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13课.ppt_第1页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13课.ppt_第2页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13课.ppt_第3页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13课.ppt_第4页
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第13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梵蒂冈,尽管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572人,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教皇是天主教的最高统治者,任职终身,驻在梵蒂冈。,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中世纪的火刑柱,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控制和禁锢着人的思想和行动,任何不符合宗教教义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叛逆和异端,随时会被宗教裁判所送上火刑架。,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有怎样的权威?,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马丁路德,加尔文,一、宗教改革的背景:,1、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各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分活跃。,一、宗教改革的背景:,材料1: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向而驰。 想一想:上述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背景呢?,2、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材料2: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要高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神圣罗马帝国”年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德国也因此被戏称为“教皇的奶牛”。,材料3:主教的俱乐部 油画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球艺的问题。在他们热情的参与下,保龄球运动已经颇为成熟了。教皇和红衣主教团几乎都是意大利人,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中世纪的火刑柱,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材料4:,思考:从以上材料, 可以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天主教奢侈腐化、荒淫无度与残暴,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因而引发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结论:,一、宗教改革的背景:,2、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教会宣称“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进钱柜叮当一响,买主挂记的那个罪人的灵魂会立刻从炼狱直飞天堂”。,出售赎罪券,教皇是天下最富有的人,还推销赎罪券,这激怒了众多教徒和马丁.路德。,1、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了思想解放作用,3、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社会矛盾,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一、宗教改革的背景:,2、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1、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了思想解放作用,3、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激化社会矛盾,4、出售赎罪券导火线 5、开始标志:马丁路德发布关于赎罪劵的功效,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一、宗教改革的背景,二、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罗马教会,马丁路德,因行称义,因信称义,教徒,神职人员,上帝,上帝,间接对话、得救,直接对话、得救,(1)、内容,A、,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是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否定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自主权 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2)、性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3)、结果:,新教 产生;,“路德教”或“新教路德宗” 简化仪式,一、宗教改革的背景,二、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内容,三教鼎立,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教德路,加尔文教,天主教与新教的关系:,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欧洲宗教 改革第二 位伟大人 物加尔文,否定对教皇的盲从,否定封建主的特权,A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2)内容:,B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3)意义,C其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1)著作:基督教原理,三、宗教改革的意义,性质:,1、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2、冲破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3、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本课小结,天主教阻碍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 改革,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加尔文 “先定论”,新教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提供思想武器,德国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德国皇帝无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量,同时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大统一梦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国皇帝必然要和教会合作,教会的力量非常强大。每当罗马教会出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国聚敛钱财,以至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教皇的奶牛”。当时梵蒂冈计划建造一座新的圣彼得教堂,于是在整个德国大量发行赎罪券。,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德国爆发?,原因: 德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政治上四分五裂,没有形成强大的王权,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的分裂、落后,使得教会剥削沉重,罗马教廷与德国的矛盾异常尖锐。同时,没有强大的王权,反倒有利于各种反教会思想的存在。,据这一节课所学内容分析路德与加尔文改革有何异同?,相同: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依据,主张“因信称义”,不同:加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废除天主教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 鼓励经商致富,从政等,更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1、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世俗王权的斗争白热化 C、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D、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C,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 ) A、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B、罗马教皇向教民出售赎罪券 C、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D、天主教会出卖教会职位,B,3、关于马丁路德改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B、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C、改革后创立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D、它违背了基督教的本意,客观上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D,4、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他的宗教观念的核心是: A、因信称义 B、先定论 C、因行称义 D、无为而治,5、马丁路德改革和加尔文改革的相似点是: 都主张“因信称义” 否定天主教的等级制度 都创立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 改革都在德国进行 A、 B、 C、 D、,8、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是:( ) A、为封建世俗势力夺取政权服务 B、为使欧洲各国人民免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D、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命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论,C,读材料结合课本回答下面问题: 甲: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乙: 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除。 甲: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他们观点的分歧点在哪?,分歧:怎样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是听从教会,服从教规,还是相信自己。,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材料一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而对另一些人则加拒绝。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一些人,叫他们有生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这预定事实上包括着整个宇宙,和一切被造之物。所谓预定,乃是上帝的永恒旨意,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 材料二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加尔文什么宗教思想?,材料一:我自己个人奋斗,发家致富,不是我自己贪财,而是上帝要我去当商人,让我去奋斗的,因为上帝早就定好了。所以,个人财富是合法的,谁都要尊重,不可以夺走。,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结合课文阅读材料:,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