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二章财政收入.ppt_第1页
财政学第二章财政收入.ppt_第2页
财政学第二章财政收入.ppt_第3页
财政学第二章财政收入.ppt_第4页
财政学第二章财政收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财政收入,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及规模,第二节 国债收入,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入,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及规模,一、财政收入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分散在单位和个人的部分收入集中到国家手中,形成国家集中可用的财政资金,体现国家与企业、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2.分类 (1)按形式分: A.税收 B.国有资产收入 C.国债收入 D.其他收入(包括规费收入、事业费收入、罚没收入等),(2)按资金管理方式分,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制度外收入,预算内,预算外,政府收入,税收,收费,(3)以财政收入的来源为标准分,(4)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九五”时期和“五五”时期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对比图(%),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所有制构成变化对比图(%),(5)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6)财政收入部门构成,3.改革以来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比重变化情况表,世界各国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二、财政收入规模,1.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 (1)指标: A.绝对指标 B.相对指标(财政收入/GDP) (2)横向比较,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变化,“九五”期间中国财政收支状况,2. 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化,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占GDP比重变化趋势,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状况表(单位:亿元),3. 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1994-2005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比重,1992年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19932006两个比重,4.1996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三、影响财政收入水平的因素,1.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分配格局变化的原因: (1)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 (2)分配制度不健全,分配秩序混乱 3.价格,4.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 5.某些隐蔽的因素 (1) 债务的处理 (2) 财政性货币发行 (3)预算外资金的处理,第二节 国债收入,一、国债的作用及特征,1.国债的概念 2.国债的作用 (1)弥补财政赤字 (2)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 A.被中央银行用来作为贯彻货币政策的载体 B.被用来作为“反经济周期”的手段 (3)为公众提供方便的投资手段,3.国家债券特点 (1)一般自愿认购 (2)以信用为前提,以借贷为特征 (3)规模取决于经济政策和财政状况 (4)吸收的是社会闲散资金,二、我国国债发行情况,1.起源:1894年息借商款 北洋军阀时期,从1912年到1926年共发行国债27种。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从1927年到1936年共发行国债45亿元。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共发行国债90亿元。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各根据地人民政府发行过几十种国债。,2.建国以后的发展: (1)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2)1954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同时,还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举借了总额折合人民币约36.35亿元的外债 (3)1980s以后:国库券等。,三、国债的种类,1.实物国债、货币国债、折实国债 2.强制国债、自由国债 3.有纸化国债、无纸化国债(凭证式国债、记帐式国债),四、国债的发行和偿还,1.国债的发行 (1)直接公募法 (2)间接公募法(承受法) (3)公募招标法 (4)支付发行法。(即政府对应支付现金的支出改为国债代付。 ) (5)综合方式以上各种方式的综合,2.国债的偿还,(1)还本方式的选择 A.分期逐步偿还法 B.抽签轮次偿还法(以公债的号码为抽签依据,一旦公开抽签确定应清偿公债的号码之后,所有相同号码的公债都同时予以偿还。我国1981年至1984年发行的国库券,就是采用此法偿还。) C.到期一次偿还法 D.市场购销偿还法 E.以新替旧偿还法,(2)还本资金来源 A.设立偿债基金 B.通过预算列支 C.举借新债(各国还债的基本手段) (3)付息方式 A.按期分次支付法 B.到期一次支付法,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入,一、国有资产的涵义,1.广义:国家所有的全部资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资源性国有资产 2.狭义:经营性国有资产,二、分类,1.按经济用途分类: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 2.按资产形成的方式分:自然界自身形成的资产、人类发明、创造、加工等形成的资产 3.按资产存在的形态分: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三、国有资产及国有企业收入的构成,1.国有资产收入 (1)财产出售收入 (2)国有财产使用权转让收入 (3)国有财产租金收入 (4)国有资源特许使用权收入 (5)其他国有财产收入 2.国有企业收入,四、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1.第一阶段(1950年1982年) (1)特点: A.利润分配权限的高度集中性 B.利润分配制度的多样性 (2)形式: A. 利润全额上缴制度(5052、6977) B.企业基金制度(5357、6268、78) C.利润留成制度(5860、7982),2.第二阶段(1983年1993年),(1)利改税(83、84) A内容: 废除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形式 对有盈利的国有企业开征所得税 开征调节税 规定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方法 规定对亏损企业和微利企业的补贴和减免税处理的办法,B.问题:,a.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双重身份得不到全面体现。 b.国有企业的利润采取单一的税收形式上交财政,就使得利润分配具有了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等特征。,(2)承包经营责任制,A.原则:“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 B.问题: 不利于理顺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 不利于发挥所得税对经济的调节和监督作用 不利于“公平税负”原则的实现,影响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和自由联合,(3)税利分流,A.建立统一的所得税制 B.改税前还贷为税后还贷 C.对企业留利和折旧基金不再征收“两金” D.建立规范的税后利润分配制度 a.交纳滞纳金和罚款 b.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c.提取法定公积金 d.提取公益金 e.向投资者分配利润,3.第三阶段(94年以后):“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内容:实现“三分”,即分权、分税、分管。 税种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五、国有企业改革方向,1.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 (1)社会大工厂的基本生产单位,政府直接经营; (2)多重角色和多重目标 企业不仅是生产单位,同时也是党和国家政治体系的基层组织,并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职能,(3)所有权被割裂 A.经营国有企业的任务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担 B.在每一级政府,经营国有企业的权力又被众多政府部门分割 C.预算约束严重软化(soft budget constraint),概念解析,预算约束软化,是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亚诺什柯尔奈在短缺经济学中提出的一个枢纽概念,他用这一概念来解释传统计划经济下的盲目扩张和低效。他的基本解释是,由于国家对企业父爱主义的保护而导致的企业的软预算约束,使得企业可以有恃无恐,不计成本,不算收益地盲目铺摊子,在大量稀缺资源被浪费的同时,导致了整个体制的低效。,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案例分析,阅读以下材料,作出分析报告: 材料1:1991年,泰国外债是358亿美元,1996年其外债余额达到9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而印尼的外债从1991年的900亿美元上升到1996年的108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8%;到1996年底,菲律宾外债达到419亿美元,马来西亚的外债已超过286亿美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1%和38.8%。,东亚国家不仅外债规模相对过大,而且外债结构也不尽合理,短期债务比重偏高。据报道,截至1997年11月底,韩国外债中短期外债占58.8%,长期外债占41.2%。泰国1996年的900亿美元外债中,半年到期的短期外债估计占3050%左右。1997年,由大量短期资本的冲击作为导火线,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材料2:我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资本流入国。截至1997年底,我国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超过2000亿万美元,外债余额达1500亿美元。虽然我国的偿债率、负债率都在安全线以内,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一方面大规模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国内银行却出现了大量存贷差,也就是说,国内大量的相对闲置资源未被利用。 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1) 从东南亚的经济危机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2)你认为我国的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是否合理?为什么?,本章思考题,1.分析和思考我国财政收入和政府收入中税、费比例的情况。 2.分析我国财政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