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1页
国际贸易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2页
国际贸易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3页
国际贸易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4页
国际贸易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华南师大增城学院,第一章 导论,一、课程说明 经济学基础理论(使用微观经济学工具,分析开放宏观经济中的商品、要素流动) 研究内容: 国际贸易纯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限制进口的政策和鼓励出口的政策) 国际贸易制度(主要是WTO),二、基本概念,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 国际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顺差(出口进口,出超) 逆差(出口进口,入超) 贸易平衡(出口进口) 国际贸易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地区结构 贸易依存度,2007、2008年 中国的贸易收支,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接近70% 。2008年?,2008年中国主要进出口商品,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关键术语 1.重商主义 2. 绝对优势理论 3. 比较优势理论 4. 相互需求理论,2.1 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初表达,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贸易观点: 货币平衡(差额)论 balance 贸易平衡(差额)论 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早期的重商主义,流行于1516世纪 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多卖少买或不买甚至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观点的核心是防止货币外流,货币平衡论 。重金主义 相应早期的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1)严禁金银外流,凡输出金银币或金银块必将受严惩甚至被处死。 (2)积极吸收金银,规定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所得货款用以购买本国商品,不许外商携带货币或金银外出。 (3)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流行于16世纪上半叶至17世纪中叶。 贸易差额(平衡)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Thomas Mun) 主要观点: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一定时期的贸易逆差可以被允许,但必须遵循每年进出口要保持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因此被称为“贸易差额(平衡)论”或真正的重商主义。 相应晚期的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主要内容: 限制输入、促进出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对重商主义的评价,重商主义的政策和理论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它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第一次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理论分析;重商主义的推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定和发展。 但它对社会经济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其经济理论是不科学的。,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你得必然是我失,奖出限入是其必然结果,而各个国家运用重商主义理论管理国际贸易的结果将导致国际贸易的萎缩。,2.2 比较优势引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 绝对优势说(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对国际贸易成因的第一个理论解释 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对重商主义进行深刻批判,第一个论证国际贸易是“正和游戏”。自愿开展贸易的两个国家都可以从中获益。,绝对优势的例子 (劳动生产效率)表21,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本低的产品,用以交换别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不存在绝对成本差异的国家之间就不能开展贸易吗?,绝对优势说明(假定AB两国各有2劳动小时)P20,补充:斯密的经典例子,(以生产成本来分析) 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同时生产呢绒和酒。 由于自然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不同,两国生产同量呢绒和酒的生产成本不同。 生产1单位呢绒和1单位酒 英国各需70人劳动一年和120人劳动一年; 葡萄牙各需110人劳动一年和80人劳动一年。,分析: 由前表可见,生产同量呢绒,英国的生产成本比葡萄牙低,处于绝对优势;而生产同量酒,葡萄牙的生产成本比英国低,处于绝对优势。 按照绝对成本理论,各国应根据自己最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出生产成本比别国低的产品,然后进行国际交换,就能保证双方都能得到贸易利益。 因此,英国应专门生产呢绒,葡萄牙应专门生产酒并参与国际贸易: 英国: 1.7单位毛呢和1单位酒 葡萄牙:1.375单位酒和1单位毛呢,按照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其直接利益表现为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们的消费水平。,绝对优势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按照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其直接利益表现为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们的消费水平。,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有力批判了传统的重商主义的谬误,结束了其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长期统治,为自由贸易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好处不像重商主义者声称的那样,一定是非赢即输的“零和游戏”,而是可能实现贸易双方“双赢”的,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局限性:前提条苛刻,不具有一般性。当一个国家在所有部门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是否还可以开展互惠的贸易? 即不存在绝对成本差异的国家之间就不能开展贸易吗?,2.3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 背景,谷物法,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牧草减少,羊毛价格上涨,小麦价格上涨,工人工资提高,食品支出增加,工业品支出减少,别国报复,工业品出口减少,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大卫李嘉图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者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两个国家产品生产的相对劳动成本,而不是绝对劳动成本。一个国家在生产各种产品时,即使劳动成本都高于其他国家,只要其各种产品劳动成本投入上有所不同,仍可以开展贸易并从中获益。,2.3.1 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221 模型 1.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两种产品以及两个规模既定的国家; 2.两国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消费者偏好相同; 3.国内劳动要素具有同质性; 4.劳动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 5. 贸易是自由的,并且不考虑运输成本的等任何贸易费用; 6.规模收益不变,商品与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交换形式为物物交换。,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李嘉图模型的图解),假定: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一种要素、劳动生产率不变、充分就业、完全竞争、要素不能国际流动、物物交换、没有技术进步、没有运输成本,A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比B国低,能否开展国际贸易?,表22 比较优势分析(分工前的生产情况),比较优势的分析1(劳动生产率的比较),无论在小麦还是布匹的生产上,B国都处于绝对劣势,但B国的小麦劳动生产率只有A国的1/6,而生产布匹的劳动生产率是A国的1/2,因此B国在布匹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相反,A国无论在小麦还是布匹所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生产小麦的绝对优势大于生产布匹的绝对优势,故, A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P22 表2-3,表 2-4,根据比较优理论,如果A国专门生产小麦并出口一部分小麦来换取B国的布匹,B国专门生产小麦并出口一部分布匹来换取B国的小麦,则两国都可获益。,比较优势的分析2 (比较产品的相对成本),就布匹生产而言:B国生产布匹相对生产小麦的成本是4/6=2/3,而A国生产布匹相对于生产小麦的成本是的2/1=2,因此B国在布匹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 相反就小麦而言,A国生产小麦的相对成本是1/2, B国生产小麦的相对成本是3/2。故, A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比较(相对)成本差异,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有利可图,缺陷:比较成本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对李嘉图相对优势理论的评价,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这一命题,成功地论证了更为广泛的国际贸易现象的客观必然性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贸易互利性原理,解释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能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也是新贸易理论的基础。,2.3.3 比较优势理论的图形解释,A、B两个国家和X、Y两种产品,A国:X、Y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方程式: P23-24 Qx=ax Lx Qy=ay Ly , ax 、ay分别代表X、Y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 且ax ay LA=LX+LY 充分就业约束条件,QX,Lx,O,Qy,Ly,O,A国生产函数,2.3.3 比较优势理论的图形解释,B国:X、Y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方程式:P23-24 Qx=bx Lx Qy=by Ly by 、 bx 分别代表X、Y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 且by bx LB=LX+LY 充分就业约束条件,QX,Lx,O,Qy,Ly,O,B国生产函数,古典国际贸易模型解释,模型的作用:解决贸易的成因和影响(价格、生产、消费、福利),一、分析工具,(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国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情况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的连线,A(0,100),B(100,0),O,X,Y,C(X1,Y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性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也即X产品对于Y产品的相对价格,(交换比率),A,B,5,4,3,4,O,X,Y,为获得一种收益而放弃的另一种收益,最大产量组合不等于最佳产量组合,确定最佳产量,要引入无差异曲线,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可以 判断一国的比较优势,QY,QX,O,A,A1,QY,QX,O,B,B1,A国,B国,1X = 1.5Y 相对于B国而言,X成本比较低,1X = 2Y 相对于A国而言,X成本比较高,Y成本比较低,A,B,4.5,3,A,B,6,4,2,3,3,4,(二)无差异曲线,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O,X,Y,A(10,40),B(25,15),UA=UB,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 不相交 凸向原点 负斜率,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相结合:均衡(最佳)产量和消费量,O,QX,QY,E,A,C,B,U0,U2,U1,无效率,不可能,尽管Y产量最大,但效用小于E,均衡点: 产量最大,效用最大,福利更好,A、B两国贸易前 生产-消费均衡 (1/2) P24 图21,QY,QX,O,A,A,EA,UA,bx by,即B国在Y产品上有比较优势。B国的生产可能线比较陡峭。,假定axay , bx by,即A国在X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A国的生产可能线比较平缓,B,贸易前生产消费均衡点分别是其生产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EA、EB。,EB,B,UB,(40,15),(10,40),A、B两国贸易前 生产-消费均衡 (2/2) P24 图21,QY,QX,O,A,A,EA,UA,PB by/bx 即BB斜率绝对值,AB两国X的相对价格分别为PA、PB。 PAay/ax 即AA斜率绝对值,现在,两国按照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完全分工:A国专业生产X产品,B国专业生产Y产品,按照国际价格PW进行交换。 见图2-2,B,当PA(ay/ax)(by/bx) PB 时,两国就存在进行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基础。,EB,B,UB,PA,PB,A、B两国在完全分工和给定贸易条件下的 生产-消费分析 P25 图22,QY,QX,O,A,A,QY,QX,O,B,B,PW,PW,E,CA,UA,UA,UB,UB,F,CB,生产:完全专业化分工,在任意给定贸易条件下,A国(B国)的生产均衡点分别沿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下移(上移)至A点(B点),消费:消费可能性边界线分别以A点(B点)为中心“外旋”到PW 的位置。,A国在A点生产X,并与B国以PW价格交换Y产品,同时消费也可以在经过A点的价格比率为PW的价格线上的任意点进行。在这一价格线上,A国可以在CA点进行消费,该点为价格线与可能达到的最高福利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UA的切点。,DA,Y0,B国在B点生产X,并与A国以PW价格交换X产品,同时消费也可以在经过B点的价格比率为PW的价格线上的任意点进行。在这一价格线上,B国可以在CB点进行消费,该点为价格线与可能达到的最高福利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UB的切点。,X1,Y1,2.3.4 比较优势理论的检验,迈克道格尔 1951年的研究。 利用美国和英国1937年的数据,考察了各个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假设检验表述: 美国劳动生产率高于英国的劳动生产率,其出口也将高于英国这些行业的出口。1937年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是英国的两倍,则美国某些行业劳动生产率超过英国对应行业劳动生产率两倍以上,那么美国就应该在这些行业有比较优势。 进而用美英两国各行业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作为判断比较优势的标准。P26 表25 检验结果:25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预期。,2.4 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 穆勒相互需求原理的提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从供给方面说明,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进行贸易,都能得到贸易利益。李嘉图还提出了两国互利的交换幅度。但是对于在这一幅度范围内的实际交换比例应该是多少,是何种机制决定了这一交换比例等问题,并没有论及。 因为比较成本理论没有考虑需求方面的因素,它只能说明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必须处于某个范围之内,无法说明具体的贸易条件怎样决定。 而要考虑实际交换比例的决定,就不能只看供给,必须要把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分析。,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年)在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从需求方面的分析入手,探讨国际交换比例的现实决定问题。,2.4 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 相互需求原理,相互需求规律(Law of Reciprocal Demand):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有关国际价值的学说。 实质上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是比较利益论的补充。 他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作了发展和补充,提出了国际价值理论,即国际间商品交换比率的理论,以解释两国间利益是如何分配的。这一理论成为后来的新古典学派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 穆勒认为,国际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国际价值。当两国进行交易而又限于两种商品时,两国的这两种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或比较优势决定了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实际的国际交换比率介于该上下限之间。 国际交换比率的确定随双方消费者的嗜好与环境而定,即由两国间相互需求的强度决定的。 必须满足其国际需求方程式:甲国进口需求量国际价值=乙国进口需求量国际价值。,2.4 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 相互需求原理,解决国际交换比率如何确定、如何变动的问题,一、贸易条件,T,=,PX,PM,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T,:贸易条件改善,每单位出口商品能交换更多的进口商品,T,:贸易条件恶化,每单位出口商品能交换的进口商品减少,贸易条件的变化,Y,X,O,T0,T1,T2,T3,X0,Y0,Y1,Y2,Y3,A国的贸易条件改善:每单位出口商品X能交换更多的进口商品Y,Y,X,O,T3,T2,T1,T0,Y0,X0,X1,X2,X3,B国的贸易条件改善:每单位出口商品Y能交换更多的进口商品X,交换比率的概念(相对价格、贸易条件),O,Y,X,A,B,C,D,E,1X = 1Y,1X = 2Y,3X = 3Y,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就是图中生产可能性直线的斜率。 交换比率线重要的是斜率,而不是位置。比如AB与DE的位置不同,但斜率相同,表示同样的交换比率,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 相互需求原理:,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 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任何一国国内的交换比率,贸易条件的确定 表26,比较相对劳动生产率,A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X(因为X的劳动生产率是B国的1,Y的劳动生产率是B国的15/200.75 ),同理,B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Y。 A国的国内交换比率(即劳动生产率之比)是1X1.5Y,B国国内交换比率是1X2Y。,国内交换比率也即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QY,QX,O,A,A1,QY,QX,O,B,B1,A国,B国,1X = 1.5Y 相对于B国而言,X成本比较低,1X = 2Y 相对于A国而言,X成本比较高,Y成本比较低,20,30,40,20,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可判断一国的比较优势,图2-3 A、B两国两种产品的国内国际交换比率,O,Y,X,A国交换比率,B国交换比率,15,20,10,1X = 1.5Y,1X = 2Y, A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X,B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Y。 如果A国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用1单位的X交换多于1.5单位的Y,A国就会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同样若B国能以少于2单位的Y来换取1单位的X,B国也愿意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 AB两种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就是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上下限。,B国不交换区,A国不交换区,交易区,1X = 1.8Y,P29 图2-4 贸易均衡时产品相对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PX/PY,X,D,S,E2,X,P3,E1,SX,P,X,DX,E3,PX/PY,DX,PX/PY,O,O,O,P1,SX,P2,A国的X产品,B国的X产品,X产品的国际市场,出口,进口,均衡价格(相对价格P2 ),相对价格P2是A国X产品出口数量等于B国X产品进口数量时的价格。 A国X产品出口数量=A国的供给量- A国的需求量 B国X产品出口数量=B国的需求量- A国的供给量 也即贸易均衡时的相对价格 当相对价格PX/PY P2 时,A国X产品的出口供应将大于B国的进口需求,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向P2 回落;反之,将回升,直至重新达到均衡价格。,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 相互需求原理:,国际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国际价值。当两国进行交易而又限于两种商品时,两国的这两种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或比较优势决定了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实际的国际交换比率介于该上下限之间。 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 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任何一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