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掌握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和马致远的代表作品。6.2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了解企业北方和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把握代表作家和作品。6.3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元代散曲;元代诗文理解南戏的兴起现象,把握琵琶记艺术特色;了解元代散曲和诗文。第七讲 明代文学7.1 三国志演义;水浒传;明代前期诗文;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了解历史演义的繁荣、英雄传奇的演化,并把握代表作品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了解明代前期诗文成绩,理解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思潮。7.2 明代杂剧的流变;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汤显祖了解明代杂剧的流变,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把握汤显祖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7.3 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晚明诗文;明代散曲与民歌了解神怪小说的发展和世情小说的勃兴,并了解、把握代表作品西游记、金瓶梅;了解、把握明代的短篇小说三言、二拍;了解晚明诗文;明代散曲与民歌。第八讲 清代文学8.1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清初戏曲;清初白话小说了解清初诗文、词学、戏曲、白话小说的概况,把握长生殿、桃花扇的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8.2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理解、把握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的内容和艺术成就。8.3 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了解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了解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概况。第九讲 近代文学9.1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近代前期小说与戏曲了解龚自珍生平及作品,了解近代前期诗文词、小说与戏曲。9.2 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剧了解黄遵宪、梁启超生平及作品,了解近代后期诗文词、小说与戏剧。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 古代汉语课是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工具性质的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提高其阅读文言文和讲授文言作品的能力,为语言学科其它课程教学打基础。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56学时,其中面授:39学时,自学:117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由文选和通论两部分组成。文选以先秦两汉散文为主,适当选讲韵文(包括诗经、楚辞、唐宋诗词等)。文选的讲授以解释词句为主,突出常用词。通论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1.1什么是古代汉语了解什么是古代汉语1.2古代汉语课程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学习古代汉语课程的目的和要求1.3古代汉语课的内容1.4学习古代汉语的态度和方法。了解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第二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古今词义发展的变化的两种情况;形同义异词。2.1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3、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掌握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2.2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两种情况:1、词义范围的差异:a、词义范围的扩大;b、词义范围的缩小;c、词义范围的转移。2、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1)词义的褒贬不同:a、古褒今贬;b、古贬今褒;c、古为中性词,今为贬义词。(2)词义的轻重不同:a、古义轻,今义重;b、古义重,今义轻。掌握古今词义发展的变化的两种情况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汉字的结构类型与六书;异体字;繁简字。3.1汉字的结构类型和六书。掌握汉字的结构类型和六书3.2异体字和繁体字理解繁体字的概念掌握异体字的概念和异体字的分类。第四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本义、引申义;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如何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1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掌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以及探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方法。第五章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四种情况;词类活用的条件。5.1使动用法掌握使动用法的概念以及构成使动用法的几种不同情况。5.2意动用法掌握意动用法的概念以及意动用法的几种不同情况。5.3名词用如动词。掌握名词用如动词的概念以及活用的条件。5.4名词作状语掌握名词作状语的概念以及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四种情况5.5词类活用的条件理解词类活用的条件第六章 古代汉语的词序疑问句中的词序问题;否定句中的词序问题;宾语用代词复指。6.1宾语前置掌握宾语前置的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七章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7.1判断句的形式掌握判断句的几种形式第八章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8.1被动句的几种形式;意念上的被动。掌握被动句的几种形式理解意念上的被动。第九章 副词9.1六类副词的性质和功能理解六类副词的性质和功能。第十章 代词10.1五类代词的性质和功能;理解五类代词的性质和功能。第十一章 介词和连词11.1常见介词和连词的性质和功能。理解常见介词和连词的性质和功能。第十二章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12.1字典,词典,其他工具书。掌握几种重要的字词典的主要内容和编排体例。第十三章 古书的注解13.1古注的概况;古注的体例;常用术语。了解古注的概况和古注的体例掌握常用术语的概念。第十四章 古书的标点和翻译问题了解古书的标点和翻译应注意的几种情况。第十五章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15.1并提、互文、倒置、委婉。掌握常见的修辞方式的概念。第十六章 古音简说16.1 36字母;掌握有关音韵学的基本概念及中古36字母。16.2上古的韵部系统;理解并掌握上古的韵部系统。16.3上古的声母系统。理解上古的声母系统。第十七章 古书的读音问题17.1古音通假及假借字的读音以及破读的问题。掌握古音通假和假借的不同以及破读的问题。第十八章 诗律、词律18.1格律诗的平仄、拗救、用韵及特殊的对仗方法;词的基本概念,特殊的对仗方法理解格律诗(近体诗)及其形成的条件;理解格律诗的要求;掌握格律诗拗救的概念及其格律诗的句法。18.2词律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词调、词牌、词谱,词的用韵,词的平仄等。六、教材及参考书目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第一版。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年4月第二版。写作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写作课程是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获取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96学时, 其中面授:24学时,自学:72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原理,并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体的写作。通过基础应用写作理论的学习,结合应用文体写作训练和文字表述训练,使学生增强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本课程以写作训练为主,要求学生完成大量写作强化训练这一特殊要求。教学的重点是写作过程训练中的“公文文体的写作”、“事务文体的写作”、“信息文体的写作”、“财经文体的写作”、“诉讼文体的写作”、“公关礼仪文书的写作”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教学的难点在于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心智劳动,而应用文写作的格式规定非常严格,不仅需要学生意志和毅力的支撑,同时也要打破枯燥死板,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要给每一位同学施加适度的压力并长期坚持,进行科学的训练,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体的写作技巧。教学内容:第一讲 应用写作的一般原理1.1 应用写作的性质和特点 了解应用写作的性质,把握其特点。 1.2 应用文体的语言要求 了解应用文体的相关语言要求。 1.3 应用文体的表达方式 熟练掌握应用文体的表达方式。 1.4 学习应用写作的基本条件 了解学习应用写作的基本条件。第二讲 公文文体的写作(一) 2.1 公文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公文概念,了解其作用。 2.2 公文的分类和格式熟悉公文的分类,熟练掌握公文的格式。 2.3 公文的词语与句式 熟练运用公文的词语与句式。 2.4 公文的行文方式与规则 理解公文的行文方式与规则。 第三讲 公文文体的写作(二) 3.1 命令、决定 了解“命令”和“决定”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 3.2 意见、批复了解“意见”和“批复”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3.3 公告、通告了解“公告”和“通告”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3.4 通知、通报了解“通知”和“通报”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第四讲 公文文体的写作(三)4.1 报告、请示了解“报告”和“请示”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 4.2 函、议案了解“函”和“议案”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 4.3 会议纪要了解“会议纪要”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第五讲 事务文体的写作 5.1 计划了解“计划”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 5.2 总结了解“总结”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 5.3 简报了解“简报”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5.4 规章制度了解“规章制度”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第六讲 信息文体的写作 6.1 信息了解“信息”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 6.2 通讯了解“通讯”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 6.3 电子文稿了解“电子文稿”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6.4 说明书了解“说明书”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第七讲 财经文体的写作(一) 7.1 合同了解“合同”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方式。 7.2 广告了解“广告”的概念及其类型。7.3 商务策划书了解“商务策划书”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7.4 标书了解“标书”的概念,熟练掌握其写作格式。第八讲 财经文体的写作(二) 8.1 市场调查报告了解“市场调查报告”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 8.2 市场预测报告了解“市场预测报告”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 8.3 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8.4 审计报告了解“审计报告”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第九讲 诉讼文体的写作 9.1 诉讼文书概述了解“诉讼文书”的概念。 9.2 起诉状了解“起诉状”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 9.3 上诉状了解“上诉状”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 9.4 申诉状了解“申诉状”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9.5 答辩状了解“答辩状”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第十讲 公关礼仪文书的写作 10.1 求职函、辞职函、慰问函了解“求职函”、“辞职函”、“慰问函”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 10.2 贺信(电)、贺词了解“贺信(电)”、“贺词”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 10.3 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了解“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10.4 请柬、聘书了解“请柬”、“聘书”的概念,掌握其写作格式。第十一讲 学术论文的写作 11.1 学术论文的概念与特征 了解“学术论文”的概念及相关特征。 11.2 学术论文的选题 掌握“学术论文”的选题技巧。 11.3 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 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11.4 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熟练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应用写作,张德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现代应用写作教程,韩国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应用文写作,高雅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应用文写作,徐中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文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 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其文学理论的研究是把人类社会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努力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 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文艺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了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培养学生分析和研究文学活动及其理论的能力,打下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系统教学活动,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理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为学生学习其他相关文学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准备。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08学时,其中面授:27学时,自学:81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掌握文艺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文艺学研究对象,对文学理论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利用文学理论的观点分析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1 文学理论的性质了解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及应有的品格1.2 文学理论的形态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及其基本形态,了解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2.1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了解文学活动论、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2.2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理解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来源与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3.1 活动与文学活动了解文学活动的地位。3.2 文学活动的构成掌握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3.3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了解关于文学发生问题的几种学说,掌握文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或环节,文学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4.1 文学的含义了解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和文学的通行含义4.2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了解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4.3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了解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掌握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和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5.1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掌握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5.2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了解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5.3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掌握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规律,了解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价值取向及发展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6.1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了解人类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领域6.2 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性与客体性6.3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掌握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了解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7.1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掌握材料(信息)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三个环节7.2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I了解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7.3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了解物化阶段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了解文学创造的发生、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以及文学创造的物化。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8.1 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了解认识活动的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原则8.2 情感评价了解审美活动的情感评价的原则。8.3 形式创造了解形式创造的规律,掌握认识活动的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的原则;审美活动的情感评价与形式创造的原则。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9.1 文学作品的类型了解文学作品划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9.2 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了解文学作品分为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不同体裁。掌握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的文学特点及发展、演变的状况;诗歌、小说、剧本散文的基本特征。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10.1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了解文学文本的审美层次10.2 文学典型掌握从审美的角度对典型进行把握。10.3 意境了解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10.4 文学意象掌握文学文本的审美层次和内在的审美形态,了解意象的特征,掌握文学文本的审美层次和内在的审美形态。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11.1 叙事界定了解文学叙事包括两个基本特征11.2 叙述内容了解叙述内容11.3 叙述话语掌握叙述话语内容11.4叙述动作了解文学叙事包括两个基本特征,了解叙述者与作者、声音、接受者,了解叙事性作品的特性。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12.1 抒情界定12.2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12.3 抒情方式了解抒情方式,了解抒情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掌握抒情性作品的特点、构成以及抒情方式。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13.1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了解风格理论13.2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了解风格的含义13.3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了解中外理论家从不同角度对风格进行分类13.4 文学风格与文化掌握文学风格与时代、民族、地域、流派文化关系,掌握文学风格的概念、形态以及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学流派风格问题。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14.1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了解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14.2 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理解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掌握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性质,以及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15.1 文学接受的发生了解文学接受的过程三阶段15.2 文学接受的发展了解文学接受的发展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阅读阶段15.3 文学接受的高潮了解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掌握文学接受过程。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16.1 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了解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16.2 文学批评的模式掌握文学批评的模式16.3 文学批评的实践了解文学批评的实践过程, 掌握文学批评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及批评家等问题。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朱立元: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4、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80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中国现代文学上承中国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从世界文学宝库中汲取营养,并在继承与借鉴中革新与创新。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把握,理解社会思潮、文学思潮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对于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能运用综合比较和文本细读的方法进行分析鉴赏与评论。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独立判断能力与鉴赏评论能力。本科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为从事相关工作作好知识技能的准备,为日后的教学科研打下一定的基础。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44学时, 其中面授:36学时,自学:108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第一编 第一阶段的文学(1917-1927)第一章本章主要讲授现代文学产生的外因、内因、产生的过程及其特点,重点了解文学社团的形成及其发展,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第二章 诗歌的解放与探索第一节 概述文学创作由诗歌作为突破口,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派诗歌,都能在第一个十年找到表现者和接受者。第二节 初期白话诗胡适在五四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胡适尝试集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康白情的草儿、俞平伯的冬夜;周作人的诗集过去的生命、刘半农的白话诗、文学研究会诗人群。第三节 郭沫若生平与创作道路;泛神论对女神的影响;郭沫若开一代诗风;女神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第四节 湖畔诗人和小诗运动 湖畔诗人。对湖畔诗人的论争。湖畔诗人的特点。小诗产生的原因。冰心、宗白华小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意义。第五节 闻一多生平简介新月社的代表诗人。诗歌功利性与艺术性的融合。红烛、死水中的爱国主义。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闻一多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闻一多诗歌的影响。第六节 徐志摩生平简介;资产阶级的思想内容;对自由、爱和美的追求;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七节 李金发中国早期象征派诗歌;李金发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李金发诗歌的影响。本章教学重点:郭沫若、闻一多的诗歌,难点是对李金发诗歌的理解。以老师讲授为主,适当组织学生讨论。考核内容是对主要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第三章 鲁迅生平与创作道路。当代学术领域对鲁迅的认识与评价。进化论对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影响。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的意义。鲁迅研究、探索国民性的努力。我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鲁迅小说思想的深刻与格式的特别。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精神胜利法。野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本章教学重点:鲁迅的思想道路,难点是鲁迅作品的艺术特点。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分清楚主次,详略得当。主要考核学生对鲁迅思想和作品的艺术风格的理解。讲授鲁迅既不能神化作者,也不可过份贬低作者。第四章 问题小说与乡土文学第一节 概述 问题小说产生的原因。问题小说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问题小说的意义。乡土文学产生的原因。乡土文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乡土小说的意义。第二节 冰心、庐隐冰心生平与创作。宗教信仰对冰心文学创作的影响。对儿童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冰心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庐隐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冰心与庐隐在文学创作上的异同。第三节 王统照、许地山王统照生平简介。王统照小说的现实主义。王统照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许地山生平简介。许地山小说中的异域风光。许地山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第四节 叶绍钧叶绍钧生平简介。叶绍钧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长篇小说倪唤之。叶绍钧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五节 废名废名生平简介。废名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本章教学重点:问题小说、乡土文学的思想内容,难点是废名、许地山小说的艺术特点,主要考察学生对本章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五章 自我抒情小说第一节 概述自我抒情小说主要指创造社作家创作的小说。自我抒情小说产生的原因。自我抒情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自我抒情小说的地位与影响。第二节 郁达夫生平简介。零余者形象。郁达夫小说的美学追求。日本文学对郁达夫小说的影响。当时文坛对郁达夫小说的争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点。第三节 创造社其它作家张资平生平简介。客观评价张资平小说的地位及其影响。张资平早期小说的特点及其意义。冯沅君生平简介。冯沅君独特的女性视角。冯沅君小说的艺术特点。本章教学重点:郁达夫的小说,难点是对张资小说的评价,讲授以作品为主,作家为辅。主要考察学生对自我抒情小说的基本掌握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对郁达夫、张资平性描写的看法。第六章 个性独异的散文第一节 概述 散文的分类(杂文、小品文、报告文学)。语丝社散文。新月社散文。 第二节 鲁迅散文 讲鲁迅散文主要讲授鲁迅杂文以及朝花夕拾。鲁迅前期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鲁迅杂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第三节 周作人生平简介周作人在五四文学运动早期的作用与影响。周作人散文的分期周作人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周作人小品散文的影响。 第四节 冰心、朱自清冰心散文的主题。冰心散文的思想内容,对母爱、自然美和童贞美的追求。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朱自清生平简介。朱自清散文的分类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五节 梁遇春、许地山梁遇春生平简介。梁遇春散文的艺术特点。许地山生平简介。许地山散文的艺术特点。本章教学重点:讲解鲁迅、周作人的散文。考核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情况,通过学习作家作品了解作家人格思想。第七章 现代戏剧的兴起现代戏剧的两股潮流:现代话剧、新歌剧文明戏爱美剧。田汉早期话剧的艺术特色郭沫若的三部诗剧洪深的早期话剧,欧阳予倩、丁西林的早期话剧。第二编 第二阶段的文学(19271937)第一章 新文学运动的政治分化与多元互补第一节 普罗文学运动与左翼作家联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的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贡献第二节 新月社与自由主义文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