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ppt_第1页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ppt_第2页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ppt_第3页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ppt_第4页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掌握每个阶段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2.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原因。 3.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探索与突破 4.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与主要观点,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第1节 早期管理思想 第2节 古典管理理论 第3节 行为管理理论 第4节 管理科学理论 第5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第6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探索与突破,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1.1 早期管理活动阶段 1.2 早期管理思想阶段 1.2 管理理论形成阶段,第1节 早期管理思想,第1节 早期管理思想,1.1 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 人类社会产生18C 仅有的管理知识是代代相传或从实践得来。 1.2 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18C19C末 对管理的零碎的研究 1.3 管理理论形成阶段: 19C末20C初现在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真正兴起。,管理活动、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阶段的相互关系,管理活动 或实践,假设,原理,管理理论,管理思想,认识见解,运用,验证,观察,观察,进一步,提出问题,进行试验,证实或否定,抽象,概括,管理思想发展史的5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管理思想(19世纪末以前 ) 第二阶段: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未1930年)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第三阶段:中期管理理论(1930年1945年)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巴纳德的一般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开端) 管理科学理论(开端) 第四阶段:现代管理理论(1945年 1980年) 八大流派 第五阶段:管理理论新思潮(1980年至今 ),西方管理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是管理思想多样化时期。教材主要介绍西方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勒及其追随者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等人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以韦伯为代表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强调“人的方面”的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论”、还有一批人注重管理中数量方法的研究。,2.1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2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2.3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第2节 古典管理理论,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人的管理理论构成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全貌。“古典管理理论” 承认个人的作用,更强调的是对个人行为的控制与规范。,第2节 古典管理理论,2.1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着重研究如何影响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其代表人物有FWFayIor(1856-1915)、FGi1breth(1868-1984)和LGlbreth,1878-1972)夫妇以及HLGantt(1861-1919)等。 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泰罗,他的代表作有:计什工资制(1895)、车间管理(1903)和科学管理原理(1911)等。,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生日: 1856/20/3 。,“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话花很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同时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 弗里德克W 泰勒,2.1.1 泰罗制的主要观点,2.1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管理的根本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效率的手段运用科学方法 科学管理的实质劳资双方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2.1.2 泰罗制原理 根据以上观点,泰罗提出了四项科学管理原理(原则)。,劳动方法标准化原理 培训工人科学化原理 实行奖励工资制原理 管理职能专业化原理,(1)它是科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2)它是加强企业基础性管理的科学方法 (3)它只解决企业内部工作效率问题,未能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适应问题。 (4)它把工人当作机器附属物,未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必须指出,泰罗把工人视为经济人,并把经济刺激作为调动工人积极性主要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也不像有人所说的,泰罗不关心工人,事实上,经济人假设有其合理的一面,经济激励是基础性手段。泰罗也提出了一些人本管理的初步思想,但在那个时代并不能实现。,2.1.3 评价,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亨利甘特(HenryGantt) 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and Lilian Gilbreth),泰勒及其同行者与追随者的理论与实践构成了泰勒制,人们称以泰勒为代表的学派为科学管理学派。当然,科学管理存在过于重视技术、强调个别作业效率、且对人的看法有偏、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功能等历史局限因素,所以,科学管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学管理却是万万不能的。,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创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先河。在其正被传播之时,欧洲也出现了一批古典管理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法约尔及其一般管理理论。,2.2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 法约尔对管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集中体现在他的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中。 (1)管理是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之一: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2)管理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3)管理的14条原则,详见教材P22-23。 注意比较泰罗与法约尔管理理论的不同特点,这与他们不同的经历、管理所处地位、角色不同有关。,法约尔出生在法国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860年毕业于法国国立矿治学院(在圣艾蒂安)他担任过工程师、总经理,晚年担任过大学的管理教授。 1880年,46岁的法约尔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了一家矿业公司的总经理(叫富香博公司),他对公司进行大改组。,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 法国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生日 1841/29/7,“管理的过程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亨利法约尔,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把公司从破产边缘拯救过来。现在这个公司仍然是法国中部最大的采矿和冶金集团的一部分。退休后他创办了一个“管理学研究中心”,专门推动他的管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是他一生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的总结。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2.2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2.2.1 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法约尔区别了经营和管理,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包括在经营之中。通过对企业全部活动的分析,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业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进一步得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法约尔被后人称为“经营管理之父”或“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缺少管理教育”是由于“没有管理理论”,每一个管理者都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原则和个人的经验行事,但是谁也不曾设法使那些被人们接受的规则和经验变成普遍的管理理论。,2.2.2 倡导管理教育,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的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始终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2.2.3 提出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认为,管理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能灵活地贯彻管理的一系列原则。尽管这些原则是在20世纪初提出的,但仍然是当前管理理论和研究的基础,现代管理学家如汤姆 彼得斯(Tom Peters)仍然继续大力赞扬这些原则。,2.2.4 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是:工作分工;职权;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性;首创精神。,2.3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Weber的主要贡献是指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这集中反映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一书中。,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 德国人,组织理论之父 生日 1864/21/4,“所有以办公室形式出现的组织遵循着这样一个等级原则,那就是:每一个低级别的办公室都受控并受监督于高一级的办公室.” -马克斯.韦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性组织应当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不是以个人或世袭地位为基础。合理合法权力是一种按职位等级合理分配,经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并有能力胜任其职的人,依靠合法手段而行使的权力,统称为职权。以这种权力作为基础,韦伯设计出了具有以下特征的组织系统:,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一职位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 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然后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 成员的工资及升迁。按职位支付薪金,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韦伯认为,凡具有上述6项特征的组织,可使组织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化,其成员的工作行为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组织目标也能顺利的达成。韦伯对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的描绘,为行政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组织准则,这是他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第1节 早期管理思想 第2节 古典管理理论 第3节 行为管理理论 第4节 管理科学理论 第5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第6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探索与突破,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3.1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3.2 组织行为学,第3节 行为管理理论,产生背景 由于韦伯和法约尔的著作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才被翻译成英文并在美国出版,所以,在20世纪的上半世纪,美国的管理理论家对这些欧洲先驱们的贡献一无所知。 美国管理理论家的研究是在泰勒及其追随者工作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并将其成果出版了各不相同的著作,然而其主题都集中在了管理者应如何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行为的研究。,第3节 行为管理理论,3.1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什么是行为科学? 从管理角度看,行为科学侧重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对组织活动的影响。 行为科学研究主要领域 人际关系理论 个体行为理论 团体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理论,玛丽 帕克 福利特(Marry Parker Fullett,18681933)被称为管理理论之母,她关于管理和管理者对员工应如何行为的著作,很多是针对泰勒对人性的忽视,她指出,管理者经常忽视员工在工作中的参与和主动性,忽视这种参与和主动性对组织贡献的重要性。,福利特的工作,福利特认为,工人最了解自己的工作,应该允许他们参与工作分析,管理者应该让他们参与到工作开发过程中来。 这即是说,工人拥有相关的知识,应由工人而不是管理者来控制相关工作的过程,管理者应承担教练和助手的角色,而不是监督和控制的角色。福利特的这一观点,是对当前自我管理团队理论和授权理论的预见。,她还认识到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者直接沟通以加速决策过程的重要性。她倡导“跨部门职能”:不同部门的员工以跨部门的团队形式一起工作,来完成项目任务,这一方法今天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福利特的工作在当时具有激进的性质,直到近些年来才被管理者所接受。当时人们还是信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们一直在探讨如何改进各种工作条件,例如,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工人实用的工具等。,霍桑实验(Hawthorne studies)与人际关系运动:,最著名的是1924年1932年间,梅奥领导的霍桑实验。 该实验在芝加哥的西屋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里进行,历时8年,设计了四个阶段的实验:,第一阶段(1924-1927)是工场照明实验,研究照明强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第二阶段(1927.8-1928.4)是继电器装配测试室实验,考察工资报酬、工作日和工作周的长度、工间休息对生产率的影响; 第三阶段(1928-1931)是访谈实验,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征询职工意见、与职工进行交谈的实验;,第四阶段(1931-1932) 是接线板小组观察实验,实验计件工资对生产率的影响。 霍桑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企业中物质条件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但试验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梅奥的“霍桑试验”的主要结论是: 企业中的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霍桑实验为基础形成的这种新的管理思想,后人称之为“人际关系学说”,是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梅奥等人的开创性研究之后,西方从事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大量涌现。1949年在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组织中人类行为的理论研讨会上,“行为科学”正式定名。50年代以后,行为科学才真正发展起来,成为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3.2 组织行为学,50年代之后兴起的行为科学,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甚至医学等多种学科融入管理理论之中。半个多世纪的时期内,行为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研究涉及众多领域,内容丰富,在管理科学领域独树一帜,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4.1 运筹学 4.2 系统分析 4.3 决策科学化,第4节 管理科学理论,第4节 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科学是继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理论之后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果。这一理论源于科学管理,强调应用定量和数学工具来解决管理问题。,管理科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产生,战后用于生产管理领域。管理的定量方法包括统计学的应用、最优化模型、信息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例如,线性规划法使管理者改进资源分配方案;关键路线法使工作进度计划更为有效;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辅助企业决定应维持的最佳库存水平等。,4.1 运筹学 规划论、库存论、排队论、对策论、搜索论、网络分析等 4.2 系统分析 解决问题从全局出发,制定出正确的决策。 4.3 决策科学化,案例讨论,案例见教材。,第1节 早期管理思想 第2节 古典管理理论 第3节 行为管理理论 第4节 管理科学理论 第5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第6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探索与突破,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5.1 社会合作学派 5.2 经验学派 5.3 技术学派 5.4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5.5 决策理论学派 5.6 群体行为学派 5.7 管理权变学派 5.8 管理系统学派 5.9 沟通中心学派,第5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第5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现代管理理论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而不断创新所形成的学派体系。它很难用一个学派或理论来概括。,1961年12月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阐述了管理研究的各种方法,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加以分类,认为存在“管理理论的丛林”。该论文的发表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反响。,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提出,他把当时不同的管理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对管理的性质和内容所作的不同解释,概括出六个有代表性的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和案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理学派。这些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一个思想、理论和意见百家争鸣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据孔茨的研究,至80年代,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由6个增加到11个,为此,孔茨又写了一篇名为“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的论文,在论文中他概要地叙述并分析了这11个学派: 5.1 社会合作学派 该学派把组织作为一个合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它显然试图对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学派的观点做出修正。,5.2 经验学派 通过分析经验(各种实际案例)来研究管理。 5.3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这是一个较新的管理学派,认为管理中只分析社会系统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技术系统对人的影响。 5.4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该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他人或和他人一起来使工作有效完成的过程,那么,研究管理必须注重人际关系。,5.5 决策理论学派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该学派认为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因而应集中研究决策问题,尤其是西蒙提出的行为决策观对现代管理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5.6 群体行为学派 该学派注重研究的是组织中群体的行为,包括群体的文化、行为方式和行为特点等,也称为组织行为学派。 5.7 管理权变学派 这个学派强调,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因此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境及其变量决定应采取何种行动。,5.8 管理系统学派 该学派认为,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必须理解构成整个组织的运作的每一个系统。 5.9 沟通中心学派 该学派主张把管理者看成一个信息中心,认为管理者的作用是接受信息、储存与发放信息。,数理学派 这一学派注重定量的数学模型,认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这一手段,可以把问题(管理问题也不例外)的基本关系表示出来,并在确定目标后求出最优结果。 管理角色学派。 这个学派主要通过观察管理者的工作来明确管理者的工作内容。,管理理论演变过程,综合上述阶段,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变过程 (1)从总结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 (2)从“机械人”、“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决策人”、“复杂人”假设。 (3)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把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 (4)从学派分化、百家争鸣到相互综合发展。,西方现代管理学派师承关系图,6.1 现代管理理论的探索 6.2 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 6.3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第6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探索与突破,6.1.1系统管理理论 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第6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探索与突破,6.1 现代管理理论的探索,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 企业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运用系统观点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6.1.2 权变管理理论 1976年,美国尼布拉斯大学教授,卢桑斯在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中概括了该理论:,将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考虑有关环境的变数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目标。 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几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 在对人的看法上 在管理的范围和涉及的组织要素上。 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 在管理的目的上,现代管理理论的新突破,6.2 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强调系统化 重视人的因数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广泛的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加强信息工作 把效率和效果结合起来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预见能力 强调不断创新 强调权利集中,6.3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6.3.1 战略观点 要根据组织的特点和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从长远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管理。 企业战略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是有关企业长远和企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策略。尤其是在环境多变、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对照竞争者的战略和市场需求,具体制定有关进攻、退守、渗透、成长、扩张的战略,以及相应的市场营销、生产技术、财务成本、研究开发等经营战略。,6.3.2市场观点 明确社会对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需求状况。 6.3.3变革观点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各级主管人员进行调整,对组织业务活动进行调整和修改,对组织技术设备进行相应改造和更新。,6.3.4 竞争观点 开展组织间竞争,了解自己的优劣,促进组织完善,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 6.3.5 服务观点 以组织服务对象为出发点,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需要。 6.3.6 专业化观点 组织中的业务活动内容多样化。 6.3.7 素质观点 人们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的总和。,6.3.8 开发观点 重视新成果的研究,开发新资源,扩大新领域,运用新方法。 6.3.9 经营观点 经营科学化,提高经营效率。 6.3.10 风险观点 科学分析,勇于承担责任,接受新任务,完成新目标。,当前的趋势和问题: 变化中的管理实践,1、经济的全球化 企业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开拓企业经营新思维,探索企业发展战略调整的成败根源,整合企业资源,制定“长期性、系统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