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第1讲课程介绍.ppt_第1页
电源第1讲课程介绍.ppt_第2页
电源第1讲课程介绍.ppt_第3页
电源第1讲课程介绍.ppt_第4页
电源第1讲课程介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源技术,信息学院 王震洲 E-mail:,选修课,绪论,把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称作电源。在实际生活或生产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种电源打交道。 电源技术是一门介绍电能的产生、传输、变换的原理及实现的课程。本课程从实用角度出发,使学生了解电源的产生(包括新能源技术)、电源的传输、电源的变换、电源的性能指标、安全用电、特种电源等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一、什么是电源 二、本课程的内容及安排 三、我国能源与电力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一、什么是电源,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发电机能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电池能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通常所说的电源是指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称做电源变换器,简称电源。 它把是电网中的能量变换成电子设备需要的形式。电源的功率大小、性能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1)电能的产生 2)电能的传输 3)电能的应用,电源技术涉及的内容,1)电能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法:利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如火力电厂、水电厂、风力发电、光能发电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就是们常用的各种电池。,峰峰电厂,2)电能的传输,图 1-1 电力系统示意图( 虚框内为输电网),3)电能的应用,动力 照明 冶金 化工 通讯 日常生活,4)基本问题:效率,电源效率是指电能利用率,也就是从外部吸收功率与向负载输出功率两者之的比值。 1.电能的产生 2.电能的传输 3.电能的应用,二、本课程的内容及安排,1)电源的产生 2)电源的传输 3)电源的变换 4)特种电源的介绍 5)安全用电,1)电源的产生,人类利用能源包括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它们随着开采力量的加大而迅速减少。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广泛存在,用之不竭,最终可依赖的初级能源。随着化石能源逐渐耗竭,可再生能源在人类能源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1.1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是地面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持续发展最可依赖的初级能源。,1.2风力发电,风能是一种广义的太阳能,只要太阳存在,风能资源就不会枯竭。 风力发电开发利用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原料基地,不需运输,不需复杂昂贵的转化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能量密度低,间断性与变化性大,从而:单机容量较小,占地面积大,地点选择有局限性,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所占份额不能太大。,1.3 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采用采伐业废弃物,造纸和木材加工的废弃物,稻壳、甘蔗渣等农业废弃物,牲畜粪便,城市垃圾等为原料,进行燃烧产生蒸汽发电,他同时具有重大的环境意义。目前,美国生物质发电站的总容量已达1000万千瓦, 其中利用林业与农业废弃物约760万千瓦,250万千瓦利用城市垃圾,1989年一年内就增长了184万千瓦。共有500多个装置,平均规模为2万千瓦,最大7.5万千瓦,平均效率约为20%,电价为8-12美分/度。正在积极发展一些高效的生物质发电方法。,1.4地热发电,地热发电自1904年出现以来,目前全世界的总容量已达近700万千瓦,2000年达1000万千瓦。其中美国装机273.3万千瓦,占世界总容量的40%,他的盖塞斯地热站达105万千瓦,占该国总装机容量的15%。当前运营的地热电站都是干蒸汽型或地下热水型(闪蒸发电或双循环发电)两种类型,正在积极研究发展全流发电和干热岩发电。,1.5海洋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海洋能发电目前已较大规模应用的是潮汐发电,法国朗斯电站最大,24万千瓦。海洋温差发电与波浪发电还处在试验与示范阶段。,2)电源的传输,(1)电网技术 (2)电力变压的原理 (3)特高压输电及直流输电技术 (4)电能质量,2.1电网技术,电网是将相近的电厂、送变电站联络起来,形成全国或地区性网络,以便进行统一管理和指挥。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发电与供电的安全可靠,调整地区间的电力供需平衡,保持规定的电能质量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介绍电网及电力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2.2电力变压器的原理,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电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 介绍电力变压器的原理及生产工艺,2.3特高压输电及特高压直流输电新技术,特高压电网指的是以1000kV输电网为骨干网架 , 超高压输电网和高压输电网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和配电网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现代化大电网。 介绍特高压输电的一些基本知识,2.4电能质量,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其可以定义为:导致用电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的偏差,包括电压质量、电流质量、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 内容包括: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三相不平衡、暂时或瞬态过电压、波形畸变(谐波)、电压暂降、中断、暂升以及供电连续性等。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压暂降和中断已成为最重要的电能质量问题。,3)电源的变换,(1)开关电源电路拓扑 (2)变压器和电感设计 (3)功率驱动电路 (4)减少开关电源损耗的先进技术 (5)电源变换器的性能指标,4)特种电源介绍,(1)UPS、变频节能 (2)高频感应加热 (3)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机,4-1 UPS、变频节能,UPS是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的英文简称,是能够提供持续、稳定、不间断的电源供应的重要外部设备。 变频节能:由流体力学可知,P(功率)=Q(流量)H(压力),流量Q与转速N的一次方成正比,压力H与转速N的平方成正比,功率P与转速N的立方成正比,如果水泵的效率一定,当要求调节流量下降时,转速N可成比例的下降,而此时轴输出功率P成立方关系下降。即水泵电机的耗电功率与转速近似成立方比的关系。例如:一台水泵电机功率为55KW,当转速下降到原转速的4/5时,其耗电量为28.16KW,省电48.8,当转速下降到原转速的1/2时,其耗电量为6.875KW,省电87.5。,4-2高频感应加热,感应加热是利用导体在高频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感应电流(涡流损耗)、以及导体内磁场的作用(磁滞损耗)引起导体自身发热而进行加热的。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已得到广泛应 用,设各频率范围在20450 kHz,高频功率 最大可达400 kW。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主要应用于金属热处理、淬火、透热、熔炼、钎焊、直缝钢管焊接、电真空器件去气加热、半导体材料炼制、塑料热合、烘烤和提纯等。,4-3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及相关配套设施尚不成熟。,大功率充电机,充电机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它采用恒流/恒压/小恒流智能三个阶段充电方式。 充电效率高,操作简单,重量轻,体积小 具有反接、过载、短路、过热等多重保护功能及延时启动,软启动、断电记忆自启动功能等。 具有科学的充电电量控制技术,全自动充电机能在蓄电池充足后自动关机,确保蓄电池充足,不过充、不欠充,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全自动充电机可适用的电池类型:镍铬、镍氢、铅酸、锂离子电池等。,5)安全用电,触电的原因,安全用电的原则,三、我国能源与电力的发展 面临的问题,1) 发展概况 2 )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3 )发展重大的电工新技术,1)发展概 况,我国能源与电力发展概况。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生产和消费重量近年的变化,以及对需求的预测 至1992年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变化。 我国电力结构的现状(2003)及2020与2050年的预测。,图1人类能源持续发展的历程,图1上示出了人类能源持续发展的历程。显然,我们正处在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时期。,图2 世界和中国主要常规能源储量预测,表2,我国能源与电力发展概况,图3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2003年数据,一次能源生产量16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了49.53%,平均年增长14.35%) 煤炭产量16.67亿吨(比2000年增长67.03%,平均年增长18.65%) 原油产量1.70亿吨(比2000年增长4.20%,平均年增长1.41%) 天然气产量341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5.37%,平均年增长7.83%) 由于国内原油生产增长缓慢,石油进口大幅度增加。2003年石油净进口达9700万吨,与2000年相比,增长39.35%,平均年增长11.69%,石油对外依赖度已达36.4%,图5,全国历年发电装机总容量,2003年的煤炭数,表4 我国发电结构现状(2003年底),2003年底我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构成,表 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组成情况,单位:万千瓦,表5 2020年的电力负荷水平及发电能源结构预测 据预测,2020年的电力供应的发电装机容量组成情况如下表:,由上表可见,到2020年时,由于环保和煤炭供应、运输的压力,能源结构不合理和过于依赖煤炭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煤电62%的比例仍然很大 。,经初步统计,2003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6.78亿吨标煤,按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估计,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533亿吨标煤(均值为29亿吨标煤),由此推测2050年约需50亿吨标煤 。 按1997年出版的“中国能源战略研究(20002050年)”(前能源部组织研究)中的预测数据,2050年能源需求总量为3746亿吨标煤,取其高方案(46亿吨标煤),并照原文中按环保要求作出的替代方案考虑,各种能源所占总量及比例大致如下表。,表6 2050年的能源消费需求、电力负荷水平、 发电能源结构预测,考虑到需求和各种能源发电的可能性,则2050年的发电结构估计,2)特点与面临的问题,我国能源与电力发展的主要特点与面临的问题是: 1 需求增长快,满足需求的压力很大 由1949至2000年,商品能源生产总量增加了40多倍。进入“十五”以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拉动下,需求快速增长,国内能源生产量和国际进口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展望2050年相对2000年还将继续增长3-4倍。必须根据需求,资源和技术,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供应和可持续发展。 2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近期难以改变 当前占60%以上,2050年估计仍将保持40%以上,而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中煤仅占27%,大量使用煤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煤的能量利用率有待大大提高,从而需要大力发展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技术。逐步降低煤的比重,要求大力开发新能源,主要是核能与可再生能源。,3 石油资源与生产紧缺,保持石油供应成为突出的能源安全问题 2004年我国进口石油达1.2亿吨,占总耗量的40%,而石油消费正处在快速增长期,在较严格控制下估计2020年消费总量不小于4.5亿吨,国内可生产1.8亿吨,对外依赖度将达60%,预测2050年我国石油耗量将达8亿吨,对外依赖度将达80%。值得注意的还有,预测全球石油产量将在2040年前后达到峰值,以后产量将逐步下降,到22世纪达到枯竭。能源安全已应纳入优先考虑的范围,除多方面强化石油勘探,大力发展石油工业和积极参与国际开发外,还应千方百计努力节能。 4 能源利用效率低,节能任务重 能源强度(单位GDP的能耗)高,为世界平均值的4.7倍,与英、美、加七十年代的水品相近。能源转换利用率为29%,比世界水平低10个百分点,努力进行各方面的节能技术研究也应是能源发展的一个重点。 5 农村人口占65%以上(8.6亿人),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是一个突出的任务。 6 为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发展力度有待加强。,3)发展重大的电工新技术,经过反复论证,我国电力发展已取得一定共识,总装机容量将由2002年的3.53亿千瓦,增长到2010年的5.8亿千瓦,2020年的9.5亿千瓦,平均年增长0.33亿千瓦,前期(至2010年)0.28亿千瓦,后期(2010-2020)0.37亿千瓦,其中燃煤电站装机容量2002年为2.64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5%,2010年为4.0亿千瓦,占68%,2020年为5.9千瓦,占62%,燃煤电站容量平均年增长0.18亿千瓦,前期(至2010年)0.17亿千瓦,后期(2010-2020)0.19亿千瓦,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电力结构以燃煤电站为主没有重大改变,显然我国燃煤电站产业化须向着高效、低污染方向奋力前进,为此: 1 尽可能采用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节水环保型燃煤电站(超临界,超超临界) 2 要积极采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效、低污染的燃煤发电技术(IGCC,PFBC等) 3 要进一步发展更加先进的煤炭综合利用的多联产技术,达到更好的效率和经济性能。,(1) 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我国能源的发展突出的矛盾出现在保障石油供应的能源安全问题上。如果至2020年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保证石油的供应,在2040-2050年以后将不得不依赖逐步扩大的石油的补充与替代能源的发展。从而当前就应十分重视石油补充与替代资源的研究发展,做出必要的部署。 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的研究发展涉及资源、技术与经济多方面的因素,有着多种途径和广泛的内涵。建议从七个方面开展研究。即:(1)石油需求、资源与产能的预测 (2)发展以煤及天然气为基础的液体燃料(3)发展以生物质能为基础的液体燃料。(4)发展电气化交通(5)发展氢能交通(6)发展适应新兴能源的车辆(7)各种补充与替代能源综合协调发展的战略。 希望能够引起重视,理清思路,拟定战略。 从电气新技术着眼,主要是发展节能洁净的电气化交通和发展电动汽车与磁浮列车。,(2) 大力加强我国石油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