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选题1. 管子乘马第五描述农业生产: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B.是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C.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2.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3. 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美观精致,多用于官府文书。这反映了( )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C.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4.商朝王室设置“多贾”一职,为王室购买奇珍物品,管理王室商业,并允许多贾参与祭祀祖先的仪式;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A.重视对商业的管理B.工商皆本思想发展C.商人地位不断提高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5. 清明上河图中,酒店门首通常都悬挂着红栀子灯, 虹桥附近有家脚店(小型酒馆),门口设置了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灯箱广告的出现反映了( )A.北宋家庭手工业技术的先进B.城市商业经营的时间限制已被打破C.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D.北宋时期酒店已广泛应用广告6. 宋朝时,范仲淹为商人鸣不平,欧阳修力主“使商贾有利而通行”,苏轼反对“与商贾争利”,主张“农末皆利”。浙东地区功利主义学派反对道学家空谈性命,志存经济,主张经世致用。据此可知,上述思想( )A.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诉求B.推动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开始冲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D.具有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7.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中提到,综合粗估结果,1570至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620吨流入了中国(约占世界银产量的一半)。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 )A.彻底废止“海禁”政策B.拥有先进的手工业C.推行重商主义政策D.积极进行殖民扩张8.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 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帝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 )A.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B.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C.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9. 在哥伦布之前的航海活动,大多为沿着大海沿岸的短途航行,哥伦布西航之后,欧洲国家纷纷组成探险船队,去探知辽阔的海域。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 )A.欧洲人传统观念的改变B.西欧人对外殖民的开展C.欧洲与世界联系的加强D.欧洲国家间的殖民争斗10.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第二次工业革命11. 在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经济都发生了变化。由于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连通,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交换开始了,包括人种、商品、技术、观念,人们将这种变化称为“哥伦布大交换”,以此来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引发了“价格革命”C.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D.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12.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13.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14. 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说:“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50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19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 )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B.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15. 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16. 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参观了福特的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上述现象说明( )A.经济发展与人性解放的冲突B.汽车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C.生产流水线提高劳动生产率D.电影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17.随着上海开埠.西方机器棉纺织品大量涌入,松江、太湖的布市消减大半。大量洋纱充斥,不少以棉纺织为业的村庄已无纱可纺。上述状况( )A.体现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B.表明洋货已取代了土货C.反映中国近代企业出现D.说明中国市场已为洋商垄断18.李鸿章在给朋僚的书信中指出,洋务运动可以“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这一观点表明()A.洋务运动的核心措施是实现政治民主化B.洋务运动前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C.洋务运动是在汉族封建官僚推动下开展的D.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自主19.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20.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02%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A.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C.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绝对优势地位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21.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A.列强资本输出迅速增长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C.民族资本社会地位提高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22.1929年,国民政府工商部宣布采用万国公制(另定市制的度量衡作为辅助),并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法,要求各省于1933年全部完成。此做法( )A.顺应了列强经济侵略需求B.旨在为关税自主创造条件C.有利于国内工商业的发展D.促成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3.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发动了一次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其宗旨是提高农业产量、防止富农重新冒头、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对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A.消灭农村封建土地关系B.主要服务于工业化建设C.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D.土地经营权下放到农户25.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26.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 )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B.“大跃进”的“浮夸风”C.“文革”的严重错误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27.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28. 袁庚(19172016年)被誉为“改革先锋”。1979年他开始担任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时,曾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极具争议的口号。此口号( )A.体现了经济特区开掘创新的实干精神B.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C.突破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D.最早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弊端29. 1986年,邓小平说:“设立许多公司,实际是官办机构,用公司的形式把放给下面的权又收了上来。机构多、人多,就找事情干,就抓住权不放,下边搞不活,企业没有积极性了。”材料旨在说明( )A.集体经营管理的必要性B.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C.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D.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30.下面为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示意图,这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 )A.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B.多领域、多地域开放C.形成多层次开放格局D.旨在开发中部和西部二、材料题31.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材料二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1.你怎样理解材料一中所说的“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可能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技术上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材料二 有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他们把正确的跃进看成“冒进”。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你怎样认识?2.依据材料二内容,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有没有得到贯彻?为什么?3.根据材料三,19571960年、19661971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下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综合上述信息归纳,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管子是记录春秋时期管仲思想的典籍,租佃关系出现于战国时期,是以土地为纽带形成的地主与佃农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重农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将集体生产变为小农家庭个体生产,充分体现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故 C项正确;管仲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尚未废除土地国有制,故D 项错误。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战国时期,一个农夫耕种的土地可以养活五口甚至九口人,说明个体小农耕作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有利于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B、D 两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战国时期农业收兹增加的原因,C项因果倒置,故C项错误。3.答案:B解析:材料中“哀州产的宣纸”“浙东产的藤纸”“益州产的麻纸”说明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故B项正确。4.答案:A解析: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商业发展。“灯箱广告”说明夜间可以从事商业经营,说明此时商业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家庭手工业,故A项错误;商业竞争不是材料体现的主要信息,故C项错误;“广泛应用广告”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6.答案:D解析:7.答案:B解析:本题从全球史观角度考查明末中国对外贸易。明末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反映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贸易中输出的产品(主要为手工业产品)优良,故B项正确;A、C、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根据材料“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可知乾隆帝主张闭关锁国,这导致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故A项正确;这一思想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这是当时的影响,但不是深远影响,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保护了小农经济,故C项错误;这一思想抑制了明清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材料中由短途航行到探知辽阔的海域,主要是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人们开始追求实现个人价值,故A项正确;西欧人对外殖民扩张及欧洲各国间的殖民争斗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故B、D两项错误;欧洲与世界的联系加强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是背景,故C项错误。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题干反映的是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工,西欧是中心,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供应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根据所学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A项正确;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不是促成材料所述分工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黑奴贸易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因为与盛行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相悖而被废除,因此题干时间不晚于第一次工业革命,C、D两项均与超干时间不符,排除。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第一次工生革命的影响,故A项错误;“价格革命”是指在欧洲出现黄金、白银价格下跌、物价飞涨的现象,这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全球范围内的交换开始了”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故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对全球的影响而非对欧洲的影响,故D项错误。12.答案:D解析:13.答案:C解析:本题从全球史现角度考查新技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A项错误;明末大致是17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亚洲人口的膨胀不是“餐桌革余”出现的主要原因,而是“餐桌革命”的影响,故D项错误。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中“19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表明19世纪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的原因,以后随着科技的改善,转化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故A项错误,B项正确;先有法拉第科学理论的突破,然后有了逐渐应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分析了法拉第的发现应用的滞后,没有涉及法拉第的发现源于什么,故D项错误。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美国铁路发展状况。统一的轨距是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后扩大经济交换的客观要求,且铁路是当时新兴的也是运输效率较高的交通部门,美国南北方轨距不统一会阻碍它们之间的经济交流,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因此,正确答案选A项。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福特工厂实行先进的流水线生产,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体现,故“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对工人来说,流水线生产使他们工作强度增加,劳动量更大,独立性减弱,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思想意识提升,故“在15 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可知经济发展与人性解放出现了冲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汽车的普及,故B项错误;使用生产流水线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电影的影响力,故D项错误。1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大量洋纱充斥中国市场,松、 太布市消减大半,很多地区无纱可纺说明当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受洋货冲击开始瓦解.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中国出现机器工业.因此不能体现近代企业出现,故C项错误;B、D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18.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洋务运动可以“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说明李鸿章认为学习西方器物即可应对内忧外患。A不对,洋务运动的核心措施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与材料的核心意思不符;D不对,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19.答案:C解析:材料中强调虽穷乡僻壤也能买到洋货,因此C项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符合题意。A项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指的是鸦片战争后的协定关税,与题意无关;B项本身错误,自然经济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占主体;D项本身错误,中国市场在近代都是被动开放。20.答案:B解析:这一时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新注册工厂主要集中在直隶、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说明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集中在沿海,内地薄弱。故选B。A项明显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完全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CD项材料并未体现。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点评:20世纪初,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民掀起了广泛地抵制洋货、鼓励使用国货,特别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发展的比较好的还是沿海地区和轻工业,工业基础还是很薄弱。与此相关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发展的原因都需要掌握。2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题干设问是中国民族资本总额增加的原因.与列强资本输出增长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迅速”的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大量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因此民族资本的社会地位提高.导致民族资本总额提高,故C项正确;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22.答案:C解析:国内度量衡有一致的标准,并与世界接轨,为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说政府采用西方的度量衡法,是与世界接轨的进步措施,顺应列强经济侵略需求不足其主要影响,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内实行与世界相同的度衡,与关税自主无关,B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6年,D项错误。2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由材料中 “合并”“成立”“接收”“维持”“接办”等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纺织等行业的控制,故D项符合题意:国民政府控制纺织行业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错误:统制政策出现在全面抗战时期, 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开始衰落,排除D项。2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的关系。从“防止富农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可知此次生产关系改革是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农村封建土地关系是土地改革的影响,故A项错误;1953年在实行三大改造的同时进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以便于农业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故B项正确;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土地经营权下放到农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2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策略,实行和平赎买政策,可见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粮食短缺发生在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一五”计划在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所以排除D项;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是为了配合工业化建设,故选B项。2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根据材料“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口号反映了“大跃进”的“浮夸风”,故B项正确。2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与材料中“1984年”不符,故A项错误;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与材料中“1984年、1992年和2001年”相符,故B项正确;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与材料中“1992年”不符,故C项错误;1980年建立4个经济特区,与材料中“1984年”不符,故D项错误。2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特区的建设。根据材料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信息可以得出该口号体现了开放之初深圳特区积极创新,倡导实干的精神,故A项正确;经济特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