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tb[中学教育]222005070300370何冬玲-论文定稿.doc_第1页
7tb[中学教育]222005070300370何冬玲-论文定稿.doc_第2页
7tb[中学教育]222005070300370何冬玲-论文定稿.doc_第3页
7tb[中学教育]222005070300370何冬玲-论文定稿.doc_第4页
7tb[中学教育]222005070300370何冬玲-论文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21.1研究的背景21.1.1课程资源研究的出发点21.1.2课程资源包的提出31.2国内外研究现状41.2.1国外研究现状41.2.2国内研究现状51.3研究的意义51.3.1化学课程资源包的研究对促进教师发展的意义51.3.2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62.理论基础62.1课程资源62.1.1课程资源的界定62.1.2课程资源的分类72.2化学课程资源82.2.1化学课程资源的定义82.2.2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92.2.3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特性102.3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涵义及特点102.3.1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涵义102.3.2化学课程资源包的特点103.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113.1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原则113.1.1系统性原则113.1.2目的性原则113.1.3实用性原则113.1.4开放性原则123.2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步骤(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为例)123.2.1课标与教材分析12 课标分析12 教材分析123.2.2教学设计133.2.3课程资源的收集143.2.4课程资包的形成154.化学课程资源包的使用和完善164.1化学课程资源包的使用164.2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完善165.课程资源包开发利用的反思17附录18燃料及其利用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及其利用何冬玲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 400715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资源包是课程资源的集合体,它具有容量大、活动性、建构性强、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学习组织中被广泛应用。因此资源包的开发建设也就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化学资源包的开发及利用做了自我探索式的构建。 关键词:课程;化学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 development and using of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kit - a case study of fuel and its usinghe donglingthe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new fundament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t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all over the society. resource kit is a aggregate of curriculum resource, i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large capacity, activities, strong application, strong construction and widely used, and used in the learning widel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 kit in the new cours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this article disscus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sing of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kit with the authors own exploration.key words: resource kit;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kit;development model;1.前言1.1研究的背景1.1.1课程资源研究的出发点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强调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目的是支持课程改革,确保改革成功。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不仅是化学课程理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化学教育发展和新世纪化学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行为。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教育的资源实际被有形无形的限制于教材、教参和学生用书,而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又以“应试”为目标。实验设备和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资源,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国家在配备政策上有明确的要求,但很不平衡,实际应用的效果不理想。近年来,许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或条件较好的学校,很关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建设,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设备建设发展很快,但从观念到应用都还比较盲目。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并在化学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同时,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在若干教改实验区内,新的科学课程(包括各理科分科课程)标准正在试行。科学课程标准有着全新的理念,它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并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从课程目标上看,新课程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课程内容上看,它要求从封闭走向开放,要求增强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与现代科技的联系、与人文环境的联系;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看,它要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从评价上看,它要求改变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忽视内在激励和发展功能的观念,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所有这些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没有科学课程资源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1.1.2课程资源包的提出为了实现化学课程目标,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支持系统,课程资源包也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课程资源包的开发是构成课程改革支持系统的重要后盾,没有课程资源包的广泛支持,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只能永远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在中小学由落实转变为现实。然而,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推行。因此,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并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包,为基础教育提供丰富的、适合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课程资源,组织成课程资源包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所面临的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课题。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上个世纪中期,在课程资源的研究中,人们首先关注到的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来源问题。国外对于课程的研究起步教早,有大量的书籍文献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杜威(john dewey, 1902)在儿童与课程中提出了教育过程的二个基本因素:学习者、社会和有组织的学科。博比特(f. bobbin, 1918)受工业分析法的影响,认为“课程发现者首先是对人性和人类事务的分析者”。他利用活动分析法,把人类经验分成一些主要领域,在他那里,课程的来源是可以分析为若干个领域的人类经验。泰勒(ralph w. tyler, 1949)提出了课程的二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关注;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他虽注意到两个来源,但仍将重点放在了社会来源“当代生活需要”。r纳夫妇(daniel tanner&laureln. tanner, 1975)认为泰勒在课程来源认识上有两点疏忽:一是“忽略了把它们当作有组织的相互联系的来源进行认识的必要”;二是“把社会、学习者和有组织的学术知识当作资料的来源时,忽视了它们对教育目标和课程的影响。”坦纳夫妇已经察觉到了泰勒在课程来源的研究上的局限,看到了这二者对课程的制约作用,体现了从课程来源研究到课程资源研究的转向。泰勒(1985年)为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撰写课程资源条目,从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组织、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来表示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问题浮出水面,为我们解释课程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启示。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是心理学发展史中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后来在维果茨基(vyotsky)、奥苏贝尔(ausubel)、布鲁纳(bruner)等人的推动下,使这一理论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是由个体主动建构的,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也是个体与他人磋商而达成的一致的社会建构。以此为指导思想,在课程观上,建构主义者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他们主张弱化学科界限,课程内容应选择真实性任务,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评价上重学习过程轻学习结果。1.2.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通过搜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资料、教育类书籍、杂志以及各类网站,查阅有关课程资源的资料,发现我国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方面的著作文章较为匮乏。作为书中一个章节,有少数著作谈到了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如:钟启泉等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中第六部分“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第七章“课程资源”、刘旭东等主编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第四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论文寥寥数篇,如吴刚平的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徐继存的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专门全面论述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文章只查到林长春在2004年中国教育学刊第二期发表一篇论文论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及其开发策略,以及吴良根与2008年在教学与管理第九期发表的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些都是从实验方面来谈课程资源。化学课程标准中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谈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界对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充分,特别是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要快速发展起来,这样才能缩短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方在教育上的滞后。在现有的研究领域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重心主要在图书馆、社区资源、教材编写等已经被普遍认同的课程资源。尽管这些资源在化学课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能涵盖化学课程资源的全部,同时它们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一些很重要但尚未被人们重视的课程资源仍有待开发与利用。1.3研究的意义1.3.1化学课程资源包的研究对促进教师发展的意义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之一。因此,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使教师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思想上,它促使教师将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它引导教师改变过去的旧模式,而通过化学问题的提出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上,教师除了准备教材上的和教师个人储备的知识外,他们更多的是准备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其次,它也有利于教师发挥自身特长,凝聚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使教师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借鉴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成果,不仅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还起到了精益求精的目的。最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还能加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营造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更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也使教师的自身发展途径更广阔。1.3.2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是否成功,教育方式是否优秀的最直接的体现者。而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教师可以更加接近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个性差异的学生得到各自的发展。课程资源包的开发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知识不仅限于课堂书本的范围,还有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学生获得的知识更丰富更贴近生活会大大增加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丰富充实了课堂,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取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我思考和探究的能力,让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还在生活中学会探究和反思。通过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科学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另一方面,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利用真正做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不仅推动了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也使学生得到了个性化的发展。2.理论基础2.1课程资源2.1.1课程资源的界定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可以将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都称为课程资源。另外,课程资源同样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资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可以使课程资源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方向更加清晰明确。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改变对课程资源研究的忽视态度,走出对课程资源的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课程资源观的转变,将改变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对课程性质的看法,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的总和,而是学科、儿童、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都将成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依据。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在的地区,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开始成为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的“课堂”。2.1.2课程资源的分类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众多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分类就是按一定的根据把某些资源归属到一起,或者按不同的特点,把某些资源区分开来。例如根据资源的来源划分,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实验实习农场和工厂等;校内人文资源,如教师群体特别是专家型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纪校风、校容校貌等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实验实习、座谈讨论、文艺演出、社团活动、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水文站、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家长与学生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也是我们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根据资源的物性特征划分,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士。物力资源主要指教材、教室、场地、设施环境等。根据资源的性质划分,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自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为丰富。如,用于生物课程的动植物、微生物;用于地质、地理课程的地形、地貌和地势;用于气象课程的天气、气候、季节;用于艺术课程的自然景观;用于生态课程的生物链、生物圈,等等。认识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是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应体现的一个基本理念。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样非常丰富。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等均可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课程资源;人类活动的交往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司法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也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呈现方式划分,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文字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期刊等。实物资源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类是自然物质,如动植物、矿石等;一类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如建筑、机械、服饰等;一类是为教育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物品,如笔墨纸砚、模型、标本、挂图、仪器等。实物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是常用的课程资源。活动资源内容广泛,包括教师的言语活动和体态语言、班级集体和学生社团的活动、各种集会和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以及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等等。信息化资源包括网络、软件、视屏、flash等,它们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根据资源的存在方式划分,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显形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作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显形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相对易于开发与利用。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隐形课程资源的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但是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2化学课程资源2.2.1化学课程资源的定义化学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体系,由于教材(课程资源的一种)内容有其时间、地域的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与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前沿也有一定的时间差,所以化学课程资源是指化学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化学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化学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资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2.2.2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众多的化学课程资源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原则、特点,把它们区分开来,以便更好的认识、开发与利用它们。笔者在这里按照课程资源呈现的方式,把课程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文字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期刊等。实物资源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类是自然物质,如动植物、矿石等;一类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如建筑、机械、服饰等;一类是为教育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物品,如笔墨纸砚、模型、标本、挂图、仪器等;实物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是常用的课程资源。活动资源内容广泛,包括教师的言语活动和体态语言、班级集体和学生社团的活动、各种集会和文艺演出、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以及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等等。信息化资源包括网络、软件、视屏、flash等,它们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对于延伸感官、扩大教育教学规模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课程资源所无法替代的。表1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特点及示例分类标准课程资源类型特点示例按呈现方式文字课程资源容易获得教材、参考书、期刊等实物课程资源直观、具体实验室、标本、仪器、模型、挂图等活动课程资源潜在性教师言语、体态、班级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师生关系等信息化课程资源信息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网络、软件2.2.3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特性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结合教学实际具有如下特性:1.广阔性,即化学课程资源应包容比化学学科本身的系统材料更为广泛的客观外界资源;2.综合性,即课程资源要注意反映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等方面的联系;3.可探究性,即课程资源的开发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应当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从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观察实验、动手动脑地解决问题;4.亲和性,即课程资源内容的选取和表达形式应能使学生感兴趣,有需要,能唤起思维的积极活动;5.开放性,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内容具有以化学为中心,向社会、生活、化学科研前沿的开放性,二是资源的信息渠道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获取各种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以上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特性可以说是对化学课程资源较全面的阐述。2.3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涵义及特点2.3.1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涵义化学课程资源包是指那些进入化学课程,与化学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及知识传授的资源的总和。化学课程资源包是化学课程资源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包括教学设计和收集的相关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包对教师教学活动以及学科知识的传授交流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为教师自身富有特色的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储备库和交流平台。2.3.2化学课程资源包的特点化学课程资源包为实现化学课程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也促进了教师对自身学科素养的提高。同时它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容量大。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化学课程资源的总和,它的内涵决定了其开发的过程中只有课程目标一个限制,而不会受到诸如形式和空间的限制。同时,我们知道要达到课程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其具有容量大的特点。2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一种组织良好,目标明确的开放系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一经开发出来,那么使用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的选用其中的资源,这样就能给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便利和帮助。3活动性、建构性强。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一种开放性系统,还具有灵活性,它能够和环境进行不断的交换最终达到功能的完善。即每一个使用者在资源包开发以后及使用过程中都可以加入自己所开发的课程资源,既丰富了课程资源的内容,同时又达到了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使课程资源包能够更加完美。3.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3.1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原则3.1.1系统性原则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要遵守系统性原则,切忌开发得杂乱无章。基于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要避免无组织的问题,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这项工作。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各个模块的化学任课教师要在学校相关领导的带领下分工合作,与学习该模块的学生一起进行与该模块知识相关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并把自己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成功经验或资料反馈给负责这项工作的教师。由负责这项工作的教师统一收集和整理,然后通过筛选将这些已经开发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储存到计算机中,建立化学课程资源库。当其他教师和学生利用时,就可以很方便地从化学资源库中提取出来,提供了一个化学资源交流运用的平台来实现化学课程资源的再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也自然地形成了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3.1.2目的性原则开发化学课程资源要遵守目的性原则,切忌化学资源开发的盲目性。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求工作者要有眼光。在开发化学资源时,教师要认真研究化学的发展方向,选取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进行开发,决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给我们正常的教学带来混乱。在使用化学资源包时,也要全面考虑化学资源的有效性,注意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使已有的化学资源和开发的化学资源能有机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化学资源包在教学中的功能。3.1.3实用性原则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要遵守实用性原则,切忌开发的化学资源在操作和实施上的空泛和不实用。实用性是指化学课资源包的开发要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特别是针对学校和地区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水平,不能只追求课程资源的创新而忽视了其客观现实性。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为了化学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不同的化学知识应该开发与之相应的化学课程资源包。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3.1.4开放性原则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要遵循开放性原则。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和建立是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化学教学资源交流的平台,所以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建立是成果,但是绝对不是终极目标。它作为辅助教学的作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资源库,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智慧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会不断出现更创新更科学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所以开发的课程资源包要不断地吸收新的资源,使化学课程资源包得到丰富和完善,而化学教育教学也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3.2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步骤(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为例)3.2.1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分析根据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燃料及其利用”一章分为三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第七章按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属于第5个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作为它的二级主题,“燃料及其利用”一章要从“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教材分析“燃料及其利用”一章分为三个课题,课题一“燃烧和灭火”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另外要了解日常有关的放火灭火和逃生的相关知识。在活动与探究方面建议学生根据灭火的原理自己动手制作简易的灭火器,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了解日常的灭火知识,还可以模拟粉尘爆炸实验,让学生了解更多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课题二是“燃料和热量”要求学生: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在活动与探究方面根据甲烷的存在形式和特性,让学生以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为题总结成一个文字、图象结合的报告.通过自主学习有关甲烷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实质)让学生设计一个证明甲烷组成的实验。课题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在活动与探究方面建议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柴油和煤等燃料中,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另外,组织学生进行根据酸雨的形成和危害总结成一个文字、图象结合的课堂报告, 让学生自己设计环境保护宣传口号,中英文皆可。结束时总结归纳本课题应该知道的知识是:1、一些燃料燃烧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应选择使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2、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3、应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燃料,综合利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3.2.2教学设计在分析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后,以课题二“燃料和热量”为例阐述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燃料和热量”这一课题的学习目标有以下三点: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围绕这三个核心同时结合教材内容,笔者认为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同时可利用科教资料或影视素材等课程资源辅助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课题二“燃料和热量”的教学设计中,首先以图片和背景知识等文字课程资源创设情景,导入课程;再以活动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燃料的存在及利用。天然气作为生活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常见有机物,作为知识的拓展用相关文字资源介绍有关有机物的定义和特性,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其次,由于本课题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内容通俗易读,所以结合活动课程资源开展学生活动,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甲烷为主题设计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报告。另外,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还可以从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出发,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实验来证明甲烷的组成。最后,在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将信息性课程资源运用起来,可以播放一些视频和短片来展示能量变化。以探讨性活动展开对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和条件的讨论,学生在探索和讨论中了解酸雨的形成和危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2.3课程资源的收集根据课程资源呈现的方式,把课程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所以我们在收集课程资源的相关材料时就根据其呈现方式分别加以收集整理.文字课程资源是一种主要以文字的呈现方式主的资源,也包括图片资源等。它是课程资源的基础和基本形式,可以很好地对相关知识起到连接和解释扩展的功能,作为知识背景对知识进行补充说明,对于课本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有巨大的辅助作用。例如在课题一“燃烧与灭火”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来展示火灾现场和灭火常识,既形象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中,将烧杯改成试管使实验的现象更明显更易观察。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的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清楚易懂,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更加直观容易;在课题二中,我们利用了大量的文字课程资源来介绍天然气、可燃冰和其他各种新型能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社会常识。另外,有关燃料和消耗热量的机械设备的图片增加了教学的内涵和趣味;而课题三更是运用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来介绍展示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的知识和背景,使整个课堂处于轻松和创新的氛围中。实物课程资源主要是实验物品和其他一些辅助课堂教学的实物。在做白磷燃烧的条件和甲烷燃烧的实验时,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身体验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亲眼直接观察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另外,师生一起动手制作粉尘爆炸实验装置,简单又充满趣味性,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实验操作技能。活动课程资源是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考。更进一步来说,它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使知识的传授在活跃和谐的环境中进行。例如对几种常用灭火器的使用范围的了解,组织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灭火器,其他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不同起火场景选择灭火器。这种活动即强化了学生对灭火器使用范围的认识,还增加了日常的防火灭火常识。让学生根据甲烷的存在形式和特性,以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为题总结成一个文字、图象结合的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一方面拓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总结知识、语言组织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自行收集有关酸雨的形成和危害的资料,在课堂上以报告的方式进行交流。另外,组织学生自己计环境保护宣传口号(英文皆可),再在课堂上相互交流,锻炼创新思维。以锻炼学生的自学和表达交流能力为出发点,开展“我来当老师”的活动,根据学生在课前准备的材料让他们自学并设计讲解乙醇和氢气的知识,给同学讲解时尽量思路清晰,鼓励大胆创新。信息化课程资源是计算机网络的产物,它包括网络、软件、视屏、flash等。在对第七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收集了一些实验视频、flash,这些课程资源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丰富。有些实验在课堂上操作比较复杂和危险时,采取视频或flash会很好的解决这些顾虑,他们的生动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收集课程资源的时候可以尽量以动画视频的形式来克服课堂的局限,而它生动和动态的特性会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3.2.4课程资包的形成对于所收集的化学课程资源的组织整理,主要以教材安排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准。按照人教版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教学编排和对相关知识点的要求,把文字课程资源作为知识背景和扩充与相应的教学流程相结合,特别是其中的图片资料对对课堂教学具有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实物课程资源多用于对实验探究的补充和创新,能锻炼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也是充实化学课程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活动课程资源作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环节,在组织收集的时候主要将它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基于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在收集组织相关的活动课程资源时既要考虑课堂活动的可行性,还要重视它的功能性和趣味性。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将活动课程资源和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也在学习中娱乐。信息化课程资源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导课的时候,用一段视屏、flash来引出本课的主题,运用动画的生动形象不仅增加的课堂的趣味性,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的作用。笔者在组织整理课程资源时主要以幻灯片的方式,将整节课的教学流程用幻灯片的方式组织起来,有关的文字课程资源与图片相结合对知识点进行扩展讲解。而实物课程资源的辅助作用多体现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在演示实验时,将实物课程资源运用在实验教学中改善时间和空间对实验教学的局限。另外,有关的实验教学还可以用视屏、flash或者动画来展示,将信息化课程资源和实物课程资源结合起来,丰富和改善实验的形式和效果。信息化课程资源还可以作为知识的背景与当地的人文风情结合起来突显教学的地域性,例如对于防火灭火常识的介绍和学习,可用视屏、flash或者动画的方式穿插教学流程中。对化学课程资源的整合要把各种资源和知识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程资源对教学起到真正的辅助促进作用。4.化学课程资源包的使用和完善4.1化学课程资源包的使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使用化学课程资源包在教学中实现化学课程资源包中各种资源利用的有效整合。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的,根据需要和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特点,选择化学课程资源包中的合适资源,吸收积极的成分,为学生创造最有效的学习活动过程,从而做到创造性的合理的应用化学课程资源包,并在合适的时候扩展、修改并完善化学课程资源包。在使用化学课程资源包时,教师在选择使用课程资源时,可以根据各自的地域和人文风情选择适宜的资源,另外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还可以对一些课程资源进行调节和修改,使之符合不同教学条件和要求的资源更加完善。4.2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完善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和建立只是完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第一步,每一个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建立都是一位或一群教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理解为基础构建的,它不能代表所有教师的想法和做法,同样也不可能在各个地方都适用,所以化学课程资源包具有开放性。资源包需要不断的丰富完善,不同地方和不同的人文风情在教学中都会有所不同,同样对于课程资源的要求也不一样。课程资源包对课程资源的使用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所以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这个平台的功能,不仅对其中的课程资源进行利用,更要不断地丰富和充实里面的资源,使这个课程资源包更加完善。每一个人在对课程资源包进行开发利用时,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这些想法和创新都可以添加在资源包中,完善课程资源包在地域和人文背景方面的不足。5.课程资源包开发利用的反思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利用是现代教学发展的成果,也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创新。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开发收集跟知识点相关的课程资源,同时还要把课程资源与当地的人文和民俗风情结合起来。不能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仅限于课本教材和课堂,要大胆创新开发各种类型的资源,再将这些资源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结合,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增长了见识,在学校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建立只是现代教学发展迈出的一步,它为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不是教学发展的终点。所以化学课程资源包需要不断丰富完善,每个人都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或开发的课程资源添加到资源包当中,整个资源包就会不断发展前进而不会停滞不前,这也是笔者开发和建立课程资源包的初衷。参考文献:1 教育部组织.化学课程标准的研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2 教育部组织.化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实验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73 教育部组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4 李远蓉. 化学教学论m.重庆北碚.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研室,2003.85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7 /netcourse/tkc008a/xueke/z_lishi/test/17.htm8 /jxzy/jxsj/chuzh/index.html9 /index.html附录:燃料及其利用资源包使用指南:这是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资源包,这个包里面包括了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一些信息化资源,建议在课堂上先使用文字资源,同时将活动资源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另外信息化资源即可以辅助实验教学,还可以扩展知识面,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各个部分的目的和作用都在相应的项目下面有明确的说明,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的选用。1.文字资源目的:文字资源可以很好地对相关知识起到连接和解释扩展的功能,作为知识背景对知识进行铺垫或者补充说明。实施建议:把文字资源作为知识背景和扩充与相应的教学流程相结合,辅助课堂教学,并弥补教材的不足.相关习题作为知识掌握的检测用于教学和复习中。材料:防火灭火常识泡沫灭火器的制作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它主要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另外常用的灭火器还有干粉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则常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这是因为它有灭火时不留任何痕迹的优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的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除了可燃性气体外,一些易燃的液体、固体,甚至面粉、煤粉等也能爆炸,所以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允许违章操作,在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的矿井里,一定要注明“严禁烟火”,并且要保证通风良好,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问题全解什么是物质的着火点?答: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应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决定于温度是否达到这物质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开始着火时的温度。纯气体燃料在常温下的着火点是一定的。例如,氢气的着火点为585,甲烷的着火点为537,一氧化碳的着火点为650,固体燃料的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颗粒变细,着火点就会降低液体燃料的着火点与燃料的雾化程度有关。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答:爆炸是物质非常迅速的化学或物理的变化过程,在变化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气体由于受热,体积迅速膨胀,对爆炸点周围的物质产生强烈的压力。如空气和可燃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空气和煤屑或面粉的混合物的爆炸,氧气和氢气混合气体的爆炸等,都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而且这些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但是,爆炸也并不都是化学反应引起的。有些爆炸仅仅是一个物理过程,例如蒸气锅炉爆炸。由于锅炉用水硬度高,长期烧煮,造成水里钙盐和镁盐在锅炉里结成锅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造成锅炉内管道因受热不均而变形,甚至发生爆炸,这里只是炉内温度高、水蒸气压很大造成的,是物理变化过程。炒菜时,食用油在菜锅里着了火该如何熄灭,为什么?答:菜锅里油着了火,可盖上锅盖,离开火源就可熄灭。这样做的原因是消除了燃烧的必要条件,既隔绝了空气,又使燃物降温一般来说油类起火,不能用水熄灭。水的密度大于油类,往往使着火的油浮在水面,随水漂流,反而使火势蔓延,正确的扑灭方法是用沙子盖灭。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竟然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答:这样做的原因是消除了燃烧的必需条件,即清除了可燃物。一般来说,森林大火受环境、温度、风力的影响,发生起来很难控制。由于燃烧范围较大,很难用水扑灭,也无法降低周围的温度,受风力影响,火势蔓延很快,所以常用的灭火方法是将前途的一些树木先行砍去,形成一个隔离带,使火势不再继续蔓延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甲烷的发现与使用甲烷有丰富的天然来源。它大量存在开采石油的天然气及煤矿中。植物在水中或潮湿处腐烂也产生它,所以甲烷又名沼气。因此,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它。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我国西周年代写成的算卦占卜的书周易中,在谈到一些自然界发生的现象时说:“象曰:泽中有火。”这里的“泽”就是沼泽。“火井”是我国古代人们给天然气井的形象命名。根据现已发现的文字记载,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北起长城内外,南到云贵高原,西至玉门关外,东临黄海之滨和台湾省,古代都曾发现过天然气,有的地方早在2000年前就钻凿了天然气井。18世纪的欧洲科学家们发现了甲烷后,科学地研究了它。发明电池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a.volta,17451827),在1776年11月14日、21日、26日和12月8日写给他的友人的信中,叙述了发现甲烷的经过。他在意大利北部科摩(como)湖的淤泥中收集到一种气体,是用木棒搅动淤泥,让冒出的气泡通入倒转过来并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