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综合题型第31讲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习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综合题型第31讲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习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综合题型第31讲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习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综合题型第31讲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习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综合题型第31讲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习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1讲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无机物的制备3气体制备1工艺流程类制备2有机制备41.(2019中央民族大学附中质检)亚硝酰氯(NOCl,熔点:-64.5 ,沸点:-5.5 )是一种黄色气体,遇水易水解。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实验室可由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合成。(1)甲组的同学拟制备原料气NO和Cl2,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为制备纯净干燥的气体,下表中缺少的药品是装置装置烧瓶中分液漏斗中制备纯净Cl2MnO2制备纯净NOCu,。(2)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NO和Cl2制备NOCl,装置如图所示:装置连接顺序为a(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装置、除可进一步干燥NO、Cl2外,另一个作用是 。装置的作用是 。装置中吸收尾气时,NO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查得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酸,一定条件下混酸可生成亚硝酰氯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析:(1)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制氯气,因浓盐酸有挥发性,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需要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最后再用浓硫酸干燥即可得纯净Cl2;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气体,因装置中混有的氧气与NO反应生成少量NO2,因此需要通过水除去可能混有的NO2,最后再用浓硫酸干燥即可得纯净NO。(2)亚硝酰氯熔点、沸点较低,遇水易水解,故需要保持装置内干燥和反应混合气体干燥,同时需要考虑Cl2和NO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需要用NaOH溶液除尾气,则装置连接顺序为aef(或fe)cbd。装置、除可进一步干燥NO、Cl2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流速,控制NO和Cl2的比例。亚硝酰氯遇水易水解,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器。装置中NaOH溶液能吸收NO、Cl2及NOCl的尾气,其中NOCl与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Cl+2NaOHNaCl+NaNO2+H2O。(3)浓硝酸与浓盐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亚硝酰氯和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浓)+3HCl(浓)NOCl+Cl2+2H2O。答案:(1)浓盐酸饱和食盐水稀硝酸水(2)ef(或fe)cbd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流速,控制NO和Cl2的比例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器NOCl+2NaOHNaCl+NaNO2+H2O(3)HNO3(浓)+3HCl(浓)NOCl+Cl2+2H2O2.(2019中央民族大学附中质检)在实验室中,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备高锰酸钾晶体。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和均需在坩埚中进行,根据实验实际应选择坩埚为(填字母)。a.瓷坩埚b.氧化铝坩埚c.铁坩埚d.石英坩埚(2)操作中调pH=1011,使K2MnO4转化为KMnO4和MnO2时,一般通入CO2气体,而不通入HCl气体的原因是 。(3)得到墨绿色溶液后,也可用如图所示方法制备KMnO4,电极均为铂电极。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这种方法与上面的方法相比,其优点是 。(4)实验室中,可用草酸作标准溶液,利用下述反应,测定所得KMnO4晶体的纯度。5H2C2O4+2KMn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除0.10 molL-1草酸标准溶液,样品溶液和稀硫酸外,下列提供的实验用品中,还需要的有 (填用品代号字母)。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滴定管内为草酸溶液) 。取a g KMnO4晶体配制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于锥形瓶中进行滴定实验两次。两次实验所用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2.15 mL和22.17 mL,由此求得KMnO4晶体的纯度为。解析:(1)操作和中均有强碱性物质加热,瓷坩埚和石英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坩埚中含有氧化铝,高温下均与强碱KOH发生反应,故应选用铁坩埚,故选c项。(2)HCl具有还原性,易被KMnO4氧化,不能用来调节pH。(3)A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n-e-Mn,该方法无副产品,产率高,工艺简便。(4)滴定实验中还需要的仪器有酸式滴定管、锥形瓶和铁架台(带滴定管夹);在滴定过程中,当滴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溶液红色褪去,并在半分钟内不再变红,说明达到滴定终点。两次实验所用草酸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2.16 mL,由反应方程式5H2C2O4+2KMn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知n(KMnO4)=n(H2C2O4)=0.10 molL-10.022 16 L=0.000 886 4 mol,KMnO4晶体的纯度为100%100%=%。答案:(1)c(2)高锰酸钾与盐酸发生反应(3)Mn-e-Mn无副产品,产率高,工艺简便(4)acg滴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溶液红色褪去,并在半分钟内不再变红(或%)3.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1,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三颈瓶中装入10 g镁屑和150 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15 mL液溴。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 ,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步骤4室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 ,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 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已知:Mg与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MgBr2+3C2H5OC2H5MgBr23C2H5OC2H5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中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干燥N2,原因是 。(2)如将装置B改为装置C(图2),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 。(3)步骤3中,第一次过滤除去的物质是。(4)有关步骤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95%的乙醇代替苯溶解粗品B.洗涤晶体可选用0 的苯C.加热至160 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苯D.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可能残留的溴(5)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可用EDTA(简写为Y4-)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Y4-MgY2-滴定前润洗滴定管的操作方法是 。测定时,先称取0.250 0 g无水MgBr2产品,溶解后,用0.050 0 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26.50 mL,则测得无水MgBr2产品的纯度是(以质量分数表示)。解析:(1)仪器A为球形干燥管。本实验要用镁屑与液溴反应生成无水溴化镁,所以装置中不应有能与镁反应的气体,例如氧气,所以不能用干燥的空气代替干燥的氮气。(2)将装置B改为装置C,当干燥的氮气通入,会使气压变大,将液溴快速压入三颈瓶,反应过快大量放热而存在安全隐患。而装置B是利用干燥的氮气将溴蒸气带入三颈瓶中,可以控制反应的快慢。(3)步骤3第一次过滤去的是不溶于水的镁屑。(4)A.95%的乙醇中含有水,溴化镁有强烈的吸水性,错误;B.加入苯的目的是除去乙醚和溴,洗涤晶体用0 的苯,可以减少产品的溶解,正确;C.加热至160 的主要目的是分解三乙醚合溴化镁得到溴化镁,不是为了除去苯,错误;D.该步骤是为了除去乙醚和溴,正确。(5)滴定前润洗滴定管需要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测液,倾斜着转动滴 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下部放出,重复23次。据题意知:MgBr2Y4-,n(MgBr2)=n(Y4-)=0.050 0 molL-10.026 5 L=1.32510-3mol,m(MgBr2)=1.32510-3mol184 gmol-1=0.243 8 g,无水溴化镁产品的纯度为100%97.5%。答案:(1)球形干燥管防止镁屑与氧气反应生成MgO阻碍Mg与Br2的反应(2)会将液溴快速压入三颈瓶,反应过快大量放热而存在安全隐患(3)镁屑(4)BD(5)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测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下部放出,重复23次97.5%4.硝基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还可作有机溶剂。制备硝基苯的过程如下:配制混酸,组装如图反应装置。取100 mL烧杯,用20 mL浓硫酸与18 mL浓硝酸配制混合酸,加入恒压滴液漏斗中。把18 mL苯加入三颈烧瓶中。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边滴边搅拌,混合均匀。在5060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除去混合酸后,依次用蒸馏水和10% Na2CO3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得到粗产品。已知:.+HNO3(浓)+H2O+HNO3(浓)+H2O.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列表如下:物质熔点/沸点/密度(20 )/(gcm-3)溶解性苯5.5800.88微溶于水硝基苯5.7210.91.205难溶于水1,3-二硝基苯893011.57微溶于水浓硝酸831.4易溶于水浓硫酸3381.84易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混酸应在烧杯中先加入。(2)恒压滴液漏斗的优点是 。(3)实验装置中长玻璃导管可用(填仪器名称)代替。(4)反应结束后产品在液体的(填“上”或者“下”)层,分离混酸和产品的操作方法为 。(5)用10%Na2CO3溶液洗涤之后再用蒸馏水洗涤时,怎样验证液体已洗净? 。(6)为了得到更纯净的硝基苯,还须先向液体中加入 除去水,然后蒸馏,最终得到17.5 g硝基苯。则硝基苯的产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操作是 。解析:(1)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浓硝酸的大,当浓硫酸遇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配制混酸应将浓硫酸加入浓硝酸中,也就是在烧杯中先加入浓硝酸。(2)由于在反应的过程中不断加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对于液体的加入很不利。若采用恒压滴液漏斗滴加,可以保持漏斗内压强与发生器内压强相等,使漏斗内液体能顺利流下。(3)在实验的过程中苯、硝酸会因为加热而汽化,导致物质的浪费与环境污染,所以在装置中长玻璃管可以起到冷凝、降温使物质回流的作用。因此可用冷凝管等冷凝装置代替。(4)反应结束后产生的硝基苯、1,3-二硝基苯都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密度比酸的混合溶液小。所以反应结束后产品在液体的上层,分离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的方法是分液。(5)对于得到的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10% Na2CO3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如果洗涤干净,则洗涤液中不含有C,所以检验液体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钙,若无沉淀生成,说明已洗净。(6)可加入CaO除去水,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HNO3过量,根据苯的物质的量计算生成的硝基苯的理论产量为123 gmol-124.98 g,故产率为100%70%。如果忘记加沸石,只能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答案:(1)浓硝酸(2)可以保持恒压滴液漏斗与三颈烧瓶内压强一致,使漏斗内液体能顺利流下(3)冷凝管(或球形、蛇形、直形冷凝管)(4)上分液(5)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无沉淀生成,则说明已洗净(其他合理答案均可)(6)氧化钙70%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教师用书备用】 (2018高考押题卷) 实验室制取高纯NaI晶体(无色)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按化学计量称取各原料,在三颈烧瓶中(如图)先加入适量的高纯水,然后按Na2CO3、I2和水合肼的投料顺序分批加入。已知:I2+Na2CO3NaI+NaIO+CO2H0;3I2+3Na2CO35NaI+NaIO3+3CO2H0;I2(s)+I-(aq)(aq)水合肼(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可分别将IO-、I和I2还原为I-,本身被氧化 为 N2(放热反应);100 左右水 合肼分解为氮气和氨气等。(1)常温常压时,I2与Na2CO3溶液反应很慢,下列措施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将碘块研成粉末b.起始时加少量NaIc.将溶液适当加热d.加大高纯水的用量(2)I2与Na2CO3溶液反应适宜温度为4070 ,温度不宜超过70 ,除防止反应速率过快,另一原因是 。(3)加入稍过量水合肼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只写一个)。(4)整个实验过程中都需要开动搅拌器,其目的是 。(5)反应的后期I2与Na2CO3溶液反应难以进行,此阶段需对投料顺序作适当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6)所得溶液(偏黄,且含少量S,极少量的K+和Cl-)进行脱色、提纯并结晶,可制得高纯NaI晶体。实验方案为: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活性炭煮沸、 实验中需使用的试剂有:HI溶液,Na2CO3溶液、Ba(OH)2溶液、高纯水及pH试纸;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真空干燥箱。解析:(1)粉末状比块状的接触面积大,温度升高,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开始时加入NaI,可以将固态I2转化成溶液,增大了I2的溶解量,反应加快。(2)温度升高,会使I2升华。(3)水合肼与IO-、I-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N和I的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反应。(4)搅拌的目的很多,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可以散热,可以将生成的气体及时排出,以免容器内产生的压强过大。(5)反应后期,、I-及碳酸钠等均被稀释,浓度低了,反应难进行,所以可以先发生:2I2+N2H4H2O4HI+N2+H2O,再发生:2HI+Na2CO32NaI+CO2+H2O(药品加入顺序,一般是先固体,再液体)。(6)趁热过滤除去活性炭等不溶性杂质,NaI、S、K+和Cl-仍在溶液中,先加入Ba(OH)2除去S,再加入Na2CO3除去过量的B,最后加入HI,除去过量的C,用pH试纸测定,当溶液pH=6左右时,可知C被完全除去。再通过蒸发结晶析出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