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漫谈.ppt_第1页
中国古代哲学漫谈.ppt_第2页
中国古代哲学漫谈.ppt_第3页
中国古代哲学漫谈.ppt_第4页
中国古代哲学漫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哲学漫谈,中国古代哲学漫谈 第一讲 导言 课程性质:选修 授课:李志阳,课程性质:选修,目录,目录 学习目的 第一节 哲学的定义与内容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三节 中国哲学史的分期 第四节 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障碍 复习与练习 参考读物,学习目的,学习目的 通过对哲学的定义及其内容的了解,从而把握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节 哲学的定义与内容,学习目的,“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个单词组成。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使用。后来,哲学一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使用。 中国古无“哲学”一词,亦可谓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样一个“学科”;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实有哲学的思想,这就是“天人之道”或研究“天人之道”的“天人之学”。 “哲学”之名的引进,源于日本近代思想家西周用“哲学”来翻译西方的“philosophy”。西周先是把“philosophy”翻译为“希贤学”或“希哲学”,取宋儒周敦颐所谓“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意,将“philosophy”理解为“希求贤哲之智之学” 。在1874年出版的百一新论中,西周始把“philosophy”译为“哲学”,他说:“将论明天道人道,兼立教法的philosophy译名为哲学。”应该说,“哲学”这个译名的成立一开始就具有了“会通中西”的特点。,将“philosophy”译名为“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知人则哲”和“哲人”的表述当然有密切的关系。“哲”的意思就是“智”或“大智”(尚书正义皋陶谟),而“哲人”乃指“贤智”之人(尚书正义伊训)。孔子在临终时慨叹而歌:“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史记孔子世家)据此,孔学亦可谓“哲人之学”。,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中讲过,西方关于哲学的定义从来就不是一定的,每个人根据自己哲学及对哲学的理解做出了不同的规定。,20世纪以来,就中国来说,大概有4种哲学的定义:谢无量是第一个作中国哲学史(1914)的,他以中国哲学的内容来定义,说中国“古有六艺,后有九流,大抵皆哲学范围所摄”。九流就是九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都是中国哲学所包含的。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是“儒家之秘要,哲学之统综”。谢无量实际上是以儒家为主,基本上以传统儒家的史观来写哲学史。 谢无量(18841964),男,四川乐至人,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学习目的,胡适认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胡适中国哲学史导言) 案,胡适是按照实用主义的思想为指导来下这个定义的,胡适讲的是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人生切要的问题就是哲学。 因为人生的切要问题不止一个,所以哲学的种类也有许多种。例如: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教育哲学)五、社会国家应该怎样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胡适中国哲学史导言) 胡适(18911962),徽州绩溪人。曾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谈到:为方便起见,兹先述普通所认为哲学之内容,知其内容,即可知哲学之为何物,而哲学一名词之正式的定义,亦无需另举矣。”知道哲学的内容,就知道哲学的定义是什么。哲学的内容是什么?他说按照西洋哲学来看,第一是宇宙论,是对于世界的道理;第二是人生论,对于人生的道理;第三是知识论,对于知识的道理。即哲学就是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第四种是辩证法和唯物论。李石岑所作的中国哲学十讲认为:应以什么是物质的回答来决定哲学的性质,也就是以精神和物质来划分唯心和唯物。 案,李石岑提出按照唯心唯物讲中国哲学。 李石岑(1892-1934)原名李邦藩,字石岑,湖南醴陵人,中国现代哲学家。重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十讲、人生哲学(上卷)、希腊三大哲学家、现代哲学小引、哲学概论等。,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的精神在于“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就其修养成就说,外王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金岳霖认为: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识都统一于一个哲学家之身;知识和德性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分。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连续地、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使他能够与宇宙合一。显然这个修养过程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就意味着自我复萌,丧失他的宇宙。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或尝试着行动。这些都不能分开,所以在他身上存在着哲学家的合命题,这正是合命题一词的本义。他像苏格拉底,他的哲学不是用于打官腔的。他更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关在书房里,坐在靠椅中,处于人生之外。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湖南长沙人,祖籍浙江诸暨。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著有逻辑、论道、知识论等。,第三节 中国哲学史的分期,第三节 中国哲学史的分期,谢无量:一、上古哲学 古代至秦代;二、中古哲学 两汉至魏晋六朝唐;三、近世哲学 宋元明清。(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胡适:中国哲学史可分为三个时代:一、古代哲学 自老子至韩非,为古代哲学,又名诸子学;二、中世哲学 自汉至北宋,为中世哲学;两个时期,自汉至晋,魏晋玄学;东晋至北宋,以印度系为主体。三、近世哲学 宋元明清。(胡适中国哲学史导言),萧萐父 :一、从远古到秦统一,第一个螺旋,乃中国哲学的奠基时期。 周秦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大解放,出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现存史料考索,确乎不下百家,孕育了后世各种哲思的胚芽。 二、从秦汉到唐末,第二个螺旋,乃中国哲学的拓展时期。 除西汉经学、魏晋玄学中复杂的思想矛盾之外,这一时期大规模地引进佛教哲学,大大拓展了中国的哲学思辨,完成了第一次消化外来文化的艰巨任务。,三、宋至明清之际,第三个螺旋,乃中国哲学的成熟阶段。 宋明哲学,通过“理气”、“心物”、“性命”、“理欲”、“知行”、“一两”诸范畴展开矛盾运动,自有其思想的逻辑进程,由论“气”而论“理”,由论“理”而论“心”,又由心学的分化而进到自我否定,终于在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中,由王夫之的总结性批判,扬弃程、朱、陆、王,复归张载,而达到宋明哲学螺旋发展的逻辑终点。,四、鸦片战争至今,可说是第四个螺旋,乃中国哲学的转变时期。 面对着批判继承优秀遗产、引进消化西方文化的繁难任务,近代中国的哲学矛盾运动,在中西、古今、新旧的文化论争中蓬勃展开,至今还未完结。就中西文化的同异而论,似已经历了晚清时期的浮浅认同,到“五四”时期的笼统辨异,再到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察异观同、求其会通而形成一系列新体系,标志着中国近代哲学诸形态初步成型;而新民主主义论的文化战略思想,更对晚清以来的长期文化论争从方法论上作了历史总结。 萧萐父(19242008),生于四川成都,祖籍四川井研。中国著名哲学史家,194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56年受邀回武汉大学重建哲学系,是现今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创建者与学术带头人,并以此为基地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珞珈中国哲学学派。,案,有学者把中国哲学分为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古代哲学主要指“春秋百家争鸣”、“汉唐儒道释合流”、“宋代儒学的发展”、“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现代哲学主要指“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本课程以远古至秦代诸子之学为学习对象。,第四节 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障碍,第四节 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障碍,学习中国哲学的障碍: (一)中国古代哲学家表达思想的特殊方式:表达不明晰,暗示性强。 如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名言隽语很简短;比喻例证可能无必然联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译文: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译文: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清代学者宣颖说:“庄子之文,长于譬喻,其玄映空明,解脱变化,有水月镜花之妙,且喻后出喻,喻中设喻,不啻峡云层起,海市幻生,从来无人及得。” 如逍遥游用鲲鹏图南与蜩、学鸠的抢榆决起作比,继用朝菌、蟪蛄的小年与冥灵、大椿的大年相较,接着又以鲲鹏所飞的路程与斥鴳的翱翔蓬蒿作小大之辨等。,(二)古代哲学史料真伪难辨。 胡适认为:古代哲学史料差不多没有一部是完全可靠的。(胡适中国哲学史导言) 大概老子里假的最少墨子、荀子两部书里,很多后人杂凑伪造的文字。庄子一书,大概十分之八九是假造的。韩非子也只有十分之一二是可靠。,复习与练习,1、你心目中的哲学定义是什么? 2、你认为中国哲学有何特征? 3、你认为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有哪些困难?,参考读物,参考读物: 中国哲学史(谢无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中华书局) 中国哲学十讲(李石岑,吉林人民出版社),考核方式:1、出勤情况 百分之二十; 2、课堂表现 百分之二十; 3、期末成绩 百分之六十。,建议阅读书目,建议阅读书目: 1、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2、孟子译注 (杨伯峻,中华书局); 3、荀子译注 (张觉,上海古籍出版社); 4、老子注译及评价(陈鼓应,中华书局); 5、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中华书局); 6、墨子译注(高秀昌,中州古籍出版社 ); 7、韩非子译注(张觉,上海古籍出版社); 8、周易入门(张善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维形态,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维形态,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维形态,早期人类的知识既简单又缺乏系统 原始宗教便是早期人类知识的总框架,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维形态,(一)自然崇拜 埋少劳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七代之所更立者。 (礼记祭法),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维形态,舜典称: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类肆类于上帝,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维形态,土地及谷物崇拜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维形态,国语鲁语: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维形态,思维特点: 第一,简单的类比思维 第二,实用的混沌思维,第一节 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维形态,(二)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 思维特点: 第一,寻根思维 第二,强化思维,第二节 上古神话母题及其思维特点,(一)宇宙起源与天地开辟神话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三五历记),第二节 上古神话母题及其思维特点,述异记: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第二节 上古神话母题及其思维特点,(二)种族起源与文明开端神话 王维的“咏花诗”: 渔舟逐水爱山村, 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清溪不见人。,第二节 上古神话母题及其思维特点,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 太皋氏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蛇首人身,有圣德。,第二节 上古神话母题及其思维特点,(三)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神话 “夸父逐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大荒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海外北经),第二节 上古神话母题及其思维特点,(四)上古神话思维的哲学蕴含 (德)恩斯特卡西尔: 只要哲学力图确立一种理论的世界观,那它所面对的,与其说是直接的经验实在,不如说是这种实在的神话变形。哲学并没有发现它在后期所获得的(并非没有哲学反思的关键性作用)那种形式的自然,其特征是高度发达的经验意识,相反,整个物质世界掩蔽在神话思维和神话幻想之中。,第二节 上古神话母题及其思维特点,(德)谢林说: 并不是神话受自然影响而产生,因为它宁可说是使人类的内在生活摆脱这种影响;而是神话过程根据同样的规律,经历了那些自然界最初经历的阶段。因此它不只具有宗教意义,而且具有宇宙意义,因为在它之中所重复的是宇宙的进程;因此,包含在神话过程中的真理就是宇宙真理,无一例外。我们不能像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否认神话的历史真实性,因为它的产生所经历的过程本身本身就是真实的历史,一个实实在在的事件。我们也不能排除自然真理,因为在神话进程中如同在宇宙进程中一样,自然是一个必然的转变阶段。,第二节 上古神话母题及其思维特点,神话是一种象征符号体系。,第三节 殷周宗教变革及其哲学理趣,第三节 殷周宗教变革及其哲学理趣,第三节 殷周宗教变革及其哲学理趣,殷周宗教变革时期: 及少暤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宠神其主,以取威于民,曰:重实于天,黎实于地。(国语楚语),第三节 殷周宗教变革及其哲学理趣,“天”在殷商是很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