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学习心得.ppt_第1页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学习心得.ppt_第2页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学习心得.ppt_第3页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学习心得.ppt_第4页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学习心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学习汇报,一、学习基本情况介绍,2007年1月10日11日,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主要起草人张永钧就本规范的编制依据、作用、修订情况,进行了两天的讲解。讲解的主要内容有: 与本规范的91版相比,增加的地基处理方法 与本规范的91版相比,取消的地基处理方法 主要条文解释及工程实例,二、与91版相比,增加的地基处理方法,第一种:强夯置换法 此方法对大面积软弱地基处理效果不明显,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在夯坑里加碎石,之后再夯。 第二种: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法 本方法在北京市和北京周围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CFG处理后的地基,最高的为地上35层、地下3层的住宅。,第三种:夯实水泥土桩法 此法是先用洛阳铲或其他机械钻孔设备钻约67m深的孔,将挖出的土过筛,与干水泥拌到一起,再将孔用此拌合好的土回填夯实。 此法最大的优点是便宜,再就是挖土时就能确认桩端持力层,直观确定持力层质量。本法环保、无振动、无污染;设备简单。但此法只能用于中小工程中。,第四种:石灰桩法 本方法的理论依据为石灰膨胀挤实土,石灰遇水升温加固土,理论依据很好。此法在研究初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在石灰桩中间部分形成软体,无承载力。现在解决的办法是:石灰中加拌料,捣实。 第五种:水泥土搅拌法(干法) 本法作用机理好,90年代初开始发展很快。本法设备简单,施工人员不多,价格不高。但缺点是水泥用量不好控制,搅拌不均匀。规范解决了这个问题,强调了对设备的检验要求。 第六种:柱锤冲扩桩法 本法适用于浅层处理,尤其有利于城市的改造。,三、与91版相比,取消的地基处理方法,第一种:托换法 本法多用于既有建筑加固,另编入既有建筑加固技术处理规范中,故本规范取消了此法。 第二种:重锤夯实法,四、规范具体内容讲解,(一)基本规定 起草人反复强调,基本规定这一章是本规范的核心,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 1. 第3.0.1条第1款规定的目的:没有资料时,不能盲目设计。 第3.0.1条第2款规定的目的:先要明白为什么天然地基不行,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方法;处理后的指标要合理。 第3.0.1条第3款规定的目的是:一定要去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当地的经验。,关于第3.0.1条第3款,讲解人列举了一个具体事例:50年代由原苏联援建的上海展览馆,苏联专家设计时采用箱形基础(46x46m)建筑物中部高106m,上海技术人员提出用桩基,但未被采纳。1960年,中央大厅沉降1.6m,把周围裙房拉裂。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苏联软土很少,只有列宁格勒存在软土地基,但比上海要好得多,他们没有预料到沉降如此严重。张永钧由此例提醒大家,设计者不管水平多高,也要与当地情况相结合。,2. 第3.0.2条向设计者表达的含义是:首先要考虑上部结构的情况,因为地基基础的很多计算是假定的,计算不会很准确,主要要靠构造措施来保证。 关于此条有两个具体事例,(1)一六层住宅,土质较软,长高比2.34,按纯柔计算,中间沉降52cm,两端沉降26cm,建成后进行沉降观测,稳定后的结果为中间50.6cm,两端45.6cm,没有一条裂缝,效果很好。但计算产生误差的原因:因住宅墙布置较多,刚度大,荷载不断重分配,使得沉降较均匀。(2)天津新港一两层办公楼,长高比7.6,建成后两端出现大量裂缝,沉降差 达19cm,原因即为刚度太差。,3. 第3.0.3条第1款规定的目的:对地基处理方案不要忙于下结论,要综合分析。 关于本款的具体事例:(1)东北一重工业工厂,有8m新近填土,自重固结尚未完成,原设计用灌注桩,但因地基土固结产生的负摩阻力很大,经计算需要的桩长和桩的数量都很多。后经过研究,决定先对新填土进行强夯,消除负摩阻力,再按灌注桩设计,桩数量和桩长度均减少很多,节省了大量投资。(2)珠海机场,下部为淤泥质土,上层为液化土和粉细砂,原先曾单独考虑过多种方案,要么造价太高,要么处理效果不理想,最终被否定。后采用堆载预压,待固结完成后再进行强夯,效果很好。(3)澳门机场,更是采用了4种地基处理方法相结合:下部采用清淤换沙,上部采用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振冲法振密,表面振动碾压,很成功,被评为国际先进。,4. 第3.0.3条第3款的规定,对比较重要的地基基础处理,是一个重要步骤,不可轻视. 5.关于第3.0.4条,主讲人强调了下列内容:天然地基与复合地基破坏机理不同,复合体分两类:一类是以水泥为复合体,桩体起主导作用;另一类如碎石桩,主要取决于桩周土的约束力,再有预压法等,指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6.关于第3.0.5条,主讲人反复强调要特别注意不均匀沉降和稳定性问题。首先,制定规范的主要依据是很基础的资料,进入规范的处理方法有两条:一是被行业公认,二是有足够可靠的沉降观测资料。另外,沉降量的大小也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使设计的重要资料。,(二)换填垫层法 1.这是一个量大面广的地基处理方法。但需要特别注意,变形计算不满足时,不能用此法。 2.关于“换填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0.5m,也不宜大于3.0m”这一条,不大于3.0m主要是经济因素,(1)太厚容易遇到地下水,(2)越厚开挖面积越大,(3)越厚,土方量越大。 3.对于4.2.6条,压实标准设计一定要坚持不要放松标准,否则质量难以保证。 4.关于“4.3”一节,图纸上要写明有关做法,否则,施工单位无法保证。 5.规范4.4.2条,设计要写明。,6.“换填垫层法”举例:上海机械工程学院动力馆,上层为杂填土,下层为4m厚软弱土层,建筑物3层。原打算挖掉4m厚的软土层,但工作量太大,不能采用,后拟采用混凝土短桩,也因为造价高而放弃。最后决定采用换填垫层法。采用砂垫层,砂垫层厚度:中间部位基础下砂垫层换填厚度为1500mm,两端基础下砂垫层换填厚度900mm,按规范方法计算和有关构造要求施工,处理后效果很好,至今没发现问题。,(2)真空预压法1952年由瑞典教授首先提出,并在实验室试验取得成功,但工程上没有成功。后来,日本人和美国人根据实验原理用于工程上,也没有成功。真空预压法成功的关键是真空度。在中国,天监在码头建设中首次取得成功。此码头建设集装箱堆场处理面积非常大,如果采用堆载预压,需要修用于堆载土的专用铁路,工程量和耗资都非常巨大。码头设计单位经过反复试验,通过采用新研制的密封膜(三层聚氯乙烯),射流真空泵,使真空度达到500mmHg。真空预压的方法比堆载预压时间解决13,费用节省13,到目前为止我国处在本领域的领先地位。,(3)深圳保税区:处理面积165万m2。场地原为鱼塘,地基承载力5KPa,处理完要求达到140KPa。采用堆载预压法,堆高共7m,堆载预压时间为1年,一年后最大沉降量2300mm,平均1800mm,使用后效果很好。 (四)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1.采用此法应注意: (1)对软粘土地基,强夯法效果不理想;(2)强夯的环境污染较大;(3)在强夯机械上,我国跟国外还有相当的差距。 2.第“6.2.1”条,我国采用了列表确定强夯加固深度的办法,而没有采用国外常用的公式法(公式见附录),主要是因为:一是因为量纲不对,二是此公式的计算值偏大,因此结果偏于不安全,故没有采用。,3.规范第“6.2.3”条所述后半段“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两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的规定,主要是防止振动引起其他夯处的松动。 4.强夯法实例:大连石化公司开山填海扩建工程一催化裂解装置,总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要求都很严(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小于250KPa,变形要求不大于50mm)。原采用预制桩,但因开山时巨石未破碎便填埋,造成桩无法打入。当时有两种意见,一是用冲击锤将大石块打碎,二是采用强夯法。强夯法处理此类地基尚无先例,但经过缜密分析,认为可行。经强夯处理,设备运行至今,效果非常理想。,(五)振冲法 1.本法原理是:振密、挤密、排水,处理可液化地基相当有效。 2.本法施工场地泥水多,因高压水不断从冲振孔涌出,要及时清理。 3.第“7.2.4”条中:桩长不宜小于4m的规定,是因为桩太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设计是注意,振动对上层有振松作用(1m左右),设计时要将这部分扣除,否则,偏于不安全。 5.等边三角形布孔振冲效果最好。 6.要注意在桩顶和基础间铺设碎石垫层。,主讲人主要讲解的就是以上内容,因为对于具体地基处理方法,规范上已经写得很清楚,也没有什么更有价值的内容。 主讲人花了大量时间讲解具体的工程实例,他的讲稿我们通过会务组试图要来,但未能做到,大量图表、照片只能在他讲解的时候观看,记录下的东西很有限,因此这次汇报的内容也很枯燥。敬请谅解。,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学习体会 林彦亭,2007年1月9日 星期三有幸参加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宣贯学习,从中有几点体会和大家共享。 主讲老师着重讲解了基本规定和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和施工过程。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主要介绍基本规定和与今后工作中可能用到的情况进行介绍 。 一 术语: 基础知识 ()软弱土是指淤泥、淤泥质土和部分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塑性土。由软弱土组成的地基称为软弱土地基。,()软弱土的特点: 含水量高,孔隙比较大; 抗剪强度低; 压缩性高; 渗透性很小; 具有明显的结构性; 具有明显的流变性; ()术语解释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二 基本规定 (P6) 301 前期准备工作 (1)搜集资料:一般包括岩土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资料。 岩土勘察资料包括岩土勘查报告,现场踏勘获取的资料; 上部结构应明确知道平面形状,结构形式,荷载差异等; 基础设计资料包括基础形式,荷载分布。 (2)明确地基处理的目的(沉降控制,承载力控制),处理的范围,处理后达到的效果。 (3)结合当地和相似工程的经验进行处理。 (4)调查邻近建筑、地下工程和有关管线等情况。 (5)了解建筑场地的环境情况。,302 综合考虑 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 工程实例:天津某工程一:长高2.3,没有出现沉降裂缝, 天津某工程二:长高4.6,两端出现大量沉降裂缝, 得出结论长高2.3,不会出现沉降裂缝. 地基处理方法确定的步骤 一般情况下一个工程岩土勘查报告的建议和结论部分会给出地基处理的方法 3 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的修正 ()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 ()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尚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对水泥土类桩复合地基尚应根据修正后的符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桩身强度验算 补充:实际设计过程中,如果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变形不能满足要求,经建议采用复合地基.此时, 需要结构设计人员提供的资料有:基底的荷载分布图,基础底标高,基础的外轮廓图等资料。 对地基处理提出要求.一般需要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地基承载力要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经修正后应大于基底平均压力Pk,即满足公式: spkpk1.0m(d-0.5)要求,其中 spk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m,d的取值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4条。 第二,地基变形的要求,(本规范3.0.5条要求)建筑物按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3.0.2条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如需要,再按第5.3.4条提出变形控制要求。构筑物应符合工艺和相关规范的要求。,3.0.5 强制性条文 相关规范的相关条文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5.5.1(P33) 建筑地基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