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庄子》散文重言论略_第1页
(论文)《庄子》散文重言论略_第2页
(论文)《庄子》散文重言论略_第3页
(论文)《庄子》散文重言论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8 年第8 期 的理解存在分歧反映了学术上的积极探索。笔 者以为,郭象、成玄英、陆德明以来对“重言”的主 流观点,较符合庄子全书实际情况。 二、庄子散文“重言”溯源 “重言”,实际上可以溯源于先秦文化典籍中 的尊古、稽古传统。古人在著述中为了增强言说 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往往借先贤往圣来支持自己 的观点。这种言说方式深刻影响了庄子散文创 作,形成了庄子散文“重言”体特征。晋人王弼 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象 辞) :“言君子者,谓君临上位子爱下民,通天子、 诸侯,兼公卿、大夫有地者。凡言君子义皆然也 诸卦并称君子。若卦体之义,唯施于天子不 兼包在下者,则言先王也。 3 】王弼指出“君子”与 “先王”的不同。并列举少数卦之“象辞”称“先王” 外,指出其它“诸卦并称君子”。其实,不仅“象 辞”。“卦辞”、“彖辞”和“爻辞”中也多有称“君 子”、“圣人”、“先王”或直接点到先王名号的现 象这实际上开了古代散文著述崇古风尚的先 河。论语中称引“君子”共有5 5 处之多。如“君子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 ;“君子不忧不惧” ( 颜渊) ,等等。这些所谓的“君子”,杨伯峻论 语译注指出:“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 者”。论语频频称引“君子”的情况,反映了孔 子及其弟子心目中对时贤往哲的尊崇和当时著 述中浓厚的尚古风气。值得注意的是,论语很 少称“圣人”。杨伯峻以为圣人在儒家看来是“具 有最高道德标准的人”。一般人很难入“圣”。所以 孔子喟叹:“圣人,吾不得而见矣;得见君子者,斯 可矣”( 述而) ,还谦虚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 敢! ”( 述而) 老子中称引“君子”的地方只有两处,但称 引“圣人”多达2 5 次。钱钟书认为:“老子所谓圣 者,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耳。” 1 老 子与论语对尊者认同标准不同,称引各有侧 重,但对时贤往哲的崇尚却是一致的。孟子散 文的尊古尚贤气息更浓。孟子称引“君子”8 2 次、“先王”1 0 次、“圣人”7 次,称引“尧”5 8 次、“舜” 9 7 次、“禹”3 0 次、“孔子”8 1 次,称引诗4 3 次、 礼6 4 次。【s 1 孟子大量称引“君子”、古代名人和 经典,这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说理更为可信。而 且,孟子更注重谋篇布局。讲究言说方式,使文 1 0 4 章具有很强的论辩色彩和逻辑力量。 庄子与孟子同时。同样受到时代风气的熏 陶,因此庄子也同样尊古尚贤。所不同的是, 庄子一方面由虚入实,书中较少提称抽象、笼 统的“圣人”、“君子”或“先王”,而是点到了孔子、 老子、列子、颜回、惠施等许多具体的人名;另一 方面又由实入虚,它并不着重去发掘与这些人物 有关的史实并引述其真实观点而只是借重这些 名字把一些虚构的情节和自己的观点附托于所 称引人物,使其成为代言人,为庄子说话。这就构 成了庄子“重言”的鲜明特色。这一特点也充分 显示了庄子文体的创造性价值。 三、庄子散文“重言”概况 庄子散文“重言”,名义上是尊老、长者之 言,但实际上重在借尊老、长者的身份,而不重在 其所言。在这些尊老长者身份的背后。其实是庄 子在言说。作为庄子代言人或言说陪衬的,大体 可分为几类。 l 、传说中人物 主要是传说中的古帝,有黄帝、尧、舜、禹等。 这些古帝历史上是否确实存在? 庄子时代或许能 够得到确证。传说中他们所处的时代,距战国时 期大约已有两千多年。庄子成书至今又过了两 千多年,由于时代的久远,史料的湮灭,对于这些 古帝身份的真实性,学术界颇有争议。这里把他 们列为传说中的一类人物加以考察。杂篇徐无 鬼写黄帝游具茨之山。七圣相伴,问途于牧马童 子。“异哉小童! 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 存。请问为天下。”传说中的古帝本是一个受人尊 重的偶像。但在庄子的笔下被描绘成好学的小学 生。牧童倒反而成了大智者,用牧马的体验,概括 治天下的道理,这道理正是庄子的任随自然、无 为而治之说。外篇在宥写黄帝于空同之山向广 成子求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 间居三月,复往邀之。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 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在这故事里。 黄帝仍然是以好学求道者的面目出现。外篇天 地写黄帝游赤水之北,登昆仑而遗其玄珠的故 事,但却不见借题发挥,展开道的言说;只有在外 篇天运中写黄帝答北门成之问。黄帝才谈乐论 道。黄帝在广漠的原野上演奏“咸池”乐章。北门 成初听感到惊惧,再听时便觉松驰,最后听得迷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0 8 年第8 期 惑。黄帝从乐章内容、旋律组成等方面进行深刻 精妙的阐述依次解释所以使人惊惧、松驰、迷惑 的原因。然后总结说:“乐也者,始于惧,惧故祟。 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以惑,惑故愚;愚故 道,道可载而与之俱也。”达到这种境界,可与道 会通为一,融合无间。在这个故事中,黄帝不仅深 谙乐理,更能精于悟道,成为庄子代言人。尧、舜、 禹作为传说中的古帝,也常以不同的面目在庄 子中出现,为庄子学说代言。 2 、历代君臣 庄子散文“重言”涉及很多历史人物,这此 历史人物中,多数见于其它典籍记载,也有一些 未见于其它典藉记载。见于典藉的多为各国的君 王、大臣。如外篇田子方写文王观于臧,见一丈 人钓而感其异,于是以编造先君王托梦方式,委 之以政事而大治。三年后文王欲问“政可以及天 下乎? ”臧丈人默然而夜遁。终身无闻。这个故事 由周文王附会开来,显示道家无为而治的功效, 也表明有道之人不留恋权位反映的也是道家思 想。杂篇让王写大王父不忍狄人勒索自迁往岐 山之下。因赞“夫大王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 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故 事所要阐发的是重治身而轻富贵、轻权位的思 想,这正是道家所提倡的。内篇人间世写颜阖 请教蘧伯玉辅卫太子之策蘧伯玉教以“形莫若 就,心莫若和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 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 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意即要见机行事,与 时俯仰,顺随形势,避祸自保,体现的同样是道家 处世哲学。外篇田子方写肩吾赞孙叔敖“为令 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显示孙叔敖对名 位、利禄十分淡薄。达到了忘得失、忘贵贱的境 界,这正是道家修养的体现。 3 、道家人物 首先是老子。庄子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 和发展。所以老子在庄子一书中地位十分重 要,几乎总是作为正面的形象出现。内篇应帝 王写阳子居问老聃何谓明王之治,老聃日:”明 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 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 者也。”老聃以传道者的面目出现,先通过虎豹、 猿猴的比喻,论述身有所长,反遭其累。进而阐述 了治理天下不靠才智而是靠虚静、无为的思想。 外篇在宥写崔瞿问老聃关于治天下与安人心 问题,老聃先告诫说“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 进上,上下囚杀”作了一番论述之后。提出 “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这是典型的道家思想。 外篇天道篇写孔子西藏书于周室,见老聃而问 仁义,老聃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 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 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 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 ”这是从道家的立场提出 了仁义观。在外篇天道写士成绮见老子问如何 修身、天地写孔子问于老聃关于圣人问题等故 事中。老子都是正面阐述道家观点。列子在庄 子重言中也多次出现。其扮演的角色较为多样。 或为有道之人,如外篇至乐写列子与髑髅对 话,杂篇让王写子列子穷;或为求道、学道之 人,如外篇达生中写列子向关尹子请教“至 入”,外篇田子方写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等。 4 、儒家人物 其中孔子出现的频率最高。全书散见于内、 外、杂篇中的孔子故事共有3 5 个之多。所反映孔 子的形象、面貌也是多姿多彩的。一是孔子作为 道的权威、阐释者。内篇人间世写颜回将要往 卫国辅佐卫君,问仲尼以辅君之道。仲尼详为劝 戒。提出“心斋”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 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耳止于听,心止于 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 斋也。”心斋是庄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却 是由孔子提出,孔子成了庄子地道的代言人。内 篇大宗师写孟子反、子琴张为子桑户处丧,相 和而歌。被孔子赞为“畸人”。称“畸于人而侔于 天”,表露了道家思想。外篇知北游写孔子解释 “无所将迎”的故事等。都反映出孔子是作为道的 权威存在。二是孔子作为道的追求者、学习者。外 篇知北游写孔子向老聃问道,老聃要求:“汝斋 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于是给他 讲述道的生成、表现形式等。杂篇外物也写了 孔子向老莱子学道。外篇达生写孔子观于吕 梁。向一善于游泳者问道,这些故事都表现孔子 对道术追求的执着与认真。三是孔子作为嘲笑的 对象。内篇人间世写孔子适楚,被楚狂士接舆 嘲笑:“风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 1 0 5 , 江苏社会科 ) 1 9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