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复习.ppt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复习.ppt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复习.ppt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复习.ppt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案例分析题(6个) 二、分析(1个),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其特点 1、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相交往与相互作用形成的人与人的直接心理联系。 2、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产物,是其大学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总结交往成功的大学生,他们身上会发现: 有亲和力的人格特质,如诚实、热情、正直 克服各种障碍,勇敢实践 讲究交往行为的规范 正确运用交往的艺术 积极主动投身交往的实践,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积极型:对交往认识深刻,行动积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和热情。大多热心参加学生社团活动,主动承担社会工作。 被动型:对封闭的交往不满意,渴望真诚、深厚的友谊,但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主张开展积极交往,认识上比较明确,行动上却不主动,一般较少主动交往,而多是被动卷入。 沉静型:这种类型人数少,习惯过平静的生活,性格一般比较孤僻。平日少言寡语,不善交往,只保持与少数人的交往和接触。,4、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 首因,即最初的印象,或称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注意开始接触到的细节,如对方的表情、身材、容貌等,而对后来接触到的细节不太注意。这种由先前的信息而形成的最初的印象及其对后来信息的影响,就是首因效应,即我们常说的“先人为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近因效应 指最后的印象对人们认知具有的影响。最后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阐释的后摄作用。 光环效应 指人际交往中,人们从对方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性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根据最少量的情况对别人作出全面的结论。,刻板效应 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投射效应 指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对别人的印象总是假设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5、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模式,怕被拒绝 这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以不安全感为主要感受的模式。 不会说“不” 这类人常以奉献者角色与人交往。他们一般认为,别人必须得到我的帮助,在与人交往时我必须做出牺牲,以使别人欢愉。他们绝对尊崇法律和社会道德,就是一般的社会习惯也不敢违反。 不能没有依靠 有些人可能对某一个人很依赖,也可能非选择性地依赖任意一个人。,(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三步曲,1、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 2、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 3、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平等交往 尊重他人 真诚待人 互助互利 讲究信用 宽容大度,1、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2、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1)语言艺术 称呼得体 注意礼貌 适度地称赞对方 避免争论,(2)非言语艺术,眼神 手势 面部表情 姿态、位置、距离,(3)学会倾听 在工作中,要少说多做,争取做到做事敏锐、积极、有效,说话要小心、注意分寸。,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3、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1)人际魅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受到他人给予的积极和正面评价的倾向。 (2)如何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2)如何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 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卡耐基在其著作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提出了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六种途径: A 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B 微笑 C 多提别人的名字 D 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 E 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 F 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提高个人的外在素质 A 恰当地修饰自己的容貌 B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协调一致,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富于同情心、热爱班级体活动、做事认真负责、忠厚老实、热情开朗、待人真诚.,人 格,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第一阶段:婴儿期(出生2岁) 信任感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2岁4岁)自主感羞怯 第三阶段:学前期(4岁7岁)主动感内疚 第四阶段:学龄期(7岁12岁)勤奋感自卑感 第五阶段:青年期(12岁22岁)同一性同一性混乱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22岁30岁)亲密感孤独感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30岁50岁)繁殖感停滞感 第八阶段:老年期(50岁死亡)完善感失望感,人格障碍 一、定义 人格障碍是指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缺陷的情况下人格明显偏离正常,一般在少年或更早发生,直至晚年始趋向缓和。 二、人格障碍的种类 偏执型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 依赖性人格障碍 表演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强迫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 焦虑性人格障碍 冲动性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又叫妄想型人格。 (一)特点: 广泛猜疑。 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易产生病态嫉妒。 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脱离实际地好争弊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二、边缘性人格障碍 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 人格障碍患者主要为女性 在自我形象,心境,行为和人际交往中表现不稳定。 (l)疯狂的努力以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遗弃。 (2)一种不稳定的强烈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从极端场想化到极端的贬低之间变来变去。 (3)身份障碍:对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的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变化。 (4)至少在二个领域方面出现冲动性,有潜在的自我毁灭可能性,例如,浪费、性、药物滥用、卤莽的驾驶、狂吞滥饮。注:不包括第5项的自杀或自伤行为。,(5)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者自伤行对; (6)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而情绪不移定。 (例如,心境恶劣强烈发作,激惹,既焦滤持续数小时,很少会超过几天); (7)长期的空虚感; (8)不合适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的发怒(例如:常发脾气、发怒、殴斗); (9)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至少要表现出上列5项特征。,三、依赖性人格障碍 是一切人格障碍的基础和雏形。 依赖性人格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对于别人情感和物质资源的饥饿和贪婪。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四、表演性人格障碍 又称癔症型或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1.如果不是注意的焦点将感到不适。 2.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性引诱以及夸张的行为特点。 3.情绪多变。 4.对于自身外表持续不断的关注 。 5.说话方式给人印象深刻但内容空洞。,6.展现出戏剧化、夸张的情绪表达 。 7.受暗示性强。 8.考虑与他人关系的亲密程度高于实际情况。 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无情型人格障碍 多见于男性。 1、在15岁以前即出现下列品行障碍: 1)经常逃学,闲荡; 2)因行为不端曾多次被学校开除或勒令退学; 3)曾被拘捕或送交少年法庭; 4)至少有两次离家出走,在外过夜; 5)经常撒谎(并非为逃避责罚);,6)过早发生性行为; 7)过早吸烟、饮酒,或吸毒; 8)经常偷窃; 9)不止一次故意破坏公共设施; 10)反复挑起斗殴; 11)经常违反家庭或学校规章制度(出逃学,出走外); 2、15岁后主要有下述表现: 1)不能坚持学习或工作,有学不上或有业不就达半年以上; 2)经常旷课矿工; 3)数次离开工作岗位并无就业打算; 4)不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约束,产生违法行为(不论是否被捕),如破坏公物,骚扰他人,偷盗或从事其他非法活动;,5)易激惹或产生攻击行为,常斗殴或殴打妻儿; 6)不履行承诺或义务,欠债不还,不供养子女; 7)生活无计划,仅凭一时冲动,如无目的离家出走,无固定住址达一个月; 8)不可信赖,如用假名骗人; 9)行为卤莽,不记后果; 10)忽视或虐待子女,不尽赡养人义务; 11)无法维持一夫一妻生活超过一年。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要求过于严格与完美无缺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男性多于女性,在强迫症中,约72的病前具有强迫型人格障碍。,(1)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因而有时反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2)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 (3)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 (4)常有不安全感,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惟恐疏忽和差错。 (5)拘泥于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6)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 (7)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强迫型人格具体行为表现有三个方面: (1)心里总笼罩着一种不安全感,常处于莫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状态。 (2)思虑过多,对自己做的事总没把握,总以为没达到要求,别人一怀疑,自己就感到不安。 (3)行为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自己爱好不多,清规戒律倒不少。处理事情有秩序、爱整洁,严守时刻,但对节奏明快,突然来的事情显得不知所措,很难适应,对新事物接受慢。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 特征是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伴有受限制的依恋,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持久和广泛的内心紧张,及忧虑体验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 一贯的自我敏感、不安全感,及自卑感; 对遭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 不断追求被人接受和受到欢迎; 除非得到保证被他人所接受和不会受到批评,否则拒绝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惯于夸大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达到回避某种活动的程度,但无恐惧性回避; 因“稳定”和“安全”的需要,生活方式受到限制。,八、冲动性人格障碍 冲动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因微小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而又难以控制的愤怒情绪并伴有冲动行为的人格障碍。也称攻击性人格障碍。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情感爆发和明显的冲动行为作为主要表现,并至少有下列3项: 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特别在冲动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 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不能自控; 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 不能坚持任何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 不稳定的和反复无常的心境;,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在偏好(包括性欲望)的紊乱和不确定; 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稳定,时常导致情感危机; 经常出现自杀、自伤行为。 九、分裂样人格障碍 男性多于女性。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患者症状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业问题 情绪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焦虑问题 情感问题 性健康问题 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活适应问题,1、学业问题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 “为学习而学习” “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地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 “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 2) 学习目的不明确。 “在中学时代,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进入大学后,沿着中学的惯性学习,尽管成绩还算理想,但学习虽然努力却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学而无所获。”,3) 学习成绩不理想。 “小学、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到大学生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又差,自制力弱,大学期间较为放任,因而学习差了。” “虽然学习上很尽力,上大学就是为了求学,而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因而感到很自卑,也十分压抑。” 4) 学习动机功利化。 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股票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 “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告诉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量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在学习之初遗忘量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两逐渐减少。 从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看出要去的良好的记忆效果就应该在学习之后立刻加深识记。这样在加深大脑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之后,在根据记忆规律适当安排时间记忆,例如二天之后加以识记、五天之后再次识记、半个月之后再加深记忆、一个月之后再加深识记。,最佳学习动机 叶克斯多德森定理 最佳学习动机为中等强度的动机,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加大,最佳动机强度会逐渐降低,随着学习任务难度降低,最佳动机强度会逐渐升高。,动机,效率,大学生心理健康,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人? “人认识你自己!”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 (二)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九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三)心理健康 1、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2、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有四个标准 (1)经验标准 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 (2)社会适应标准 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 (3)统计学标准 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4)自身行为标准。 每个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 3、在判断自己是否心理健康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