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ppt_第1页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ppt_第2页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ppt_第3页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ppt_第4页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球,生态球,问题一,自科学家1910年开始测定大气 中的氧的含量以来,至今发生变化了吗?,问题二 在自然界中,生物不断地进行呼吸, 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是否会因此而增加,而氧气是否会因此而 减少呢?,第六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有什么办法能使鱼缸内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增加?,请同学们讨论:鱼缸内养的鱼多了,鱼会因缺氧而上浮,甚至死亡,有什么办法让鱼缸内提供鱼呼吸的溶解的氧气增多呢?,我的方法有:(比一比 谁想到的方法最多),进行换水,使用增氧泵,养水草(绿色植物) ,讨论:为什么在鱼缸里养一些水草,可以增加溶解氧呢? 请同学们来猜测一下!,实验,:取A、B两个密闭的钟罩,在A、B钟罩中 分别放入植物和蜡烛、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 阳光充足的地方 同时点燃蜡烛。,通过观察发现A钟罩内蜡烛熄灭时间要 _;(填快或慢)而 B钟罩蜡烛熄灭的时间要_;(填快或慢),快,慢,A,B,左边的钟罩内的蜡烛由于消耗了钟罩内的氧气而熄灭。右边钟罩内的蜡烛虽然也消耗了氧气,但同时绿色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在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供蜡烛燃烧,因此维持蜡烛的燃烧时间较长,但由于消耗的大于产生的,故最终也熄灭。,问题:,你能解释你看到的现象吗?,从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 _。,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请同学们讨论:,在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有哪些?,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大气中的O2 光合作用 CO2 O2 呼吸作用 物质燃烧,大自然的氧循环,生物呼吸,植物 光合作用,物质的燃烧,O2,CO2,消耗氧气的途径,产生氧气的途径,物质的燃烧,大气中的,光合作用,大自然中氧气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而减少,但随着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你现在能否通过以上的分析告诉我什么是氧循环吗?,那你现在对于老师在上课前的两个问题能给出解释了吗?,思考:根据氧的循环原理,在 塑料大棚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产量增加?,思考: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屋内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开窗通风,使用清新剂、白天放置绿色植物,人工补充二氧化碳,肥水管理,增强光照, 等。,古代有“女娲补天”的传说,今天,人类也同样面临着“补天”的问题,试回答:当代的“补天”所指什么?,请思考:,你知道什么是臭氧吗? 它又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呢?,O2= 2O,紫外线,O +O2=O3,通过阅读你知道臭氧在哪吗?,臭氧 O3,大气中的臭氧90聚集在距地面2035千米处的大 气平流层里,即臭氧层。,臭氧是一种具有淡蓝色和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它不溶于水.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南极臭氧空洞,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讨论:,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臭氧层的现状,臭氧层正遭受破坏,变薄,并出现臭氧空洞。,高能紫外线对人的皮肤、眼睛,甚至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会破坏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阻碍农作物和树木的光合作用。,臭氧层就有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对人和生物起保护作用。,臭氧层的作用:,问:那么究竟是什么引起臭氧层的空洞现象的呢?,臭氧的层为什么会有空洞?,从冰箱、空调器、汽车到计算机、灭火器等都要用到氯氟烃。冰箱中的制冷剂“氟氯昂”就是一种氯氟烃而氯氟烃就是破坏臭氧层的凶手,1:国际上先后于1985年和1987年制定了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1989年加入了维也纳公约,1991年加入了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臭氧层,中国在行动,2:使用无氟冰箱,3:我,你会吗?,1.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下列不是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的途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物质的燃烧 C、合成臭氧 D、生物的呼吸作用 2.当你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体就是臭氧,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 C臭氧与氧气是同种物质 D该变化是化学变化,课 堂 小 结,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生物的呼吸 物质的燃烧,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有:,植物光合作用,二、保护臭氧层,臭氧主要集中于距地面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