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第2单元测评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第2单元测评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第2单元测评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第2单元测评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第2单元测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2019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答案B解析A项,“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表述不当,与原文第二段最后一句的表述有出入。B项,是对原文第三段内容的整合。正确。C项,“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表述错误,原文第四段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项,“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表述不当,与原文最后一段的表述有出入。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答案C解析A项,来自原文第二段,“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正确。B项,文章分析了文明弹性的三个层面,也提到了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在崛起”“已经发展起来”)。正确。C项,以偏概全。文章只在“制度弹性”上分析“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D项,文章开篇提及“文明弹性”,后在分层论证“文明弹性”的三个层面的同时也指出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正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答案A解析A项,强加关系,原文并没有提到“意义弹性”与前两者有条件关系。B项,来自原文第三段。正确。C项,来自原文第四段。正确。D项,“没有直接关系”的表述与原文第四段中的“这个城市可能繁荣一时”“这个城市也往往丧失活力”的观点一致。正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生命中的土地黄安详提及苏东坡,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叶在大江中自由游弋的小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再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但实际上,东坡,这个在民族的记忆深处烙下深深印记的名词,它与我们浪漫的想象竟是那么遥远贬居黄州的次年(1081),在友人马梦得的帮助下,苏轼请得了一块荒地,开始了他的田间劳作生活。据陆游入蜀记:“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由此,“东坡”便以其朴实的面目走进了苏轼的生活,也走进了民族的记忆它只是一片土地,一片贫瘠荒芜的土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接近土地的诗人并不少,但在真正地步入仕途、成名成家后依然能走近土地的,就微乎其微了。苏轼当是其中的一位。虽然我们很难想象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作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东坡八首记载了一幅幅清新的画面:“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诗人正准备薅除杂草。“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诗人正释耒长叹,由衷感慨耕作之不易。黄州五年,是苏轼人生旅程中最凄凉、最痛苦、最寂寞的日子,但是,困境中的苏轼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繁杂的农活给诗人不仅带来了一身的劳累,也带来了田间的收获(以填饱他“不合时宜”的肚皮),而且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东坡一诗是这样写的:“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地,自爱铿然曳杖声。”我们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出了旷达和恬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的交流。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诗歌说明这位落魄的诗人已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了土地,固执地在土地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由此,不禁联想到了另一位同样高智商的诗文大家。读起柳子厚墓志铭的时候,我们心中不由顿生凄凉!清幽冷峻较之于豁达放旷,不只是文学风格之异,还是一种心胸之别。在惋惜这位唐宋文学的先贤最终没能从永州的阴影中走得更远之时,我们不由要为苏轼赞叹了!“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我们何敢企及的境界呀!他不仅走出了黄州,还走向了更远的惠州(今广东)和更更远的儋州(今海南)。当苏轼手把犁锄垦荒于东坡的时候,他的心胸就像土地一般无限地延展开了,而无端的中伤、恶意的毁谤、曾经的羞辱等,就如冰雪般在这片土地上消融殆尽。此时,我们应当意识到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多了一位“东坡居士”,更是多了一位思想者和艺术家。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苏轼在黄州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数亩开垦的农田,也不只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当他的趾甲缝里塞满了东坡上的泥土、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相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相互激荡的时候,便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又一个“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夜晚,我们与东坡相会于书卷中,倾情地阅读着这块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土地。东坡之于苏轼,就如南阳之于孔明、成都之于杜甫、岳麓之于朱熹、桐城之于姚鼐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东坡与苏轼一起最终成为了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中说:“它与我们浪漫的想象竟是那么遥远。”这句话意思是说东坡在我们的记忆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是一位浪漫主义者。但其实东坡的本来面目只是一片贫瘠荒芜的土地,与我们想象的“诗人”的浪漫形象差距很大。B.本文引用陆游的入蜀记是为了交代“东坡”的来历,引用东坡一诗则是为了说明这块土地给诗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引用“此心安处是吾乡”则是为了说明苏轼安于现状的心理。C.“此心安处是吾乡”所表现的境界,我们在苏轼的诗词中还可以见到。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年谁作地舆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又如“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等。D.本文作者一面将笔触深入到过去,再现了苏轼躬耕东坡的史实,一面则用现代人的目光重新审视“东坡”的现实价值和精神实质,字里行间含蓄地表达了对苏轼真切的理解与怜悯。答案A解析B项,引用“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为了说明苏轼豁达放旷的心胸;C项,“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描绘的清冷意境和矛盾心理与前者旷达乐观的特征不相符;D项,“怜悯”的说法不妥,在文中没有依据。5.本文中的“土地”有哪两层含义?试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土地”既指生活中的土地,也指思想归宿、精神家园。苏轼在黄州东坡借以生存的那块土地,实际也是苏轼安顿自己思想与精神的地方。解析“土地”一词,有虚实两个方面的含义,表面上是指黄州东坡那块荒凉的土地,内在的意思是苏轼安顿自己的思想的精神家园。6.请从全文总结出“东坡”这生命中的土地对苏轼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参考答案生活方面,“东坡”给诗人带来了田间的收获,填饱了他“不合时宜”的肚皮;精神方面,“东坡”使诗人从自然中寻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思想方面,“东坡”让诗人认识到劳动的艰辛,困苦的生活也使苏轼更为成熟,成为一位思想家;文学方面,“东坡”丰富了苏轼的诗文创作并最终开辟了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的新纪元。解析从文章内容看,“东坡”是黄州的一片荒凉的土地,苏轼买这块土地首先是为了填饱肚子,解决生活的困境;在东坡上的艰辛劳作,丰富了苏轼的思想,也给他带来了一定的生活乐趣,走出了士大夫被贬后绝望的心境,找到了灵魂的寄托,从而在文学上别开天地。(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材料一“每到四五月份,办公电话就成了热线,十有八九是咨询转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都不知道所报考的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近日,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与转专业相对的是高考生报志愿时的迷茫:“高考学生都说不清楚自己兴趣点是什么,将来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往往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有调查显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13.6%的人了解所选专业;有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新高考背景下,中学生需要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介绍。(摘编自河北新闻网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找到前行航标)材料二浙江省高中学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表选项非常了解(%)了解(%)不是很了解(%)一点不了解(%)没有考虑过(%)个性30.260.371.90.6兴趣28.549.718.13.20.5能力27.953.215.62.50.8选项很强(%)较强(%)一般(%)不具备(%)没有考虑过(%)合作意识19.732.445.81.20.9竞争意识21.324.545.65.43.2创新意识15.533.341.95.93.4社会适应能力23.521.2510.34人际交往能力22.637.936.70.32.5(摘编自浙江省首届新高考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材料三在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上,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变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作用;年级、学业成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对于生涯发展及其各个维度有显著作用,并且年级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成绩越好,生涯发展水平越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涯发展水平越高。(摘编自卢淑芳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材料四高中生生涯教育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展开自我评估,客观进行生涯选择,稳妥进行人生管理,由此,可以将盲目选择对人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应全面评估自我,对自身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具有导向性,是随着学生年龄、经历、身处环境不断调整并继续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学会选择是其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人生规划初期的基本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前清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更要明确认识到课程选择的意义、生涯选择的重要性、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责任。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通过生涯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和身处环境等有清晰的认识,对高中学习、大学专业、未来职业、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进而进行客观、主动的选择。基于此,学生思考评估后的选择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摘编自刘瑞颜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这与他们在高考中报志愿时,由家长、教师甚至委托机构代为填报志愿不无关系。B.在性别、科别、学校性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可能影响生涯发展的变量上,研究表明它们对高中生生涯发展影响不大。C.高中学生能清晰地认识评估自我,规划高中三年的选修课程,确定高考的选考科目,这都是学生学会选择的具体表现。D.相较于兴趣与能力,被采样的学生对个性这一自我因素的认知清晰,有超过90%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认识清晰。答案A解析“超过70%的大学生想重新选择专业”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应是“超70%的大学生受访者”。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张惠英看来,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结合对社会的了解,尽早地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B.据材料二的数据,对于浙江省被采样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还是比较关注的,总体认识比较到位。C.对学业、职业与人生的规划是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D.据材料二可知,“社会适应能力”是被采样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因素,而“竞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答案B解析A项,“中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方向”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尽早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探索自我,找到合适的目标,明确前行的方向”;C项,“是学生在高三年级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中“高三年级”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是学生在适当时期尽力规划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D项,“竞争意识是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说法错误,根据表格“不具备”一栏中最大值是“5.9%”可知,最多学生认为自己缺少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创新意识”。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6分)参考答案生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生涯选择;生涯教育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之后再迅速浏览所给材料,确定答案所在的区域,最后概括答案要点。本题中要求“概括说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意义”,浏览材料后发现,只需围绕材料四就可回答此题。通过材料四中“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有助于学生清晰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成为谁等问题”可以概括出:“生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通过材料四中“高中生选择权的增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权力去思考规划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道路,促使学生更早地思考人生,选择满意的生活方式,进而寻求个人价值和幸福”可以概括出:“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进行生涯选择。”通过“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助于其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可以概括出:“生涯教育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叱毖令出,于外斩之。靖惧诛,奔伷。伷卒,依扬州刺史陈祎。祎死,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岸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既至交趾,交趾太守士燮厚加敬待。陈国袁徽以寄寓交州,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巴郡、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选自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B.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C.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D.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答案D解析根据前文语境可知,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句是董卓关于选用人才所说的话,“当拔用善士”是“诸君言”的内容,语意结构均完整,与其后的“卓”之间应断开,由此排除A、B两项;根据前文内容,周毖和许靖选拔的官员到任之后纷纷反过来要诛杀董卓,“至官之日”意为“上任之日”,因此“至官之日”前应断开,排除C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孝,指孝悌之人;廉,指廉洁之士。B.吏部尚书,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不仅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还掌管祭祀、典礼等事务。C.足下,古代常用于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D.五品,即“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答案B解析B项,“祭祀、典礼”由礼部负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靖年少有名,却遭排斥。他善于评判人物,但因与从弟不和,受到从弟排挤,不被录用,只能靠赶马拉磨养活自己。B许靖仁义宽厚,慷慨善施。他身处乱世,仍以仁厚之心对待他人,收容抚恤亲族乡邻,为他们安排经营生计,并赈济赡养他们。C.许靖临危不乱,先人后己。孙策东渡长江时,众人都逃往交州避难,他让随从及亲属先走,自己最后离开,在场的人莫不赞叹。D.许靖德才兼备,颇受赏识。刘璋让他担任巴郡、广汉太守,刘备攻克蜀地后,接受宋仲子的举荐,任命他为左将军长史。答案D解析D项,“接受宋仲子的举荐”属于张冠李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5分)(2)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5分)参考答案(1)同许靖共同商议,提拔或降免天下土人,淘汰清除腐败昏庸之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的贤士。(2)许靖虽年过七十,仍然喜爱人才,引见接纳后起人物,清谈不知疲倦。解析(1)进退:推举升职或贬斥降职。显拔:提拔举荐。幽滞:怀才失意的人。(2)逾:超过。爱乐:喜欢。诱纳:引进接纳。参考译文许靖,字文休,是汝南郡平舆县人。他年轻时就与堂弟许劭一同成名,并且都有喜好评品人物的声名,但两人私下感情颇不融洽。许劭任职本郡功曹,排斥许靖并使之不得被录用,许靖只好替人赶马磨粮来养活自己。颍川人刘翊担任汝南太守,就举荐许靖做掌管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负责察举孝廉,后又任职尚书郎,掌管官员的选用。汉灵帝死后,董卓专权,以汉阳人周毖为吏部尚书,让他同许靖共同商议,举贬升降天下官员,淘汰清除腐败昏庸之官,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他们于是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人孔伷为豫州刺史,而许靖本人则被提升为巴郡太守。许靖不就职,被改任为御史中丞。韩馥等人到职后,纷纷举兵反攻京城,打算杀掉董卓。董卓怒斥周毖说:“你们都说应当选拔任用品行高尚之士,我董卓听从你们的计策,不愿违背天下人心。而你们所录用的这些人,上任之日,就掉头来攻击我。我董卓为何要起用这些忘恩负义之徒!”董卓喝令将周毖推出,在城外斩首。许靖害怕董卓诛杀自己,就去投奔孔伷。孔伷去世,许靖又去依附扬州刺史陈祎。陈祎死后,会稽太守王朗向来与许靖交情深厚,因而前来保护许靖。许靖出于仁厚之心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照料并接济他们。孙策东渡长江,人们纷纷逃往交州躲避战乱,许靖自己坐在江岸上,让随从人员乘船先走,亲属族人都出发后,自己才起身随后跟去,当时看到这一场景的人莫不赞叹。到了交趾郡,交趾太守士燮对许靖格外敬重厚加款待。陈国人袁徽也寄身交州,他给尚书令荀彧写信说:“许文休乃英才伟士,智谋策略足以参与国家大事。自他流落交州以来,与众人生活在一起,每当遇到忧患危急之事,他总是先人后己,与亲族内外的人同饥共寒。他以人伦纲常对待同类,仁义宽厚,都很有收效,只是无法一一陈述而已。”后来刘璋派遣使者征召许靖,许靖由此入蜀。刘璋任命许靖为巴郡、广汉太守。南阳人宋仲子在荆州给蜀郡太守王商写信说:“许文休风流倜傥奇伟不凡,有盖世之才干,您应当以他为楷模。”建安十六年,许靖调任蜀郡。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克蜀地,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刘备为汉中王,许靖又被拜为太傅。刘备即位称帝,即册封许靖说:“朕得以承嗣帝业,君临天下,日夜惶惶不安,唯恐不能平定四海。百姓未能亲附,五德不彰,你身为司徒,应当谨慎地布施五常教化,使其弘扬光大。你要自勉啊!持之不倦地布施仁德,以满足我的心意。”许靖虽年过七十,仍然喜爱人才,奖掖后进,品评清谈不倦。章武二年,许靖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415题。曲玉管柳永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陇首”三句,是想象的景物和情况,“云飞”“日晚”,隐含着“凭阑久”的意思。B.鸿雁本可传书,而说“无凭”,说“冉冉飞下汀洲”,表达了词人思人而不见的惆怅。C.“暗想雨恨云愁”四句,概括往日情事,写其先相爱,后相离,相离后,难再见的愁恨心情。D.本词写作者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感叹羁旅行役生活的愁苦,抒发无限相思之情。答案A解析A项,“陇首”三句,写眼前的景物和情况。15.“忍凝眸”三字,是“怎么能忍心凝眸欣赏”的意思。有人说这三字关联全词,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赞同这种说法,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词人睹景而伤情,情景交融,对景物不忍心观赏,正是词人情感的表现。从情感上可以说“这三字关联全词”;另外在结构上,这三个字也有其重要的作用,即上承所写之景,又引出所怀之人,最后“却下层楼”正是“忍凝眸”的表现。解析此词抒写羁旅怀旧伤离别的情绪,词的开头写景,引出“忍凝眸”三字,“忍凝眸”三字,便将内心活动全部贯注到所写景物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杳杳”三句,上接“忍凝眸”,写所思之人;每次“登山临水”就“惹起平生心事”,与“忍凝眸”互为表里。(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追求人生理想,虽说其中“人生如梦,”似乎包含些许颓废的意味,然而综观苏轼这一时期的创作,像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于人生挫折处的从容、乐观与豁达仍然是其精神的主流。(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将“,”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南宋国土丧失的情况,抒发词人想要收复国土的急切愿望。(3)诗词讲究借鉴;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句,李清照声声慢“,”,则意近之。答案(1)一尊还酹江月一蓑烟雨任平生(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以前作者写文章都提倡简练,避免。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一部水浒传,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败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至的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B.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由不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虎不来也要大哭。”C.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由不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虎不来也要大哭。”D.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答案D解析画线语句的问题主要是语序不当。这句话是说水浒传中关于武松打虎的环境描写给金圣叹的感觉,把“金圣叹难怪读到这里”改为“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其他地方没有问题,故选D项。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穷形尽相地描摹物态,细致入微地刻画心理。B.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C.描摹物态,能使细致入微;刻画心理,求其穷形尽相。D.穷形尽相地刻画心理,细致入微地描摹物态。答案B解析仔细阅读语段和选项,比较“穷形尽相地描摹物态”和“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的句式,后者与语段的整体形式最为搭配,故排除A、D两项。再看B、C两项,“描摹物态”,就要求描摹出物体的形态,故其后为“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刻画出的心理要做到细致入微,所以其后跟“能使细致入微”。故选B项。19.依次填入上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烦冗拖沓飘飘洒洒忐忑不安纷纷扬扬B.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忐忑不安沸沸扬扬C.烦冗拖沓洋洋洒洒毛骨悚然纷纷扬扬D.长篇大论飘飘洒洒毛骨悚然沸沸扬扬答案C解析“烦冗拖沓”指写文章烦琐冗长。“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