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管理培训课件1_第1页
劳动关系管理培训课件1_第2页
劳动关系管理培训课件1_第3页
劳动关系管理培训课件1_第4页
劳动关系管理培训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关系管理 课程主要内容 一、劳动关系概述 二、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三、集体合同 四、企业民主管理 五、劳动法律法规 一、劳动关系概述 问题: 如何界定劳动者个人是否与企业建 立劳动关系 内 容 (一)劳动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 (三)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一)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 占有生产资料的主体(用人单位)与劳动能力的 所有者(劳动者)之间,因用人单位运用及劳动者让 渡劳动力,实现劳动过程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2.劳动关系的特征 * (1)主体特定 (2)隶属性 (3)有偿性 (二)劳动法律关系 1.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 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法律特征* (1)权利义务特定 (2)双务有偿 (3)国家干预 3.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主体 (2)内容 (3)客体(特定的劳动、工资、保险福 利、工时休假、劳动保护) 二、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 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 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 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问题: 哪些劳动规则属于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要 通过哪些民主程序? 内 容 (一)规章制度概述 (二)劳动规则的内容 (三)劳动规则的制定程序 (一)规章制度概述 1.概念: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在本单位实 施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 2.特点 (1)制定主体特定 (2)约束力:双方* (3)企业经营自主权和职工民主管理权的结合 企业经营自主权:企业经营自主权: 公司法 第四十七条 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 职权: (一)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二)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三)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四)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五)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六)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 的方案; (七)制订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 案; (八)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九)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 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 报酬事项; (十)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十一)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职工民主管理权:职工民主管理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 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 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四条 :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 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 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 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 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 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 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 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 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二)劳动规则的内容 企业规章包含哪些内容企业规章包含哪些内容 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 案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7338号)第二条对其 中应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的劳动规章制度的范围作 出过明确:“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 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 劳动管理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直接涉及劳动者 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有劳动报酬、工作 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 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 (三)劳动规则的制定程序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1)制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 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 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 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 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 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 协商确定。 (2)修改。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 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 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3)公示。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 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 劳动者。 三、集体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 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劳动报酬不 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规 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 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 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 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 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 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 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问题: 如何订立集体协商? 内 容 (一)集体合同概述 (二)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 (三)集体合同的效力 (四)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 (一)集体合同概述 1.集体合同的概念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第三条: 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 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 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 签订的书面协议。 2.特征 (1)订立主体:企业)订立主体:企业/工会、职工代表工会、职工代表 劳动法第三十三条 第二款: 集体合同由工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 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第二十条: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 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 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 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 (2)内容:)内容: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第八条:集体 协商双方可以就下列多项或某项内容进行集体协商,签 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一)劳动报酬;(二) 工作时间;(三)休息休假;(四)劳动安全与卫生; (五)补充保险和福利;(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 保护;(七)职业技能培训;(八)劳动合同管理; (九)奖惩;(十)裁员;(十一)集体合同期限; (十二)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十三)履行集 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十四)违反集体 合同的责任;(十五)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 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 3.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第五条: 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 定; (二)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平等协商; (三)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四)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五)不得采取过激行为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二)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 谈判、表决、签字、报批 1.确定集体合同谈判主体 2.协 商 (1)协商程序的启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二条: 集体协商任何一方均可就签订集体合同或专 项集体合同以及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 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 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 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 以回应,无无正当理由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 。* * * 劳动法第三十三条: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可以 就 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 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 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 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可以 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 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六条: 用人单位违反违反集体合同, 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 担责任;因履行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 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2)协商前的准备 人员 集体合同规定第十九条、第二十条: 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 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 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协商代表代理首席代表。工会主席空 缺的,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未建立工会的, 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从协商代表中民主推举产生。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三条: 协商代表在协商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一)熟悉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 制度; (二)了解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收集用 人单位和职工对协商意向所持的意见; (三)拟定集体协商议题,集体协商议题可由提出协商 一方起草,也可由双方指派代表共同起草; (四)确定集体协商的时间、地点等事项; (五)共同确定一名非协商代表担任集体协商记录员。 记录员应保持中立、公正,并为集体协商双方保密。 (3)协商程序)协商程序 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四条: 集体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主持,并按下列程 序进行: (一)宣布议程和会议纪律; (二)一方首席代表提出协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另 一方首席代表就对方的要求作出回应; (三)协商双方就商谈事项发表各自意见,开展充分 讨论; (四)双方首席代表归纳意见。达成一致的,应当形 成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由双方首席代表签 字。 (4)草案表决* 集体合同的双方主体 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六条:经双方协商代表协 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 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 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出 席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 同意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5)正式签约 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七条: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 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 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3.行政审查 (1)报送)报送 集体合同规定第四十二条:集体合同或专项集 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 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2)异议)异议 集体合同规定第四十五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对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 文本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协商 代表。 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doc (3)生效 集体合同规定第四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 门自收到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 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四条:集体合同订立后, 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 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 合同即行生效。 (三)集体合同的效力 1.期限期限 2.效力范围效力范围 3.与劳动合同的效力关系与劳动合同的效力关系 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八条: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 同期限一般为1至3年,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即行终止。 集体合同规定第六条:符合本规定的集体合同或专 项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本单位的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 束力。 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 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 规定。 四、企业民主管理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 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 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 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 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 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问题: 何谓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何谓平等协商? 内 容 (一)民主管理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三)平等协商制度 (一)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的形式民主管理的形式 劳动法第八条: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 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 理或者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 协商。* 劳动部关于 若干条文的 说明“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 管理”,主要适用于国有企业;“其他形式”指通过工 会或推举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主要适 用于非国有企业。*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职工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第五十一 条: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 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是企业的工会委员会。企业 工会委员会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 2.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第七条、 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五十二条 职工代 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和审议厂长关于企业的经营方针、长远规划、 年度计划、基本建设方案、重大技术改造方案、职工培训计 划、留用资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方案 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议建议) (二)审查同意或者否决企业的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 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以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 (审议通过) (三)审议决定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 案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审议决定) (四)评议、监督企业各级行政领导干部,提出奖惩和任 免的建议。 (评议监督) (五)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决定选举厂长,报政府主管部 门批准。 (选举决定) (三)平等协商制度 1.平等协商的概念 全国总工会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 合同试行办法 第三条: 平等协商是指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涉 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商谈的行为。 2.平等协商的特点 (1)主体)主体 全国总工会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 合同试行办法: 第三条 平等协商是指企业工会工会* *代表职工代表职工与企 业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商谈的行为。 第八条 参加平等协商的工会一方首席代表为 工会主席;工会主席可以书面委托工会其他负责人 为首席代表。 工会一方的其他代表其他代表可以由工会各工作委员会 主任、女职工组织的代表和职工代表大会议定的职职工代表大会议定的职 工代表工代表组成。 (2)内容 全国总工会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 法 第七条 :企业工会应当就下列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事 项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 (一)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续订、解除, 已订立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 (二)企业涉及职工利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 (三)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 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职业 培训及职工文化体育生活; (四)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 (五)职工民主管理; (六)双方认为需要协商的其他事项。 (3)程序)程序 全国总工会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 第十一条 工会应当按照以下程序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 (一)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的企业,双方首席代表应当在协商前一 周,将拟定协商的事项通知对方,属不定期协商的事项,提议方应 当与对方共同商定平等协商平等协商的内容、时间和地点; (二)协商开始时,由提议方将协商事项按双方议定的程序,逐 一提交协商会议讨论; (三)一般问题,经双方代表协商一致,协议即可成立一般问题,经双方代表协商一致,协议即可成立,重大问重大问 题的协议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审议通过题的协议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审议通过; (四)协商中如有临时提议,应当在各项议程讨论完毕后始得提 出,取得对方同意后方可列入协商程序; (五)经协商形成一致意见,由双方代表分别在有关人员及职工 中传达或共同召集会议传达; (六)平等协商未达成一致或出现事先未预料的问题时,经双方 同意,可以暂时中止协商暂时中止协商,协商中止期限最长不超过60天,具体中 止期限及下次协商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共同商定。 五、劳动法律法规 (一)工时制度 (二)最低工资 (三)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四)工伤管理 (一)工时制度 1.主要工时制 (1)标准工时制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 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 制度。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 决定第三条: 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计件工时制 劳动法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 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 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3)特殊工时制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 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 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综合计算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 劳动部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问题解答第六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针对因工作性质 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 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 一种工时制度,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 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 作制的审批办法: 第五条 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实行综合计 算工时工作制,即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 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 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一)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 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二)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 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三)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不定时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 劳动部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问题解答第五条:不定时工作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 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 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一种工时制度。例如:企 业中从事高级管理、推销、货运、装卸、长途运输驾驶、 押运、非生产性值班和特殊工作形式的个体工作岗位的职 工,出租车驾驶员等,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 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第四条 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 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 工; (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 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 作业的职工; (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 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缩短工时制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四 条: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和有特殊情况, 需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执行。 2.延长工作时间 (1)安排加班的限制 限制一:条件和时间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 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 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 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 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 函第三条: “劳动法第四十一、四十四条中的延长工作 时间是否仅指加点,而不包括休息日或节日等法定 休假日的加班(即是否加班不受劳动法的第四 十一条限制)?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有关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 包括正常工作日的加点、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的加 班。即每月工作日的加点、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的加点、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的 加班的总时数不得超过加班的总时数不得超过3636小时小时。在国家立法部门没 有作出立法解释前,应按此精神执行。” 限制二:对象 劳动法第六十一条: 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 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 间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不受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不受条件和时间的限制 劳动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 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一)发生自 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 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 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 须及时抢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部、人事部的 实施办法第七条:各单位在正常情况下不得安排职工加班 加点。下列情况除外: (一)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必须连续生 产、运输或营业的; (二)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 修、保养的; (三)由于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等临时发生 故障,必须进行抢修的; (四)由于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其他灾害,使人民的安全健 康和国家资财遭到严重威胁,需进行抢救的; (五)为了完成国防紧急生产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 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 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的。 (2)加班工资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 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 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 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 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二)最低工资 问题: 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 工资保障制度。 (二)最低工资 1.概念 最低工资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第三 条: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 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正常劳动的前提下, 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 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 (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 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2.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 最低工资规定第五条: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 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 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非全日 制就业劳动者。制就业劳动者。 3.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最低工资规定第六条: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应 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 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 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确定和调整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应在颁布的月最低工资 标准的基础上,考虑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 疗保险费因素疗保险费因素,同时还应适当考虑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 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就业人员 之间的差异。 第十条 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实施后,如本规定第六条所规定 的相关因素发生变化,应当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 至少调整一次。 4. 最低工资标准的测算方法 (1)比重法比重法 (2)恩格尔系数法恩格尔系数法 (3)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法* 最低工资规定的附件。 5.企业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公示 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在最低工资标准 发布后10日内将该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示。 (2)支付工资后剔除以下项目,不得低于最低工资 标准 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 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 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 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 题的意见第54条: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 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 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 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3)计件工资 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第二款:实行计件工资或提成 工资等工资形式的用人单位,在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基础 上,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 (四)工伤管理 问题: 职工发生伤亡,哪些情况下可享受工伤待遇?哪些情况 下不享受工伤待遇? 职工工伤待遇中,哪些由用人单位承担? (四)工伤管理 1.工伤事故概述 (1)伤害程度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第四条: 轻伤: 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重伤: 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死亡 (2)事故类别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第二条: 01 物体打击 02 车辆伤害 03 机械伤害 04 起重伤害 05 触电 06 淹溺 07 灼烫 08 火灾 09高处坠落 010 坍塌 011冒顶片帮 012 透水 013 放炮 014 火药爆炸 015 瓦斯爆炸 016 锅炉爆炸 017 容器爆炸 018 其它爆炸 019 中毒和窒息 020 其它伤害 (3)伤害分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第三条:受伤部位、受伤 性质、起因物、 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 为。 (4)职业病 * 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一、尘 肺;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三、职业中毒;四、物理因素 所致职业病;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原:职业性传染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原:职业性传染 病)病);六、职业性皮肤病;七、职业性眼病(增);八、职 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增);九、职业性肿瘤;十、其他职 业病。 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和全国总 工会联合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中的职业病名单同时废止职业病名单同时废止。 2.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1)应当认定为工伤)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 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 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 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 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非本人主要责任非本人主要责任非本人主要责任(1)的的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交通事故 (2)或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3)伤伤害的; (旧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视同工伤)视同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 者在小时之内在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 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 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 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 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 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3)不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故意犯罪的;(旧规: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违反治安管理 伤亡的; ) (二)醉酒或者吸毒吸毒的;(旧规:醉酒导致伤亡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3.申请工伤认定 (1)时限 用人单位的申请时限。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 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 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日内,向统 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 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工伤职工、直系亲属直系亲属 、工会的申请时限。用人单位未按前款 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 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 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逾期不申请的后果。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 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 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2)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 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 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 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 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 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3)认定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之日起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 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 所在单位。 对受理的对受理的对受理的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 定申请定申请定申请定申请,应当在,应当在,应当在,应当在15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 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 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4.劳动能力鉴定 (1)概念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生活自理障碍程度 的等级鉴定。 (2)申请条件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 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申请人和受理部门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设 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 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4)伤残等级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 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 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残致程度鉴定标准(试行):职工伤残 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分为十级,其中一、二、三、四级为完全 丧失劳动能力;五、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八、 九、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残致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护理依赖 指伤、病致残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护理者。生活自 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1)进食;(2)翻身;(3) 大、小便;(4)穿衣、洗漱;(5)自我移动。 护理依赖的程度分三级: 完全护理依赖完全护理依赖 指上述五项均需护理者。 大部分护理依赖大部分护理依赖 指上述五项中三项需要护理者。 部分护理依赖部分护理依赖 指上述五项中一项需要护理者。 5.工伤保险待遇 (1)工伤医疗期待遇 、医疗待遇、医疗待遇 医疗费。 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 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 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 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 医疗待遇。 康复性治疗的费用。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 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规定的, 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辅助器具。 条例第三十二条: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 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 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 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津贴、津贴 住院伙食补助费。 交通、食宿费用。 条例第三十条: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 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 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基金支付的 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旧规: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 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发给。发给。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 经办机构同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 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报销。) 护理费。条例第三十四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 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 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或者。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 在单位负责。 、停工留薪 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 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停工 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所在单位按月支 付。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个月不超过个月。伤情严重或 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个月延长不得超过个月。工伤职工 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 享受伤残待遇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 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条例第三十八条:工伤职工工伤复发工伤复发,确认需要确认需要 治疗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和第三十 一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2)伤残待遇 、全部丧失劳动能力、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 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标准为:一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5个 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 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 * * *按月支付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 伤残为本人工资本人工资的,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本人工资的,三 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 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 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 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四)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 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 、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条例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 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一次性伤残补助 金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 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适 当工作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用人单位* * * *按月发给按月发给伤残津伤残津 贴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本人工资的,六级伤残为 本人工资的,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 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 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 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