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ppt_第1页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ppt_第2页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ppt_第3页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ppt_第4页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篇 财 政 收 入 篇,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十章 税收制度 第十一章 税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财政收入的基本理论。 重点难点: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价格总水平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它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 财政收入具有双重性质或含义: 一是指一定量的货币资金收入。即国家集中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国民收入。 二是指一个分配过程。即表示国家筹集资金的过程(阶段),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利益分配关系。,二、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的分类目的: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及渠道。即:财政收入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哪些方面,又是通过何种形式集中起来的。 如何分类:一是要与财政收入的性质或特点相吻合。二是要同各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一)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1.按部门结构分类:一、二、三产业收入;农、工、商、建、运等收入。 2.按所有制结构分类: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合资和独资经济的收入等。 3、按社会产品价值构成分类:来自于C、V、M的收入。 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目的:用于分析财政收入来源结构,研究财政与经济之间的制衡关系,建立财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运行机制。,(二)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可划分为两类: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或临时性收入)。 1.经常性收入:包括税收和收费; 2.非经常性收入:包括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这种分类目的:用于分析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变化以及增长变化的趋势。 具体包括: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铸币税)和通货膨胀收入(通货膨胀税)等。,1.税收:最主要的、也是最古老的形式。 经济依据:政府向公众提供了公共物品,公众需要向政府交税。 特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非税收入: 国有企业上缴收益:是指国家作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是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权,从企业税后利润中分得。包括:上缴收益和企业留存收益两部分。 政府收费:指使用费和规费收入。 1)使用费是政府或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市场性物品(主要是混合物品)所收取的费用,主要是对物品的受益者,谁受益、谁交费。 2)规费收入是指政府对居民提供特殊服务和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3.专项基金:为特定用途而征收的收入,如:社会保障基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基金等)。特点:专款专用。 4.国债:是政府凭借国家信用向国内外发行的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银行的借款。它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三)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可分为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大类。 1.预算内收入:是指列入政府一般预算中的财政 收入。 特征是统一纳入国家预算,按国家预算立法 程序实行规范管理,由各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具体包括: (1)税收: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 地增值税、资源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 所得税、关税等。 (2)专项收入:如征收排污费、城市水资源 费、教育费附加等; (3)其他收入:基建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 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 减财政收入。,2.预算外收入:是指各级政府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采取收费形式而形成的专项资金或专项基金。 特征:在使用上由收费各部门安排使用,在统计上未纳入“财政收入”统计,不同的是预算外资金专项统计,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在预算报告中专门列明。如:电力建设基金、三峡工程建设基金、铁道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水利建设基金、外贸发展基金、育林基金、文化事业费等。 预算外资金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乡镇自筹统筹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入和其它收入。,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收费,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制度外收入,预算内,预算外,政府收入,税收,图7-1 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制度外收入:与预算外收入相对应,如果将预算外收入视为制度内收入,则制度外收入就是预算外之外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三.税收、收费和预算外资金,(一)收费 1、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按世界银行定义,使用费是指“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此外,政府收费还有少量的其他收费,如罚没收入和捐赠收入等。使用费实际上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公共物品的价格,以便回收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使用费模拟市场价格,但又不同于市场价格,因为政府对公共物品定价不能采取利润最大化原则。所以,使用费一般不能全部弥补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成本。 2、收费的特殊作用。首先,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如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方面有特殊作用。譬如环境污染的治理。其次,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使用费收取遵循的是收益原则,谁受益谁支付,同时吸收了市场机制的优点,至少要支付相当于成本水平的使用费,显示了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有利于避免公共物品的过度需求,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3.税收和收费的区别,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收费是辅助形式。二者的区别: (1)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的联系,税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 (2)税收是作为政府一般的筹资手段,而收费往往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 (3)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筹使用,而收费则可以有所不同,全国性收费要纳入预算内,部门性收费或地方性收费可以作为预算外收入,按预算程序管理,形成政府性基金或由部门或地方自收自支。 (4)一般而言,税收的法制性和强制性强,有利于立法监督和行政管理,而收费的法制性和强制性相对较差,容易诱发滥收费现象,因而法制性不强的发展中国家应避免收费项目过多,并应强化管理。,3.预算外资金收入,1.含义。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应当明确,预算外收入也属于政府收费,不过是预算外收费。 2.我国收费和预算外收入占政府收入(财政收入)的比重。我国统计在财政收入之内(即预算内)的收费所占的比重普遍低于世界各国水平,甚至低于财政体制比较集中的英国和法国,但是,如果从收费占全部政府收入的比重来看,则普遍高于世界各国的水平,这说明我国收费的比重较大,而且大部分未纳入预算内(未统计在财政收入之中),是由收费部门或单位分别安排使用,这是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特点。,(3)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行税费改革,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指预算内)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税费改革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既要有利于政府收入机制的规范化,又要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各方面的认同和支持,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地实施。,1996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表7-1 1996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表7-2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全部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中收费所占比重的计算,表 7-3 全部政府收入和财政收入中收费所占比重的计算,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一、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增长变化趋势分析 (the increasing trends of fiscal revenue (intro- budgetary revenue) in China) 二、 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 (analysis and estimation of Chinese actual revenue scale)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leading factors in the effect on the revenue scale),一、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的 增长变化趋势分析,1.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有两个:一是绝对规模,二是相对规模,即财政收入/GDP。 2.增长变化趋势 从总体上说,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收入规 模的增长变化趋势和特点是:绝对规模上升,相 对规模下降。然而,相对于GDP的增长而言,则 呈现明显不同的两个阶段:19781995年以前表 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6年开始回升并从 1998年表现为快速回升的趋势。,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 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图7-2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0,10,20,30,40,比上年增长,占GDP比重,29.5,1.2,22,10.2,19.6,18.7,16.8,14.2,15.9,17,22.3,15.4,31.2,25.7,22.4,15.8,10.7,10.9,11.6,12.6,13.9,15,17.1,18.5,1978,1980,1986,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财政支出增长的来源,表7-4 财政支出增长的来源(亿元,),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财政收入和,国债增长,财政支出,增长,经济增长,图7-3 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二.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1.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水平:我国仅就预算内财政收入的规模而言,目前仍然明显偏低,既低于发达国家,也还略低于发展中国家。 2.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外)规模水平:实际上接近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收入规模的水平,也接近财政收入规模比较低的发达国家的水平,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3.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1)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 (2)将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 (3)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关键在于调节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4)坚决取缔乱收费,继续税费改革,控制预算外收入增长。 (5)对现行税制和税收政策继续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 (6)兼顾“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方针,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区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长的弹性系数、增长的边际倾向三者的关系以公式: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GDP平减价格指数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 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 实际财政收入 名义财政收入 GDP平减价格指数,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表7-5 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表7-6 1992年各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图7-4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三)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一般来讲,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及其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决定的,但从根本上说,关键的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1.经济发展水平。财源丰富,国家提高财政收入才有可能。 2.生产技术水平,也叫技术进步,它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二是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物耗比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产品价值构成看就是产品附加值。 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一方面是要增加GDP总量,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是要采用先进技术,降低消耗,就是要使既大而且有营养,对财政来说,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就是产品附加值。,(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决定了GDP在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比例。是影响财政收入最直接的因素。包括工资制度、税收制度、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等。 (三)价格 财政收入无论是在形成过程,还是运用环节都与价格有关系,因此,价格的变化对财政收入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价格进行管制,价格长期比较稳定,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放开了价格,价格随供求关系经常发生波动,特别是从8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即物价持续地大幅度的上涨,人们开始关注价格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1.物价总水平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1)物价总水平上升影响财政收入的购 买能力。 不考虑物价变动,以当年物价水平来 表示的财政收入,叫做名义财政收入。 考虑物价变动,以以前年度物价水平 来表示的财政收入,叫做实际财政收入。 (2)价格再分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物价总水平上升会导致价格再分配, 这种价格再分配是否会影响财政收入?对 财政收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从两个 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从物价上升的原因看,A.物价总水平上升是财政赤字引起,对财政有利,财政可以从中取得“通货膨胀税”。 财政赤字财政性货币发行物价上升、货币贬值公众货币收入的损失。公众损失的财富实际上被财政用来弥补财政赤字。这种价格再分配过程是强制的、无偿的,具有税收性质,可以看作是一种隐蔽的税收。在西方称之为“通货膨胀税”。但由于“通货膨胀税”以牺牲物价和经济稳定为代价,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取的。 B.物价上升是由信用膨胀引起的,财政收入会贬值,对财政不利。财政和社会公众一样也是受害者,“通货膨胀税”被金融部门得到了。, 从财政收入制度(主要是税收制度)看,A.累进税制:对财政有利,随着名义收入的提高,适用税率会提高,即出现档次爬升效应,财政收入增长率会高于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实际是增长的,这种增长就是物价水平上升引起的。 B.比例税制:对财政收入没有影响,财政 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C.定额税制:对财政不利,财政收入增长 率必然低于物价上升率。,2.产品比价关系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原因: (1)产品比价关系变化会导致货币收入(或GDP)在企业、部门和个人等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再分配,使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 (2)财政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等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分布呈非均衡状态,或者,各个经济主体向财政上缴的税收比例是不同的,即财政收入的非均衡性。这样产品比价变化导致财源分布结构改变时,相关企业、部门和个人上缴的税收就会有增有减,而增减的综合结果就是对财政收入的最终影响。,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一、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the item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二、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三、财政收入部门构成 (the sector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一. 财政收入形式结构,1.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的演变: 利改税(在1983年实施)以前:利强税弱; 利改税后:税利并存;预算外强,预算内弱(或者说是费强税弱)。 2.现阶段财政收入形式结构存在的问题: (1)费税结构失衡,收费膨胀。因为收费一般属于预算外资金,由收费单位自收自支,是一种软预算约束。 (2)财政收入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公共财政要求预算的完整性。 (3)预算内收入不足,预算外和制度外收入膨胀。在2000年以税收为主体的预算内收入占GDP的比重是15%,而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高达32.4%。 为什么企业普遍感到负担重,而政府财政感到可支配资金不足,原因是收费及预算外收入太多了。 3.财政收入形式结构优化的途径(强税规费) (1)对政府收费进行清理。杜绝不合理收费。 (2)把所有的财政收入统一纳入预算内,实现政府预算的完整性。,二、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1.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始终以国有经济为主。 2.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问题:财政收入来源结构与所有制结构脱节或错位,即民营少,国有多。其后果,一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偏离经济增长点,导致经济高速增长下的财政困境;二是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原因:一是政策性原因,即改革以来政府鼓励非国有经济,特别是合资、外资企业的发展,在税制上执行轻税政策;二是征管上的原因,即各地为了引进外资,对外资和合资企业超越权限减免税收,对私营企业则存在很多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偷漏税严重。 3.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优化的途径 (1)统一税制。取消按所有制成分区别课税、征税的制度,真正按国民待遇原则建立统一的税制。 (2)加强对非国有经济的税收征管。,三.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1.农业(第一产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在2006年以前,农业税一直是财政收入的重要基础。在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了存在长达2600多年的农业税。 2.工业(第二产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工业是向财政上交收入最多的部门。 3.商业、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娱乐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是发展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GDP的60%和财政收入的50%来自于第三产业。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较快,尽管目前对财政的收入贡献尚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收入潜力较大。,一.财政收入形式构成,图7-5“九五”时期和“五五”时期财政收入结构变化对比图(%),二.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图7-6 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所有制构成变化对比图(%),三.财政收入部门构成,图7-7财政收入部门构成变化对比图(%),【案例】中国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一、背 景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 (一) 价格补贴的调整 价格补贴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国财政补贴数额并不大,1960年实行价格补贴的商品只有5种,1970年增至11种,1980年实行价格补贴的商品增加到38种,加上地方规定的各种补贴则多达100多种。80年代中期,对价格体系进行了改革,调整了不合理的比价关系,放开了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带来了某种程度的价格上涨。为了使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不致下降,同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政府选择了财政价格补贴的方式予以协调。90年代初用于价格补贴方面的资金已达380.80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11.5%,如果再加上职工的房租水电等补贴,价格补贴占同期财政收入的20%以上。,(二) 企业亏损补贴的调整 按规定,只是对政策性亏损部分进行补贴,即由于企业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导致亏损后,财政给予其适当补贴。但是,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干预过多,加上管理的原因,企业的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往往难以划分清楚,常常出现以政策性亏损的名义弥补经营性亏损的情况,形成预算约束软化。在1978-1990年间,由于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原有的分配格局被打破,经济利益重新分配,企业逐渐进入市场,但由于各项改革的不配,价结构不很合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仍处于探索阶段,企业包盈不包亏,局面并未改观。 政府的行政干预在某种程度上还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致使财政用于企业亏损补贴的数额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1989年亏损补贴占财政收入的20.33%。过高的企业亏损补贴,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此,90年代以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企业亏损补贴大大减少。,二.财政补贴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效果 (一) 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增强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八五”时期,中国相继建立了粮食、食油、棉花、食糖、猪肉、化肥、农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逐步健全了中央和地方两级重要商品储备体系。 (二) 通过理顺价格,减轻了财政补贴负担。 1979年以后国家多次提高粮食统购价格,而统销价格一直稳定在60年代水平,购销价格严重倒挂。为了理顺粮油价格,国家在1991年、1992年和1994年分别采取提高定购粮销售价格、购销价格联动等办法分三步解决了粮油价格长期倒挂问题,基本理顺了粮油价格。另外,“八五”期间,国家还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了棉花等其他农副产品和煤炭、石油等工业产品价格改革,通过理顺价格,减少了对这些产品的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三) 建立“米袋子”、“菜篮子”省市长负责制,合理划分补贴事权 1995年国务院决定建立“米袋子”、“菜篮子”省市长负责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长负责本地区的粮食生产和粮食的供求平衡,由各大中城市的市长负责本市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和居民副食、蔬菜供应,相应的补贴由地方财政负担,中央财政的补贴主要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宏观调控,从而初步改变了以往在农副产品生产流通领域各级政府事权划分不清的状况。 (四) 消化企业历史挂账,逐步减轻企业负担 1986年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中国粮食财务挂账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占压了大量信贷资金,掩盖了财政和企业财务的真实状况,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国务院决定采取措施制止和消化粮食财务挂账。各级财政部门在严格清理历史挂账的基础上,对政策性财务挂账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制止和消化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 支持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能力。,三、中国财政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补贴数额大,领域广,环节多,国家财政负担仍然过重。 目前,中国财政补贴数额总体上仍然偏大,补贴额相当于同期财政支出的10%。同时,补贴范围广、环节多,分管的部门也多,容易导致政出多门,不利于形成政策统一、渠道规范、制度健全、协调有序的财政补贴管理机制。 (二) 补贴机制仍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现行补贴机制或多或少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从企业亏损补贴来看,以企业为对象,而补贴范围内的企业往往是兼有代行政府职能与企业商业行为的混合体。容易混淆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的界限,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下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