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例为载体的阅读教学.ppt_第1页
以课例为载体的阅读教学.ppt_第2页
以课例为载体的阅读教学.ppt_第3页
以课例为载体的阅读教学.ppt_第4页
以课例为载体的阅读教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和写作结合的语文学习策略,江苏省常州市翠竹中学 岳亚军 工作室网站:/msgzs Email: 2007年8月于柳州,语文学习的四种能力,听和读为吸收能力 说和写为表达能力,光明日报2007年8月6日有一篇报道,引标是“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主标是“高中组金奖再次空缺”。我们先来看一看内容,由“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高中组金奖再次空缺”引发的思考:,“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从2002年开始,每年一届,至今已经是第六届。这项赛事由美文杂志社、扬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和扬州市教育局主办。大赛越来越受到教育界、新闻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从第一届的8万余名参赛者到本届的40余万参赛学生,每届人数逐渐攀升,总共有高达133万中国内地、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来的中学生参加了这项写作大赛,影响可谓大矣。前5届大赛的获奖者,陆续有人考入北大、清华、复旦、南开及北京电影学院。他们当中,有的毕业在北京当上文学编辑,有的在北大和复旦读硕士,还有的远赴美、法、德、意等留学深造。,大赛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大赛评委召集人、著名作家、美文杂志主编贾平凹说:“我们举办大赛的目的,是提高华人少年的写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最基本的三个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这是我一直强调的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潘耀明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许福吉说:“近年来东南亚的华文教育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华文在欧美国家的第三、四代华裔子女中也濒临断代,这是我们来参加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的主要动因,我们衷心期望动员更多的海外选手参赛,达到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目的。”,今年大赛评委会的阵容特别强大,成员有贾平凹(著名作家)、顾振彪(中学语文教育专家、国家中学语文教材总编辑)、余秋雨(著名学者)、叶兆言(著名作家)、范小青(著名作家)、王尧(著名学者、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潘耀明(香港明报总编辑)、许福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等16位文化界、新闻界、教育界人士。,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参加现场决赛的27名高中生和18名初中生分别从20万名高中生和20万名初中生中选拔出来。他们都是地区的尖子,曾在各种作文大赛中获奖,是非常有实力的一群。,现场大赛国内组的命题人是著名学者余秋雨。 高中组的题目是: 根据下述情景,以“致我的前辈”为话题作文。 在翻检家里的老照片时突然发现了一帧发黄的小照片非常像我,便拿着去问爸爸。爸爸说:“这是我的祖父(或祖母),连我也没有见过。”我盯着这帧小照片看了很久,相隔那么遥远,外貌那么相近,真是奇怪。终于,我决定对这位前辈说点话。 要求: 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全文不少于1000字。 不得抄袭。,题目公布出来后,所有评委都予以赞扬,很多随学生前来的指导教师和家长也都叫好。评委们认为此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考验,同时又具有开阔的空间,便于学生任意驰骋,充分发挥出才能。,初中组的题目是,根据下述情景,以“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你”为话题作文。 班级里一个特别活跃的女同学突然沉默了,集体活动时还躲着大家,一问,原来她的父母亲离婚了。我好几次走近前想安慰她几句,但刚要开口又不知说什么话好。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全文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这个题目更加切近学生们的生活,直抵心灵,可以激发出他们贴心的现实生活感受,同时启发他们对离婚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亦能旁及其他社会问题。同样,空间很大,又能调动感情,是有话可说、有文可作的。,现场决赛海外组的题目是由香港明报总编潘耀明命题的,潘耀明同时也是著名作家,笔名彦火。,初中组 人的性格每个人都不同,这就是所谓个性。韦小宝的身上有许多中国人普遍的优点与缺点,但韦小宝当然并不是中国人的典型。民族性是一种广泛的观念,而韦小宝是独特的、具有个性的一个人。金庸:韦小宝这小家伙 请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的短文,题为这家伙,记得突出个性。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全文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高中组 我特别喜欢卞之琳的鱼化石。意喻往日之我已非今日之我。我们仍珍惜雪泥上的鸿爪,不过是一种纪念。鱼化石的时候,鱼已非原来的鱼,石也非原来的石了。留下的只是凝固了的旷古的怀念。恍如一阕久远的古琴,悄怆、幽异、诡秘,笔意隽永、丰圆一种凄美寒骨之情,跃然纸上。 彦火:过去时间留下的影子请用你的印象写一篇我难忘的往事。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全文不少于1000字。 不得抄袭。 这两个命题切合海外华文教育及学生心理,既现代、时尚,又在内心深处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也是别出心裁的好命题。,大赛的结果,先进行的是初中组的评选,很幸运,一篇优秀作文脱颖而出,毫无异议地得到所有评委的一致肯定,用贾平凹的话说:“好作品会跳出来的。” 一篇题为幸福的旁边的文章,开篇即精彩,巧妙地引用“鱼的记忆只有7秒”的说法,暗喻出“忘却旧的不幸,期待新天地的幸福”这一“安慰”的主题;不仅如此,还独具匠心地运用“7秒”、“7天”、“7年”作为全篇文章的支架,构思出一篇首尾呼应的文章。本届大赛评委、散文海外版主编甘以雯的评语是:“构思成熟,立意深刻,显示出文学的素养和才华。” 初中组的其他文章也都不错,呈现出的共同特点是:切题,情感真挚饱满,文字简洁干净,能把一件事完整地描写出来;有的还具有文学细节的运用、哲理的提升等。评委们对此感到满意,纷纷表示:看到今天华人少年的写作水平达到如此高度,有些震惊,更多的是喜悦!,不过进入高中组的评选后,评委会的氛围逐渐变得凝重起来。阅读着一篇又一篇作文,评委们越来越感到困惑不解,不但期待中的精彩文章没有出现,而且大部分文章(比例高达60%)没有正确理解命题就仓促成文,还有一部分干脆就跑了题。最后,经过反复斟酌协商,由命题人余秋雨一锤定音:本届大赛高中组金奖还是空缺,因为这些作文都没有搭建基本的写作思维。 从表面上看,题目似乎是有点难。但只要稍加思索,即可拨开层层“迷雾”直抵本质。其实,题目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跟未见过面的曾祖父(母)说点话。这太容易了,跟他们说点什么不行呢?比如讲讲今天的时代社会的、家庭的、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环保的、教育的、时尚的、娱乐的可是,参赛者却被“绕”进去了,很多篇文章惊人的一致,即把写作重点放在大段地描述曾祖父(母)当年的生活,他们怎样艰辛地农耕等等。只有一两篇文章把力气用在了今天。,专家的评点,范小青说,我感到参赛学生的思路是乱的。按说这些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选手都是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如果认真审题,是完全可以用很简洁的手法,本本真真地把文章写清楚、写好的。但是他们没有消化,硬塞进了很多自己并不熟悉的内容,所以尽管有些片断是相当好的,也有语言的才华,可就是看不到全篇,缺乏真实的自我。是否他们平时看的范文太多了?,顾振彪说,这恐怕是体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缺陷。新课程教材改革后,主要强调让学生说自己的话,不限主题,不限文体,自由写作,跟命题沾点边就行。这从主流上是对的,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也忽视了另一方面,应用文得不到重视了,致使学生走向另一极端,作文写得越来越空泛,华丽的词句多,议论多,扎实描写少,具体事情写不清楚,基本功下降了。尤其突出的弊病是出现了大量事先准备的范文,考试时匆忙搬上去,甚至抄袭现象也出现了。本次大赛这么大量的跑题,恐怕就是这些教育缺陷表现出来的后果。 经顾振彪提醒,其他评委们也注意到此问题。还有一个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即在本次参赛的6名新加坡选手中,不论初中组还是高中组,无一跑题;同时还可以清晰地看出来,那6篇文章都不是事先准备的文字,而是现场写出来的。,作文,本是一门抒发心灵的快乐课程,用叶兆言的话说便是“应该提倡快乐写作,让孩子们吐露心声”,可是现在却变成了精心准备的数篇、数十篇应付考试和比赛的“范文”。进入考场,这些“范文”仓促组合,囫囵成篇,题目“碰”对了的,“组合”没什么大纰漏的,算是运气,可以拿到高分,一好百好;题目没有猜中的,就不知道怎么写了,连正常水平也发挥不出来,一败涂地,一失足成千古恨。,教育缺陷背后的深层根源在哪里,弊病似乎找到了又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贾平凹表达了他的担忧:“娃们的压力太大了,从4岁幼儿园上小班起就开始了,整天被逼着做功课,比成人们可苦多了。娃们为啥追星,上网打游戏?就是压力太大承受不了了嘛。” 贾平凹还说:“为啥每届大赛初中组都比高中组成绩好?恐怕就是初中时压力小,还能被允许看看电视,关心关心社会上的事情。上了高中,只被关在门里学习,啥也不知道了,你让娃们能写出什么来?”,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叶兆言说:“我不认为应试有大的问题。从本质上,我是赞成高考制度的,想不出来还有什么方法比高考更好;我也不否认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学老师们都是非常敬业的,甚至比大学教师更辛苦、更努力。我认为更大的问题是全社会对语文学习的轻视。”,本届大赛评委、江苏省姜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张振邦说:“高考和美文没有冲突,评委们的标准也是老师们的标准。这次大赛的6名高中组评委奖中,我们学校有两个学生获奖,这跟他们平时大量读书、细致观察生活的积累有关。较好的学生们都具备语言的基本能力,我对他们的指导有两条:一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把主题性的思想提炼出来,运用技巧去表现。二是华美的词语应该让位于真情实感,多学会把生活中的独特发现细致地表达出来。归根结底,高考中受肯定的也是这样的好文章。”,本届大赛评委王尧说:“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都实行考试制度,高考都有压力,应试是不可能消失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的危机是综合性的,涉及转型后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比如当下中国文化背景被淡化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过去一个人没上大学可以自修,不在学校不等于没有文化,但现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似乎没有了。又如今天的语文课本越来越被作为一种技术分析来讲解,情商的诸多因素如亲情、友情、敬老爱幼、尊敬他人、敬畏祖先和自然等都土崩瓦解;就连语文老师也被格式化的背景限定了,好似商业操作上的高规格复制。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上讲,这是非常令人忧虑的。”,余秋雨也直言不讳地批评说:“近年华文写作进入务虚,假、大、空,无数形容词、成语汇成了滚滚滔滔的激流,这不是方向。尤其中学生作文,应以质朴的文字作为主干,以质朴的写作作为主干,用质朴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把心情写出来,这是最主要的。”他还告诫说:“写作不是职业,是人生技能;文学不是职业,是素质。有文学信仰和素质是幸福。”,以上这些话,真切地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华文文学、华文教育以及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深切思考。其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深刻的识见和警示,不仅是对学生们的,也是对家长和教师的,更是对全社会的提醒和启迪。 据悉,第六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组委会已对外界宣布,鉴于本届大赛高中组缺少比较突出的作品,评委会会同命题人余秋雨反复斟酌,决定保留本届大赛高中组金奖奖金、奖杯,并自2007年8月3日起至2008年7月31日,面向全球华人少年写作者公开征集该奖项作品,征稿结束后再邀请专家评出该奖。,美文大赛是选拔精英的比赛,能折射基础教育的不足,但基础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不能因为没有一等奖而否定基础教育的优点,一堂基于高层次思维水平的中学作文教学实践让我们感动,它让我们感觉到基层教师所做出的努力。 (一)题目:由“鸭子”故事引发的话题作文教学 (二)时间:2002年4月 (三)人物: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钟世焯老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学校里人称“大钟”)、钟和军老师(信息技术教师,网名“蓉子”,学校里人称“小钟”),背景: 钟世焯老师担任高二(1)班的语文课。每节课上,他都要进行“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定的材料,然后由学生按学号顺序到台上演讲或辩论。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思维”和“思路”训练,并学会如何从“就事论事”、“就事论理”,向“借题发挥”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钟和军老师在网上相当活跃,还主持了国内知名的“K12信息技术教育论坛”,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老师、教研员、教育工作者、报刊编辑等,聚集在论坛上一起交流和研讨各种教育话题或实践经验。 “两钟”同在教研室上班,相互之间也常常探讨语文教学、网络教学以及许多教育话题。大钟老师也时时谈论起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和教学思路,偶尔也请小钟老师帮他做做电脑教学幻灯片。小钟老师也常常在前辈面前谈起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时常得到指点和鼓励,也时不时地向大钟老师讲述网上论坛的人物和故事,大钟老师连连称奇并羡慕不已。,主要事件和过程: 1、引入故事(第一次讨论): 在课堂上,大钟老师给高二(1)班的同学讲述这样一则寓言式的故事:甲乙丙丁四人外出野游。甲发现一只野鸭,乙立即举枪射下野鸭,丙飞快地把野鸭捡回,丁主动把野鸭弄净并烧成美味佳肴。最后四人共享丰盛的晚餐。请问:若要重奖贡献最大者,重奖当属谁?理由何在? (小插曲)故事讲完后,当即有一位学生提出:“老师,我认为这四个人都该罚,因为他们不爱护动物。” 大钟老师笑笑说:“这位同学学识过人,对环境也很关心,我很佩服!但今天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个话题,只是围绕重奖当属谁这个问题,谈谈你们的看法。”,于是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并阐述理由,结果认为“重奖丁”的观点占了绝大多数,理由是:他的工作最有奉献精神和最有价值,如果不是他把鸭子拔光了毛并调味制作,大家就无法吃上烤鸭了!,2、观点分化(第二次讨论): 第一次讨论后,从交来的作文中大钟老师发现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他心里嘀咕着:为什么就没有人认为应该重奖甲呢?“发现”才是最重要的啊!于是大钟老师又组织了第二次讨论。 课堂上,大钟老师说:“上次鸭子故事的讨论,大家意见都统一了吗?再也没有别的看法了?”一位学生提出“重奖乙”,理由是:如果没有他那一枪,鸭子怎么也掉不到地下,所以说他的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坚持奖给“丁”的同学马上给予了反驳。于是争论又趋激烈,观点开始分化了!,3、“两钟”交谈: 办公室里,大钟老师向小钟老师简要讲述了前段学生讨论的情况和经过,然后问:“为什么学生不认为发现才是最重要的呢?”小钟老师思考了一会儿,说:“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我把它搬到网上,让老师们也来争论一下吧!”于是,小钟老师把这则故事整理了一下,便在K12网站的几个论坛上贴了出去,其中在小钟老师主持的“K12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上教师的讨论尤为激烈。 一位网友总结得很有意思:“应该感谢甲的眼慧眼,感谢乙的手枪法准,感谢丙的脚跑得快,感谢丁的心主动热情。若要说吃到这佳肴最少不了的还是乙哦,所以乙该重奖!”这个观点也很有代表性:“我选甲!甲是发现者,发现者是最应该受到尊敬的!”还有“发现是基础,打死是关键,捡到是必要的补充,煮熟是最终目的。你说谁贡献最大。”“他们是一个团队,最终的目的是吃到野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因此外部的激励是次要的。在这样的一个团队里,分工合作是他们的工作方式。”,4、引入网上帖子(第三次讨论): 一天下午,小钟老师跟大钟老师说:“网上讨论很火爆,你要看看吗?”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小钟老师一一展示了网上教师们的讨论帖子,看到精彩之处大钟老师不禁拍手称好:“我要把大家的讨论内容介绍给学生看!”小钟老师把所有帖子整理好并打印出来,交给了大钟老师。 大钟老师组织了第三次讨论。他说:“上两次的讨论大家表现得很好,各抒己见,理由也很充分。大家可能不知道吧,你们在这里讨论的时候在网上也有一场同样精彩的讨论!大家来看一看那些老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大钟老师读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讨论帖子,并指出了如何提炼观点和陈述理由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学生们被那些言简意赅的观点和用词深深地吸引住了,班上的辩论也就更加激烈和精彩了!这一次几乎所有观点的支持率平分秋色了!,5、“两钟”再研讨: 办公室里,大钟老师对小钟老师说:“学生的讨论越来越深入了,但支持发现观点的学生还是不多!”小钟老师思索一下,喃喃地说:“你上的这班是理科奥赛班,就让他们从自然学科中去找事实说话吧!”大钟老师问道:“什么事实才最有说服力呢?”小钟老师忽然喜形于色地说道:“钟主任,你不是一直坚持发现才是最重要的吗?那么下一次就问问学生:诺贝尔奖权威性怎样?”大钟老师“呵”了一声,高兴地说:“太好了,再说说看!”小钟老师接着说:“诺贝尔奖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一定不陌生,他们一定承认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一旦他们承认这点,就让他们下课之后上网或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诺贝尔奖的资料,过后再来讨论。我想他们会有新奇的发现!” 小钟老师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检索起“诺贝尔奖”的有关资料。“两钟”惊奇地发现:“诺贝尔奖”自创设以来都奖给了那些“由于发现或发明了而使人类社会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或获得最大利益”的人们,连诺贝尔本人的遗嘱上也写着“发现或发明”(discovery or invention)的词语。至此“两钟”已经彻底踏实了,就让“事实”去给学生说话吧!,6、“用事实说话”到“借题发挥”(第四次讨论): 课堂上,大钟老师对学生们说:“上次鸭子故事的讨论,大家的观点都很不错,只是没有得到更多资料或事实的支持,有些显得空泛。我建议课后大家到网上或者图书馆查一查资料(例如诺贝尔奖),然后我们再来重新讨论,大家要记住,可别忘记啦!” 课后大钟老师老在担心:“学生会真的去查阅资料吗?”上课了,大钟老师问道:“诺贝尔奖的资料,大家查得怎样了?”边说边用眼神在教室里搜索起来。话音刚落,台下一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大钟老师心中的大石顿时放了下来。只见那位学生拿着厚厚一叠打印文稿轻快地跑上了讲台,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发现才是最重要的!诺贝尔奖。所以我认为应该重奖甲,因为是他最先发现了鸭子。” 他演讲得实在太精彩了!有理有据,重要的是他“用事实说了话”。当他走下讲台的时候,学生们给予了他最热烈的掌声鼓励。大钟老师也高度评价了这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精神,并结合作文要求对这次讨论进行了总结。他还建议学生在作文中要以某个观点作为立足点,做到“借题发挥”,达到写作的最佳境界。,观察与思考,作文材料是虚拟的,重奖谁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作文中反映出来的对于“发现”的忽视,甚至漠视,却是令人忧虑的,因为在它背后,实际上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以出力的大小和辛劳程度作为评论表现优劣、功劳大小的标准,多少年来就是如此。如:学校里,重奖的年年都是最苦最累、贡献最大的高三老师;单位里,受表扬的常常都是早上班迟下班、带病坚持工作的同志。这似乎已是天经地仪的事。就材料中的甲乙丙丁来说,甲所付出的劳动是比不上其他三人的,在许多人眼里,重奖自然与他无缘。其实,没有了甲的发现,就算乙的枪法再准,丙跑得再快,丁烧菜技巧再好,也都是徒劳。甲的劳动是智能型的,需要敏锐的直觉,虽然没有射击、跑路、烹调这些具体的“实绩”,却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尊重发现,尊重精神劳动,虽然已讲了许多年,但并没有真正地普遍被接受。三尺之冰,看来也不是一时可以溶化得了的。,就在这篇文章无法再做下去的时候,小钟老师组织的网上讨论使得班上的讨论在“山重水复”的困境中拓宽了思路,找到了“支点”。网上各地老师的独到见解给了他们以新鲜而有益的启示,大大鼓舞了两位继续争论下去的信心。而帮助最大的是小钟老师在网上提供的关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资料和诺贝尔本人的遗嘱。这些权威性的资料,雄辩有力地证明了“发现”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班上同学在提取网上关于诺贝尔奖的资料并进行第四次讨论之后,思想、思维受到触动,观念开始转变。第二次交上来的作文,赞成重奖甲的同学多了起来,约占60%。有的同学说:“其实,发现是一种能力,一种机敏,一种飞跃。发现问题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生活需要发现,工作需要发现,科研需要发现,即使是学生学习也需要发现。发现促成发明,发现引发创新,发现可以使你逼近规律。即使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也会乐趣倍增,甚至能提高其生存的质量。”有的同学说:“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发现就显得更重要了,人们往往羡慕那些最初提出问题的人,最初进行大胆尝试的人,最初产生了巧妙构想的人,最初研制新产品的人,其实他们的秘诀就在于发现二字。发现一只野鸭并不难,而要做到富有哲学意味的发现,则需要积累,需要激情,需要求异思维和质疑的勇气,需要新的角度和思路。”更多的同学则结合作文的体会来谈“发现”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有些同学写不好作文,总是从语言或技巧上找原因,其实往往是缺少发现。不会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美,从瞬间细节中发现永恒,从熟视无睹中发现问题,从事物的变化和联系中发现哲理。这次作文,佳作甚多,看来,学会“借题发挥”的目的已经达到。作文总结时,师生都发出会心的微笑。,思考一:高层次的思维学习活动是怎样形成的?,这次作文教学活动,由一般的讨论发展到高层次的思维学习活动,师生的互动交流到达了一种崭新的境界。学生起初只能就故事本身“就事论事”,即“因为所以”(如“乙的贡献最大,所以该重奖乙”)。及至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及引入了网络教师的争论之后,学生已经能够从故事之中提炼出基本观点了,进入了“观点提炼”、“就事论理”的新层次。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到网上或图书馆查阅资料,充实并支持自己的观点,即达到了“事实说话”甚至是“借题发挥”的更高思维层次。在作文教学中由材料分析入手到提炼观点,然后再运用事实论证充实,这样的学习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学生不仅主动参与了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且也在积极交流和讨论当中共享了智慧和拓展了思路。,思考二:教师合作对学习活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次学习活动,二李自觉与不自觉地进行了一次教学上的合作,师生对本次学习效果都相当满意。事实上,传统教学一般以学科教师为主,教师习惯于个体手工作坊式的工作模式,开发学习资源和从事教学设计也受到了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当这次学习活动进行到第二轮讨论的时候,由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参与给语文老师适时地引入了“网络”的概念,特别是在网上也同步组织了教师的讨论活动,这对课堂上学生的再讨论活动提供了更加有价值的参考和开放式学习方式,把课堂学习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其次,语文教师也给信息技术教师一种崭新的启示,即如何组织和推进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从而始终围绕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展开活动。之后在“如何说服学生”的问题上,教师的再度合作,使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途径一下子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了,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意识,培养了收集信息、评价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等信息能力。,思考三:网络能给传统教学带来什么?,网络可以提供资源。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教师在网上的讨论内容以及学生的网络检索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而且也推进了讨论活动的逐步展开。可见,网络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极大地扩充了课程资源和集结了众人的智慧。 网络拓宽了传统教学的发展空间。传统教学较多地倾向于接受式教学方式,在这次学习活动中网络的介入使得教学活动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和发展,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的方式自主活泼了。 网络可以变革传统教学。在此次教学过程中,网络关键在于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结构,使教学活动更加灵动起来了,从而促使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然而我们却发现,在这次作文教学过程中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两次介入及运用,确实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尤其对教师的观念转变以及学生积累资料、掌握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很有效。,思考四:完不成课时计划怎么办?,课时计划的完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不同的理解。这涉及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 浅层次的理解 深层次的理解:绝大多数学生运用教学策略解决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思维得到了训练。,两道不同历史题目的启迪,我国高二的一道历史考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美国世界史的考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日本总是同我们在历史问题上产生纠葛。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的题目是: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了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我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不同的历史题目折射着不同的教学理念,是否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教学叫“知本”教学,美国和日本的教学叫“智本”教学。教学方式的不同,必然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差异。以“知本”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老师的教学必然是指导学生记什么,怎样记。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必然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优秀的学生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努力使记忆有效。以“智本”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老师的教学可能是:或以问题为导向,提供许多相关的学习资料;或以任务驱动,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要求学生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无须深入探究,就可以知晓两种不同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差异。,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孪生兄弟,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老师,作为一名大学研究人员,为了探讨语文有效教学的路径,竟然到中学“下水”上课,以对文本的哲学解读和理性的教学设计,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真谛,努力建构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并不惊异于大学教授到中学上课的举动,我们惊叹于大学教授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实效的一种研究精神。他认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无效”或者说“低效”甚至是“负效”的原因在于:第一,语文老师解读活动层次低到文本解读水平线以下,以自己错误的解读引导学生;第二,语文老师的解读水平与学生同在一个层次上,老师课堂上讲的多数是学生自己能明白的东西。他以自己执教的游褒禅山记为例子,以“表现性追问法”、“文本假设比较法”、“阅后设题写作法”诠释了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方略(详见人民教育2006年第6、7期)。,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对文本高水平的解读,案例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热爱生命的课文,文章叙述了一个人在求生的条件超过生存极限的情况下,凭着求生的本能,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凭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依恋,凭着对母亲眷恋的精神支撑,战胜了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战胜了饥饿与伤痛,战胜了金钱的诱惑,战胜了凶恶的野狼,战胜了自我,最后保住自己了生命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一震撼人心的故事的描绘,旨在引起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产生一种珍爱生命的情绪体验,从而让读者明白热爱生命的道理。一位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有颇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整堂课的教学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整体感知,第二板块是微型采访,第三板块是拓展延伸。,教者的匠心体现之一在于整体感知切入的精巧。 教者的导语是:“毛泽东曾在青年时期有豪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布置的学习任务是:“读文章,以与 斗, 的形式说说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感受。” 这样的任务要求,能训练学生语文学习的两种基本能力,一种阅读文本之后的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一种语言概括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都与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是语文学习的要旨之一。,教者的匠心体现之二在于微型采访形式的新颖。在学生第一板块感知课文,了解了主人公的品格以后,教者设计了“在如此艰难的困境生存下来的人可以称之为铁汉,假如这位铁汉现在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最想采访他哪些问题?”这一教学环节,同时要求学生以合作学习为形式,围绕明确的话题设计采访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模仿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进行现场表演。新颖的形式能给予学生以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值得称道的在新颖形式背后的教者的意图,就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面对初三比较艰苦的学习生活,面对升学的压力所应该有正确态度和实际的行动,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新颖的形式中不着痕迹地得到落实。,教者的匠心之三在于拓展延伸的两点精彩。 教者的问题是“文中铁汉以斗争的形式诠释对生命的热爱。你还能说出其他热爱生命的形式吗?(根据搜集的故事或生活感受来谈)”这是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积累素材发展发散思维能力的精彩;教者展示的是邰丽华在2004年春节晚会上展现生命之美的视频资料和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对邰丽华的颁奖词,这是启迪学生对生命之美和对生命意义思考和震撼学生心灵的精彩。三个板块立足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的理念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非常遗憾的是,教者未能对文本有通透的理解。教者对主人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保存自己生命的理解只是源于人对生命渴望的本能上,没有将对生命的追求上升到对母亲的爱,对亲人的爱,对家乡的爱,对自然的爱,对生活的爱的精神层面。因而在课堂教学的微型访谈过程中,当一位学生在回答同学提问时答到“我的求生是因为在南加利福尼亚有灿烂的阳光、橘树和花丛中的家园极其家中的母亲”时,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教学预设结合初三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进行教学提升,让学生懂得,初三的学习生活是苦的,但最苦也不会达到像文中主人公那样所遭遇的经历那样苦,不会达到要命的地步,面对人生中的那一点苦,应该想到那温馨的阳光、缤纷的花园和慈祥的母亲,只有热爱生活,才能享受生活,想要享受生活,只有珍爱生命。教者的遗憾与其对文本解读不通透有关,因为解读不通透,也就影响了教学的效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水平影响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设定的两个主要依据: 1.文本在单元中的地位 2.学生的认知起点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导向,其定位的合理性和适切性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和学生学习的质量。,预设教学目标 要注意的问题,主体性:学习目标描述的主体是学生。 整体性:三个维度整合陈述。 层次性:按学习水平由低到高陈述。,目标陈述必须符合一些要求: 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词,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境、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 具体地说,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采用“使学生” 、“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陈述要求的。 行为动词。为了便于教学后的评价,行为动词就应该避免运用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如果使用“提高”、 “了解”和“掌握”等行为动词,缺乏质和量的规定性,评价就无法展开。行为动词应该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把握,一句话,应该是可以评价的。 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关于使用手册和辅助手段,如 “允许查字典”;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 “根据下列一组图,能写出300字的短文” 等;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等;四是完成行为的情境,如“在课堂讨论时,能叙述 要点”。 表现程度。表现程度通常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如假设一道题有五种解题方法,但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回答,那么就可以这样陈述,“至少写出三种解题方法”,“80学生都能答出五种解题方法”等。,案例一:三峡,1、利用页下注或查阅工具书,梳通文意。 (写的是什么)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3、运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或学过的诗文,发挥想像,写一篇声情并茂的导游词。 4、用普通话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案例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数学),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从而了解为什么要从不同方向看,并发展空间思维。 2、能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地思维过程。 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培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能力。 4、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从观察几何体拓展到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人文教育。 (体现了三个维度和主体性,但表达较杂乱难操作),修改 1、通过各种观察实践活动,能准确说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观察结果。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通过空间想像,画出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并能与他人交流,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能将多角度观察几何体的方法运用到观察日常的人、事、物中,从而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思维发展、人文教育蕴涵期中,无须在目标中硬加。),语文学习的三级水准,懂:能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规则、定律 会:能在近似的环境中运用 用:能在全新的环境中灵活运用,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水平影响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一文时精心预设了“整体感知”、“任性一读”、“个性一品”、“率性一问”等几个教学环节,听课老师都感受到了上课老师设计的精妙,但在进行到“任性一读”这一教学环节时,班上许多学生不由自主地对一学生朗读文中“哦,黑暗、黑暗,在这正午刺眼的阳光下,绝对的黑暗,全然黑暗,永无光明的希望”这首小诗时朗读轻重的理解引起了比较热烈的讨论。这样的生成是老师不能预设的。非常遗憾的是,面对学生热烈的讨论,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放到课后去讨论。”一个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文本内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生成资源,就因为受制于自己的教学预设,因为自己缺乏敏感的生成捕捉能力和教师对文本深度把握能力而稍纵即逝。,把握生成需要教师的智慧,一位老师在执教鲁迅小说祝福时,在以“祥林嫂死了!”为题讲完一个课时之后,又以“谁是凶手?”为题讲第二课时。本意是从鲁四老爷是不是凶手,四婶是不是凶手,卫老婆子是不是凶手,柳妈是不是凶手,“我”是不是凶手等等的辨析中引导学生得出“不是狼吃了阿毛,而是封建礼教吃了祥林嫂”的结论。结果,课甫一开始,课代表就语出惊人:“祥林嫂是自杀的,因此不存在凶手问题!”,这就是课堂中生成资源,它不能预设,也会打乱教师的教学设计。上课教师的智慧在于:一没置之不理,二没“课后再说”,而是请他上讲台,摆事实,讲道理,同时鼓励其他同学针对他的观点发表不同意见,展开辩论。开始,课代表还振振有词地说道,祥林嫂可以不把阿毛挂在嘴上,可以不要相信灵魂去捐门槛,可以不碰鲁四老爷家的祭祀品,可以走出鲁家到赵家、钱家、孙家去做女佣,可以到鲁镇以外的其他村庄去讨饭并且找出了“雇佣女工之难”之类的依据。可台下四五十同学自由发言,同样找依据,一一批驳他的观点,批驳他的论据,批驳他的论证,课堂气氛如火爆般热烈。下课铃响起,课代表被“批”得大汗淋漓,观点已站不住脚跟,只好扯旗“投降”。,我们猜猜看,教师如何结束这堂课的教学?,最难能可贵的是,面对灰溜溜的学生,这位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肯定什么?肯定他提出自己见解的勇气,运用具体事实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同时鼓励他,面对不同的声音,要善于倾听,要有不断完善可修正自己观点的胆气。,阅读教学要把握好教学的切点,案例一:海燕 案例二: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一位老师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的教学,以“看一看,读一读,品一品、写一写”组织四个各有侧重的教学环节。“看一看”环节播放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升空的实况;“读一读”环节分成两个并列的部分,即一读环境,二读人物;品一品,安排学生赏析语言;写一写,以仿写为形式写一组排比句。,从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这堂课的教学层次非常清楚,学生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实践,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但这堂课给人留下的遗憾就是让人觉得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教学的切入点。大家都感觉到,本文主要是写航天员的出征,而不是飞船的出征。也就是说,本文主要是写人,而不是写事。飞船发身升空的情景不是不可以用,用得好的关键是怎样为表现人服务。读环境也很重要,关键要明白读环境也要为表现人服务。品语言,要从怎样表现人的角度去品,而不是简单地从修辞的角度去赏析。由此可见,教师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是找准教学切入点的基础,情境设计好坏也与是否和教学适切密切相关。,阅读教学尽可能成人的理性学生化,传统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是教师的教,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学的过程更多的带有教师的理性。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倡导课堂教学应该比较多的关注学生的学,教学的着力点应该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成为教学的重点,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凭教师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积淀,正确地把握了文本的内涵,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情感体验和深刻认识所打动,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可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情不为所动,理不为所悟,有时甚至觉得作者的情理不可思议,让老师觉得啼笑皆非。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常用成人的眼光审视教学材料,带着的成人的理性和情感设计教学,思考着怎样将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接受。而学生常以自己的认知起点,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感知材料,带有更多的感性和元认知的体验。,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们总以理性的目光带着学生去分析百草园,常常从四个维度去认识作为“乐园”的百草园: 第一是叙事的角度,即百草园的自然之趣、故事之趣和捕鸟之趣;第二是选材角度,即作者分别从自然、人文、生活三个角度选取写作材料;第三是写作角度,正常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但为了丰富百草园的情趣,作者运用了插叙,用美女蛇的故事突出了百草园的神秘;第四是从语言角度,去分析作者用精妙恰当的语汇描述了儿童的心理和情感。,从理性的角度看这一教学过程,应该说是具有相当的深度,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说,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接受是有相当的难度。如果想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让教师对文本理解到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有同样的感受,教师应该在自己的理性和学生的感性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和联络的桥梁。,具体的方法是:第一,引发学生的童趣。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说,儿童的认知是不带任何功利的,它以是否有趣和好玩为标准。孩子对自然动植物的好奇,为神奇故事说吸引,因捕鸟而忘情,这是他们的天性。教学中,可以从询问他们的童年兴趣爱好入手,唤起他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从而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乐趣,让他们的乐趣和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对接,建立学生认知和作者认知连接的桥梁。,第二,引导学生的理趣。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体会具有儿童心理特征和情感的词语入手,例如“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鸣蝉”的吟,“肥胖的黄蜂”的伏,“轻捷的叫天子”的窜;在泥墙根一带听“油蛉”的唱,“蟋蟀”的琴,看蜈蚣和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等等,品味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再引发学生去思考作者所写的事,选材的角度和写作的顺序,作者这样写,肯定是有道理的,可以说是对自然的喜欢,也可以说是对生活的热爱(或许非常牵强),一言以蔽之,是为了表达对百草园生活的难忘,也为了比照三味书屋生活的枯燥。,一堂让语文老师汗颜的政治课,消除代沟,加强沟通 一、小品表演,展示溺爱型和打骂型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类型。 二、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教师谈体会,学生谈体会。(有学生讲到父亲的爱,情不自禁哭了,全场为之感动。) 三、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四、就自己的体会给父母亲写一封信,并当堂朗读。,教学是交往,阅读是对话,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交往,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中只有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主体的个性张显,才有创造性的解放。,“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克林伯格) “对话”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雅斯贝尔斯) “对话”使师生都得到发展 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双方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是:一群老年人围座,品名茶一壶,说人生一世,中年人进不了他们谈天说地的行列;一群小孩子聚首,滚一身尘灰,玩一个痛快,和大人绝对说不到一起,这是因为相互间没有共同的话题和相似的话语基础。如果说教学就是“对话”,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那么谁都不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对话”者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相似的话语基础,,现实教学的行为误区,把 “对话” 曲解为 “问话” 。教师问 ,学生答,问什么,答什么; 千方百计从学生口中掏出预设的答案。 不善于倾听,不能抓住有价值的话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